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遮嶺峰]

字數:4087   加入書籤

A+A-


    一、雲階霧嶂鎖靈霄
    暮春的靈山總籠著層薄紗般的霧靄,青灰色的岩峰在雲氣中時隱時現,宛如仙人揮毫時留下的淡墨皴法。遮嶺峰獨居群峰西北,海拔千丈有餘,其勢如巨柱擎天,下半截是刀劈斧削般的絕壁,赭紅色岩紋間生著蒼勁的虯鬆,樹冠被山風雕琢成旌旗狀,終年朝著東南方傾斜——那裏是古信州府的方向,傳說中仙人垂眸俯瞰人間的目光所及。
    山腰間有處平台喚作"望仙台",每逢雨後初霽,可見雲霧自深穀翻湧而上,在峰體中部聚成綿密的雲瀑。陽光穿透雲層時,會在霧牆上映出七彩光暈,恍若仙人踏雲而行的背影。當地山民說,這是遮雲仙長留下的法相,千年來始終以這樣的姿態守護著山下的田疇村落。
    二、 赤地千裏餓殍歌
    宋哲宗元佑三年的伏旱來得格外突兀。信州七縣的稻田在七月裏卷成焦黃的紙頁,靈山諸峰的泉眼相繼幹涸,連素來幽深的水晶潭都露出了褐色的淤泥。石人村的老族長拄著棗木拐杖站在村口,望著遠處蜷曲如死蛇的溪流,喉間發出比旱魃更蒼涼的歎息。七歲的小囡阿桃蹲在龜裂的田地裏,用樹枝在硬土上畫著歪扭的雨雲,母親躺在竹席上咳嗽時,她總以為那些雲朵會從土裏長出來,變成能接雨水的棉桃。
    惡龍降臨時帶著硫磺的氣息。八月十五的夜,圓月被染成血色,西北天際騰起遮天蔽日的黑霧,霧中傳來岩石崩裂的巨響。當第一縷晨光刺破霧障,百姓們驚見原本青蔥的五府崗已化作焦土,千年古鬆隻剩炭黑色的軀幹,樹脂燃燒的氣味混著血腥味在空氣中遊蕩。更可怕的是,黑霧所過之處,連苔蘚都在迅速枯死,土地裂開的縫隙裏滲出暗紅色的汁液,像是大地在流血。
    三、 玉闕仙班議塵寰
    天庭的璿璣殿內,二十八宿的星官們圍著渾天儀爭論不休。熒惑星主捧著奏報,朱砂點就的眉目間凝著憂慮:"下界信州地氣紊亂,亢金龍宿主星黯淡,恐有妖邪作祟。"掌管水部的天吳神君捋著三縷長髯,忽然指著渾天儀上靈山方位的雲氣:"此處水汽倒灌,卻非自然蒸騰,倒像是被邪力強行抽離。"
    玉帝案前的玉碟突然泛起青光,正是掌管雲雨的典雲仙官遮雲的傳訊玉簡。三日前他自請下界查探旱情,此刻玉簡中傳來的影像竟讓諸神變色——赤地千裏之上,一條渾身覆著紫鱗的惡龍正盤繞在峰巔,龍尾所掃之處,連岩石都在融化成岩漿。遮雲的法身在雲層中若隱若現,衣袂已被焦黑的魔氣沾染,卻仍在勉力引動四方水汽。
    "準卿調動五湖四海龍王部屬,務必要護得百姓周全。"玉帝的話音未落,忽有太白金星出列:"陛下,此龍乃上古濁龍後裔,專司幹旱,當年被大禹鎖於昆侖玄圃,萬年前地動山搖,怕是掙斷了鎖鏈......"殿內氣氛驟然凝重,遮雲的玉簡光芒漸弱,最後隻餘一道微弱的青光,如同即將熄滅的燭火。
    四、青鸞銜珠降塵煙
    遮雲第一次踏上靈山時,靴底沾滿了焦土。他望著山腳下蜷縮在破廟中的百姓,廣袖中藏著的東海龍珠傳來陣陣涼意——那是天吳神君臨別時塞給他的,說緊要關頭可化出萬傾碧波。廟內彌漫著草藥的苦味,一位老婦人正用最後的井水給幼兒喂粥,水麵上漂著數片薄得透光的菜葉。
    "仙長可是從天上派來的?"阿桃的母親撐著病體跪了下來,鬢角的白發混著草屑,"我家虎娃已經三天沒進水米......"話音未落便劇烈咳嗽起來,單薄的肩膀像秋風中簌簌發抖的枯葉。遮雲的指尖撫過她龜裂的手背,袖中飛出三滴甘露,落入陶碗中竟化作晶瑩的水珠,清水漫過碗沿時,碗底的野菜突然泛起了綠意。
    當第一滴甘霖落在石人村的曬穀場上時,百姓們以為是錯覺。黃豆大的雨點砸在滾燙的地麵上,騰起細小的白煙,緊接著便是鋪天蓋地的雨幕。遮雲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上,衣袂被風雨鼓脹如帆,他望著遠處重新充盈的溪流,正要鬆口氣,天際突然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咆哮。
    五、 紫鱗翻焰戰雲開
    惡龍的紫鱗在雨中泛著妖異的光,龍爪撕裂雲層時,帶出的竟是赤紅色的火焰。遮雲見那火焰所到之處,雨水竟被蒸發成白霧,急忙掐動水訣,引動靈山諸峰的泉脈。原本幹涸的山澗突然湧出清泉,在他腳下匯集成五條水龍,直撲向空中的惡龍。
