第159章 降服
字數:4160 加入書籤
李秀成待吳振棫情緒平複,輕聲問道:“吳先生日後作何打算?”
吳振棫望向李秀成,詫異道:“我還有選擇的餘地嗎?”
李秀成點了點頭:“大王曾叮囑我,若擒獲吳先生,定要以禮相待。若先生願加入我們,自是求之不得。”
吳振棫略為遲疑:“西王要老夫做何事?”
李秀成麵帶微笑:“大王知曉先生曾於清廷雲貴多地任職,任內禁種鴉片,勸民種桑播穀,改善民生,還妥善處理漢回矛盾,極為欣賞先生治理地方能力。”
“但具體事宜,還請先生前往重慶麵見大王,由大王親自相告。”
吳振棫因駐守漢中,對西王府政策頗多接觸和了解。況且此時家人皆在西軍手中。
他自無心做滿清忠臣,這便是他未焚燒府庫、毀掉印信的緣由。
“要我做什麽?”吳振棫宦海沉浮數十載,深知西王府如今,已非初下重慶時無人可用之境。
既然決心投效,便要先展示誠意。
李秀成道:“煩請先生下幾道命令,一是讓米倉關前的黃金標部,以及金牛道、荔枝道上幾個關隘的清軍投降。”
“當然,若先生為難,印信在我們手上,找平時謄寫文書的書吏寫好文書,蓋上大印,也能成正式命令。”
“隻是先生要明白,這些命令一旦傳至各關隘將領手中,無論是不是你親自下的令,你都回不去清廷了。”
吳振棫輕歎:“你們打下漢中城後,這幾處將士隻能或死或降了。你們須得保證,不得濫殺降伏兵將。”
李秀成當即承諾:“自然可以,軍規軍紀乃我軍建軍之本,先生無需擔憂。”
又補充道:“還請先生詳細介紹,從漢中進入關中的幾條通道的守軍情況,如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
吳振棫看了李秀成一眼:“李將軍想拿下這些關隘?”
“沒錯,此乃守住漢中的關鍵,我軍今日就出發。”
“李將軍用兵疾如迅雷。隻是這些關隘並無重兵,有些甚至隻有衙役駐守,以防匪盜。若李將軍需要,我一並寫信勸降就是。”
李秀成大喜:“那就有勞先生了。”
漢中清軍將領黃金標,年屆五十,陝西西安府人,武舉人出身。
道光十五年,他授漢中鎮標中營遊擊;二十五年,積功升任漢中鎮總兵。道光二十七年,他率部鎮壓陝南“刀客”叛亂。
其人用兵恪守綠營舊製,輕視火器,迷信“硬弓重甲為根本”。
今年十月下旬,他奉陝西巡撫吳振棫之命,率兵出漢中城,攻打米倉道南段的米倉關。
米倉關前僅有一條隻容一輛馬車的盤旋山路,且冬日積雪盈尺。關上至少有西賊一旅兵力,且有師長坐鎮,武器糧草在大雪封山前就已儲備充足。
吳巡撫雖排兵布陣頭頭是道,但衝鋒陷陣卻需士卒流血玩命。冬日仰攻米倉關,談何容易。
黃金標率部試探攻擊幾次,發現西賊防守嚴密,強攻隻是徒增傷亡。
但他也不敢違令後撤,吳巡撫尚可商量一二,陝甘總督易棠可是個敢直接殺大將的狠角色。
於是他在距米倉關三十裏處的陶家壩,一處山間小盆地構築營壘。好在米倉關的西賊未出關攻擊,雙方就在冬日的米倉山北麓對峙起來。
然而近日,從紅廟鎮運來的軍糧中斷,黃金標隻得派哨探冒雪前往詢問。
那個賈貴,原是“刀客”盜賊頭目,被自己剿滅黨羽而降。未料此人卻善於逢迎,頗受前任陝甘總督富呢揚阿賞識,一度有取代自己之勢。
好在富呢揚阿調走,新來的易棠和吳振棫都不吃他那套,他才老實些。
但如今他負責後勤,不得不防他使壞,讓自己兵敗米倉關,好取而代之。
就在黃金標忐忑等待時,前方探馬匆匆回報,後方十餘裏的龍頭山峽穀,大批西賊正在穀口築壘,切斷了補給線,堵住了歸路。
看旗號,竟是此時應在米倉山南麓的西賊第三軍第九師汪海洋部。
黃金標大驚,立刻帶數十親兵前往探查。
十幾裏路程很快到達,隻見山穀中密密麻麻的西賊正在構築牆壘工事,將穀口道路截斷。
天寒地凍,挖掘土石不易,西賊便用碎石築牆,鋪少量土,再澆一層水,很快築成堅固冰牆,即便用炮轟,也隻能砸碎外層冰渣。
穀中有一股冬暖夏涼的山泉,平時商旅行人常在此休憩補水。
西賊定是看中此穀地勢和泉水,在此築壘,與米倉關的西賊,共同將黃金標部兩萬餘人困在四十餘裏的狹長山道上。
山道兩側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山民獵戶冬日都不敢入內,否則不是餓死,就是摔死。
黃金標正惶恐間,西賊派來信使,告知紅廟鎮和漢中府已被西賊攻占,陝西巡撫吳振棫歸順了西賊,還送來親筆信勸他率部投降。
信中西賊承諾,隻要放下武器,保證所有人身安全,願加入西軍的甄別錄用,不願的發放路費回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金標對此並未懷疑。因為他見過不少從成都被西賊放歸、路過漢中的滿蒙八旗軍官。滿人都能放,自然不會為難漢人。
黃金標猶豫兩日,此時軍中糧盡,兩頭受堵,走投無路。與帳下軍官商議,皆認為除投降別無他法。
於是,黃總兵不再遲疑,向堵路的汪海洋師投降。
金牛道和荔枝道關隘的清軍守將,同樣收到吳振棫的勸降信和西軍的兩頭堵截,得知西軍優待俘虜的承諾後,也紛紛投降。
至此,漢中府全境被西軍占領,四川北境門戶被西軍牢牢掌控。李秀成一麵派軍迅速搶占漢中與關中幾條要道上的關隘,一麵派人向重慶報捷。
農曆正月二十,消息傳至重慶,蕭雲驤大喜,親自授予此戰開路先鋒第三軍第七師“近衛”稱號。
通令全軍表彰第三軍戰功,授予相關人員各級勳章及戰鬥英雄稱號。
同時,令第三軍駐守漢中府,防備關中清軍;令林鳳祥的第一軍移駐重慶休整、訓練備戰。
西軍全軍進入休整練兵期。各部隊抓住這一間隙,分期分批派人前往重慶輪訓。
輪訓人員主要分為五類,分別為基層軍官、高級軍官、軍師軍法官、參謀及炮兵,根據不同崗位需求強化訓練。
教官不足,便分期抽調現任軍官短期任教。例如第三軍第三師師長陳坤書,曾赴重慶任教一個月,為各部軍官分享冬日翻越米倉道的經驗教訓。
教材不夠,便督令各部參謀結合本部經驗編寫教材,再依據戰場實際情況整改,一切皆為打贏。
內政方麵,年後持續開展地方工作培訓班,要求每位學員徹底吃透西王府的土地政策、鄉村治理架構、操作辦法及問題解決之策。
西軍與西王府上下忙得不可開交。整個團隊仿若火爐中錘煉的鋼刀,在不斷捶打下逐漸去除雜質,愈發堅韌鋒利。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