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怎麽回來這麽多人?

字數:7443   加入書籤

A+A-


    這,這什麽情況?
    士威翻下馬時,砸得四周皆起灰塵,他身後的騎隊也是馬上勒住韁繩,生怕把將軍給踩傷。
    那漢人將軍,不過是輕鬆的出了兩槍,卻宛若靈蛇驟起,拿不準方位。
    真要繼續衝過去,肯定就被捅死了。
    士威有點臉紅發熱,艱難起身看了看身後,將士們都麵露愕然的盯著他,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趙雲揮動了幾下長槍又立在地上,冷笑道:“何人讓你們伏擊於此?”
    “呸,”士威吐了一口灰,又翻身上馬,大口喘息之後,冷哼道:“既被察覺,何須多言,你揚州之政得來不順也,曹操在許都掌控了天子,和董卓無二!”
    “董卓亂朝時,我士家正值紮根之所求,未能除賊!隻可自保!而今又有巨賊,而交州亦有刀兵,豈能再臣服!”
    “好好好,”趙雲也不多言,聽這番話,就明白此人不臣之心,已和其他諸侯一樣,扯起了曹氏為賊的大旗。
    說罷他策馬前衝,夜照玉獅子極其靈動,幾步加速直奔士威身前,士威眼見來人極快,奮力舉起右臂,欲以鐵棒猛砸。
    誰知剛舉起來,趙雲已前傾遞槍,精準無誤的指著他臂彎而來,若是繼續揮動下砸,手臂又要被捅一個對穿。
    這下士威的動作又止住了,而就在這僵持泄力的一瞬間,趙雲手腕似乎微抖了片刻,刹那間槍影一閃,已在一個呼吸內刺穿了士威的脖頸。
    士威錯愕驚訝,鮮血迸發,整個人迅速無力,很快癱軟倒了下去。
    趙雲這一槍看似平常,其實裏麵門道不小,先是將槍頭滯留在前,再於頃刻間忽然奮力扭轉方向,直取要害,而且一氣嗬成毫無遲滯,誰都沒有反應過來。
    太快了。
    不是單純的快,而是掌控,氣力、招式,交鋒之中的博弈,皆是遊刃有餘。
    士威倒下,身後那些親兵死士自然紅了眼,叫喊著殺上來,躲在高處的弓箭手亦是知曉對方未曾進射殺的範圍,隻能放棄弓箭持劍衝下來。
    但是趙雲的兵馬也到了,五百騎下馬作戰,配合嫻熟、戰力碾壓,很快打垮了這支兵馬的軍心,開始了翻越山林的追殺。
    一個下午,斬殺數百人,捕得一百餘俘虜,待到快日落的時候,趙雲才讓虞翻、魯肅進林子。
    兩人苦笑著走來,嘴裏還嘟囔著:“其實我等也無懼廝殺。”
    魯肅善弓箭,要不是趙雲的親衛攔著,他就衝進來開射了。
    虞翻也是猛人,兩個親兵按著他,才將他穩穩地按在位置上。
    畢竟使團內以這兩位為正副,如果受了傷回去都不好交代。
    但是這一打,前麵的路可能就要戒嚴了,畢竟不管對錯如何,士燮肯定是需要得到解釋方才能下決斷。
    “二位,我估計前麵的路可能不好走了,若是走水路會很被動,不如備好幹糧,棄輜重走大路,到一處則和百姓借點糧食再儲備。”
    “出交州的山路,在來之前君侯曾經跟我說過。”
    “我們改道奇襲騎田嶺,可以入荊州,到了荊州境內便可想辦法聯係黃祖將軍,送我們回揚州。”
    “嗯,”魯肅其實也知道地圖,他早年就對交州有所了解,自己雖然沒到過百越之地,可是卻聽人說起過。
    騎田嶺等五嶺之地,是入交州的唯一山路,當然,並不是絕對的說法,有可能是地圖上隻有這一條,別的小路或許也能達,隻是鮮為人知而已。
    “子龍,我看這士燮並不像反叛的人,此伏擊其實他不知曉才對。”
    “子敬可有信心?”
    “有。”
    “子敬,”趙雲抱了抱拳,“我接到的命令,是和騎營的兄弟把你們兩人帶回去,現在半路遭到伏殺,顯然交州有不臣之心,我們當然要做最壞的打算。”
    “現在轉道騎田嶺,關卡不過數百人,而且行軍迅速的話,他們未必能收到命令,此路我更有信心。”
    趙雲意氣風發,麵色不變,思來想去覺得魯肅之言不可信,就算是士燮沒有反心,可是他身邊的人卻已經出兵伏擊了,說明他連自家人都管不住。
    還怎麽放心把使團這麽多人的命交給他來決定,若是落到交州人手中,要麵對的可就是八萬精銳了。
    那許君侯那種膂力,來也得砍好幾個月吧。
    “好,聽你的。”
    “走,轉道騎田嶺!”
