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字數:5188 加入書籤
天氣 多雲有微風 心情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百夷首領多羅刀,
前來王都獻珍寶。
歃血為盟成兄弟,
滅國把握多一成。
自從上一次在天龍寺的十一麵觀音殿打開了一次殺戒後,我對那些大的部族是越來越關注了,自然也會讓保皇司多加關注。
除了白蠻和烏蠻兩族現在和我算的是是血親了不用太過的留意;金齒蠻的血已經流夠了,我直接派遣了官員接管了金齒蠻的領地;羅羅蠻的領地東南方是就軍事重鎮旦當,也不需要我過份的操心;剩下的就隻有百夷了。
百夷部族都是聚居在我大理的南部邊境,因為之前擴張了三郡的領地,百夷的活動範圍也擴充了三郡。這一點讓我很是被動,我也隻能通過讓烏蠻族南下,給我爭取一些空間好修建兵城用來屯田。
隻是這樣做的副作用,現在已經很明顯了,各個部族對烏蠻族的擴張已經有了很明顯的不滿。烏達上一次平定銀齒蠻叛亂,想要趁機突襲高棉,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很大的原因就是百夷族的不支持,甚至是暗中掣肘。
我一直沒把事情擺到桌麵上來說就是為了緩和矛盾。上一次在天龍寺,百夷族沒有和金齒蠻一起舉兵,我也是認定了是百夷與金齒蠻的不互信才沒有派兵,一旦有機會,百夷依舊還是會與我刀兵相見。
隻是這段時間保皇司呈上來的密報都沒有什麽好留意的,尤其是百夷族的消息。似乎,百夷族多羅刀這位首領被我血腥的手段給唬住了。
但是內心的不信任依舊讓我不敢放鬆對百夷族的警惕之心。
我也讓劉文海時不時的向百夷族的領地派遣官員以加強中央對百夷地區的管控,原本以為會遇到一些阻力,結果異常的順利。這反而讓我不敢有太大的動作了。
而針對百夷族,我的核心決策層在處理方式上也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一種是劉文海的觀點,他認為應該緩緩治之,不能操之過急。一旦出現了不當的舉措很有可能引起百夷族的叛亂。百夷族不像白蠻和烏蠻,雖說也是由很多的部族組成,但是比白蠻和烏蠻鬆散很多,外界的壓力越小越有可能分化瓦解,一旦壓力過大,會讓他們變成鐵板一塊,反而不利於融合。
另外一種則是林墨的觀點。林墨以為,以我朝現有的軍力完全有能力鎮壓百夷,解決完百夷的問題後,我國南境就能真正做到穩如泰山,這不僅是對日後南下高棉有利,甚至用林墨的話說是長痛不如短痛。
對於這兩個觀點,我都不能再短時間內確認誰對誰錯,哪怕是天龍寺的血腥鎮壓,對我來說其實也隻是一種試探。隻是,對於最終的結果我心裏還是沒有底。
原因很簡單,百夷的事情,可以快刀斬亂麻用武力解決。但是我未來是要征服高棉,征服蒲甘,甚至是征服吐蕃。單純的用武力來解決民族問題是不可能的,與其趁著現在我有絕對的把握控製全局來做一些嚐試,總比到時候因為消化不了戰爭的成果還導致國家的衰敗與滅亡要好很多。
就在我沒日沒夜的糾結擔心的時候,新任的禮部尚書李達文給我送來了一個好消息:多羅刀主動要求來大理王都上貢。
我對李達文的指示也很明確,接待上一定要高規格的接待,這不隻是針對百夷各部族,而是做給整個王朝大大小小部族看的。
而今天就是多羅刀進城的日子。
我早早的就在高峰的陪同下來到了城牆之上,我想看看多羅刀這次來朝貢到底帶了多少的誠意。
大理王都城門之外,李達文身著一襲繡著仙鶴的緋色朝服,頭戴烏紗帽,身姿筆挺地站在城門口,身旁一眾官員按照品級高低,整齊排列,手中捧著象征禮儀的笏板,神色恭敬而莊重。
遠處,塵土飛揚,百夷族的朝貢隊伍浩浩蕩蕩而來。走在最前方的是數十名騎著高頭大馬的武士,他們身著獸皮鎧甲,腰佩長刀,威風凜凜,身上的羽毛裝飾在風中獵獵作響。
武士們的身後,是一輛輛由大象拖拽的巨大馬車,車上堆滿了琳琅滿目的貢品。珍貴的香料散發著奇異而馥鬱的香氣,隨風飄散,引得周圍的百姓紛紛側目。
精美的織錦在陽光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每一匹都繡著百夷族獨特的圖案,訴說著他們民族的曆史與文化。還有那璀璨奪目的珠寶,在錦緞的襯托下,反射出耀眼的光,令人目眩神迷。
多羅刀騎著一頭身形龐大的白象,緩緩走近。他頭戴鑲嵌著寶石的金冠,身上披著一件華麗的織錦披風,胸前掛著一串由珍稀獸骨製成的項鏈,彰顯著他的尊貴身份。白象的身上也裝飾著金銀珠寶,每走一步,都發出清脆的聲響。
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的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腦子裏想的隻有如果百夷族有一千騎大象的騎兵,我應該怎麽樣來應對。心裏也對多羅刀這次朝貢的目的打了一個問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多羅刀來到城門口,李達文快步向前,雙手抱拳,微微躬身行禮,說道:“大理國禮部尚書李達文,代表我大理國皇帝陛下,恭迎百夷族首領多羅刀閣下前來朝貢,一路辛苦了。” 聲音洪亮而清晰,在城門口回蕩。