    第一夜的戰鬥在電閃雷鳴中展開。惡龍噴出的紫焰將半座山峰燒成琉璃色,遮雲的水龍卻在接觸火焰的瞬間化作蒸汽,反為對方增添了威勢。他忽然想起典籍中記載的"以水養雲,以雲禦火",當即騰空而起,雙掌在胸前合十,引動九天之上的積雨雲。厚重的雲層壓向山巔,雨滴在接近地麵時竟凝成冰晶,如利箭般射向惡龍的鱗甲。
    第二日黎明,百姓們從藏身的岩洞中爬出,隻見遮嶺峰西側的岩壁上布滿了冰棱,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而惡龍的紫鱗間插著數根冰晶,正發出不甘的嘶吼。阿桃蹲在溪邊,看著重新流淌的溪水裏漂著幾片龍鱗,泛著紫金色的光,她偷偷撿了一片藏在布兜裏,覺得這是仙人送給凡人的禮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六、雲旗翻湧護蒼生
    第三日正午,惡龍突然改變戰術,不再正麵硬撼,而是低空掠過村落,龍尾掃過之處,茅屋瞬間燃起大火。遮雲來不及結印,竟直接化身人形撲向火場,廣袖揮舞間,漫天水霧撲滅了火焰,卻在他左臂留下三道焦黑的爪痕。阿桃的母親抱著虎娃從廢墟中爬出,看見仙人袖口滲出的鮮血滴在焦土上,竟開出了藍色的小花。
    "莫怕,有我在。"遮雲的聲音像春風拂過麥田,他伸手撫摸虎娃的額頭,高燒竟瞬間退去。當他轉身欲再戰惡龍時,卻見山腳下密密麻麻跪滿了百姓,老族長領著眾人舉著簡陋的木牌,上麵用朱砂寫著"祈天護佑"。那一刻,他忽然想起自己初入仙班時的誓言,掌心的龍珠突然泛起強光,竟與山下百姓的願力產生了共鳴。
    第五日,惡龍使出了殺手鐧,它盤繞在五府崗頂,張開巨口吞噬天地間的火氣,整個靈山的溫度急劇升高,連岩石都開始軟化。遮雲知道這是濁龍的"焚天訣",若讓其得逞,整個信州都會變成火山地獄。他咬碎口中的玉蟬那是修煉千年的本命法寶),化作萬點青光融入雲層,瞬間,遮嶺峰周圍的雲霧竟凝成實質,如同一堵晶瑩的城牆,將惡龍的火焰隔絕在外。
    七、 血祭峰巒鑄英魂
    第七日的太陽遲遲未升,遮雲的法身已搖搖欲墜。惡龍的紫焰雖然被雲牆擋住,卻在不斷消耗他的元氣,更可怕的是,他能感覺到龍珠的力量即將耗盡。望著山腳下安然入睡的百姓,他忽然露出了微笑——作為典雲仙官,還有什麽比守護眾生更重要的歸宿?
    "永別了,諸位。"他輕聲對著雲層說道,然後將龍珠按進自己心口,化作一道青光射向惡龍。紫鱗與青光相撞的瞬間,天地間響起了一聲驚雷,惡龍發出最後的哀鳴,墜入了靈山深處的地縫中,而遮雲的法身則在空中漸漸虛化,化作點點星光,飄向遮嶺峰巔。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時,百姓們驚見遮嶺峰的峰頂竟多出了一座人形的岩柱,衣袂飄飄,宛如仙人淩空而立。更神奇的是,山峰周圍的雲霧從此再也不曾消散,每當旱季來臨,雲層中就會降下甘霖,而雨季時,雲霧又會化作屏障,擋住肆虐的山洪。
    八、千年祀典話仙蹤
    如今的遮嶺峰下,有座始建於宋紹興年間的"護雲觀",觀內主殿供奉著遮雲仙長的白玉像,衣紋間隱約可見水波紋路,傳說摸過像座的人能得仙人護佑。每年三月三,信州百姓會抬著紮成雲紋的祭轎登上望仙台,將新收的稻穗和井水灑向雲霧,名曰"獻雲禮"。
    阿桃的後人至今還保存著那片紫金色的龍鱗,裝在錦囊裏掛在床頭,說是能驅邪避災。地方誌載,元至正年間,紅巾軍曾欲火燒靈山,行至遮嶺峰下時,忽有雲霧化作甲士,持刀執戟列於道旁,嚇得賊兵連夜遁走。清康熙年間,信州知府在峰頂題詩:"仙骨化峰峰化雲,甘霖長護萬家春",字跡至今仍清晰可見。
    每當暮色降臨,遮嶺峰的雲霧便會幻化成巨人的輪廓,山風掠過鬆濤,仿佛在訴說千年前的那場鏖戰。阿桃的玄孫輩們坐在老槐樹下,聽著祖輩傳下的故事,望著峰巔若隱若現的"仙人背影",總覺得那些雲霧從未散去,就像遮雲仙長的法力,永遠守護著這片土地,在每一滴露珠裏,在每一片新葉上,在每一個百姓的祈願中,生生不息。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