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字數:5374 加入書籤
第343 章 三百四十三章
天氣 大晴天
心情 看熱鬧看到了自己身上
賓州論道人數多,
南宋學子語驚人。
圍爐煮茶談一夜,
此人來意尚不明。
一路慢悠悠地晃蕩,終於在午後抵達了廣南郡的新郡府賓州。
本來想著直接去總督府找多羅刀,好好嘮嘮嗑,了解下這廣南郡的近況。結果路過賓州新建的學館時,好家夥,隻見一大群學子像潮水般往裏湧,那場麵,熱鬧得很,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和俞家兵對視一眼,二話不說,也跟著湊起了熱鬧。
一進這新學宮,謔,雖說沒有那種金碧輝煌、特別鋪排的感覺,但寬敞又明亮,讓人看著就舒坦。
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在整潔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溫暖的光斑。學宮的院子裏,種著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鬱鬱蔥蔥,給這莊重的學宮添了幾分生機。四周的牆壁上,掛著一些先賢的畫像和名言警句,時刻提醒著學子們要勤奮向學。
跟著人群,我們湧進了一間講堂。講堂裏已經擠滿了人,有前來求學的學子,也有不少湊熱鬧的民眾,大家都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學宮的祭酒大步走上講台,神色莊重,聲音洪亮地喊道:“肅靜!”這一嗓子,就像一道命令,瞬間,原本喧鬧的講堂安靜了下來,隻剩下輕微的呼吸聲。
祭酒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我大理皇帝重視文治,在大理境內廣設學宮。今日是我賓州學宮開館之日,又恰逢南宋學子遊學來此。所以,今日開館設一論,公認優秀者可來我學宮任教。”
我一聽,心裏不禁暗暗稱讚,這祭酒可真會辦事,這個主意不錯,既能給學宮招攬人才,又能促進南北學子的交流,正合我意。
可沒想到,有個南宋學子卻像是挑釁一般,大聲的說道:“我以為祭酒會給個一官半職呢,原來隻是教書啊。”那語氣,滿滿的傲慢,臉上還帶著一絲不屑的輕笑,聽得我心裏有點不太舒服。
好在祭酒也不是吃素的,他不慌不忙,神色淡定地回應道:“各位如果真有真才實學,還怕我家陛下吝嗇官職嗎?各位來我大理遊學,怕也是覺得來我大理能比在南宋入仕容易吧。”這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有節,不卑不亢,我在心裏不禁對他又多了幾分讚賞,看來這祭酒也是個人才啊,以後可得好好留意。
這話一出口,學子們中間頓時有了一些小騷動,大家都在小聲議論著。
突然,一個響亮的聲音傳來:“隻是論道難以展現我等所學。我建議就以大理國弊政為題,諸位以為然否?”
這一句話,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千層浪,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被這大膽的提議驚到了,我也挑了挑眉,來了興致,心想這小子還真是有膽量。
祭酒的臉色微微一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裏明白,這個論題太過敏感,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有心之人利用,故意擾亂民心,影響大理的穩定。
“怎麽?祭酒大人做不了主嗎?”有些好事的學子開始在下麵起哄,場麵一時間有些混亂。
就在這時,那位語出驚人的學子大步走出人群。我定睛一看,這學子一身打扮十分富貴,穿著華麗的錦袍,腰間係著一塊上等的玉佩,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富家公子的派頭。
他先朝著眾人優雅地一躬,然後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在下江南西路洪誌遠,今日鬥膽評論一番大理國政。”
他這一開口,南宋學子們紛紛叫好,情緒高漲,仿佛在給自己的同鄉助威;而大理的官員們則是一臉鬱悶,眉頭緊皺,顯然對這個話題十分反感。
洪誌遠先是微微一笑,臉上露出一絲欽佩的神色,誇讚道:“大理國皇帝擴充版圖,開疆拓土,功勳卓著,實乃我等欽佩。大理也在其的治理下,疆域不斷擴大,百姓生活也日益富足。”
聽到這話,在場的大理官員們都鬆了一口氣,臉上的神色也緩和了一些,我也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可誰能想到,他突然話鋒一轉,表情變得嚴肅起來,語氣也變得尖銳:“然而,如今國家財政托付與一家,官辦海運幾乎成了一家之產業,再加上一家的票號遍布大理國各地,請問這大理國何人說了算?”
這話一出,全場瞬間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所有人都被他這大膽的言論驚到了,大家麵麵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我心裏也明白,他這話明顯說的就是俞家。俞家作為外戚,在大理的勢力確實龐大,把控了財政、海運,就連票號也是他們的產業,在一些人眼裏,俞家的勢力已經大到讓人擔憂的地步。
俞家兵站在我旁邊,聽到這話,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驚恐地看向我,眼裏滿是擔憂和恐懼,生怕我一怒之下對俞家下手。我轉頭看著他,微微一笑,輕鬆地說道:“我要是想對俞家下手,俞家財那次就已經斬草除根了。”我這一笑,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心裏也在暗暗思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俞家的勢力確實需要關注,但也不能輕易動手,畢竟他們在大理的發展也為國家做出過一些貢獻,而且貿然行動可能會引起朝堂的動蕩。最重要的的是,我相信俞法晨不會忤逆我。
我一邊聽著洪誌遠的論述,一邊觀察著周圍人的反應。隻見大理的官員們有的氣得滿臉通紅,有的則是無奈地搖頭;南宋的學子們則是一臉得意,仿佛在為他們同鄉的大膽言論而自豪。
而我,表麵上依舊保持著平靜的笑容,心裏卻在思考著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局麵,如何平衡各方勢力,讓大理能夠繼續穩定地發展下去。
這位叫做洪誌遠的學子看到問題,也的確存在他所說的那些事情,隻是何止我大理,南宋的命脈不也被幾個大士族抓在手裏嗎?
