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字數:4280   加入書籤

A+A-


    天氣 秋老虎還是熱
    心情 來一波調整吧
    官員調整來布局,
    啟明轉任威楚府。
    秦統接過水師令,
    景武回朝任侍郎。
    小琴的喪禮已然過去多日,可那悲慟的氛圍,仍像一層厚重的陰霾,沉甸甸地籠罩在清涼宮的每一寸土地上。宮中眾人神色悲戚,腳步匆匆,似是想逃離這份哀傷,又似被無形的繩索束縛,無處可遁。
    而讓二兒子戴壽昶前往威楚府種田的旨意,我一直壓著,未曾下達,這一壓,便過去了整整一月。
    這一個月裏,我每日照常處理宮中諸事,看似從容淡定,實則內心如翻湧的江海,一刻也未曾平靜。戴壽昶在靈前的失德之舉,公然違背孝道,實在不可饒恕。這是我給他加的罪名,隻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總不可能讓我昭告天下說我的兒子暗中積蓄力量準備造反吧。
    但為人父者,又怎能輕易割舍血脈親情?每念及此,我心中便滿是糾結,這旨意,下還是不下,如同一場艱難的博弈,反複拉扯著我的內心。
    今日,是我從清涼宮返回大理王都皇宮的日子。臨行前,我再度來到小琴的安葬之地。四周靜謐無聲,唯有微風輕輕拂過,撩動著地上的枯草,那細微的沙沙聲,好似小琴在輕聲低訴,訴說著往昔的歲月,訴說著她的不舍與牽掛。
    我靜靜地佇立在那裏,目光久久地凝視著那座新墳,心中五味雜陳,千言萬語湧上心頭,卻又無從說起,隻能在心底默默呢喃:“小琴啊,你安心地去吧,這世間的一切,我自會妥善處置。”良久,我深深地看了一眼,決然轉身,再不回頭,朝著皇宮的方向前行。
    回宮之後,我即刻召來左丞相劉文海與右丞相俞法晨。明日便是大朝,對官員進行調整,這是穩固朝堂、掌控局勢的關鍵一步。二人匆匆趕來,一進殿門,便恭敬地伏地行禮。
    我神色平靜地看著他們,緩緩開口:“明日大朝,朕打算對官員任免做出一番變動,二位丞相,可有什麽見解?”
    劉文海身形向前,拱手說道:“陛下聖明!朝堂官員適時調整,實乃我大理國長治久安之良策。”俞法晨亦點頭附和,臉上滿是讚同之色。我微微頷首,心中卻暗自思忖,這朝堂之上,波譎雲詭,每個人都心懷鬼胎,各自打著小算盤,此番調整,定會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層層波瀾。
    翌日大朝,宮殿之內莊嚴肅穆,群臣整齊排列,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我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銳利的鷹隼,冷冷掃視著下方的群臣,心中默默估量著每一個人的心思與動向。
    隨侍太監站在一旁,先是清了清嗓子,那尖銳的聲音瞬間劃破寂靜的空氣,宣讀起聖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大理國水師指揮使楊景武,忠君體國,治軍有方,特許出任兵部侍郎;禦林軍副統領秦統,接任水師指揮使;善闡府知府楚啟明轉任威楚府知府,烏圖魯接任善闡府知府一職;原火器營指揮使墨小光,玩忽職守,致使火器營被盜,念其往昔功績,暫不予以處罰,改任兵部員外郎。”太監的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內回蕩,久久不絕,群臣們聽聞,有的麵露驚訝之色,眼中閃過一絲慌亂;有的則不動聲色,暗自揣摩著聖意。
    念完這份聖旨,太監稍作停頓,又迅速展開另一份,繼續高聲宣讀:“昶王戴壽昶,靈前失德,有違孝道。即日起入威楚府專司農事,望其能收斂心性,以報父母之恩。”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群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戴壽昶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向前跨出一步,剛欲開口辯駁,卻被我如寒霜般的嚴厲目光硬生生地逼了回去。我冷冷地注視著他,心中既有恨鐵不成鋼的憤怒,又有一絲難以言說的不忍,畢竟,他是我的親生兒子啊。
    大朝散去,我獨自回到禦書房。這裏,是我每日處理政務、謀劃國事的地方,可此刻,空氣中卻彌漫著壓抑沉悶的氣息。
    太子戴壽寧已逐漸從悲傷中走出,各項政務在他的操持下,井井有條。看著他日漸沉穩的表現,我心中稍感欣慰,這麽多年對他的悉心教導,總算沒有白費,他早已有了一國儲君應有的風範與擔當,甚至已經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
