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字數:5288 加入書籤
其實李士林也不想當初一二班的班長,競選一結束都還沒上任一天就跑去辦公室向班主任王老師主動請辭”,說自己能力不行,還是讓方小美同學擔任更合適。班主任王老師當然很樂意,但方小美不樂意。
“王老師,我媽不讓我當班長。”無奈之下,小美隻得搬出了她母親,您非要我當,那就先去說服了趙會計再說吧。
李士林最終硬著頭皮接下了班長的擔子,畢竟,在這所被同學們戲稱為“戴帽子”的原小學上初一,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們不過隻是在這裏待短短一年時間。他幹得好不好,似乎也沒多少人在乎了。換句話說,大家都覺得反正都是短暫的停留,愛誰誰呢。
在班級彌漫的消極情緒中,班主任王老師雖然內心很複雜,卻又顯得無可奈何。她從一年級起就陪伴這批孩子成長,每個孩子的笑容和努力都深深印在她心中。然而,麵對這群即將畢業、邁向新生活的孩子們,盡管她心中充滿留戀,但她明白這是他們必經的成長階段,就像小鳥長大後總會離開巢穴,去尋找自己的天空。
她想,與其沉浸在感慨之中,不如調整好情緒,以更充沛的熱情和期待去迎接新一屆的孩子。畢竟,這是歲月的輪回、教育延續的常態,年複一年,不都是這樣嗎?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每一屆學生的關愛與期許。
而小美已經不去關注在意這些了,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哪裏上小學或是中學,家長也沒有能力幫孩子解決,隻能順其自然吧。並且在他們看來,這些和家裏也沒啥關係,一切還得靠孩子們自己的努力才行,像小美二姐,不就是憑自己優異的成績被一中特招進去的?
家居住的空間並不寬敞,雖然有兩間正房,但每間屋子也就十幾平方米大小,父母住在裏屋,外間則是幾個孩子共同的生活區域。小美和妹妹上小學之前,晚上也是與父母擠在裏間屋睡的。但隨著她們姐妹逐漸長大,就都搬到了外屋睡。小美她哥方錦程在家那會兒,在緊靠裏屋那麵牆睡,與姐妹們之間用一塊粗布簾子遮擋,也算有了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空間。
外間屋的地下有鍋灶、取暖的小火爐、水缸以及平日用於寫作業的飯桌和放米麵的櫃子。一到冬天,由於戶外嚴寒無法在院子裏做飯,家中整天都得生火燒飯,這讓睡炕頭位置的人倍感不適。
小美想,每晚睡最外邊的大姐一定備受煎熬吧,自己緊挨著她睡,時常都能感受到身下的被褥因為熱騰騰的炕麵而變得幹熱。可即使是這樣,她們也隻能盡量的去適應。家裏空間有限,誰該睡哪邊,早被她母親安排的明明白白。父母睡的裏屋布置得也很緊湊,從炕西邊一直延伸到窗前,擺放著從老家帶過來的幾隻黃木小櫃子。炕上正麵牆,自東向西疊放著平整的被褥,每日一大早,母親趙秀兒總是先不急於整理家務,而是先去外屋喊醒熟睡的孩子們,而還在賴床的小美就會聽到母親對大姐的責備聲:
“玉兒!都說過你多少次了,起來先別急著疊被子,怎麽老是記不住?快下地生火燒水!”
