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妝台峰]

字數:5235   加入書籤

A+A-


    一、朝雲凝翠:仙子遺妝鎖玉台
    大唐開元二十三年的春分,靈山北麓的杜鵑開得驚心動魄。海拔千丈的妝台峰巔,七塊白玉石錯落地排列成鏡台模樣,最高處的"望仙石"上終年縈繞著淡粉色的霧嵐,遠遠望去,宛如一位簪花的仙子正對鏡梳妝,鬢邊的雲鬢化作流霞,垂落的絲巾幻成飛瀑——這便是傳說中靈兒仙子最後的姿態。石麵映著天光時,可見淡淡胭脂色紋路,山民們說那是仙子晨起梳妝時不慎滴落的胭脂,曆經千年,在石上洇成了永恒的妝容。
    山腳下的清照書院裏,十七歲的子墨正借著晨露研墨。他的青衫補丁摞著補丁,卻洗得發白,硯台是用靈山特有的紫金石鑿成,每當晨光掠過峰巔,石麵上便會浮現出若隱若現的胭脂色紋路,與妝台峰的霧嵐遙相呼應。"公子,鹿又來討水喝了。"書童阿青捧著陶碗進來,碗裏盛著昨夜接的山泉水,水麵漂著幾片新采的杜鵑花瓣,粉白相間,像極了春日的雲霞。
    子墨擱下狼毫,看見院角的梅花鹿正用濕潤的鼻尖蹭著石牆。三日前他在山徑上發現這隻左前蹄受傷的生靈,用金瘡藥細心包紮,如今鹿腿上的絨毛已重新長出,在晨光裏泛著綢緞般的光澤。它的眼睛尤其清亮,映著晨霧時,竟能看見淡淡的星輝流轉——他不知道,這雙眼睛正是天庭司晨仙女靈兒的法眼所化,三日前她為了近距離看他,特意化作受傷的鹿,卻不想被他救起,從此便多了份牽掛。
    二、絳綃初落:晨霧裏的初相遇
    靈兒第一次看見子墨,是在穀雨時節的黃昏。她正乘著晨霧巡視周天星位,途經靈山時,忽見山腳下的溪澗邊,一個書生正將自己的青衫脫下,裹住一隻被暴雨淋濕的雛鳥。他的布鞋陷在泥濘裏,發帶早已鬆垮,卻全然不顧,隻專注地用體溫溫暖那隻瑟瑟發抖的小生命。雨水順著他的下頜滴落,在衣襟上砸出深色的斑點,卻不及他眼中的溫柔萬分之一。
    "癡兒,人與禽鳥終有別。"靈兒輕笑,指尖掠過雲霧,卻見書生從懷中掏出半塊炊餅,掰成碎屑撒在岩石上,驚起的流螢竟在他掌心聚成小小的燈盞。那一刻,她忽然想起三百年前在蟠桃園見過的"照夜金螢",唯有心懷赤忱之人,才能引得靈物親近。她忍不住按落雲頭,化作村女模樣,袖中藏著從天宮帶來的"凝露丸",可治百傷。
    次日清晨,子墨在書院門口發現了一籃新鮮的荔枝。果實帶著晨露的清涼,最底層壓著片玉簡,上麵用朱砂畫著避雨符——他不知道,這是靈兒用七片朝霞換得的天宮靈果,更不知昨夜她為了繞過天庭的司命鏡,在南天門足足等了三個時辰,生怕被發現動了凡心。當他拿起玉簡時,上麵的朱砂忽然化作流螢,在他指尖繞了三圈,才漸漸消散,像極了仙子臨走時的回眸。
    三、青鸞鏡裏:鏡湖夜話訴衷腸
    芒種時節,靈山迎來了十年一遇的"鏡湖奇觀"。妝台峰下的鏡月湖在午夜時分平靜如鏡,能映出天上星辰與人間燈火的重疊之景。靈兒化作村女阿秀,提著紗燈與子墨並肩立於湖畔,看他用枯枝在沙灘上畫著《周禮》中的井田圖,衣擺被夜風吹得獵獵作響。月光為他的側臉鍍上銀邊,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陰影,讓她想起天宮裏的"逐月仙君",卻比那石像多了千萬分的溫柔。
    "阿秀可曾讀過書?"子墨忽然抬頭,撞見她眼中流轉的星輝。靈兒指尖輕劃,湖麵上竟浮現出《詩經》的詞句,每字每句都乘著流螢漂浮:"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她看見子墨的耳尖漸漸泛紅,像極了天宮裏熟透的蟠桃,忽然惡作劇地一揮手,讓"窈窕淑女"四字化作蝴蝶,停在他的發冠上。他伸手去捉,蝴蝶卻調皮地飛向湖心,驚起一圈圈漣漪,將天上的星河揉碎在水麵。
    真正的泄露源自那場突如其來的山火。七月流火,五府崗的枯枝被雷火引燃,火勢借著風勢迅速蔓延,子墨不顧安危衝進火場搶救書院典籍。靈兒情急之下顯露出仙身,發間的星墜步搖光芒大盛,雙袖揮出漫天晨露,化作藍色的水幕撲滅了火焰。當他看見她背後舒展的光翼,忽然想起縣誌裏記載的"妝台仙子"傳說,卻在開口前被她按住了唇:"莫怕,我隻是想多看你幾日。"她的指尖帶著晨露的清涼,卻讓他的心泛起滾燙的漣漪。
    四、金鑾動怒:仙娥私戀觸天條
    天庭的震怒來得比預想中更快。秋分那日,靈兒正在峰巔為子墨縫製冬衣,絲線是用晨霧撚成,針腳間藏著能驅寒的日光精魄。忽有金光自天而降,六位金甲天將踏雲而來,腰間懸著的"追仙索"泛著冰冷的銀光,為首的天將展開玉牒,聲音如寒冰碎裂:"司晨仙娥私動凡心,觸犯天條,速隨我等回返天庭!"
