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字數:4781   加入書籤

A+A-


    天氣 有些悶熱
    心情 還沒到秋天,怎麽事這麽多
    禦史彈劾楊景林,
    魚肉百姓罪過大。
    太師為此來求情,
    此事定然有蹊蹺。
    今兒個,悶熱得厲害,整個禦書房像個密不透風的蒸籠,讓人憋悶得慌。我坐在裏頭,汗水時不時從額頭冒出,打濕了麵前攤開的奏折。
    最近為了麻痹暗殺戴靈汐的幕後黑手,我故意當起甩手掌櫃,朝堂有劉文海和俞法晨輔佐太子,我樂得自在,不是在溫柔鄉尋歡作樂,就是看看奏折、去校場耍槍,小日子過得倒也逍遙。
    我正坐在禦書房裏,艱難地翻著奏折,光影在地上晃悠,安靜得讓人心裏發慌。這時,侍中楊景宇沉著臉進來了,那模樣,就跟頭頂壓著片烏雲似的,我一看就知道,準沒好事。
    他幾步走到我跟前,雙手遞上一份奏折,動作帶著幾分僵硬。
    我隨意接過,臉上擠出一絲笑,可心裏滿是疑惑:“景宇啊,這是咋回事?瞧你這臉色,最近是有什麽不順心的事嗎。”我半開玩笑地說著,想緩和下氣氛。
    楊景宇耷拉著臉,眉頭緊緊擰成個疙瘩,眼裏透著深深的憂慮,猶豫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陛下,這是禦史台禦史錢不多彈劾楊景林的奏折。”
    “楊景林?”我一聽,微微皺眉,臉上的笑容瞬間收了起來,心裏“咯噔”一下,犯起了嘀咕,“他不是一直在占薑王幕府嗎?怎麽突然被禦史彈劾了?這裏麵指定有貓膩。”我一邊暗自琢磨,一邊打開奏折查看。
    看著看著,我無奈地撇了撇嘴,心想這事兒有點意思。原來是戴靈汐讓楊景林出任占薑城巡防營指揮使,這本身不是啥大事,可奏折裏卻指控他利用占薑王府的威望大肆斂財,還欺上瞞下、中飽私囊。我把奏折往旁邊一扔,滿不在乎地說:“這也不算啥大事兒啊。讓靈汐去查查就成。”
    楊景宇一聽,臉上的憂慮非但沒減輕,反而更重了,像被一層陰霾籠罩。他往前湊了湊,身子微微前傾,語氣急切又帶著點小心翼翼:“陛下,可是太子已經讓刑部派人直接去占薑城抓人了。話說得倒是客氣,說是要還楊家一個清白。”
    聽到這話,我心裏瞬間透亮。看來是楊家對太子戴壽寧的處理方式不滿,又礙於太子身份,不好直接反駁,所以才有楊景宇來我這兒遞奏折這一出。
    我看著楊景宇,臉上露出安撫的笑容,語氣篤定地說:“你回去告訴老太師,這事兒我知道了。不會讓人隨便給你們楊家扣屎盆子的。”
    楊景宇聽我這麽說,臉上的神情緩和了些,眼裏閃過一絲感激,恭敬地行了個禮,說道:“多謝陛下,那臣告退了。”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楊家在朝堂勢力雖說不大,但一直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楊家在我立國初期,算是第一批投效我的大理豪門。太子這麽貿然行事,難免引發楊家不滿。這事兒要是處理不好,朝堂肯定要掀起一場風波。而在這檔口,太子這麽做是不是還有什麽用意呢?我正想著,便召來了高敬之。
    沒一會兒,高敬之匆匆趕來,進門就行禮:“陛下,不知召臣所為何事?”
    我表情嚴肅地看著他,問道:“敬之,楊景林的事兒你知道多少?”
