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數:5300 加入書籤
第321章 三百二十一章
天氣 晴,依舊悶熱 心情 那就隻能這樣了
吐蕃使者今日到,
三國會盟議主題。
同盟還需要時日,
無果而終皆歎息。
今天楊景宇送來了呈文,我隨手翻了翻,都是些常規事務的通報。看到太子主政越來越得心應手,我這心裏滿是欣慰,看來平日裏的教導沒白費,他終是能獨當一麵了。
高棉郡那邊,吳其平治理得不錯,改土歸流逐步進入深水區。奏折裏說因陀羅和崔浩虎從之前的消極應對,變成主動配合,看來動員各族族兵攻打蒲甘這招效果顯著,不僅震懾了敵人,還讓內部團結了不少。沒有了造反的實力,這些部族首領最終隻能老老實實的入朝為官了。
可看到烏瑞鑫從蒲甘送來的奏折,我的心情一下就沉重起來。蒲甘的反抗仍在繼續,我們在大城鎮的統治還算安穩,可一些小城鎮和鄉村,時不時就有對抗官軍的事件發生,而且吃虧的總是官軍。
烏瑞鑫希望朝廷速派大員前去穩定局勢,看來蒲甘的問題比想象中棘手,烏瑞鑫能保持穩定已經很難能可貴了,得盡快想個對策才行。
我喝了口茶,想讓自己放鬆些。這時,楊景宇開口說:“陛下,吐蕃的使者今天已經到達成都府了,為首的是吐蕃的尚論——赤德祖讚。南宋傳話過來,三日後,三方在成都府以東五十裏的金水會盟大營商議會盟一事。”
我一聽,心裏琢磨著,尚論是吐蕃皇室或皇親才能擔任的高官,吐蕃派他來,看來對這次會盟很重視。可這會盟地點選在金水,卻讓我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金水是懷安軍的駐地,懷安軍可是我第一次領兵駐守利州西路總管西部五路軍製改革之時與永康軍一同組建的。南宋把會盟地點改到這兒,而且如此大費周章,肯定有想用軍力震懾的意思。
他們這小心思,我怎會看不出來,無非是想在氣勢上壓我們一頭,讓我們在談判時有所顧忌。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我倒要看看他們還能耍出什麽花樣。
三天轉瞬即逝,三國使團都如約來到了金水的會盟大營。遠遠望去,大營周邊的南宋將士一個個精神抖擻,鎧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可仔細瞧他們的眼睛,少了些殺氣,看來這淮安軍平日裏沒打過什麽硬仗,都是些花架子罷了。
我看了一眼赤德祖讚,他也發現了這點,冷哼一聲十分的不屑。
“末將懷安軍指揮使張彪參見王爺。”一位南宋的將軍突然朝我行了一個大禮。
我仔細的看了看,有些眼熟隻是叫不上名字。但是我依舊還是處於禮貌的將他扶了起來說道“將軍是南宋的將軍,不能跪我啊。我也不是你們的王爺了。”
“外臣,今日還能再見陛下一麵,實在是三生有幸。當年陛下在武寧寨以少勝多打敗吐蕃,外臣也有幸追隨陛下參與了戰事。”這個叫張彪的家夥看來是真的不怕死,當著自家皇帝的麵來跟我敘舊。
“都是往事了,將軍也要好好帶兵,他日你家陛下北伐,將軍可要好好出力啊。”我說完便走了,我不想和這個張彪說的過多,因為說的越多可能他的命就越短。
我看了看趙惇一行人,趙惇裝作沒看到依舊向前走去,趙汝愚則是一臉的不忿,周必大則是惡狠狠的看著那位張彪。
最有意思的是赤德祖讚,這一幕在他眼裏無疑是在挑釁,但是在南宋的軍營裏,他也隻能吐了一口唾沫。
走進會盟大帳,裏麵布置得倒也氣派,桌椅擺放整齊,帳內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熏香。我、宋光宗趙惇、赤德祖讚分別落座。趙惇坐在主座,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身後站著周必大和趙汝愚,那兩人臉上帶著似有似無的傲慢;
我身後站著楊景宇和楚啟明,他們神色平靜,可我知道,他們心裏也在暗暗警惕,張孝祥在來之前就說他不想參與會盟的具體之事,我也沒有勉強他;
赤德祖讚身後站著一文兩武三個隨從,那文官一臉精明,武官則是滿臉的肅殺之氣。
趙惇清了清嗓子,開宗明義地說起結盟抗金的事,眾人皆無異議。我本以為事情會順利些,可當趙惇開出條件後,我和赤德祖讚的臉都黑了下來。
南宋隻願意借路讓我大理和吐蕃北上攻打金國,糧草供應少得可憐,還對利益分配含糊其辭。這哪是結盟,分明是想讓我們當炮灰,他們坐收漁翁之利。
赤德祖讚率先發難,他站起身,雙手叉腰,滿臉怒容地說:“趙惇,你這條件也太苛刻了!我們吐蕃出兵出力,就換來這點好處?你們南宋坐擁大片土地,糧草充足,卻如此吝嗇,這盟還怎麽結?”他身後的武官也跟著瞪起眼睛,手按在刀柄上,氣氛一下變得緊張起來。
趙惇卻不慌不忙,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說道:“赤德祖讚,你先別急。這借路已經是我們最大的誠意了。你們攻打金國,成功了也能拓展自己的勢力範圍,怎麽能說沒好處呢?”他這話一出,周必大在一旁連連點頭,臉上的表情仿佛在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坐在一旁,不動聲色地觀察著他們。心裏想著,趙惇這算盤打得太精了,可我大理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我看了看赤德祖讚,他雖然憤怒,但還保持著一絲理智,看來還有談判的餘地。
赤德祖讚冷哼一聲,說:“拓展勢力範圍?說得輕巧!打仗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你們南宋不出力,還想分一杯羹,哪有這麽好的事!”他身後的文官也在一旁幫腔,條理清晰地分析著南宋條件的不合理之處。
趙汝愚這時站出來,一臉不屑地說:“你們要是不願意,這盟不結也罷。金國實力強大,你們自己去打,能有幾分勝算還不知道呢。”他這話說得囂張,我心裏不禁泛起一陣厭惡,這不是明擺著威脅嗎?
