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這幫人,要慢刀子砍

字數:4458   加入書籤

A+A-


    “楊公所言,倒是提醒了在下。”
    許澤看向了曹操,翁婿二人一搭眼,彼此幾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接著台閣有官吏站出來,躬身道:“陛下,此事台閣諸司近日商討共議,本欲上奏,有策呈上。”
    “準。”
    劉協坐正,看了台閣所站的一方,心裏也大致明白當下是何狀況,這些年他也隱隱有些明白,有時候閣司和丞相府,也會配合子泓演一出戲。
    但結果是好的,對百姓好、對大漢朝堂亦好,故此沒必要去細究。
    劉協身邊沒有佞臣進讒言,這些年英明得很。
    策論呈上,曹操命傳告朝堂諸多文武官吏,看完之後很快議論紛紛。
    “這是,將俸祿和年收掛鉤?”
    “朝堂總計所得越多,則官吏亦有賞賜?這聽起來是好事,隻是……”
    有人覺得哪裏不對勁,但是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哪裏不對。
    “張某看此策,是先定下一個預算,超出部分方可有額外賞賜,可若是欠收,則削減俸祿,如此一來,我等官吏的俸錢可是與朝堂榮辱與共了。”
    “這話說得奇怪,我等本來就要與大漢榮辱與共,你們在懷念什麽?”
    總不能在懷念天子去長安的日子吧?
    幾人冷笑之後,譏諷之言逐步而起,殿上熱鬧了起來。
    許澤亦是在前解釋道:“在下亦是有參與此議,陛下,此策如同陛下的盈庫一般,為官吏設一個吏庫,每年的收成,以商稅、戰利所得、拓疆收利等為主,不占農耕民生。”
    “這些多出來的盈利,則部分用於土司興建,一部分便可用來勉勵官員。”
    “在下認為,隻要福利足額,令官員每年的辛苦得以回饋,無論是錢財激勵還是聲名勉勵,都可以減輕貪腐攬財之事。”
    “而若是某年天幹大旱、或是洪災異常,則這些錢財便可以拿來賑災、均衡糧價,皆有好處。”
    “嗯……”
    劉協點頭深思,覺得眼前一亮,這種做法,他的確從來沒有想過,讓官吏所得的俸祿減少些許,然後拿出部分去和大漢“榮辱與共”,便可讓諸多世家亦是依賴。
    “那麽愛卿,今年大漢收成,預計如何呢?”
    劉協覺得,第一年要讓人嚐到甜頭,接下來才方便推行。
    這樣的政令,試行數年若是反對之聲很大,說不定馬上又要改回來,那可就別扭了。
    許澤笑道:“陛下,微臣自揚州回來,其實還有一事,便是開啟征夷籌。”
    “此次籌八億六千萬錢軍費,換成諸多物資和錢財,以及人丁、罪徒、征夫等,若能大勝,則可得夷州收成,亦有交州朝貢。”
    “光是此二項,就全可以算作增收。”
    劉協和曹操頓時對視了一眼,道:“要征夷了?”
    曹操點了點頭。
    其餘官吏立刻恍然。
    哦!!!
    鬧了半天,隻在這裏等著呢?回來之後,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讓人不知道目的所在,原來全是為了這征夷籌能夠順遂。
    八億六千萬!真開得了口啊。
    而且他不是預計總共花費這麽多,他是要征這麽多,說明至少一半是自己承擔。
    再退一步來說,光是許子泓就能輕鬆拿出幾億軍費出來。
    “君侯,你的揚州兵馬軍備精良、糧草足備、戰械遠超同袍,為何還要這麽多錢?”
    韓融雖然剛剛遭到一頓臭罵,但是少府職責在此,還是得站出來發問。
    許澤道:“戰船。”
    “有一件事,諸位應當知道。”
    許澤向台閣所在示意,荀彧立刻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微臣前段時日至汝南時,收到江東送來的軍報。”
    “孫策言,曾有江東五百人跟隨東冶港海盜去往夷州,未再回來。”
    “一行有樓船二十餘艘,貨船三十,皆是精鑄大船,總共五千人之多,音訊全無,據閩越當地的長者說,應是碰上了雷暴、風浪,故此不能歸來。”
    “那,此行豈不是很危險?”劉協有點擔憂,看向許澤道:“子泓去嗎?”
    “去。”
    許澤當然要去,這是征外的大戰,一旦打下,便可增長國運、得到壽命,也許對自己的好處更是無法想象。
    誰知道係統義父藏著怎樣的驚喜呢?
    “陛下,老臣不建議征夷。”
    “不錯,微臣亦不建議。”
    “北方尚不安定,此刻遠征海外,未必是好事,而且泱泱大漢,何須夷州之財。”
    “君侯此舉太過危險,還請三思,務必三思!”
    “今年可否先行收取交州!為征夷做準備,打探夷州情報、招攬一批善於觀察海上氣候的人才,準備好戰船,再去遠航。”
    “今年眼看就要秋收了,百姓經不起如此動蕩。”
    朝堂上群情激憤,很多人都看向了曹操,希望他站出來阻止許澤,一定要摒棄征夷的想法!
    這一去,誰也不知道戰果,後也無援軍,人如何能抵抗海上風浪?一旦船沉,那不光是真金白銀,船上的精銳將士也要損失。
    最可怕的是,他要是成了那可怎麽辦?!
    真把夷州打下來,隔海建立防備,再逐漸將揚州的百姓遷徙過去,發展農耕、商貿,那許澤和打下一個新朝有什麽分別!
    雖說夷州彈丸之地,可麻雀雖小亦是能五髒俱全的,他在夷州養十萬兵,誰也奈何不了他啊!
    這一瞬間,很多人都懷疑許澤是想自立一方,而跨過了那道海,則是真正的逍遙法外。
    “好了,不必爭論,”曹操皺著眉頭,表情似是在苦思冥想,許久之後才輕輕地歎了口氣:“子泓,此事的確不能操之過急。”
    “征夷之事,暫放一段時日。”
    “先將交州拿下來。”
    “將征籌裏,交州所需的軍費,予以征籌,拿下之後,再談征夷之事。”
    “這,好,好吧……”
    許澤無奈的點了點頭,殿上的許多人,都在沒人注意的角落裏露出了不為人知的笑容,因為他們發現,從此刻起,曹操終於開始反對許澤了。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當他們的路不是走向同一條的時候,終究會有分道揚鑣的時候,那時,各自都會在路上遇到別的助力。
    那麽,曆史又會回到以往的重演之中,路不同者,同歸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一方匯入另一方。
    ……
    散朝之後。
    丞相府。
    “怎麽樣,我早和你說過,這幫人不會同意,他們雖然貪戀利益,可是更害怕血本無歸。”
    曹操和許澤得意的說道。
    “退一步,立刻就能接受。”
    許澤拱了拱手:“受教了嶽父,還是你懂。”
    “哼,”曹操冷笑了一聲,“陳舊的枝蔓要慢刀子砍,否則砍不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