這一幕在他們家已是常態,哥姐妹們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大家都忙得腳不沾地的,爭分奪秒地搶在上學前完成各自的穿衣、洗漱、整理書包用品。
母親對大姐這般責備的話起初並未引起小美的過多關注,不過次數多了,她心中不免生出一份疑惑。於是有一天清早,小美見二姐方小莉正在門外專心致誌地背著俄語單詞,在屋裏洗臉的小美連忙用毛巾胡亂擦了把臉,跑出去向她詢問這個困惑她的問題。
正在背俄語單詞的方小莉並未因被妹妹的打擾顯得不耐煩,而是停下來耐心的解釋道:“媽媽所以不讓大姐起床後就立即疊被子,可能是想讓被子裏的氣味散一散吧。”
她回答完奇怪的看著妹妹問“你整天操這些心幹嗎?”說完便回屋收拾書包去了,留下小美獨自站在門外,心裏暗自佩服起她二姐來。小美覺得,她二姐方小莉知道的就是比她多,仿佛沒有她不懂的事一樣。
自那以後,小美每天早晨醒來都會提醒一下大姐,而方小玉從此也再沒因此事被母親訓斥過。小美覺得她媽的做法有其道理,睡了一晚上,被褥裏的毛絮和汗味捂在一起難以排出,若是一早就將被子疊起來,既不好聞,又不利於健康。
“莉兒,你去把窗戶打開一會兒。”
到了冬天,不管外麵天氣有多麽寒冷,她母親總要經由孩子們把裏外屋窗戶都打開一扇通通風再關上。小美對此也沒有異議,一夜緊閉門窗,空間又狹小,起床穿衣服、疊被子、生火做飯和燒爐子,這些灰塵都得盡快排散出去,不然家裏麵氣味不好不說,還呼吸不到新鮮空氣。
“美兒,你在院裏杵著幹什麽?趕緊去裏院挑擔水回來,去晚了排隊的人就多了。”趙秀兒朝外麵的三女兒喊道。
小美立在院裏不願意動彈,昨天下午她明明見二姐放學回來已經挑滿了水缸,咋還用她一早再去挑嘛。今天雖說輪到她挑水,可一般不都是下午放學以後的事啊,再說她早上哪有時間,萬一去了裏院,遇上排隊的人多,她還去不去學校上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見三女兒還在院子裏躊躇著沒有動彈,趙秀兒一下衝出房門,沉著臉嗬斥道“怎麽啦,剛媽媽喊你去挑水沒聽到嗎?今天不是輪到你了嗎?”
“你哥像你這麽大都能用大水桶挑了,看看你,三天才讓你用小桶去挑一次水還這麽費勁!”
“別叨叨了,我這就去,行了吧!”
小美見隔壁郝姑姑家有人要開門出來,忙跑回家戴上帽子和手套,然後去小涼房跟前取了小桶和扁擔,擔著兩隻空小桶下台階出了小院。整天高吼二叫,她媽不怕丟人,她還怕呢。出來時很輕鬆,回來上台階的時候還得放下扁擔,一桶一桶的提進小院門檻。雖說費勁了一點,但小美覺得,他們住的小院還不錯,晚上院門一插也挺安全的。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事情。有一天半夜,小美起來下地小解,突然聽到院子裏有響動,她大著膽子撩起門上的窗簾一角朝外觀瞧,駭然發現,院子中間衝他們家門口正立著一個黑影!小美立馬嚇的回到炕上輕輕推醒她媽起來去看。那幾天她哥方錦程正好從鄉下回來,與父親在裏屋睡。
“你誰呀?為什麽站在院子裏?!”
小美沒想到,她母親還挺膽大,也沒先去裏屋叫醒還在酣睡的父子倆,而是自己出聲震懾賊人。不過被她媽這麽高聲一喊,小美再下去看的時候,院裏真就不見人影了。
“你小便完了嗎?”趙秀兒見三女兒慌忙爬上炕,忙提醒她道。小美這才感到尿急,忙又下了地,還好夜裏她們不用去外麵廁所小解,不然遇上剛才那種事,可沒有她媽那種膽子對付。當然,睡覺前她們姐妹還是會相伴著去趟大院裏唯一的女廁,總共三個廁坑的小茅房,裏麵連個照明的燈泡都沒有,幸好有手電筒,一個上,一個幫忙照著亮。
小美去挑水的路上,不住在心裏吐槽著她媽,“我哥用大桶挑水,還不是被你強逼著啊?他都在我麵前抱怨過呢,就是因為用大桶挑水,才把腿壓羅圈的,還好意思說?”
