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九牛峰]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A+A-


    一、孽龍吐珠:朱砂墜地化妖邪
    大禹治水後的第三百載,鄱陽湖底的孽龍精盤繞在沉砂礁上,龍目映著人間燈火,忽然發出桀桀怪笑:“大禹已死,這江南水鄉,合該是我孽龍的龍宮!”他甩動龍尾,攪起千層濁浪,望向西北方的靈山——那裏七十二峰如蓮瓣簇擁,中央穀地正是絕佳的造海之地。
    “先斷了人間龍脈,再引長江水灌之!”孽龍精張開巨口,噴出九粒染著朱砂的龍涎,每粒都裹著千年沉砂的煞氣。朱砂墜地之處,信州地界突然天昏地暗,九道紅光刺破雲層,落在靈山南麓的峽穀中。霎時,山岩崩裂,草木枯萎,九顆朱砂吸收地脈煞氣,漸漸幻化成九頭水牛精:首如丘陵,角似鐵塔,渾身覆蓋著赤紅色鱗甲,腹下四蹄踏過之處,土地焦黑如炭。
    為首的金牛精甩動尾鬃,一聲悶吼震得山穀回響:“遵龍君令,先毀靈山糧倉!”九頭各自為政,金牛精噴吐火焰焚燒梯田,水牛精踏裂河川,火牛精煽動赤焰,風牛精卷起狂飆……短短三日,靈山南麓的“稻香穀”化作焦土,百姓們跪在龜裂的土地上,望著天空中翻湧的赤雲,哭聲震天。
    二、道人臨峰:太極分光破迷霧
    此時的華山雲台峰,一位鶴發道人正對著青銅羅盤蹙眉。薑道人本是靈山腳下的樵夫,得遇仙師點化,在華山修行了三十載。羅盤上的磁針瘋狂旋轉,最終直指東南方的靈山,隱隱透出血光。“不好,是朱砂煞氣!”他取下腰間的“太極拂塵”,拂塵穗子突然全部朝南豎立,正是家鄉遭難的征兆。
    “師父,山下百姓……”弟子清風欲言又止。薑道人長歎:“當年離家時曾立誓,若家鄉有難,必以身為盾。”說罷化作青光,直撲靈山。未至穀口,已見九道妖霧盤旋,穀底傳來孩童的啼哭聲。他按落雲頭,隻見一位老婦人抱著餓死的孫子,淚水滴在焦土上,竟騰起青煙——土地已被煞氣侵蝕,連淚水都無法滋潤。
    “妖孽,住手!”薑道人展開祖傳的“山河社稷圖”,圖中竟映出九頭水牛精的本體:九粒朱砂分別對應“貪、嗔、癡、慢、疑”五毒與“風、火、水、土”四煞。他心中一驚:“原來是孽龍精用五毒朱砂煉就的煞妖!”
    三、九牛踏穀:妖風卷地百草折
    金牛精率先發難,獨角泛起金光,直衝薑道人麵門。他輕揮拂塵,太極圖中浮出“艮”字山符,化作石牆擋住攻擊。火牛精趁機噴出赤焰,瞬間將石牆熔毀,熱浪烤得道人衣袍冒煙。薑道人不慌不忙,腳踏禹步,掐出“離火訣”,竟將火焰引入自身丹田,反哺太極圖,圖中靈山主峰突然發光,化作巨掌拍向火牛精。
    “分頭襲之!”水牛精低喝,九頭各自施術:風牛精卷來狂沙迷眼,土牛精掀起泥石俱下,水牛精噴吐毒涎腐蝕法器……薑道人漸感吃力,忽見穀中百姓雖遭大難,卻仍護著繈褓中的嬰兒,心頭一熱,咬破舌尖,血滴在太極圖上:“今日便以凡血,祭我道家護民之心!”
    太極圖轟然展開,竟將整個稻香穀籠罩其中。薑道人看見,每頭水牛精的角上都刻著朱砂咒文,正是孽龍精的“造海符”。他恍然大悟:“原來九妖合陣,是要吸幹靈山精血,為孽龍開道!”
