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第341 章 三百四十一章
天氣 有些小雨
心情 還算不錯
一路東行回王都,
多羅回朝稟要事。
百夷東遷瑣事煩,
好在文海一力擔。
結束了對虎狼軍的視察,我馬不停蹄地趕回大理王都。這一路奔波,雖有些勞累,但一想到即將回到熟悉的王宮,見到親人們,心中便湧起一股溫暖。
回到王都後的第一頓飯,我特意召來了皇貴妃小琴和太子戴壽寧,也算是為戴壽昶接風洗塵。
踏入寬敞明亮的宴會廳,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精美的瓷器、華麗的桌布,還有那嫋嫋升騰的檀香,一切都讓人感到無比親切。小琴早已等候在那裏,她身著一襲華麗的宮裝,眉眼如畫,笑容溫婉。看到我進來,她蓮步輕移,盈盈下拜:“陛下,您可算回來了,臣妾和壽寧可都盼著呢。”
我笑著扶起她,說道:“讓你們久等了,一路上倒也順利,就是有些想念家中的溫暖。”
戴壽寧也快步上前,恭敬行禮:“兒臣恭迎父皇回宮。”他身姿挺拔,舉止間透著穩重與端莊,不愧是我寄予厚望的太子。
戴壽昶跟在後麵,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父皇,這一路可真是開了眼界,等會兒我可要好好和太子哥哥說一說。”
眾人落座後,宴會正式開始。桌上擺滿了豐盛的美食,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戴壽昶就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一樣,迫不及待地分享著他這一路的各種見聞。他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沿途的風景、遇到的趣事,還有互市上的熱鬧場景,聽得小琴眼睛裏滿是羨慕。
“哎呀,聽起來真是有趣極了,我整日待在這宮中,都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如此精彩。”小琴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向往。
戴壽寧也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插上幾句,詢問一些細節。看著他們相處融洽的樣子,我心中滿是欣慰。
這頓家宴吃的還算是舒暢,起碼戴壽寧對這個覬覦太子之位的弟弟表現出的寬容是真的。
戴壽昶也收斂了不少,言語間雖透著機靈,但沒有過分的舉動。不過,他的城府還是讓我隱隱有些擔憂,畢竟儲君不穩就是社稷之危。還好,現在他沒有什麽出格的行為,我也就暫時不幹預了,免得傷了父子感情。
晚宴結束後,太子戴壽寧主動提出陪我散步。我們沿著幽靜的宮道緩緩前行,月光灑在身上,仿佛披上了一層銀紗。戴壽寧突然停下腳步,神色認真地稟告:“父皇,廣南郡總督多羅刀今日已經回朝,回朝後便上書表示想進諫父皇。”
我聞言也停下了腳步,心中暗自思忖:多羅刀回朝了?秋收大典剛過去沒有多久,他又回朝進諫,難道是廣南郡發生了什麽事嗎?
想到這裏,我問了一句:“烏達那邊沒有什麽消息?”
戴壽寧幾乎沒有思考便回答:“兒臣第一時間便叫來保皇司的相關人員,據保皇司回複,善闡府那邊沒有特別的消息。所以,兒臣覺得父皇還是先見一見再說。”
我點了點頭,對他的應對措施很是認可,不愧是我悉心培養的太子,遇事冷靜,處理得當。
翌日,陽光透過雕花窗戶,灑在禦書房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多羅刀如期而至,他身著官服,神色恭敬。
一番寒暄客套後,便進入了正題。多羅刀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廣南郡現在人少地多。且有了欽州港後,勞力缺口越來越大了。臣想調百夷族全族入廣南郡,替陛下鎮守邊疆。”我聽著他的話,心中暗自思量。
現如今,百夷族的領地從原來的邊界變成了腹地。原本負責屯田的屯田軍走後,雖說把土地讓出來了,但是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富庶。
與烏蠻和白蠻比,百夷族的生活確實清苦一些,多羅刀作為百夷族的首領提出這樣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他作為部族首領,我一直對其都不是完全的信任。
畢竟現在大理國主要的民族,要麽已經和我聯姻了,要麽已經被我打斷脊梁骨了。隻有這個百夷族,既沒有和皇室聯姻,部族實力也保存得很好。
但是多羅刀有一點我還是很欣賞的,就是做事光明磊落從不搞陰謀詭計。
我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突然問道:“多總督家中可有適婚的女兒啊?”
