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鳳凰峰]
字數:4874 加入書籤
一、丹鳳臨世:赤霞貫日降靈峰
大荒年代,不周山斷裂的赤玉髓隨天河之水漂流,在信州地界凝成一座奇峰:峰體如鳳凰展翅,頭朝東南,尾指西北,赭紅岩壁上天然鑲嵌著七彩石鱗,日光折射時,整座山峰宛如浴火鳳凰,尾羽處更有五股清泉噴湧,狀若孔雀開屏,正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丹穴之山,有鳥名曰鳳凰”的具象。
西王母座下的赤霞仙子正於瑤池畔梳理鳳羽,忽見人間騰起赤霞,與她額間的“丹鳳靈羽”遙相呼應。她本是天地初開時的赤火精魄所化,司掌人間祥瑞,見信州大地旱魃肆虐,百姓跪在龜裂的土地上,將初生的嬰兒放在竹籃裏向蒼天祈福,心下大慟:“祥瑞不至,要這仙籍何用?”
解下腰間的“五色彩霞帶”,赤霞仙子化作赤虹墜入靈山。落地時但見鳳凰峰的尾羽清泉已近幹涸,僅餘細流。她輕揮廣袖,霞帶掠過岩縫,七彩石鱗竟發出鳳鳴,五股清泉重新噴湧,分別化作青、白、赤、黑、黃五色,對應五行之水。更妙的是,峰頂生有三棵連理梧桐,樹冠如華蓋,枝葉間棲息著七彩雀鳥,見她到來,竟齊鳴如《九韶》之樂。
“既名鳳凰,便當帶來祥瑞。”赤霞仙子取下發間的“丹鳳釵”,插入峰頂丹穴,霎時整座山峰籠罩在赤霞之中,岩縫裏悄然生長出“鳳凰草”,葉片如鳳尾,遇旱則舒展吸水,逢澇則卷曲排水,正是天生的晴雨表。
二、鳳宮初築:霞帔裁雲織瑞光
赤霞仙子在峰腰的“鳳翼岩”上築就“紫雲宮”,以雲霞為磚,虹光作瓦,宮門前栽下從瑤池帶來的“三千年梧桐”,樹根深紮岩縫,樹冠卻覆蓋整座峰腰,枝葉間垂掛著水晶般的“甘露鈴”,風吹過便發出清越之音,可驅散山嵐瘴氣。她又在宮後開辟“五雲圃”,種下從四海收集的祥瑞之草:東海的“珊瑚芝”、南海的“火蓮心”、西海的“玄冰蘭”、北海的“雪絨菊”,在五色清泉的灌溉下,竟能隨季節變換色彩,預示年景。
初到山中,赤霞仙子便發現山民多患“旱魃燥症”,孩童們麵色潮紅,老人咳血不止。她踏遍鳳凰峰,以霞帶為引,收集晨露、午陽、暮霧、夜霜、曉霞五種靈氣,調入五色清泉,製成“五瑞甘露”:“辰時飲青露,可潤肝;巳時飲赤泉,可養心……”又教婦人用鳳凰草編織“鳳羽笠”,戴之可抵禦烈日;讓青壯在峰間開鑿“彩虹渠”,引五色清泉灌溉梯田,渠壁上刻滿她親手繪製的《祈雨圖》,每道紋路都藏著祥瑞咒文。
某日,她見一位少女抱著枯死的禾苗哭泣,便取下霞帶的流蘇,化作千萬隻赤色蝴蝶,每隻蝴蝶的翅膀上都寫著“風調雨順”,飛入田間,竟讓旱死的禾苗重新抽穗。百姓們跪在紫雲宮前,將她奉為“鳳凰仙子”,卻不知她為了這場“蝴蝶雨”,已耗損了三成靈羽。
三、旱魃禍世:火鳳展翅護桑田
夏桀十年,旱魃聯合“赤砂三魔”降臨靈山,化作赤焰巨鳥,雙翅扇動處,連鳳凰峰的七彩石鱗都被烤成焦黑,五雲圃的靈草紛紛枯萎,五色清泉幾近幹涸。赤霞仙子登上峰頂,見赤焰中隱約露出旱魃的猙獰麵容,怒喝:“下界妖孽,竟敢在祥瑞之地逞凶!”