    趙雲招呼了一聲,五百騎很快準備幹糧,抓了上百戰俘在馬背上讓他們指路,放棄了五十幾車輜重,值錢的錦緞、皮革則是有多少帶多少,一路往西北方向轉去。
    有向導帶路,行軍迅速倒是無甚危險,有戰俘為了立功還指了兩次近道,省下了不少時間。
    這個過程中,士嶽早已得到了消息,聽聞自家義子死在了伏擊上,五百死士全都沒回來,消息還是靠著遠處打探戰報的探哨告知。
    如此慘敗,簡直是晴天霹靂,可士嶽卻也明白,開弓哪裏還有回頭箭,此戰到這等地步已無法回轉了,必須要把趙雲一行人按死在交州境內。
    於是他先下令封鎖水道,將去往閩越的水路全部設卡,緊接著連忙去到治所告知士燮,言說趙子龍在番禺北各村莊搶糧、遷民,和當地官吏發生衝突,大怒斬殺好幾個官員。
    現在已是隔開了番禺北境的幾條要道,估計會配合許澤、孫策踏入交州。
    “真是這樣?我看那趙子龍頗有君子之風,而且他們打著的是天子旗號、仁義之師,不會幹這種事。”
    士燮起初不信,連連搖頭,麵色狐疑的盯著士嶽,直接麵斥道:“你說,是不是你惡意中傷,想挑起兩家大戰?”
    “真不是!”
    士嶽大呼冤枉,“兄長怎幫著外人來對付自家兄弟,你我雖不是同父,可是同祖父啊!我會做殘害士家的事嗎?”
    “上次我失態發怒,其實也是為了士家好,否則豈會這般大動肝火,別的家族死活幹我屁事。”
    “也有道理,”士燮撚須深思,還是百般不信,“嘖,怎麽想都不應該,這趙子龍不是這樣的人,那兩位先生也都是錦繡子弟出身,怎看得上這些邊民呢?”
    “主要是為了迎揚州兵啊!”士嶽急急忙忙的分析起來:“他占住番禺北部,隻需打開一條小路,就可以和許澤南北夾擊。”
    “閩越那地方鎮守的將軍是誰?是賀齊啊,山越裏最有威望的人。”
    “他肯定知道各條小徑,帶著揚州兵南下而來絕不是難事。”
    “現在我們封鎖向北的水路,設立關卡,在天門山設伏,不管怎麽樣先守住,截住使團,有誤會可以再解開,但不能讓他們稀裏糊塗的就回去了。”
    “嗯,子定之言頗有見地,那就依你……”士燮也被說動了,主要趙雲真是在番禺大鬧一場,還能迎來揚州兵,那民心動蕩,軍心大亂,自家還要被人嘲諷百十年,這可真算是引狼入室的反麵典範了。
    士燮馬上下令,派人快馬加鞭的趕去番禺北,將沿途的水道、山路全部封鎖,讓城池亦是戒嚴,絕不放使團離去,若是遇到趙雲一行人,還要把他們請回來商議。
    一來一去不過半日路程,說不定還能遇到使團,所以加派了幾十騎狂奔趕路。
    但一日夜後。
    騎田嶺附近卻傳來了趙雲一行的消息。
    “不好!騎田嶺?他怎麽會在那?!”
    士嶽、士燮、士壹等人全都急了,這已經是蒼梧、南海兩郡的邊境之地了,沿河地方大多是蛇形交錯的複雜山道,趙雲居然能想到從騎田嶺出去。
    “這可如何是好,現在去追還來得及嗎?”
    “來不及也要追啊!”士嶽作勢就要出去,這一日沒睡好,眼裏都是血絲,現在不追,怎麽報仇!
    騎田嶺守將尚且還不知曉,以為這使團是大受宴請,說不定真會上當。
    ……
    騎田嶺關,關口打開之後,五騎將領帶著上百兵士出關相迎,隻覺得奇怪:“敢問,是揚州使者魯九江嗎?”
    “為何不走番禺,反倒要從騎田嶺去荊州呢?”
    “大漢使者去何處,難道要和你通報不成?”魯肅微笑而視,但是話語卻是很有威嚴,一聲反問讓這守將不好回答。
    “可有刺史手書?”