    四、太極鎖妖:分筋錯骨破陣圖
    “先斷其陣眼!”薑道人認準金牛精——角上咒文最亮,必是首妖。他甩出三道“五雷符”,直擊金牛精眉心,卻見妖角一震,符咒竟被彈開。“好個銅皮鐵骨!”他旋身飛上牛背,拂塵纏住牛角,運起“分筋錯骨術”,竟將金牛精的頸骨錯位,使其無法噴吐火焰。
    其餘八妖見狀,圍攏過來。薑道人不戀戰,腳踏“北鬥步”,在九妖之間穿梭,每過一妖,便以符紙貼在其腹下“湧泉穴”——那是朱砂煞氣的匯聚之處。水牛角剛貼上符紙,腹中濁水便傾瀉而出,竟將焦土滋潤;火牛腹下符紙燃燒,反將赤焰引入地下,化作溫泉。
    “老道士,你敢傷我兄弟!”金牛精怒吼著撞向山壁,竟震落巨石砸向百姓。薑道人心中一緊,竟放棄防守,以肉身擋住巨石,背部被劃出道道血痕。百姓們見狀,紛紛撿起石塊砸向妖牛,孩童們的哭喊聲、婦人的咒罵聲,竟形成一股無形之力,助薑道人穩住陣腳。
    五、血祭山河:丹書鐵券鎮妖邪
    激戰三日,薑道人已傷痕累累,太極圖的光芒也黯淡下來。他望向遠處的靈山主峰,忽然想起師父臨終所言:“護民之術,不在法力高低,而在與土地共生之心。”遂閉目凝神,以掌心按在穀中焦土上,默念“靈山血咒”——那是隻有生於斯長於斯的凡人,才能催動的禁術。
    奇跡出現了:焦土中竟湧出絲絲青光,那是靈山龍脈的精魄。九妖頓時躁動,金牛精驚吼:“你竟要與山同命?”薑道人笑而不語,青光匯入太極圖,圖中突然浮現出九座山峰的虛影,正是靈山七十二峰中的“九宮護山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他一聲清喝,九座虛影化作九道山符,分別印在九妖頭頂。金牛精的角斷落,化作赤石;火牛精的鱗甲剝落,凝成紅岩;水牛精的四蹄陷入地底,化作青岩……九妖掙紮著跪倒在地,漸漸現出原形——九粒被符咒封印的朱砂,深深嵌入山穀的岩縫中。
    六、化石成峰:九牛伏地護靈根
    薑道人踉蹌著站起身,見九顆朱砂已與大地融合,化作九塊形態各異的巨石:有的如牛首回望,有的似牛蹄踏地,有的像牛尾卷曲,每塊石頭上都刻著他親手寫的鎮妖符。他取出隨身攜帶的“丹書鐵券”,將九妖的精魄封入石中,鐵券上的字跡自動刻在岩麵上,形成永恒的封印。
    “多謝仙長救命!”百姓們跪成一片。薑道人卻搖頭:“我本是凡人,不過做了該做的事。”他指著九塊巨石:“它們雖被封印,卻能守護地脈,今後穀中土地,會比從前更肥沃。”果然,次年春耕,被妖火焚燒的土地上竟長出雙穗稻,用巨石旁的泉水灌溉,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
    為感謝薑道人,百姓們在穀口修建“鎮龍觀”,將他的畫像供奉其中。而那九塊巨石,從此被稱為“九牛石”,所在的山峰,也因此得名“九牛峰”。每當暴雨傾盆,巨石表麵會浮現出紅色紋路,如同牛身上的傷痕,那是當年激戰留下的印記。
    七、歲月留痕:石上苔痕記往劫
    魏晉時期,道教興盛,鎮龍觀成為江南名觀,觀主在九牛峰下發現“丹書鐵券”殘頁,上麵詳細記載了薑道人收服九妖的經過,遂將這段故事刻在石碑上,供後人瞻仰。唐代詩人韋應物路過靈山,見九牛石形態各異,題詩壁上:“九牛伏地鎮妖邪,一片丹心照汗青。”
    宋代,九牛峽穀遭遇百年一遇的山洪,其他山穀皆遭衝刷,唯有九牛峰下的村落,因九塊巨石形成天然屏障,安然無恙。村民們發現,洪水過後,巨石表麵的符咒竟發出微光,將泥沙自動排向山穀兩側,從此相信這是神牛在默默守護。
    近代,有地質學家考察九牛峰,發現九塊巨石的材質與周邊岩石迥異,含有特殊的礦物質,能調節土壤濕度。他們不知道,這正是當年朱砂煞氣與靈山龍脈融合後的神奇效果,每到旱季,巨石縫隙中便會滲出細流,滋潤著下方的梯田。
    八、雲棧尋幽:霧裏青牛說古今
    孟夏,靈山景區的九牛峽穀棧道上,導遊小張正給遊客講解:“大家看前方那九塊巨石,就是傳說中的九牛石。你們看,第一塊像不像牛首?它的角斷了一截,據說是薑道人當年打斷的……”
    遊客們紛紛駐足拍照,一位老人摸著石麵上的紋路,忽然驚呼:“這些刻痕,竟和我家祖傳的《鎮龍圖》一模一樣!”原來,他正是薑道人的後人,家中世代相傳著這段故事。小張笑著點頭:“沒錯,我們當地人都說,摸一摸牛石,能沾點護佑的福氣。”
    暮色降臨,九牛峰被薄霧籠罩,巨石的輪廓在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九頭沉睡的水牛。山風掠過,竟傳來低沉的牛吼聲——那是風吹過岩縫的回聲,卻讓人心生敬畏。遠處的鎮龍觀傳來鍾聲,與蟲鳴蛙叫交織,仿佛在訴說那段跨越千年的傳奇。
    當最後一縷陽光消失,九牛石上的符咒在月光下微微發亮,如同守護靈的眼睛。遊客們不知道,每一塊石頭裏,都封存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都藏著一位道人以身為盾的決心。而九牛峰的傳說,就像穀中永不幹涸的清泉,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流淌著護佑與希望的故事。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