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春鳥花]
字數:2361 加入書籤
第一百三十五章:春鳥花
一、仙穀驚鴻:靈山褶皺裏的春日秘境
清明雨霽時分,春鳥花穀總在晨霧消散後漸次蘇醒。七重山巒圍合的盆地中,三千畝花海順著坡勢鋪展:粉白的辛夷如雲霧蒸騰,鵝黃的迎春垂作瀑布,更有大片不知名的藍紫色野花,在山風裏翻湧成浪。最奇的是穀中央的“千鳥湖”,水麵漂浮著花瓣織就的錦毯,倒影裏的山巒與雲霞都浸著胭脂色。
守穀人老何的竹哨聲驚起群鳥,紅嘴藍鵲掠過花梢,畫眉的啼鳴與溪流叮咚相和。“這花會聽鳥兒說話。”他摩挲著腰間銅鈴,指向花叢中一株雙色杜鵑,“昨夜布穀催耕,今早花苞就爆開了。”山民們都說,穀裏的風都帶著春娘發間的蘭草香。
二、天女謫凡:雲錦披身的塵世眷戀
西王母壽宴那日,司春仙娥春娘捧著百花譜打瞌睡。琉璃盞裏的瓊漿潑在譜上,洇開的墨跡竟化作人間春色。她望著鏡中仙界永固的冰棱,忽覺指尖發癢——百花譜裏記載的紫雲英、山礬花,怎及親眼見它們破土?
下凡那日,春娘的雲錦霓裳化作漫天霞彩。她在穀口遇見瘸腿的老樵夫,隨手折枝連翹貼在他傷口,腐肉竟生新肌。老樵夫顫巍巍指山:“姑娘若不嫌荒僻,就住鷹嘴崖下吧。”從此,崖洞前搭起竹籬,春娘的藥臼聲混著搗衣歌,驚飛了千年沉睡的蝴蝶。
三、百鳥朝春:天籟織就的生命禮讚
每逢驚蟄,穀中便響起“啾——啾——”的集結號。白鷺排成銀箭掠過湖麵,紅腹錦雞抖開霞色尾羽,連平日躲在岩縫的褐頭山雀都亮開嗓子。春娘倚著古楓,看灰喜鵲用枯枝搭起三丈高的“歌台”,畫眉與百靈在枝頭展開對唱。
有年倒春寒,候鳥迷途撞山。春娘解下雲錦披在受傷的丹頂鶴身上,又以仙露澆灌凍僵的花苞。次日破曉,千鳥銜來各色花瓣拋向天際,墜落時竟在湖麵拚出“謝”字。自那後,鳥兒們學會了新曲調——《春娘謠》,唱得連石頭都泛出綠意。
四、仙力生花:七色雲霞的永恒綻放
春娘的仙術藏在指尖流轉的光暈裏。她撫過岩縫,石隙間鑽出成片藍鈴花;輕嗅枯枝,老桫欏立刻抽出翡翠羽葉。最絕的是“七色瀑”奇觀:她將百花譜浸入溪流,溪水便染成七彩,流經之處,野薔薇開出金銀雙色,映山紅分出九種深淺。
穀雨那日,春娘摘下腕間玉鐲拋向湖心。鐲子化作琉璃橋橫跨湖麵,橋身纏繞的藤蔓瞬間開滿五色木香。山民們踩著橋摘花時,忽見花瓣簌簌落在掌心,竟變成治病的草藥——白鵑梅可止咳,金鍾花能退燒。
五、歲歲芳蹤:千年未改的春日約定
春鳥花穀的“花朝節”始於唐貞觀年間。每年二月十二,四鄉八鎮的繡娘帶著彩線來穀中采花,將牡丹、芍藥繡成“春娘帕”。穀口的“望仙亭”裏,老人們用花瓣釀酒,酒壇上刻著“仙釀一滴,醉倒春風”。
宋乾道年間大旱,百姓捧著春鳥花穀的泥土祈雨。當夜春娘踏月而來,裙擺掃過之處,龜裂的田壟湧出清泉。朝廷賜下“靈雨坊”匾額,至今懸在穀口古樟下,被歲月啃噬的木紋裏,還嵌著幾片風幹的花瓣。
六、秘境奇觀:天人共生的生態密碼
地質學家在穀中發現罕見的“火山沉積土”,富含有機質的黑土上,連苔蘚都泛著珠光。最神奇的是“會走路的花”——野生天麻的花葶會隨陽光轉向,而蜂鳥鷹蛾吸食花蜜時,翅尖會沾著熒光花粉,夜晚在穀中織成流動的星河。
植物學家試圖移栽穀中“七變花”,幼苗卻在三日後枯萎。當地山民說:“這花認主,離了春娘的仙氣,就像鳥兒折了翅膀。”
七、今古同春:夢幻穀中的時光褶皺
現代遊客手持“花影識別app”,卻辨不出穀中半數野花的學名。穿漢服的姑娘在“醉蝶坡”拍照,驚起的粉蝶群恰好組成心形;親子團跟著老何學編“百鳥哨”,竹哨聲引得紅嘴藍鵲俯衝盤旋。
生態學家在穀中發現新物種“春娘堇”。花瓣上天然的紋路,竟與《道藏》中記載的春娘衣飾暗合。文創店裏,春鳥花造型的香薰、花茶供不應求,最受歡迎的是“花語盲盒”——拆開是隨機花瓣與詩句,有人抽到辛夷花,配文正是春娘留下的:“莫怪東風吹不醒,此身原是夢中人。”
暮色中的春鳥花穀沉入黛色,湖麵浮起萬千螢火。賣花釀的阿婆搖著銅鈴:“嚐口春娘醉,夢裏見神仙!”山風掠過花海,傳來若有若無的仙樂,恍惚間,春娘仍在古楓下輕笑,腕間玉鐲輕叩,驚落滿樹星辰。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