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這一年!畫卷!

字數:4379   加入書籤

A+A-


    田野間的風,是要大一些的。
    不過,還都沒有走近,就站在潏水旁,坐在馬車前頭,張楚就能看見那巍峨秦嶺下,那仿佛看不到盡頭的竹林和柳林。
    盡管現在才不過隻是渡過了一年時間罷了,可竹林和柳林多少便是已有了規模。
    這一年的變化,似乎比自己想的還要大一些。
    張楚心裏不禁感慨。
    憶苦思甜基地到了,馬車緩緩停下。
    張楚從馬車上跳下來,輕輕拍了拍袖子,看著不斷進出的長安百姓,張楚讓薛仁貴他們把馬車放好,也順著人流,緩慢朝裏走去。
    “阿娘,阿娘,長大了,我也要像秦川伯這樣,讓咱家吃得飽穿得暖,也要讓爺爺奶奶叔叔伯伯他們過上好日子。”
    “阿耶,紅薯好吃嗎?什麽味道啊,咱們什麽時候能吃上?到時候是不是咱們真的不用餓肚子了?也能一天吃三頓飯啦?”
    “等到明年秋日,必須要親自來這裏看一看,瞧一瞧,如此長卷已讓我等心神激蕩,若是能夠親臨現場,那將是如此畫卷?”
    “隻是多少有些可惜,今年秋豐收的時候我就在這裏,但,當時因秦川伯的死訊傳來,所以,悲傷之情多於豐收之喜。”
    “不過話也不能這麽說,也正是因為有了秦川伯當時的消息,這畫卷才能更給人一種力量感!就像是壓抑之下的蓬勃生機,盡管烏雲當空,也定能等到晴空萬裏的信念,閻侍郎的功力,不得不說,又是增長了很多。”
    “········”
    來往遊客不少也都討論著。
    從七八歲的稚童所發出的人生目標和遠大理想,再到文人騷客觀察過後所能感覺得到當時盛景時的感慨,讓這個不大的憶苦思甜基地,這一刻也多少非常多的意義。
    “這地方,怕柴公也沒有想到,竟能引起這麽大的反響。”張楚心裏也著實是五味雜陳。
    雖說這基地乃是自己提議,不過後麵建設,卻多是柴紹操心費力了。
    不過,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基地不大,不過一間大殿,但從入口走進去,再到出口出來,卻是一站式的循環,就如同一條通道般,永不停歇。
    順著人流,走進大殿,而第一幅畫,並不是今年秋日的豐收,而是刀耕火種時的上古時代。
    從野人獸皮,到山洞炙烤,從開辟荒地,再到稀薄的收成·······
    大唐這個時候沒有考古,但同樣毫無疑問,這個時代的一些古卷記錄,卻也要比後世更詳細更完整,所以,從這些文字上,發揮想象力,多少是能窺見於上古時代的一角。
    其實也不得不說,這些畫師的功力深厚,文字那生硬的描述,甚至於或許不過就是一句話的描述,卻能完整的描繪出一幅幅過程詳細,好似令人身臨其境,覺得上古之人便是如此生活的詳細畫卷。
    而毫無疑問,這一批畫卷,乃是從百姓的視角展開。
    這是一條血路史。
    淋漓盡致的展現了百姓對於如何填飽肚子的上下求索之難。
    剛開始,溫破賊,秦懷道,薛仁貴他們還都探討探討,但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少,越來越低,最後徹底沉默了。
    不過,當走過隋末時的混亂艱難後,下一幅畫卷突然展現在人的眼前,讓所有人,不僅僅是張楚他們,還有摩肩擦踵的遊客百姓,同樣的瞬間呆滯。
    這幅畫像,給人的衝擊力是巨大的!
    同時,已有年紀稍小的孩子,激動的發出了驚呼。
    “阿耶,看,是秦川伯,秦川伯出來了。”
    “嗚呼·······終於到秦川伯了,秦川伯威武。”
    “我長大了,定也要當第二個秦川伯。”
    “這才該是男兒所要追求的目標啊!”
    “·······”
    相比於能夠感同身受,全身心沉浸於曆史浩瀚中的大人不同,缺少了對追逐食物難處理解的孩子們,估計他們來這裏就是衝著秦川伯畫像而來。
    這是孩子的天性。
    什麽刀耕火種,什麽和天地搏鬥,和野獸搏鬥,什麽餓殍遍野······
    這些他們都不太明白,可他們卻明白秦川伯是誰,卻知道自己來這裏就是想要看一眼秦川伯。
    這畫像上,所展現的乃是那一日湖心亭前,四家論道的畫麵。
    自己手持烤紅薯,麵對袞袞諸公,無盡百姓,三家中人。
    是這幅畫,才拉開了紅薯和土豆的序列。
    “乖乖,將軍當時這麽霸氣的嗎?可惜啊可惜,當時我不在長安,不然怎能錯過!!!”溫破賊撼然了,整個人都目瞪口呆。
    即便是他和薛仁貴這般從血與火的戰場上廝殺出來,可看到這畫麵的時候,也不得不稱讚一句,好兒郎,當如是也!!!
    將軍,真的是霸道無雙!!!
    而下一幅畫卷,便是那一幅出自於閻立本,最為著名的紅薯開采圖了。
    畫中的自己雖不是於畫作之中,可穹頂之上的太陽,就在自己頭頂,就仿佛佛家的法輪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己雙手朝著袖子,麵色淡然,而自己旁邊便是正中高舉著紅薯的李世民。
    孔穎達,孫思邈,李淵,玄空,袁天罡等人,他們神態各異,不過皆是露出驚駭之色,目光也皆是落於紅薯之上。
    不得不說,這畫卷鋪墊到現在,當望見這一幕的時候,誰都忍不住呼吸漏上一拍,更是忍不住氣血皆朝頭頂上湧灌。
    衝擊力,是巨大的!
    而毫無疑問,遊客在這裏停留的時間最長,也是停留的人數最多,而這裏的空間也是最大的,似乎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預留出了充足的空間。
    張楚繼續往前走。
    下一幅則是熱鬧的春耕場景,長孫皇後,袞袞諸公,還有不少被選中的百姓,皆在其中,每個人都笑著,給人一種好似無盡希望的感覺。
    不過,這畫卷上,並不見自己,但,若是仔細看的話,在畫卷視野的盡頭,在後方那綿延巍峨的秦嶺下,有兩個黑點。
    張楚知道,這黑影便是自己和陛下。
    繼續往下走。
    春日裏紅薯,土豆,棉花生長的畫卷,夏日莊稼好似肆意生長,鬱鬱蔥蔥的畫卷········
    一路到了最後一幅。
    這一幅畫卷代表著收獲。
    隨處可見的紅薯,甚至比人腦袋還要大的紅薯,後麵那雪白雪白的棉花,還有那些沒有開采卻已經露出半個又圓又大的土豆······
    無不展現著這是一場大豐收。
    不過,蒼穹被烏雲遮蓋,田地裏的人兒,沒有一個笑容,角落裏,還有孩子在默默的哭泣········
    此處,無聲,勝有聲。
    張楚抄著手,在這幅畫前,矗立了很久。
    而後輕輕一笑,悠閑的走出了大殿。
    外麵春日的陽光,都有些刺眼。
    喜歡大唐十萬裏請大家收藏:()大唐十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