    高敬之在禦書房門口等候召見。我不經意間瞥了一眼身旁那新來的隨侍太監,心中頓時湧起一陣厭煩。
    小林子伏法已有一段時日,可我始終無法適應這個新太監。小林子在的時候,機靈聰慧,善解人意,總能在我開口之前便揣摩透我的心思,將事情辦得妥妥帖帖。
    而眼前這個新太監呢,呆頭呆腦,像根木頭樁子立在那裏。就說剛才高敬之在門口求見,他竟直愣愣地站著,毫無反應,也不知道主動前去通報一聲,非得等我開口提醒。我強壓著心頭的不悅,無奈地說道:“請進來吧。”他這才慌慌張張地邁著小碎步,將高敬之請了進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昶王已經出城了。他隻帶了三個隨從,出城時冷冷清清,並無官員送行。”高敬之行完大禮後,恭敬地稟報道。我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量,戴壽昶此番前往威楚府,也算是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希望他能在那偏遠之地,靜下心來,好好反思自己的過錯。“保皇司即刻派專人密切盯著他,同時明麵上傳旨給楚啟明,命他每月如實回稟昶王在威楚府的一舉一動。”我神色平靜,語氣卻不容置疑地吩咐道。高敬之領命退下,我靠在椅背上,緩緩閉上眼睛,思緒如脫韁的野馬,在腦海中肆意馳騁,謀劃著下一步的布局。
    這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相互交織,宛如一張錯綜複雜的大網。此次對官員的調整,以及對戴壽昶的處置,不過是我在這盤權力棋局中落下的關鍵棋子。楊景武升任兵部侍郎,他是我一手栽培提拔起來的,為人忠誠不二,能力出眾,想必他定能在兵部為我所用,製衡那些心懷叵測、妄圖謀逆的勢力,同時也算是對楊家的再一次恩撫。
    秦統接任水師指揮使,禦林軍和水師皆是國家的重要武裝力量,關乎國家安全與穩定。秦統作戰勇猛,對我忠心耿耿,我相信,憑他的能力與忠誠,定能將水師治理得井井有條,成為我手中的一柄利刃。
    善闡府和威楚府知府的調動,亦是我深思熟慮、反複權衡後的結果。善闡府乃我大理國的重要府城,商業繁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戰略意義極為重要。烏圖魯接任善闡府知府,他身為烏蠻族的新首領,善闡府也是烏蠻族的主要聚居地,我相信,在他的治理下,善闡府定能更加繁榮昌盛,成為我大理國的一顆璀璨明珠。
    而楚啟明轉任威楚府知府,一來威楚府同樣需要一位得力官員前去治理,以確保當地的安穩與發展;二來,我也有意讓他幫我暗中盯著戴壽昶,以防他在威楚府做出什麽不軌之事。
    至於墨小光,火器營被盜一事,他罪責難逃,難辭其咎。但念在他往日也曾立下不少功績,尤其是火器營可以說是他一手打造,我法外開恩,從輕處罰,將他改任為兵部員外郎。
    我心裏清楚,他心中必定充滿了不滿與怨恨,但諒他也不敢輕舉妄動,做出什麽出格之事。我要讓他明白,我對他的處罰已是格外寬容,若他還不知悔改,膽敢心懷不軌,一旦被我察覺,定當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戴壽昶此番前往威楚府,我雖對他做出了處罰,但血濃於水,他始終是我的兒子,我又怎能不牽掛他的安危與未來?我在暗中密切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內心深處,還是希望他能改過自新,重新做人。若是他在威楚府能夠洗心革麵,收斂心性,踏實做事,日後我定不會虧待他,自會再給他機會,讓他重回朝堂,為國家效力。
    但倘若他不知悔改,仍舊冥頑不靈,妄圖做出什麽危害國家、背叛朝廷的事情,我定將毫不留情,大義滅親,絕不讓他能破壞我這一手打下的江山。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禦書房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金黃的光斑。
    我緩緩站起身來,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窗前,靜靜地凝視著外麵的皇宮。宮牆高聳入雲,守衛森嚴,這裏,是我的天下,是我一生為之奮鬥、守護的地方。
    無意間我想到了趙構,這位宋高宗對我有拔擢之恩,也是他和他父親的恩寵我才能安然無恙的在南宋朝堂活下來,想一想現在我那些在南宋的故人們都不在了。
    我最終選擇在大理立國也是想讓那些故人看到,他們內心渴望的那個世界似乎還真是可能存在,這似乎也是我留在這皇帝位子上的原因吧。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