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字數:4321 加入書籤
天氣 秋風起 麥浪黃
心情 收獲的土地能讓人感到心安
又是一年豐收日,
太子主持秋收典。
微服私訪威楚郡,
渠塞道堵心中憂。
悶熱的夏天終於過去了,然而,那股悶熱的餘韻,依舊在空氣中徘徊不散。雖說“秋老虎”偶爾還會發威,試圖重溫夏日的統治,但夜晚已悄然添了幾分涼意,終於能讓人在睡夢中尋得片刻安寧。
然而,這難得的舒適並沒能驅散我心頭的陰霾。我坐在禦書房內,手中緊握著戶部尚書俞法仁的奏折,其上所言,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直直刺入我的心間。
多地糧食可能欠收,這短短幾字,卻蘊含著無盡的危機。在這宮廷之中,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而糧食欠收,無疑是一場即將席卷而來的災難,它將無情地考驗著我的統治,也將決定著無數百姓的命運。
心情不好時出去走走,似乎已經成了我的慣例。每當被宮中的瑣事和朝堂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我便渴望逃離這看似金碧輝煌,實則如牢籠般的宮殿,到宮外去,看看真實的民間百態。那裏,沒有阿諛奉承的話語,沒有勾心鬥角的權謀,隻有最真實的生活,和最質樸的百姓。
這次也不例外,恰逢今日是秋收大典,這本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象征著對豐收的感恩,和對來年的祈願。但我實在無心主持,便讓太子戴壽寧替我承擔此重任。
秋收大典當日,整個皇宮宛如一幅莊嚴肅穆的畫卷。天空湛藍如寶石,雲朵潔白似,陽光毫無保留地灑下,給這座古老的宮殿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太子戴壽寧身著華麗至極的禮服,那禮服上繡滿了金絲銀線,每一針每一線都訴說著皇家的威嚴與榮耀。他頭戴冕旒,沉重的冕旒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聲響,仿佛在提醒著他所肩負的責任。
在眾人的簇擁下,太子緩緩走向祭台。祭台周圍擺滿了各種供品,金黃的稻穀堆積如山,飽滿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皆是對豐收的美好期許。禮部官員們身著整齊的朝服,他們的服飾顏色鮮豔,圖案精美,彰顯著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在禮部尚書李達文的指揮下,他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儀式,動作嫻熟而莊重,每一個細節都不容有失。
鼓樂齊鳴,那激昂的旋律瞬間響徹整個宮廷,聲音穿透了層層宮牆,似乎要將這份對豐收的喜悅傳遞到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這鼓樂聲,本應讓人心情振奮,熱血沸騰,可此時我卻無心欣賞。我站在宮殿的一角,遠遠地望著這一切,心中卻牽掛著宮外那些可能正麵臨饑荒的百姓。他們此刻在做什麽?是否也能聽到這歡慶的鼓樂聲?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喜悅?還是正躲在某個陰暗的角落,為即將到來的饑餓而默默哭泣?
太子戴壽寧神情莊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穩重。他先是虔誠地向天地神明上香,那嫋嫋升起的香煙,帶著他的祈願,緩緩飄向天空。然後跪地叩拜,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苟,仿佛在向天地神明訴說著他的決心和承諾。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懈怠和敷衍,隻有滿滿的敬畏和真誠。在他身後,文武百官依次行禮,他們的身影整齊而肅穆,構成了一幅壯觀的畫麵。可我知道,這看似繁華的大典背後,隱藏著的是國家可能麵臨的糧食危機。這危機如同一片烏雲,正悄然籠罩著這片土地,隨時可能帶來一場暴風雨。
儀式結束後,太子發表了簡短而有力的講話。他的聲音清晰而洪亮,在空曠的廣場上回蕩。他言辭懇切,表達了對百姓的關懷和對國家的期望。他說,我們要感恩天地的恩賜,也要為百姓的福祉而努力。
而我,在秋收大典開始後,便在禦林軍副統領高峰的陪同下,悄悄出宮,踏上了微服私訪的路程。我們身著樸素的衣衫,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樣,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路上,我滿心憂慮,不斷想象著威楚府的景象,卻未曾料到,現實遠比我想象的還要殘酷。