多羅刀從白象上優雅地躍下,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同樣抱拳回禮:“我此次前來,特為表達我百夷族對大理國的尊崇與友好歸順之意。李大人客氣了。”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雖帶著些許異域口音,但言語間滿是真誠。
雖然我能很清晰的聽到歸順兩字,但是象騎兵的威懾還是讓我有些不安。
李達文微笑著點頭,目光掃過朝貢隊伍,讚道:“百夷族的貢品,件件皆是稀世珍寶,足見貴族的誠意。”
隨後,他側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道:“請多羅刀首領及貴族隨我入城,我大理國主已備好盛宴,為各位接風洗塵。”
多羅刀微微頷首,率領著朝貢隊伍,在李達文及一眾官員的引領下,緩緩步入大理王都。街道兩旁,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好奇地張望著這支充滿異域風情的隊伍,交頭接耳,讚歎之聲不絕於耳。
城牆上的我給高峰下令,讓禦林軍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畢竟這次多羅刀的使團中象騎兵雖然不足十人,但是也不能小覷。
皇宮大殿之內高懸著璀璨的琉璃宮燈,柔和的光線灑在每一個角落,將整個大殿照得亮如白晝。
我身著一襲明黃色的龍袍,端坐在巍峨的龍椅之上,頭戴冕旒,珠玉搖曳間,盡顯皇家威嚴。
龍椅下方,是一條長長的紅毯,一直延伸至大殿門口。兩側的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整齊排列,手中的笏板微微前舉,神色莊重。
多羅刀在禮部尚書李達文的引領下,步入大殿。他換上了一套更加華麗的服飾,身上的織錦長袍繡滿了複雜而精美的圖案,腰間係著一條鑲嵌著寶石的腰帶,愈發顯得氣宇不凡。
他大步走上紅毯,在距離龍椅數步之遙的地方停下,雙膝跪地,雙手抱拳,行了一個大禮,說道:“百夷族首領多羅刀,拜見大理國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洪亮而堅定,在大殿內久久回蕩。
我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說道:“多羅刀首領,不必多禮。天龍寺一會還沒有多久,今日你便遠道而來,朕深感欣慰。”
多羅刀緩緩起身,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目光始終低垂,不敢直視我的眼睛。
待多羅刀站定,我開口說道:“百夷族與我大理國,本就是一體。此次你前來朝貢,更是增進了我們國各族之間的情誼,與朕各族共榮的國策甚是相符。對了,朕聽聞,百夷族的象騎兵勇猛善戰,聞名遐邇啊。”
多羅刀聽到我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自豪,連忙說道:“陛下過獎了。我百夷族的象騎兵,皆是精挑細選的勇士,他們與大象之間默契十足,在戰場上,猶如猛虎下山,無人可擋。”
我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讚賞之色,說道:“如此勇猛之師,實乃我大理國之幸。朕今日聽聞,你願意提供五百象騎兵,歸我大理國中央調遣,可有此事?”
多羅刀再次單膝跪地,鄭重地說道:“回陛下,確有此事。我百夷族願臣服於大理國,這五百象騎兵,便是我族的一片忠心。他們定當聽從陛下的號令,為大理國的繁榮昌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心中大喜,但仍保持著帝王的沉穩,說道:“多羅刀首領這份忠心,朕銘記於心。朕定會善待這五百象騎兵,讓他們在我大理國的疆土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說完,我轉頭看向一旁的兵部尚書林墨,說道:“此事就交由你負責,務必安排好象騎兵的駐紮、訓練等事宜,不可有絲毫懈怠。” 兵部尚書林墨連忙出列,跪地領旨:“臣遵旨!”
隨後,我命人擺上盛宴,款待多羅刀及他的隨行人員。大殿內,絲竹之聲悠揚悅耳,舞女們身著彩衣,翩翩起舞,長袖飄飄,姿態婀娜。
在宴會中,多羅刀與我分享了許多百夷族的風土人情和奇聞軼事,禮部尚書李達文也向他介紹了大理國各項國策。
一場宴會下來我對百夷族的戒心算是放下了一大半了。
為了能把百夷族徹底的抓在手裏,我舉杯大聲說道“我與多羅刀年歲相近,相談也甚是投機,朕今日要和多羅刀結為異姓兄弟,也願我大理國各族親如兄弟。多首領以為如何啊?”
聽到我這般說,多羅刀臉上的笑意不自主的就露了出來,他高聲回道“百夷族願永世為陛下的馬前卒,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朝臣們也紛紛附和,我麵帶笑意,高舉酒杯一飲而盡。
南下高棉的勝算又多了一分。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