    子墨從書院趕來時,正看見靈兒的青絲被風刃削落。她的仙衣已破,卻仍護著身後的山民村落,指尖在石牆上畫出的防禦符,正與天將的雷火相抗。"快走!"她轉身對他大喊,眼中卻含著笑意,"記得每月十五來鏡湖,我留了星砂在湖底。"那笑意裏藏著不舍與決絕,讓他想起初見時她救雛鳥的模樣,明明自己身處險境,卻仍想著護他周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夜。靈兒引動妝台峰的七塊鏡石,結成"璿璣護心陣",每塊石頭都映出她不同的姿態:或撫琴引霧,琴音化作冰棱射向天將;或揮袖成河,水流在山間織成防護網;最動人的是中央石鏡,映出她與子墨在湖畔共讀的場景,讓天將們的追仙索數次凝滯。但天庭的"焚心雷"終究厲害,當第七道雷火劈下時,她的發簪斷裂,化作峰巔的七根望柱,每根柱子都刻著她對人間的眷戀。
    五、玉骨化峰:晨露為眸護蒼生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靈兒知道自己撐不住了。她望著山腳下奔來的子墨,他的衣襟已被荊棘劃破,手中緊握著她遺落的繡帕——那是她用三千年晨露繡成的,上麵繡著鏡湖的波紋。"子墨,你看。"她微笑著張開雙臂,晨霧在她周身聚成透明的霓裳,發間的星墜化作點點流螢,"靈山的每一滴晨露,都是我看著你的眼睛。"
    追仙索最終穿透了她的仙體。在化作星光的瞬間,靈兒將自己的本命法寶"青鸞鏡"嵌入妝台峰頂,鏡中封印著她對人間的最後眷戀:鏡台石是她的妝奩,望仙石是她的鬢簪,環繞的雲霧是她未及換下的羅裙。而她的眼淚,化作了峰間二十四眼清泉,每眼泉都映著不同的時節——春分的杜鵑在泉中綻放,夏至的流螢在泉中飛舞,秋分的明月在泉中沉璧,冬至的初雪在泉中凝結。
    子墨在峰下哭得昏過去時,山民們看見妝台峰的霧嵐第一次變成了紅色,像是仙子的胭脂染透了雲鬢。當他醒來,發現手中握著塊溫熱的石頭,上麵天然生著"靈兒"二字,筆畫間還凝著未幹的晨露,仿佛仙子剛剛提筆寫完最後一筆。從此,他每天都會登上峰巔,對著青鸞鏡訴說心事,哪怕鏡中再無回應,他也相信,她的目光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
    六、鏡湖千年:相思成霧繞峰巔
    此後三十年,子墨在妝台峰下建了座"望仙書院",每日清晨都會登上峰頂,對著青鸞鏡訴說心事。他發現,每當念及與靈兒相處的細節,鏡中就會浮現出當年的場景:她為他研墨時,指尖的星光落入硯台,化作會發光的墨點;她在鏡湖畫詩時,裙擺的流蘇掃過湖麵,驚起的漣漪竟組成了詩句;甚至連她惡作劇時眼角的笑紋,都清晰得仿佛昨日,讓他忍不住伸手去觸碰,卻隻摸到鏡麵上的涼意。
    唐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的戰火蔓延至信州。一支叛軍企圖火燒靈山,卻在接近妝台峰時,看見峰巔的雲霧化作千軍萬馬,為首的女將衣袂飄飄,正是傳說中靈兒的模樣。她的發間星墜步搖光芒大盛,手中握著用晨露凝成的長劍,每一劍揮出,便有冰棱從天而降。賊首的弓箭剛要射出,弓弦上忽然凝結出冰晶,落地時竟成了朵朵杜鵑,嚇得叛軍連夜退走。山民們都說,這是靈兒在天上看見人間疾苦,特意顯靈護佑。
