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粉盒峰]

字數:4735   加入書籤

A+A-


    一、粉霧凝脂:仙子遺妝鎖玉台
    大周顯德五年的穀雨,靈山南麓被辛夷花染成一片雪海。粉盒峰獨居群峰東隅,七層赭紅砂岩如打開的胭脂盒層層疊合,最上層的“鏡台岩”平滑如砥,清晨的粉白色霧嵐聚於石麵,恰似仙子晨起未拭的粉黛,鬢邊胭脂化作流霞垂落,在山腰間織成薄紗,連漫山辛夷花瓣都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山民們說,這是瑤光仙子羽化時的梳妝殘跡,千年不散的粉霧裏,藏著她未寫完的情詩。
    山腳下的聽雨書院裏,十九歲的子墨正對著石硯發愁。春寒料峭,墨塊在紫金石硯中凝結難化,他嗬著白氣欲暖硯台,忽見硯心浮出一朵極小的辛夷花,花瓣上凝著金粉般的光點,觸碰時竟有淡淡胭脂香。“公子,辛夷溪水又泛紅了。”書童阿青捧著木盆進來,盆裏的溪水漂著細碎粉白花瓣,盆底積著薄如蟬翼的粉霜,“村頭的王老漢說,這是粉盒仙子在調胭脂呢。”
    子墨擱下狼毫,望向被粉霧籠罩的粉盒峰。三日前他在山徑拾得片殘破的螺鈿粉盒,盒蓋上“凝香”二字已斑駁,卻在靠近峰腳時發熱,仿佛在呼應某種古老的召喚。他不知道,這方粉盒正是天庭凝香殿司花仙娥瑤光的本命法寶,更不知此刻峰巔鏡台岩上,那雙綴著星子的眼眸,已凝視他整整三個月——從他冒雨搶救被風折的辛夷花枝,到他深夜為凍僵的雛鳥焐暖掌心。
    二、絳雪初臨:晨露凝香入凡塵
    瑤光第一次看見子墨,是在驚蟄後的第七日。她身著月白衣裳,袖中凝香盒泛著微光,正巡視人間花期,忽見山腳下的溪澗邊,一個書生正用青衫接住被春風吹落的辛夷花瓣。他的衣襟染著墨痕,發間別著朵用桑皮紙折的辛夷,卻蹲在潮濕的泥地裏,小心翼翼地將殘花埋入腐葉堆:“花開有時,花落亦有時,願你明年開得更盛。”
    “癡兒,落花本就應化春泥。”瑤光輕笑,指尖掠過凝香盒,卻見書生從懷中掏出片碎瓷,蘸著溪水在石麵上畫辛夷,筆觸間竟凝著未幹的花露,花瓣邊緣泛著淡淡金粉——那是草木精魄附著的征兆。她忽然想起三百年前在蟠桃園見過的“繪香仙筆”,唯有心懷至柔之人,才能引得精魄親近。
    次日清晨,子墨在書院門口發現了個螺鈿小盒。盒中盛著細如煙塵的白色粉末,附箋用金粉寫著“晨露粉,可潤筆鋒”,落款“靈山散人”。他試著用粉調墨,筆尖落下時竟綻放出辛夷的清香,墨跡在宣紙上漸漸浮現出立體的花瓣,觸之濕潤如真花。他不知道,這是瑤光用三月晨露混合百花精魄製成的“凝香粉”,為了收集最純淨的露水,她在峰巔等了三個破曉,袖中凝香盒的仙露因此少了七分。
    三、凝香照影:鏡潭霧語訴衷腸
    立夏時節,粉盒峰下的鏡花潭迎來“粉霧奇觀”。子時三刻,潭麵升起粉白色霧靄,凝結成鏡,能映出人心底最澄澈的願景。瑤光化作村女“香雪”,鬢邊別著辛夷,提著綴滿花瓣的紗燈與子墨並肩而立,看他用凝香粉在霧鏡上畫《詩經·桃夭》,每筆落下,霧中便綻開灼灼其華的桃花,花瓣上的金粉隨墨香流轉。
