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燃燭峰]
字數:4582 加入書籤
一、永夜之息
東漢建安五年的冬至,靈山被濃稠如墨的霧靄籠罩,三十六峰在黑霧中化作模糊的剪影,唯有燃燭峰的位置泛著極淡的金芒——那是百年前最後一絲天光的殘跡。山腳下的燭陰村飄著冷寂的炊煙,青石板路上結著黑色的霜,老村長王伯正用枯枝挑亮鬆油燈,豆大的火光在風中搖曳,映出他眼中的疲憊:“已經三年零四個月了,連北鬥星都看不見……”
七歲的小燭蹲在石磨旁,望著手中的螢火蟲標本。這是父親臨終前在黑霧中捕到的,如今標本上的熒光早已熄滅,隻剩透明的翅骸。“爺爺,燃燭峰真的會發光嗎?”她的指尖劃過石磨上模糊的燭形刻紋,那是曾祖父那輩人留下的。
王伯歎了口氣,粗糙的手掌覆在孫女冰涼的手背上:“祖上傳說,當山峰亮起時,黑暗就會退散……”話音未落,村外突然傳來狼嚎,比尋常狼嗥更嘶啞,帶著金屬般的顫音——那是被黑暗侵蝕的“影狼”,皮毛呈漆黑色,眼睛泛著幽藍磷光。
二、暗龍降世
三年前的秋分,黑霧初臨。最先察覺異常的是獵戶李大膽,他在靈山深處看見不可思議的景象:千年古鬆的針葉上凝結著黑色露珠,落地即燃,發出腥臭的火焰;清澈的山泉變成墨汁般的液體,飲者會雙目失明。更可怕的是,每當新月升起,山巔就會浮現出巨大的龍形陰影,龍爪所及之處,光明寸寸湮滅。
“是燭九陰!”老族長在祭台上摔碎祖傳的青銅鏡,鏡中映出的龍影有蛇身牛首,遍體覆蓋著吸收光線的鱗甲,“傳說中鎮守北方幽都的暗龍,竟衝破了封印!”
暗龍降世後,靈山陷入永夜。春日,作物無法光合作用而枯死;夏日,黑霧中滋生出噬光的苔蘚,爬滿房屋梁柱;秋日,碩果未熟便腐爛,果肉裏嵌著黑色晶核;冬日,氣溫驟降至冰點以下,連火焰都會被凍成藍色。燭陰村的百姓隻能靠鬆脂燈和螢火草勉強維持生計,年輕人陸續外逃,隻剩下老弱病殘困守故土。
三、燭照臨凡
天庭的光明殿內,燭照仙尊正凝視著下界的水鏡。鏡中,靈山像一塊被墨汁浸透的絹帛,百姓們的祈願化作點點微光,在黑霧中掙紮閃爍。他胸前的燭龍玉墜突然發熱,玉墜上的燭龍紋張開龍口,噴出細小的火苗——這是暗龍現世的警示。
“稟仙尊,下界燭九陰破封,吞噬光明。”值日功曹的聲音帶著顫抖,在光明殿內回蕩。
燭照的指尖撫過腰間的燭龍杖,杖頭的明珠發出刺目光芒:“吾本是盤古左眼所化,豈容幽都暗龍肆虐?”他轉身望向殿外的光明雲海,衣袂上繡著的千盞燈紋逐一亮起,“備燃光舟,本座親自下界。”
燃光舟劃破雲海,所過之處留下金色軌跡,如銀河垂落人間。當舟行至燃燭峰上空時,燭照低頭望去,隻見山腳下的村落如同被黑暗吞噬的孤島,唯一的光源是祭台上即將熄滅的長明燈。他心中一痛,杖頭明珠飛出,化作千萬點流螢,落入村落各處,熄滅的燈火重新亮起,百姓們驚惶的臉上映出溫暖的光芒。
王伯看著自家的鬆油燈突然變得明亮,燈芯竄起三寸高的火焰,卻不燙手。抬頭望去,隻見一位仙人立於空中,頭戴玉冠,身披綴滿星紋的白袍,手中燭龍杖頂端的明珠流轉著七彩光暈,足下踩著由光焰凝成的蓮台。
“仙人!”王伯帶著小燭跪下,全村百姓紛紛叩首,“求您驅散黑暗,救救我們!”
燭照伸手虛扶,溫和的聲音如春日暖陽:“吾乃燭照仙尊,特來降伏暗龍。”他望向黑霧籠罩的山峰,眼中閃過冷冽的金光,“暗龍此刻何在?”
“在……在靈山深處的幽潭,”李大膽拖著傷腿上前,肩頭的齒痕還在滲血,“它每天子時都會出來吸收月光,我們的火把在它麵前就像燭淚般融化……”
燭照點頭,從懷中取出三枚“光明種子”,遞給王伯:“將此種子埋入燃燭峰的三個山尖,黎明前勿讓黑霧侵蝕。”他轉身望向燃燭峰,杖頭明珠投射出光束,在山體上勾勒出蠟燭的輪廓,“待我引動天地光明之力,你們隻需守護好種子,便是對本座最大的幫助。”
四、光暗之戰
幽潭位於靈山最深處,潭水如凝固的墨汁,水麵漂浮著無數發光的眼睛——那是被暗龍吞噬的生靈殘魂。子時三刻,燭照站在潭邊,燭龍杖劃出光弧,潭水應聲沸騰,暗龍龐大的身軀破水而出,牛首蛇身,鱗片上刻滿咒文,每片鱗甲都在吸收周圍的光線,形成直徑十丈的黑暗領域。
“燭照小兒,竟敢壞我幽都大業!”暗龍的聲音像冰塊摩擦,震得潭水結冰,“我要讓這方世界永墮黑暗,成為我暗龍的巢穴!”