    宋代以後,妝台峰成了天下有情人的朝聖地。每逢七夕,便有情侶帶著鏡子登上峰頂,據說能在青鸞鏡的殘光裏看見自己的前世今生。有位叫李師師的汴京歌妓曾在此題詩:"一鏡千年照鬢絲,妝台雲影是相思。青鸞不渡銀河水,隻向靈山化雪姿。"她對著鏡湖撥琴,琴弦上凝結的晨露竟化作靈兒的虛影,與她和唱,讓在場眾人潸然淚下。
    七、雲鬟霧鬢:千年梳妝照人間
    明代萬曆年間,信州知府錢德洪在峰巔發現了一段殘缺的仙文。經考據,那是靈兒在化峰前刻下的《護山咒》,每句都藏著晨露的精魄:"朝雲為鬢,暮霧為裳,靈山有女,護此膏壤。"他依著咒文在峰腰修建"凝妝亭",亭中石桌刻著棋盤,相傳對弈者若心懷赤誠,棋子便會化作蝴蝶,繞著妝台峰飛舞。有對老夫婦在此對弈時,棋子竟組成了"相守"二字,落在他們的發間,化作不會凋零的杜鵑。
    最神奇的當屬"妝台曉霧"的奇觀。每日寅時三刻,峰巔的雲霧會自動聚成女子梳妝的剪影,先是挽髻,雲鬢如瀑;再是簪花,杜鵑化作玉簪;最後對鏡一笑,晨光便會穿透霧嵐,在峰壁上投下七彩光暈。山民們說,這是靈兒在向子墨展示新學的妝容,千年來從未間斷。曾有位畫師在此守候百日,將每個梳妝的瞬間繪成《晨妝圖》,每幅畫中的仙子,眼中都含著化不開的溫柔。
    清乾隆年間,才子袁枚遊靈山,在妝台峰下遇見一位賣鏡的老嫗。她的鏡奩裏藏著片碎鏡,映出的不是自己的容貌,而是千年前子墨在鏡湖畫詩的場景。"這是仙子的青鸞鏡碎片。"老嫗說,"凡真心相愛的人,都能在鏡中看見屬於自己的晨光。"袁枚接過碎鏡,竟看見鏡中浮現出自己與亡妻的過往,淚水頓時模糊了視線。從此,他在詩中寫道:"妝台峰上鏡光寒,照盡人間未了緣。"
    八、長留人間:晨露凝霜護萬年
    如今的妝台峰,石階上布滿了曆代情侶刻下的誓言。有的用朱砂寫著"生生世世",有的用玉佩擺成心型,最動人的是塊唐代的石碑,上麵刻著模糊的字跡:"子墨每日卯初至此,觀鏡中卿影,如晤生平。"經考證,正是當年那位書生的手澤。石碑旁長著株奇異的杜鵑,花瓣呈淡金色,晨露落在上麵,會映出靈兒梳妝的虛影。
    山腳下的清照書院早已擴建為"靈兒祠",祠內供奉著靈兒的白衣塑像,鬢邊別著用晨露凝結的水晶花。每月十五,總有百姓帶著新采的杜鵑來此供奉,花瓣落在香案上,會自動排成梳妝的圖案。有位母親抱著生病的孩子來祈福,剛把杜鵑放在案上,孩子便咳出了體內的寒毒——這是靈兒的清泉在護佑眾生。
    當暮色降臨,妝台峰的霧嵐會化作淡淡的粉色,像極了女子敷粉後的麵頰。路過的山民總會駐足,對著峰巔輕聲說:"仙子,今日的晚霞很美,子墨先生又在鏡湖畫了新的詩呢。"風掠過峰巔,霧嵐輕輕晃動,像是仙子在點頭回應。
    或許,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是刹那的煙火,而是千年如一日的守望。靈兒的青鸞鏡碎了,但每一片碎片都化作了人間的晨光,照在每對相愛的人臉上,照在每個思念的夜晚,照在靈山的每一滴晨露裏——那是仙子留在人間的梳妝盒,永遠盛放著不會褪色的、關於愛與勇氣的傳說。妝台峰的霧嵐依舊每日化作仙子梳妝的模樣,而子墨的故事,也隨著晨露,流淌在每個靈山人的口中,成為永恒的傳奇。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