多羅刀一聽,臉色驟變,可能是以為我要老牛吃嫩草,立馬“撲通”一聲下跪,慌張說道:“臣的女兒無德無能,不配侍奉陛下。”
我看著他緊張的樣子,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來:“朕想太子隻有一個正妃,且子嗣不旺。朕還想和你做親家,總督可願意啊。”
聽到我的話,多羅刀先是一愣,隨即臉上的緊張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驚喜與感激。他平複了一下情緒,說道:“陛下如此抬愛,多羅刀謹遵聖命。”
看著他的反應,我心中暗自滿意,通過聯姻,或許能更好地穩固百夷族與皇室的關係,也能讓廣南郡的事務更加安穩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的這幾日,王都裏一片忙碌又喜慶的景象,太子和多羅刀之女的婚禮在禮部的精心籌備下,很快就準備妥當了。
這場婚禮可不單單是一場簡單的喜事,我和多羅刀兩人都心照不宣,太子沒娶百夷族公主,百夷族就隻能待在秀山郡。所以,這場多少帶有些政治交易味道的聯姻,在眾人的關注下如期舉行。
婚禮當天,整個王都仿佛被喜悅和熱鬧點燃。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紅色的燈籠和綢緞,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想要一睹這場盛大婚禮的風采。我站在王宮的高台上,看著下麵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慨萬千。
這場婚禮不僅關乎著太子的終身大事,更關乎著大理國的穩定與發展,百夷族的東遷對廣南郡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而這場聯姻則是這盤大棋的關鍵一步。我的臉上帶著微笑,那是一種對未來充滿期待的笑容,同時也夾雜著一絲對政治權衡的深思。
太子戴壽寧身著華麗的婚服,英姿颯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過我知道,他也明白這場婚姻背後的政治意義,隻是他向來顧全大局,很是配合。
多羅刀的女兒,一位溫婉秀麗的姑娘,她頭戴鳳冠,身披霞帔,雖有些緊張,但眼神中也透露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婚禮儀式結束後,便是盛大的婚宴。王宮內張燈結彩,擺滿了豐盛的酒席。王公貴族、朝廷大臣們紛紛舉杯,向太子和新娘表示祝賀。
我坐在主位上,看著這熱鬧的場景,心中滿是欣慰。“陛下,今日真是大喜啊!”劉文海笑著走過來,向我敬酒。我點頭微笑,說道:“是啊,這場婚禮意義重大,希望太子和新婦能和和美美,也希望百夷族與我大理國能更加緊密相連。”劉文海連連稱是,臉上也帶著喜悅的神情。
第二天,我便找來劉文海商議百夷族全族東遷的相關事宜。舉族遷徙,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諸事繁劇,千頭萬緒,我一時之間還理不清門路。不過,好在有劉文海在,他可是我朝堂上的得力助手。
我坐在禦書房的椅子上,眉頭微微皺起,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奏折,說道:“文海啊,這百夷族東遷的事,可真是讓朕頭疼。你有什麽想法,說來聽聽。”
劉文海不緊不慢地走上前,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從袖中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文書。他的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眼神中透著睿智和沉穩。
“陛下,臣這幾日已經仔細研究過此事。”劉文海一邊說著,一邊展開文書,指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字跡,“首先是遷徙的路線,臣已經規劃好了。從秀山郡到廣南郡,沿途設置多個休息站點,保證族人的安全和休息。其次是物資方麵,已經安排專人籌備糧食、衣物等必需品,確保遷徙途中不會出現物資短缺的情況。還有,對於安置百夷族的土地,也已經進行了丈量和規劃,保證每一戶都能有合適的土地耕種。”他說得條理清晰,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十分周到。
我聽著他的話,臉上的愁容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讚賞的神情。
我靠在椅背上,笑著說道:“文海啊,有你在,朕就放心多了。你心細如發,這些繁雜之事都被你梳理得井井有條。”
劉文海謙遜地笑了笑,說道:“陛下過獎了,這都是臣分內之事。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臣還安排了官員提前前往廣南郡,與當地的官員溝通協調,做好迎接百夷族的準備。而且,臣會親自跟進此事,及時向陛下匯報進展。”
我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那就辛苦你了。有你操持,朕也就樂得當個甩手掌櫃了。”
看著劉文海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事務,我想這場百夷族的東遷,在他的精心籌備下,想必會順利進行 。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