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勢力爭奪
字數:6457 加入書籤
就在朱珪朱石君的命運處於撲朔離迷之時,而閩浙總督常青及鑲藍旗漢軍都統海蘭察相距去世。乾隆不得不召集文武大臣商討常青與海蘭察喪事及封號,以及職位空缺填補事宜的朝堂之上,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這兩位重臣的離世,無疑在大清的朝堂上投下了兩顆重磅炸彈,讓眾人都意識到,一場權力的重新分配與朝堂格局的變動即將來臨。
圖爾坤與和珅站在群臣之中,心中暗自打著算盤。常青和海蘭察的離去,對他倆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若能趁機將自己的人安插進空缺的職位,那他倆各自的勢力便能進一步擴張;但同時,他們也得提防劉墉等人借此發難。
劉墉同樣察覺到了這局勢中的暗流湧動。他深知,這是削弱圖爾坤或和珅勢力的又一次契機。在常青和海蘭察的空缺填補問題上,若能讓正直清廉之人上位,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圖爾坤或和珅在朝中的權力平衡。
乾隆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略顯疲憊。他掃視著群臣,緩緩開口道:“常青、海蘭察二位愛卿,為我大清鞠躬盡瘁,如今他們已逝,朕痛心疾首。關於他們的喪事,務必操辦得隆重風光,以彰顯我大清對功臣的敬重。至於他們所留下的職位空缺,眾愛卿可有什麽建議?”
圖爾坤率先出列,恭敬地說道:“陛下,常青大人曾任閩浙總督之職,此職位關乎東南沿海之安危與政務,至關重要。奴才以為,富勒渾大人久在官場,經驗豐富,且對東南事務也有所了解,由他接任閩浙總督,定能勝任,為陛下分憂。”
圖爾坤話音剛落,和珅便出班奏道:“陛下,圖大人所言極是,富勒渾大人的確是個人選。不過,奴才也有個想法。蘇淩阿大人一向忠心耿耿,對陛下的旨意從無二話,且為人處世謹慎周到。這些年在地方任職,也積累了不少治理經驗。閩浙總督一職,需得心思縝密之人,蘇淩阿大人定能將閩浙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不負陛下厚望,還望陛下斟酌。”和珅心中盤算著,蘇淩阿與自己關係匪淺,若能讓他接任,那自己在東南沿海的勢力便又能壯大幾分。
劉墉心中冷笑:“富勒渾乃是圖爾坤一黨,圖爾坤此舉,分明是想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蘇淩阿是和珅一黨,和珅推薦蘇淩阿,也是在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絕不能讓這二人得逞。”
他趕忙出列,說道:“陛下,富勒渾大人雖有經驗,但近年來關於他在地方上的一些行徑,也略有耳聞。蘇淩阿資曆尚淺,擔任閩浙總督恐有不當。閩浙總督一職責任重大,需德才兼備、清正廉潔之人方能擔當。臣舉薦福康安大人,福康安曾在多地任職,政績斐然,且為人剛正不阿,定能將閩浙治理得井井有條。”
乾隆帝微微皺眉,陷入沉思。福康安和富勒渾都是他所熟知的臣子,福康安能力確實出眾,但是他擔心福康安過於耿直,殺伐太重;富勒渾雖與圖爾坤關係密切,但辦事也還算得力。至於蘇淩阿,乾隆內心卻另有打算。
這時,阿桂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劉墉大人所言極是。閩浙之地,商貿發達,政務繁雜,總督一職關係到百姓福祉與國家稅收。福康安大人雖然過於耿直,殺伐過重,想必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磨練,也學會了如何穩健地處理政事,定能更加珍惜機會,一心奉公。”
圖爾坤心中惱怒,卻又不好發作,隻得說道:“陛下,福康安大人雖有能力,但是他那火爆脾氣,恐難以服眾。富勒渾大人在地方任職多年,口碑頗佳,更能穩定閩浙局勢。”
朝堂之上,兩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乾隆帝聽著雙方的爭辯,心中越發煩悶。他擺了擺手,說道:“此事暫且擱置,容朕再做思量。海蘭察將軍留下的鑲藍旗漢軍都統之位,諸位愛卿又有何見解?”