    “香雪可曾見過如此奇景?”子墨轉頭時,撞見她眼中流轉的金粉——那是凝香盒的仙光未及收斂。瑤光指尖輕旋,霧鏡中忽然浮現天庭凝香殿,萬千花露瓶在星燈下閃爍,卻都不及眼前書生眼中的灼灼光華。她惡作劇地一揮手,讓“桃之夭夭”四字化作粉蝶,停在他發間的紙花上:“公子畫的桃花,比真花還美呢。”看著他耳尖染上辛夷般的緋紅,她忽然想起凝香殿裏那株三千年才開一次的“相思桃”。
    真正的羈絆始於那場春寒。三月底突降霜雹,靈山的辛夷花苞尚未綻放便已凋零,子墨冒雨搶救書院後的花田,不慎墜入山澗。瑤光情急之下顯露出仙身,雙袖揮出漫天凝香粉,化作粉色屏障接住了他,發間的星蕊步搖卻在撞擊中崩落,化作鏡台岩上的七顆金斑。當子墨在她懷中蘇醒,看見她發間閃爍的星子,忽然想起縣誌裏的記載:“粉盒仙子,司花凝露,衣袂過處,百花齊放。”
    四、金闕追魂:仙娥抗命護芳塵
    天庭的追責令來得比預想中更急。小滿那日,瑤光正在峰巔調製“駐顏仙露”,為子墨修補經年苦讀受損的目力,忽有金光自天而降,四位金甲天將踏雲而來,腰間“縛仙綾”泛著冰冷銀芒。為首天將展開玉牒,聲音如寒霜碎裂:“司花仙娥瑤光,私動凡心,觸犯天條,速隨我等回返天庭!”
    子墨從書院趕來時,正看見瑤光的羅裙被風刃劃破,露出下麵綴滿星子的仙裙。她的凝香盒已出現裂紋,卻仍護著身後的花田村落,指尖在石牆上畫出的粉霧屏障,正與天將的雷火相抗。“快走!”她轉身對他大喊,眼中卻含著笑意,“記得每月初一來鏡花潭,我留了護目仙露在潭底。”那笑意裏藏著不舍,卻比辛夷花更璀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夜。瑤光引動粉盒峰的七層岩頁,結成“花霧迷蹤陣”:首層“胭脂霧”迷亂敵眼,二層“香塵障”削弱雷火,三層“凝霜粉”凍結兵器,每一層都藏著她千年收集的花露精魄。最動人的是第七層鏡台岩,映出她與子墨在潭邊畫花的場景,天將們的縛仙綾數次凝滯在粉霧中。但天庭的“焚心戟”終究霸道,當第七道戟光劈下時,她的凝香盒徹底碎裂,萬千金粉湧入岩縫,化作峰岩間的天然胭脂紋。
    五、玉骨化峰:香魂永護靈山春
    黎明前最寂靜的時刻,瑤光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她望著山腳下奔來的子墨,他的衣襟已被荊棘劃破,手中緊握著她遺落的星蕊步搖——那是用凝香殿頂的星砂鑄成。“子墨,你看。”她微笑著張開雙臂,粉霧在周身聚成透明霓裳,發間星子化作流螢,“靈山的每一粒粉霧,都是我看著你的眼睛。”
    縛仙綾穿透仙體的瞬間,瑤光將本命精魄注入七層岩頁:首層成盒蓋,刻滿百花圖譜;二層為粉屜,藏著永不凋零的辛夷;三層作鏡台,映照著人間春秋;最底層的岩基,化作峰腳二十四眼“凝香泉”,泉水隨四季變換顏色——春泛粉白、夏凝鵝黃、秋染丹紅、冬成素白,每眼泉都帶著不同的花香,是她用萬年修為凝成的護花咒。
    子墨在峰下慟哭時,粉盒峰的霧嵐第一次變成血色,像是仙子的胭脂淚染紅了雲鬢。當他醒來,手中握著塊溫熱的粉晶,上麵天然生著“瑤光”二字,晶體中封存著片極小的辛夷花瓣,觸之香氣撲鼻——那是她最後一絲精魄所化。
    六、鏡潭千年:粉霧凝香照歸人