我微微皺眉,心想不能再這麽僵持下去了。於是開口說道:“趙惇,大家都是為了對抗金國,本應坦誠相待。你這條件確實難以讓人接受。我們大理和吐蕃出兵,是為了天下百姓,可也不能讓自己的子民白白犧牲。糧草供應和利益分配,必須重新商議。”我說這話時,語氣平和卻堅定,楊景宇和楚啟明在身後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對我的支持。
趙惇聽了,臉色微微一變,顯然沒想到我會這麽直接。他沉默了一會兒,說:“那各位說說,想要什麽條件?”他這算是鬆口了,我心裏暗暗鬆了口氣,看來還有轉機。
赤德祖讚搶先說:“糧草至少要保證我們軍隊一半的需求,利益分配,打下的土地和財寶,我們要占七成。”他這條件一出,趙惇的臉色立馬變得很難看。
周必大更是忍不住出聲反駁:“這怎麽可能!你們胃口也太大了!”
我心想,赤德祖讚這條件確實有些激進,但也能理解他的想法。於是我緩緩說道:“赤德祖讚的條件或許有些高了,但南宋也不能太吝嗇。糧草供應至少要保證三分之一,利益分配,我們和吐蕃占六成,南宋占四成。這樣大家都能接受,也能體現出結盟的誠意。”我這話一出,大帳裏安靜了片刻,大家都在思考這個提議的可行性。
趙惇的眼神閃爍不定,顯然在權衡利弊。周必大和趙汝愚在他身後小聲嘀咕著,似乎在給他出主意。赤德祖讚也在和他的隨從交流,時不時朝我這邊看一眼。
過了一會兒,趙惇說:“糧草供應三分之一可以考慮,但利益分配,南宋至少要占四成五。”他這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我心裏想著。
我看了看赤德祖讚,朝他微微點頭,示意讓他繼續談。於是赤德祖讚說:“趙惇,大家都退一步。糧草三分之一,利益分配我們五五分。這樣既公平,也能保證我們結盟的順利進行。”
我也緊緊盯著趙惇的眼睛,試圖從他的眼神裏看出他的想法。
趙惇沉默了許久,最後說:“不行,我大宋也要發兵三十萬北上。你們就要去一半,那我大宋還說什麽收複失地?”
聽到他這句話,我心裏咯噔了一下,看這場談判要僵持了。
就在三方還在不停的討價還價之時,我提議暫時擱置利益分配的問題,先商量如何用兵之事。
赤德祖讚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果盤都被震倒了。“利益都談不明白,還打仗?”
會盟的第一天就在不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
接下來的三天,我們雖然也都在討論攻打金國的具體計劃,包括行軍路線、兵力部署、後勤保障等等。但是,利益分配始終沒有談妥,甚至因為這點導致過程中還是有不少爭論,我也放棄了打圓場的想法,最終這場三國會盟就這麽草草的收場了。
今天會盟大營的門口,我與赤德祖讚都準備各自回國了,南宋那邊隻派來了周必大敷衍的送了一程。
我與赤德祖讚的回程路線有一段相同,都要先去成都府。
赤德祖讚一路與我並排而行,似乎想說什麽,但又一直沒有開口。我回頭看了一眼楊景宇、楚啟明和高峰,三人識趣的放緩了速度。
慢慢的大理使團與吐蕃使團就離我與赤德祖讚拉開了大約五十步的距離,這時赤德祖讚終於開口了。
“閣下以為這次會盟意義何在?”赤德祖讚在馬上看著我。
“會盟已經結束了,還說這些似乎沒有意義了吧。”我不知道赤德祖讚到底想說什麽,也就隨意的回複了一句。
“你大理國四年之內滅安南、占薑、高棉和蒲甘。東南半島以全在你大理之手了,現在的大理向北就是吐蕃,向西就是天竺。陛下意欲何往啊?”赤德祖讚繞了半天原來要說的是這啊。
我笑了笑說道“吐蕃不犯境,我是不會與吐蕃刀兵相見的。尚論大人也可以告訴你家陛下。”
“好,本尚論回朝後便回稟。希望兩國還是能簽訂盟約才好啊。”赤德祖讚似乎放鬆了很多。
“好,那朕就在大理王都等著你吐蕃的和平使團。”我說完後一夾馬腹便策馬向前了。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