其實方錦程的腿也沒他自己說的那麽邪乎,隻不過看上不太直溜罷了。介於她哥方錦程的遭遇,小美才不想早點用大桶挑水呢,當然,她就是再長大點,她也換不了大桶,她一女孩子瘦弱的肩膀根本挑不起來。現在他們家唯一能用大桶挑水的就是她哥了,她爸的腰不好,早把擔子給了兒子。
小美很少一早被母親喊著去裏院挑水,她想,大概她媽是怕中午停水吧,放兩桶水存著也好,最近他們銀行大院總是三天兩頭停水,也不知啥原因,有時她們還會跑去街斜對麵,小美的同學張藍屏他們院裏去挑水。張藍屏家就住在取水的旁邊,排隊的人多了,小美還會被招呼去她家裏暖暖手腳。
別看他們家隻有一間屋子,但居住條件比小美好多了,人家隻三個孩子,人口少,掙錢的人多,兩個哥哥初中畢業後就自己做生意了,爸媽也都有正式工作,所以小美每次去她家都能混上好東西吃。
“小美,快到你了,趕緊的。”張藍屏從炕上的大玻璃窗看了看,這才回頭對正剝著花生殼的小美說。
“走了,明天見!”
“坡上滑,下坡小心點,明天見!”
“裝一把回去慢慢吃吧。”小美出門前,張藍屏又過來給她衣兜裏硬塞了一把花生。因為住的近,又常來他們院裏挑水,小美與張藍屏的關係處的還不錯,所以也沒矯情,說了聲謝謝就出去打水了。
自她哥方錦程下鄉不在家住後,她們姐妹幾個睡的地方可就寬敞多了,而且也自由多了,方小莉還把原來格擋的藍色粗布簾解下來,橫掛在了她們姐妹睡覺的頭頂上方,這樣一來,晚上既能擋風,又有了她們姐妹們的“私密空間”。他們住的這兩間屋子炕沿上方的牆頂及兩邊牆體,都鑲嵌著像過去時代那種木質雕刻,用布簾這麽一擋,就像掛上了精美的簾帳,別有一番風情。
“太好了!二姐,到了夏天,我們還可以換成薄一點的紗簾,這樣就再也不用害怕蚊子咬了。”
小美和妹妹在地下興奮的直拍手叫好。姐妹倆的喊聲召來了正在裏間屋踩踏縫紉機的母親。趙秀兒停下手裏的活出來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說
“還是莉兒的腦筋活絡,我和你爸爸都沒想到呢。”
“我也是看到同學家這樣掛才想到的。”
從炕沿上跳下來的方小莉,並沒有因為母親的一句讚揚而沾沾自喜,很是謙遜的解釋道。
“等媽有空就去商店扯塊布,也把裏屋掛一個。好了,今天周日,你爸加班也不在家吃,咱們中午就吃探花吧,小玉,你現在去把玉米麵在盆裏先發上,不然就晚了。”
“媽,怎麽又吃攤花啊,我都有點吃膩了。”方小靚噘著嘴抱怨,但她媽隻是瞪了小女兒一眼就又回裏屋忙去了,這要是換成是小美說這話,她媽早就大聲嗬斥一番了。
“得了,攤花餅總比窩窩頭好吃,挑什麽挑啊?”小美在方小靚胖乎乎粉嫩嫩的小臉上捏了一下,瞪著她教訓道。
“媽,你看啊,我三姐又欺負我!”
方小靚一邊委屈的朝裏屋喊著,一邊想追過來也在她姐的臉上捏一下解氣。
“美兒!趕快去挑水,怎麽每次都得提醒你?”
怎麽又輪到我挑水了?小美剛想上炕去看一會兒書,就聽到裏屋母親的喊叫聲,她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三天一輪的挑水任務又輪到她了。
喜歡小美的平凡人生請大家收藏:()小美的平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