    此後四十年,子墨在粉盒峰下建了座“凝香書院”,每日辰時都會登上峰頂,對著鏡台岩訴說心事。岩麵上常浮現出當年場景:瑤光為他調製仙露時,指尖金粉落入硯台;在鏡花潭畫霧時,裙擺流蘇掃出的漣漪化作詩句;惡作劇時,酒窩裏的粉霜落在他的宣紙上,竟成了最好的顏料。
    北宋宣和年間,方臘起義軍途經靈山,企圖砍伐辛夷林作箭矢。先鋒部隊剛靠近粉盒峰,忽見峰巔粉霧化作千軍萬馬,為首女將身著粉白甲胄,手持凝香盒幻化的花槍,槍尖所指之處,箭矢化作辛夷花瓣。賊首佩刀剛要砍下,刀身覆滿粉霜,落地成玉,全軍驚恐跪拜,從此繞道而行。
    元代以後,粉盒峰成了天下有情人的祈願地。每逢七夕,情侶們帶著螺鈿粉盒登上峰頂,將名字寫在粉霧上,據說能得瑤光祝福。才女管道昇曾題詩:“一盒凝香鎖玉魂,粉霧千年護良人。青鸞不渡銀河水,隻向靈山化雪痕。”她對著鏡花潭撥琴時,粉霧竟聚成瑤光虛影,與她和唱《桃夭》,在場眾人皆見辛夷花在弦上綻放。
    七、香塵永寂:霧鬢煙鬟鎖岩扉
    明代萬曆年間,信州知府吳應賓在峰巔發現殘缺仙文,乃瑤光化峰前刻下的《護花咒》:“粉為肌骨,香為魂,靈山有女護芳塵。”他依咒文在峰腰修建“凝香亭”,亭中石桌刻著百花棋盤,對弈者若心懷赤誠,棋子便化作真花圍繞粉盒峰盛開。曾有對老夫婦在此對弈,棋子化作並蒂辛夷,開了整整三日。
    最神奇的當屬“粉盒朝暉”奇觀。每日卯時三刻,鏡台岩收集的晨露與岩中凝香粉混合,形成七彩粉霧,先聚成女子梳妝剪影:挽鬢、簪花、對鏡一笑,繼而化作萬千花瓣飄落,落在遊人發間成胭脂,沾衣留花香。山民們說,這是瑤光在向子墨展示新研的香粉,千年來從未間斷,連辛夷花的花期都因此延長了十日。
    清康熙年間,詞人納蘭性德遊靈山,遇賣粉老嫗。竹筐裏的凝香粉分三色:粉色祈姻緣,白色祈平安,金色祈智慧。“這是仙子的凝香粉殘片,”老嫗說,“真心相愛的人擦上,能看見對方心底的花開。”納蘭拭粉,鏡中浮現亡妻折花的場景,遂題詩:“粉霧凝脂鎖玉台,千年猶有暗香來。”
    八、長留香魂:人間天上共朝暉
    如今的粉盒峰,石階布滿情侶誓言:朱砂寫的“生生世世”,花瓣擺的心型,最動人的是宋代石碑,刻著“子墨每日辰初至此,觀岩中卿影,如聞香息”——那是書生晚年的手澤,字跡已被粉霧浸潤,卻更顯溫柔。
    山腳下的凝香書院擴建為“瑤光祠”,供奉著白衣塑像,鬢邊別著凝香粉凝成的辛夷花。每月初一,百姓攜新采花瓣供奉,花瓣自動排成粉盒形狀,香爐中飄著若有若無的胭脂香。有位母親抱病兒祈福,花瓣落案時竟拚成“安康”二字,孩子飲下凝香泉水後,頑疾竟奇跡般痊愈。
    暮色中的粉盒峰,霧嵐化作粉金色,如仙子敷粉後的側臉。路過的山民總會駐足:“仙子,今日的辛夷開得正好,子墨先生又在鏡花潭畫了新的花譜呢。”山風掠過峰巔,粉霧輕輕晃動,像是仙子在頷首回應,千年不散的凝香,就這樣融入靈山的每一寸土地,護著百花盛開,護著有情人歲歲年年。
    瑤光的凝香盒碎了,但每一粒粉塵都化作了人間的春色:是少女鬢邊的胭脂,是戀人手中的信箋,是遊子夢中的花香。粉盒峰的傳說,就像那永不消散的粉霧,輕輕籠罩著靈山,告訴世人:真正的愛,是用千年時光,把相思凝成護花的晨露,把遺憾化作永恒的守望。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