燭照冷笑,杖頭明珠爆發出太陽般的光輝:“盤古開天,清濁自分,爾等暗孽竟敢違逆天道!”他雙手結印,背後浮現出巨大的燭龍虛影,龍身纏繞著十二道光輪,“今日便讓你見識光明的裁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夜,暗龍噴出“蝕光黑霧”,瞬間籠罩方圓百裏。燭照以燭龍杖畫出光之結界,將黑霧擋在燃燭峰外,同時引導百姓手中的燈火,形成“萬民燭光陣”,每盞燈火都化作微小的光刃,切割黑霧。
第三夜,暗龍召喚出“影魔獸”,這些由黑暗凝聚的怪物刀槍不入,卻懼怕純粹的光明。燭照摘下胸前的玉墜,拋向空中,玉墜化作萬丈光劍,斬落所有影魔獸,劍光照亮之處,黑霧如冰雪消融。
第五夜,暗龍使出殺手鐧,以自身為引,打開幽都裂縫,大量黑暗能量湧入靈山。燭照見勢,毅然燃燒自身仙力,化作巨型燭火,用“燃魂普照”暫時封印裂縫,自身卻變得虛幻透明。
到了第七夜,暗龍已傷痕累累,鱗片剝落處露出半透明的軀體,眼中的凶光漸漸黯淡。它不甘心地怒吼,欲與燭照同歸於盡,卻被燭照布下的“十二光辰陣”困住。“暗孽,你雖不滅,卻再難現世!”燭照大喝一聲,燭龍杖與玉墜合並,化作巨大的封印光印,將暗龍壓入幽潭底部,潭麵隨之升起九道光圈,形成永恒的枷鎖。
五、化燭為峰
戰鬥結束後,燭照回到燭陰村,百姓們圍上來,卻發現仙人的身影在晨光中愈發透明。小燭突然大哭,抱住燭照的腿:“仙人別走,我們需要光明!”
燭照蹲下身,擦幹小燭的眼淚,指尖掠過她的額頭,留下一枚發光的印記:“孩子,光明從未離開,它在你們心裏,在每盞燈火裏。”他站起身,望向燃燭峰,眼中泛起決然,“吾需鎮守此處,防止暗龍破封,便將自身化作山峰,以燭光為引,永照靈山。”
話音未落,燭照的身體開始融化,如蠟炬燃燒,白袍化作赭紅色岩石,燭龍杖插入峰巔,化作永不熄滅的光焰;玉墜融入山體,形成透明的“燭芯”岩脈,在夜間會發出柔和的金光。百姓們驚恐地看著,隻見燃燭峰的形態漸漸變化:峰巔如燭火尖頂,峰身呈圓柱狀,表麵的紋理如同燃燒的蠟淚,山腰間環繞著一圈圈光暈,那是仙人的衣紋所化。
王伯忽然想起燭照留下的“光明種子”,跑到三個山尖查看,隻見種子已生根發芽,長成三棵巨大的“光樹”,樹冠上結滿發光的果實,果實落地即化作螢火蟲,飛向靈山各處。他跪在峰前,老淚縱橫:“原來仙人是用自己的仙魂作蠟,用精魄為芯,永遠照亮我們啊!”
六、燭火永續
百年後,燭陰村已變成“光明鎮”,燃燭峰下的祭台香火不斷。每當新月升起,峰巔的光焰便會增強,形成巨大的光柱,掃過靈山的每一寸土地,那些被黑暗侵蝕的地方,在光柱照耀下重新長出綠草鮮花。
小燭的孫子已經成為新的鎮長,他常坐在峰前的老槐樹下,給孩子們講燭照仙尊的故事:“當年仙尊化峰時,特意留了‘燭芯’岩脈,隻要我們心懷光明,岩脈就會發光;若有人心生邪念,光焰就會變暗……”
冬至清晨,小燭的曾孫女小月捧著新製的蠟燭,放在祭台上。燭光與燃燭峰的光焰遙相輝映,形成奇妙的共振。忽然,峰巔的光焰分出一道細流,落入小月手中的蠟燭,火苗瞬間變成七彩之色,卻不燙手——這是燭照仙尊留下的“薪火相傳”之術,讓每個凡人都能成為光明的載體。
在幽潭深處,被封印的暗龍偶爾會發出不甘的咆哮,潭水隨之泛起黑色漣漪,但每當這時,燃燭峰的光焰就會增強,光柱如利劍般刺入潭底,將黑暗重新壓製。燭照的龍魂融入了山峰,化作最堅韌的光明壁壘,也化作了百姓心中永遠的引路人。
歲月流轉,燃燭峰的傳說越傳越遠。有人說在暴雨夜看見光焰化作仙人巡視,那是燭照在檢查封印;有人說迷路的旅人看見峰巔的光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那是仙人在指引方向。而光明鎮的百姓都知道,每當他們點燃手中的蠟燭,燭光就會與燃燭峰的光焰相連,形成一張看不見的光明之網,守護著這片土地。
當暮色降臨,燃燭峰的光焰準時亮起,像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照亮靈山的夜空。山風掠過,傳來細微的燭火劈啪聲,那是百年前仙人留下的守護誓言,在時光中輕輕回響。這就是燃燭峰的故事,一個關於光明與希望的傳說,一位仙人用燃燒自己的方式,教會世人:真正的光明,不僅能驅散外界的黑暗,更能照亮人們心中的希望,讓這份希望,如同燃燭峰的光焰,永遠燃燒,代代相傳。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