展開背後的赤羽,赤霞仙子化作火鳳凰虛影,尾羽掃過之處,岩縫中 dorant 的鳳凰草突然蘇醒,葉片噴出水霧,與赤焰相撞發出滋滋聲響。赤砂三魔趁機撲向村落,她急中生智,摘下丹鳳釵,拋向空中化作“赤霞天網”,網住三魔的同時,以自身精血為引,溝通天河之水。
“天河之水,潤澤九州!”她的清喝混著鳳鳴傳遍百裏,峰頂丹穴突然噴出七彩霞光,竟將天河之水引來,化作甘霖灑向大地。激戰中,她的赤羽被赤焰灼傷,片片飄落,卻在落地時化作“鳳凰火”,燒死藏在土中的旱魃幼蟲。七天七夜後,旱魃敗退,靈山重新煥發生機,而赤霞仙子的鬢角,已添了幾根白發——那是靈羽受損的征兆。
村正帶著百姓們捧著新收的“瑞穗稻”穗頭呈七彩,用五色清泉灌溉所生)前來致謝,見她倚在梧桐樹下,赤羽黯淡無光,紛紛跪下:“仙子為我們,連羽毛都快掉光了。”赤霞仙子卻笑道:“鳳凰浴火方能重生,何況是幾根羽毛?”
四、天詔壓頂:金殿威嚴破雲來
商湯滅夏之年,赤霞仙子正在五雲圃晾曬“鳳凰草”,忽見正北方向雲開九重,九天玄女率“二十八宿天兵”踏虹而來,手中捧著玉帝金旨:“赤霞仙子私離神位,亂降祥瑞,動搖天道,著即卸去仙籍,永鎮幽冥血海!”
山民們聞訊趕來,將鳳凰峰圍得水泄不通。年逾八旬的老祭師拄著鳳凰草編成的拐杖,顫聲說道:“仙子護了我們三十年,若要拿她,就先讓我們死在這彩虹渠旁!”說著,帶領眾人跪下,以陶罐承接五色清泉,高舉過頂——泉水中倒映的鳳凰虛影,竟與鳳凰峰的輪廓漸漸重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赤霞仙子輕撫老祭師的肩膀:“莫怕,祥瑞本就該在人間,何須天庭封賞。”她轉身對九天玄女拱手:“容我與百姓作別,自會隨你們回天。”卻在轉身時,以“傳音入密”告知最聰慧的弟子彩鳳:“子時三刻,取我埋在梧桐根下的‘丹鳳靈核’,嵌入峰頂丹穴。”
五、鳳戰九霄:彩翼分光裂金闕
紫微天網降下時,赤霞仙子正在峰頂布“五瑞護峰陣”。二十八宿天兵祭起“星宿鎖鏈”,妄圖將鳳凰峰鎖回天庭,卻見梧桐樹上的甘露鈴突然齊鳴,五色清泉化作五條瑞龍,纏住鎖鏈。“爾等可知,此峰乃天地祥瑞之樞?”赤霞仙子甩去破損的霞帔,露出內裏赤羽閃爍的法身,丹鳳靈核在額間大放光明,“看我以祥瑞為甲,以民心為翼!”
九天玄女怒極,祭出“斬鳳刀”,刀光所過之處,七彩石鱗紛紛剝落。赤霞仙子卻盤坐丹穴旁,雙掌按在“五色彩霞帶”上,岩間突然湧出祥瑞之氣,化作彩鳳虛影,每片羽毛都刻著百姓的祈願,竟將天兵的法力轉化為滋養土地的瑞氣。
“小仙,你竟要與凡界山峰共生?”九天玄女驚怒交加,拋出“天罰金鞭”,卻見赤霞仙子突然展翅,赤羽與峰體的七彩石鱗共鳴,整座鳳凰峰竟化作火鳳凰騰空而起,尾羽掃過天網,竟將其燒成齏粉。更妙的是,雲端浮現出“祥瑞在民”四個大字,每筆都由百姓的願力凝成,連靈霄寶殿都隱隱震動。
六、化石為凰:赤羽凝峰護萬代
當第十七道“天罰雷”劈落時,赤霞仙子的赤羽已片片凋零,丹鳳靈核碎成兩半。她望著山腳下跪求的百姓,忽然笑了:“原來真正的祥瑞,不是天上的彩霞,而是人間的笑臉。”說罷,將半顆靈核嵌入丹穴,赤羽化作萬千流光,漸漸融入峰體。