這場所謂的論道,就因為那個洪誌遠拋出的敏感觀點,草草結束了。那些南宋學子一個個鼻孔都快朝天了,得意洋洋地走出學宮,那模樣,好像幹了一件拯救天下的大事兒,看著就讓人覺得好笑又好氣。
學宮祭酒吳雲站在那兒,一臉沮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等所有人都走光了,他才注意到我還站在原地,便帶著幾分疲憊地說道:“今日不會有論戰了,這位先生你回吧。”那語氣,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
俞家兵見此,趕忙掏出金牌,扯著嗓子喊道:“陛下駕到,還不跪下。”這一嗓子,跟炸雷似的,把吳雲驚得一哆嗦。
吳雲先是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金牌,又把目光移到我身上,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確認無誤後,他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撲通”一聲就跪下了,身後一眾學宮官員也跟著齊刷刷地跪地,那場麵,還挺壯觀。
吳雲聲音都有點顫抖:“臣,賓州學宮祭酒吳雲拜見陛下。”
我擺了擺手,語氣輕鬆地說:“平身吧。吳雲?朕沒記錯的話,你也是王都學宮篩選出來任職的官員吧。”我一邊說著,一邊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試圖讓他放鬆些。
吳雲一聽,立馬來了精神,腰杆挺得筆直,激動地回應道:“臣是學宮第一批入仕的學子,之前一直在禮部任職。陛下東擴廣南郡,臣才有幸前來任祭酒一職。”他說這話的時候,眼裏閃爍著光芒,滿是對我的感激與敬重。
我笑了笑,心裏想著這吳雲倒也是個實誠人,便說道:“朕今日就在這學宮住下了。吳祭酒,勞煩你安排一下啊。”吳雲聽後,連忙領旨,轉身就去忙活了,那幹勁十足的樣子,讓我覺得十分欣慰。
到了晚上,閑來無事,我便召見了吳雲。我坐在火爐旁,慢悠悠地煮著茶,熱氣騰騰的茶香彌漫在空氣中,讓整個屋子都暖烘烘的。
我看著吳雲,笑著問道:“吳祭酒覺得這南宋學子入境遊學是好是壞啊?”我一邊問,一邊用小勺輕輕攪動著茶水,臉上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
吳雲聽了,微微皺起眉頭,思考了一下,神色認真地回應道:“好處自然是能激發我大理學子好好做學問的動力,這段時日各地的論戰也讓大理學子漲了見識。”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裏透著一絲光亮,仿佛看到了大理學子未來的進步。
吳雲頓了頓,看著我,似乎在等我的回應。我依舊淡定地喝著茶,臉上沒有絲毫波瀾。
他見我沒說話,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壞處嗎?南宋學子身上還是有些紈絝之氣,畢竟能有錢出門遊學的家境都不會差。還有就是南宋學子依舊視我大理為蠻夷,學子間時不時還會有些衝突,我大理學子嘴笨,所以……”他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小,臉上露出一絲為難的神色。
我抬眼看了吳雲一眼,故意追問道:“所以什麽?”我微微揚起眉毛,臉上帶著一絲好奇的神情。
吳雲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決心似的說道:“所以,就隻能用拳頭教他們做人了。”
“哈哈哈哈哈。”我忍不住大笑起來,這吳雲可真是有趣,說話這麽直白。
吳雲被我笑得一臉懵,不知道我為什麽笑,隻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兩隻手還緊張地揪著衣角。
我心裏想著,我大理學子嘴笨我是知道的,但是能有如此血性,倒也讓我看到了大理國上下那股子不服輸的氣勢,這是好事啊。
笑完之後,我又談及了洪誌遠。吳雲一聽這個名字,神色變得有些凝重,他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這洪誌遠,是江南西路洪家的旁支。陛下,您也知道左丞相劉文海以前主政過江南西路,而且他夫人就是洪家的人。所以,我對這個洪誌遠也是相當謹慎。”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神裏透著一絲擔憂,似乎在擔心洪誌遠會借著這層關係鬧出什麽亂子。
我聽後,隻是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多多觀察。”我臉上依舊保持著平靜,心裏卻在琢磨著洪誌遠背後的勢力以及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影響。
這南宋學子入境遊學,看似簡單,實則暗流湧動,不過,我倒也不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看他們還能鬧出什麽花樣。今日與吳雲這一番交談,收獲倒是不少,對這廣南郡的情況,又多了幾分了解。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