當我們踏入威楚府境內,一股死寂的氣息撲麵而來。放眼望去,田野裏一片荒蕪,曾經生機勃勃的稻田如今隻剩下稀稀拉拉的稻穗,在微風中無力地搖曳著。
這些稻穗幹癟瘦小,仿佛被抽幹了生命的汁液,根本無法孕育出飽滿的穀粒。田邊的雜草肆意生長,它們貪婪地吸收著土地裏僅存的養分,似乎在宣告著這片土地的荒廢。本該是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如今卻看不到幾個勞作的身影,偶爾有幾個農民在田間,也是一臉的無奈和絕望,他們看著自己辛苦耕耘卻幾乎顆粒無收的田地,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無助。
再看那些官府之前修建的引水渠,更是慘不忍睹。由於旱災的肆虐,引水渠有的地方已經被泥沙堵塞,水流完全無法通過;有的地方則因為長期幹涸,渠壁幹裂,甚至出現了坍塌的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引水渠曾經是百姓們的希望,是保障農田灌溉的重要設施,可如今卻成了一堆無用的廢墟。我沿著引水渠漫步,心中滿是憤怒和悲哀。憤怒的是地方官員的失職,為何不能及時維護這些水利設施,讓它們在旱災麵前如此不堪一擊;悲哀的是百姓們的命運,他們辛苦勞作,卻因為這些本可避免的問題而陷入困境。
我蹲下身子,仔細查看引水渠的坍塌處,隻見磚石散落一地,上麵長滿了青苔,顯然已經廢棄了很久。旁邊的泥土幹裂,一道道縫隙如同大地的傷口,觸目驚心。我輕輕撫摸著這些幹裂的泥土,感受著它們的粗糙和堅硬,仿佛能聽到大地在無聲地哭泣。
我不禁想起朝堂之上那些官員們的誇誇其談,他們在討論國家大事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可真正到了為百姓辦實事的時候,卻如此敷衍。他們是否想過,自己的不作為,會給百姓帶來怎樣的痛苦?他們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百姓的信任?
我轉頭看向高峰,他的眼神中也充滿了憂慮和憤慨。“陛下,這些地方官員實在是罪無可恕,引水渠都被如此荒廢,這就是人禍。”高峰低聲說道。
我默默點頭,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徹查此事,給百姓們一個交代。我不能讓這些官員逍遙法外,不能讓百姓的苦難白白承受。我要讓他們知道,身為官員,就應該為百姓謀福祉,否則,必將受到嚴懲。
繼續前行,我們遇到了一位老者。他衣衫襤褸,破舊的衣服上補丁摞補丁,每一個補丁都訴說著生活的艱辛。他麵容憔悴,臉上的皺紋如同深深的溝壑,刻滿了歲月的滄桑。他正坐在田邊唉聲歎氣,眼神中充滿了絕望。
我走上前去,輕聲問道:“老人家,今年這收成怎麽如此不好啊?”老者抬起頭,看了我一眼,眼中滿是苦澀:“客人,你是外地來的吧。今年這旱災太厲害了,幾個月都沒下一滴雨,地裏的莊稼都幹死了。這引水渠也壞了,根本沒辦法澆水,我們這些老百姓可怎麽活啊。”
我又問:“那官府就不管嗎?”老者苦笑著說:“管?他們也就是來看看,說幾句空話,然後就沒影了。我們指望不上他們啊。”
聽了老者的話,我心中的怒火燃燒得更旺了。楚啟明雖說剛到任威楚府一個多月,但是治下如此情景,卻沒看到他有任何應對措施,這讓我對他有些失望。
離開老者後,我心情沉重地走在鄉間小路上。看著周圍荒蕪的田野和破敗的村落,我陷入了沉思。
夜幕降臨,天邊泛起了一抹絢麗的晚霞,將整個天空染成了橙紅色。然而,這美麗的晚霞卻無法驅散我心中的陰霾。我和高峰在一個簡陋的客棧住下。客棧裏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牆壁上掛滿了灰塵,床鋪簡陋而破舊。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無法入睡。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白天看到的那些景象,百姓們的苦難如同一塊巨石,壓在我的心頭。我深知,這隻是我微服私訪的第一站,後麵還有更多的地方等著我去了解,更多的問題等著我去解決。
“高峰,明日我們去見楚啟明,看看這家夥到底在幹什麽?”我麵色陰沉的說道。
“陛下,臣已經打聽過了。楚啟明不在府衙,差役說他下鄉主持修渠去了。”高峰恭敬的回答道。
“一個知府不統籌一府的全局,卻隻盯著一地的水渠?那我們就等等吧,等他回來再說。”我有些無奈的說道。
“那陛下,這幾日要不要住到府衙去?楚啟明久在中樞,做事木訥,您不說您到了,臣擔心他一時半會回不來。”高峰說道。
“你看著安排吧。”我說完便揮手示意高峰退下了。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