    高敬之微微一愣,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片刻後緩緩說道:“陛下,據臣所知,楊景林在占薑城一直本本分分,並無不法行為。不過禦史彈劾,想來不會空穴來風,臣一定詳查。”
    我緊緊盯著他的眼睛,試圖從他表情裏找出破綻,可他眼神堅定,沒有絲毫慌亂。我點了點頭,說:“嗯,你務必仔細調查。楊家在朝中地位舉足輕重,這事兒關係重大,不能有半點馬虎。要是楊景林真的清白,一定要還他公道;要是他真有不法行為,也絕不能姑息。”
    高敬之認真點頭,說:“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一查到底。”
    “去吧,此事越快查明越好。”我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
    高敬之走後,我站起身,走到窗邊。窗外的世界被悶熱的空氣扭曲著,樹木無精打采地耷拉著枝葉,連鳥兒都沒了往日的活潑。這悶熱的天氣就像此刻朝堂的局勢,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這朝堂之上,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平靜。看似簡單的彈劾案,背後卻牽扯各方利益。
    太子的做法,到底是出於公心,還是另有目的?楊家又會如何應對?這一切像一團迷霧,籠罩在我心頭。我深吸一口氣,暗暗發誓,不管背後有多少陰謀算計,我都要讓真相大白,維護朝堂穩定。
    我又想起楊景宇剛才的表情和言語,他的憂慮可不是裝出來的。作為楊家在朝堂的代表之一,他肯定深知此事的嚴重性。楊家對朝廷的貢獻不可忽視,兩代人都為我效力,要是因為這莫須有的罪名被打壓,不僅會寒了楊家的心,還可能引發其他家族的恐慌,讓朝堂陷入混亂。可要是楊景林真的犯下這些罪行,不嚴懲的話,又難以服眾,百姓會質疑朝廷的公正性,以後還怎麽治理天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看高敬之,他的回答模棱兩可,耐人尋味。他是朝中老臣,向來以穩重謹慎著稱。他說楊景林本分,又不否定禦史彈劾,到底是真的不清楚內情,還是在刻意隱瞞什麽?他在這場風波裏會扮演什麽角色,是公正的調查者,還是某一方的棋子?
    我望向窗外,悶熱的氣息依舊彌漫,可我卻感受不到一絲解脫。這平靜的表象下,隱藏著多少暗潮湧動,又有多少人在為了權力和利益不擇手段。
    我歎了口氣,喚來小林子。小林子心領神會說道:“舞樂閣已經派人送冰塊去了,陛下可前往散散暑氣。”
    我笑而不語。
    傍晚,天邊被落日染成橙紅色,餘暉透過窗欞灑在宮殿的地磚上,拉出一道道長長的光影。我剛用完晚膳,正靠在椅子上,愜意地揉著肚子,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
    身旁依偎著衝田杏花和吉野琴琴,我哼著小曲閉著眼睛,真叫一個舒坦啊。
    小林子輕手輕腳地走了過來,微微彎著腰,臉上帶著慣有的恭順,低聲稟報道:“陛下,太師楊易文求見。”
    聽到這話,我微微一怔,心裏暗自思忖:這楊易文平日裏可是不輕易登門的,這個時候來,指定是為了白天那事。我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容,擺了擺手說:“讓他進來吧。”
    沒一會兒,楊易文那略顯蒼老卻依舊挺拔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口。他身著一襲深色朝服,步伐沉穩,臉上卻帶著幾分凝重。一見到我,他便拱手行禮,聲音洪亮:“陛下萬安。”
    我抬了抬手,示意他免禮,笑著說道:“太師今日前來,可是有要事相商?”
    楊易文直起身子,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單膝跪地,急切說道:“陛下,老臣正是為了楊景林之事而來。小兒雖有些毛病,但絕不敢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如今被禦史彈劾參與俞家財叛亂,又被太子派人抓捕,實在是冤枉啊!望陛下能明察,還楊家一個公道!”說著,他的手在地上微微顫抖。
    聽到“俞家財叛亂”幾個字,我心裏一緊,臉上卻依舊保持著平靜。
    我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看著他,緩緩說道:“太師,我明白你的意思。這事兒我已經知曉,也讓高敬之去詳查了。你也清楚,這朝堂之上,凡事都得講究個證據。若是景林真的清白,我自然不會讓他蒙冤。”
    楊易文微微皺了皺眉頭,臉上閃過一絲不悅,急切說道:“陛下,太子此舉實在是過於草率。他未經詳細調查,就派人抓人,這讓楊家的顏麵何存?楊家兩代為朝廷效力,忠心可鑒,如今卻遭受這般質疑,老臣實在是難以接受。”
    我看著他,心中暗忖,這楊易文果然是為了楊家的麵子和利益而來。我笑著安撫道:“太師莫急,太子也是想著盡快查明真相,還楊家一個清白。你放心,在真相未明之前,我不會讓任何人隨意處置景林。”
    楊易文聽我這麽說,神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依舊堅持道:“陛下,老臣懇請您能親自過問此事,早日還景林清白,也讓楊家能安心為朝廷效力。”
    我深深看了他一眼,認真說道:“太師,我知道你擔心什麽。你放心,過去的事情,隻要不影響當下朝堂安穩,我絕不翻舊賬。”
    楊易文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感激,再次跪地,聲音有些哽咽:“陛下聖明!老臣替楊家上下,謝過陛下隆恩!”
    我點了點頭,說道:“太師放心,此事我定會關注。你且回去靜候消息,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楊易文又行了一禮,說道:“那老臣就謝過陛下了,先行告退。”
    看著楊易文離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這楊家和太子之間的矛盾,看來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而這所謂的“俞家財叛亂”,背後不知還藏著多少秘密。
    楊易文對此事的反應太過強烈,這也不得不讓我越來越重視此事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果聯係的,那楊景林的這事,因在哪裏?果又在哪裏呢?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