    “何需手書?我等帶來的便是口信,讓你們開關放行,使者還需去往荊州出使,說和你們兩家交戰之事。”
    “這段時日你們交州和荊州彼此鏖戰,死傷無數,使得數萬百姓家破人亡,難道你們還不想停戰嗎?”
    “原來如此,快快放行!”
    守將一聽大喜,心道這揚州州牧還真不錯,不光給刺史表功,還調停荊、交兩家交戰,真是仁厚之輩啊。
    當然,他也不知道這幾場戰役其實就是揚州府的某個人挑起的。
    那老頭挑了這麽大的事,自己隱身到一種……查穿了都查不到他頭上的地步。
    趙雲一番言語,爽朗豪邁,絲毫沒有撒謊的局促,令人不得不信。
    守備迎到一半,往回掃了這隊伍一眼,卻忽然肩膀一僵,心涼了大半,下一刻冷汗就止不住的往外冒。
    不對,若是使團,為何不見輜重,若沒記錯的話,主公準備了幾車厚禮給揚州州牧帶去。
    他們來之前,也是四十車酒肉糧草,絕無短缺,那現在車馬去了何處?
    想到這,守備催馬快行幾步,攔在了城門下:“魯九江且等等!”
    “敢問使團的車馬何在?為何都是輕裝而行!?”
    這時,站在瞭望塔樓上的人撲到欄杆邊來大喊:“將軍,林子裏有我們的人跑出來!在揮衣袍大喊!”
    “哼,”趙雲不等樓上的人把話說完,直接一槍挑死了守備將軍,然後趁著對方並無防備,朝著大門猛衝。
    此刻關中有十幾人知曉事情不對,正在合力關門,趙雲趕到時翻身下馬,一己之力撐住了合上的趨勢,這時一點寒芒閃過眼前,他側身閃躲,順勢肩扛一扇門撞了進去。
    右手趁機抽出腰間百煉橫刀,輕快一掃,刷啦啦砍了幾條手臂下來,刹那間,這大門之後慘叫聲此起彼伏。
    趙雲趁機合身從門縫裏鑽了進去,不多時便殺得血流如注、人仰馬翻。
    關內守軍看他如此勇猛,一人扛著十幾個兵士關門之勢,嚇得不敢力敵。
    這時箭樓上的幾個弓箭手也被魯肅輕鬆射殺,落了下來。
    趙雲一邊拉開大門,一邊向關內的兵士道:“交州有反大漢之心,今日使團有證據在手,一旦回揚州,即刻治士燮之罪。”
    “爾等不降,隨他一同赴死嗎?”
    “啊?”
    “有反心?”
    “刺史應當不會,他絕不是那種人。”
    “刺史是在亂世中,救了我等性命的英豪,這些年治政清靜,怎麽會反大漢呢?說不定是士嶽害的。”
    “必定是他!他兒子草菅人命、貪財好色,這才惹了揚州大敵。”
    “害得我們不光要防著揚州,還要和荊州交戰,平時在博羅殺人、搶民女就算了,現在還惹了漢人大敵……”
    “降了吧,沒辦法了!”
    這些人嘰裏咕嚕吵得熱烈,但是很快有人放下刀兵,一個人放,自然就引起了連鎖反應,越來越多的人投降,趙雲打開大門讓自己的騎軍進來,找了個領頭讓他當隊長。
    且帶路去萌渚嶺。
    等士嶽趕到的時候,騎田嶺隻剩下了一座廢棄的關卡,據點的幾十匹馬和金銀細軟、糧食草料全都拉走了。
    再半日後,趙雲讓原本騎田嶺的人持軍中信令騙開了關口,進去斬殺了守將、副將,不等他們反應立刻告知士燮謀反之事,眾人雖然不信,可是看騎田嶺的弟兄也降了,還有百姓跟著他們往揚州跑,於是也降了。
    如此,趙雲一路高歌猛進,遇阻礙則殺,遇追隨則收,隊伍越發的大,還拉了幾十車的糧食回去,等於是將在番禺附近棄置的又掙了回來。
    ……
    海昏。
    許澤和孫策在這裏等消息。
    等了十餘日未曾聽到動靜,但知道番禺那邊已經戒嚴了,往來道路盡皆封鎖。
    終於這一日,文峙帶隊深入險境而回。
    “有消息了,南方的兄弟拚命送來急報,子龍將軍帶著五千餘人馬,快到江夏了。”
    “多少人?”許澤和孫策都懵了。
    去的時候,不是才五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