“仙子!”彩鳳哭喊著撲向峰頂,隻見赤霞仙子的身影化作一尊展翅欲飛的石像,頭頂丹鳳釵,身披霞帔,足尖輕點丹穴,尾羽化作七彩石鱗,永遠凝固在鳳凰峰的岩壁上。石像落成的瞬間,峰頂梧桐突然開花,金蕊銀瓣飄落,蓋在石像肩上,竟形成永不褪色的“瑞光披”。
天兵們見“人峰共生”已成,知道再難動搖鳳凰峰,隻得悻悻回天。臨行前,九天玄女望著石像歎道:“癡兒,你可知這一化,便是永墮輪回,再無位列仙班之日?”卻不知,石像的眉心間,正閃爍著丹鳳靈核的碎光——那是她留給人間的“祥瑞靈根”。
山民們在石像前修建“鳳凰祠”,發現五色清泉從此永不幹涸,每逢幹旱,泉水中便浮現出赤霞仙子的虛影,指引百姓尋找水源;若遇暴雨,峰體的七彩石鱗會自動調節水量,形成“彩虹瀑布”,美不勝收。更奇的是,鳳凰草的葉片上,常常凝結著形似鳳羽的露珠,飲之可驅邪避災。
七、瑞光千秋:風雨如晦見丹忱
周代初年,鳳凰峰下的村落遭遇蝗災,百姓們抱著石像痛哭,忽見無數赤色蝴蝶從石像尾羽飛出,吃光蝗蟲;唐代貞觀年間,玄奘法師路過靈山,見石像頭頂瑞光,竟在《大唐西域記》中寫下“鳳凰峰者,天地祥瑞之表也”;宋代李清照遊曆時,見石像尾羽的清泉在月下幻化成鳳凰起舞,題詩壁上:“赤羽化峰峰化瑞,一片丹心係蒼生。”
近代抗戰時期,日軍飛機企圖轟炸鳳凰峰,卻在雲端看見火鳳凰展翅,嚇得調頭逃竄;2010年西南大旱,靈山地區卻因鳳凰峰的五色清泉係統,成為唯一豐收的區域,水文專家發現,峰體的岩縫竟能自動淨化水質,保持水量平衡——正是赤霞仙子當年以赤羽融入峰體時,留下的“活水靈樞”。
八、雲深鳳隱:霞影流光照古今
2025年秋分,靈山景區的懸空觀景台上,導遊小吳正指著遠處的鳳凰形巨峰:“那就是鳳凰峰,海拔1438米,岩體因含礦物質而呈現七彩,下雨時尤其絢麗。當地人都說,這是鳳凰仙子的赤羽所化……”
遊客們舉著相機,捕捉峰體在陽光下的七彩光暈。忽然,山風大作,竟將雲霧吹成鳳凰形狀,繞峰三匝後,化作細雨飄落。有孩童指著石像驚呼:“媽媽,鳳凰姐姐的翅膀在發光!”
小吳笑著解釋:“那是陽光穿過鳳凰草的露珠,折射出的七彩光。不過老一輩人說,每當有喜事,石像頭頂的丹鳳釵就會亮起,比如去年村裏出了第一個大學生,釵頭的紅寶石整整亮了三天。”說話間,一位穿著傳統服飾的少女正在石像前焚香,她是村裏的祭師傳人,手中捧著的古籍,正是赤霞仙子當年刻在岩縫中的《祥瑞經》。
暮色中的鳳凰峰漸漸籠罩在赤霞之中,石像的輪廓與峰體渾然一體,仿佛一隻隨時會振翅高飛的鳳凰。山風掠過梧桐樹,甘露鈴發出清越的聲響,竟隱隱透出《九韶》的韻律——那是千年前,赤霞仙子坐在紫雲宮前,教給百姓們的第一首祈雨歌謠。
當最後一縷陽光消失,石像尾羽的清泉仍在流淌,在彩虹渠中敲出清脆的節拍。遊客們不知道,每一滴泉水裏,都藏著一個關於犧牲與守護的故事,藏著一位鳳凰仙子放棄仙籍,隻為讓人間的祥瑞永遠綻放,讓笑容永遠掛在百姓臉上的溫柔與倔強。鳳凰峰默默矗立,如同一座永不褪色的祥瑞豐碑,而赤霞仙子的傳說,就像她指尖的七彩霞光,在每個需要希望的時刻,都會在百姓的記憶裏重新閃耀。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