王傑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鑲藍旗漢軍都統掌管一旗軍務,需有勇有謀、忠誠可靠之人。奴才舉薦額勒登保,他出身行伍,作戰英勇,且對陛下忠心耿耿,定能勝任此職。”
圖爾坤自然不會輕易讚同王傑的提議,他說道:“陛下,額勒登保雖有戰功,但資曆尚淺。奴才認為烏爾登大人更為合適,烏爾登大人久在軍中,資曆深厚,經驗豐富,更能統領鑲藍旗。”
劉墉深知烏爾登是和珅的黨羽,沒想到圖爾坤會推薦他擔任鑲藍旗漢軍都統,這樣和珅在軍中的勢力會更大。他急忙說道:“陛下,烏爾登大人雖資曆深厚,但近年來在軍中多有懈怠,且有克扣軍餉之嫌。而額勒登保年輕有為,一心報國,正是擔當此重任的不二人選。”
朝堂上再次陷入激烈的爭論。乾隆帝看著群臣爭執不下,心中暗自歎息。他明白,這些臣子們表麵上是在為朝廷舉薦人才,實則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和權力。
就在這時,顒琰站了出來,他恭敬地說道:“皇阿瑪,兒臣以為,無論是閩浙總督還是鑲藍旗漢軍都統之位,都關乎國家的安危與穩定。在選拔人才時,應以才德為先,切不可因私情而誤國。還望皇阿瑪能明察秋毫,選出真正能為大清效力的棟梁之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乾隆帝看著顒琰,心中微微有些感動。顒琰的話,讓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雄心壯誌,以及對大清江山的那份責任感。他點了點頭,說道:“皇兒所言甚是。朕會綜合考量各位臣子的建議,做出公正的決定。今日朝堂議事就到此為止,眾愛卿退下吧。”
群臣退朝之後,圖爾坤與和珅心中十分不悅。他們沒想到,在常青和海蘭察職位空缺的問題上,會遭到劉墉等人如此強烈的反對。和珅倒沒什麽,而圖爾坤暗暗發誓,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的人上位,擴大自己的勢力。
劉墉、阿桂等人聚在一起,商討著接下來的對策。劉墉說道:“圖爾坤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必須想辦法讓皇上看清他舉薦之人的真麵目,絕不能讓圖爾坤的陰謀得逞。”
阿桂點頭道:“沒錯,我們要盡快收集富勒渾和烏爾登的劣跡,呈遞給皇上。同時,也要加大對額勒登保和福康安政績的宣揚,讓皇上看到他們的能力與忠心。”
王傑說道:“我們還需注意圖爾坤的下一步動作,他肯定會在暗中搞一些小動作,我們要提前做好防範。”
眾人正商議間,錢灃匆匆趕來。他神色凝重地說道:“各位大人,我在整理圖爾坤罪證時,發現了一些新的線索。圖爾坤與一些外國商人勾結,暗中進行走私貿易,從中謀取暴利。而且,他還利用自己的權力,打壓與他有競爭關係的國內商家,嚴重擾亂了大清的商業秩序。”
劉墉等人聽後,皆是又驚又喜。驚的是圖爾坤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大,做出這等賣國求榮之事;喜的是終於找到了圖爾坤更為嚴重的罪證,若能將此呈遞給皇上,說不定能一舉扳倒圖爾坤。
劉墉說道:“錢大人,此事至關重要,你務必將這些線索整理清楚,確保證據確鑿。我們要找個合適的時機,將這些罪證呈遞給皇上,讓他看看圖爾坤的真麵目。”
錢灃點頭道:“請各位大人放心,我定會盡快整理好。隻是,圖爾坤在朝中勢力龐大,我們呈遞罪證時,還需小心謹慎,以防他狗急跳牆。”
阿桂說道:“沒錯,我們要製定一個周密的計劃。一方麵,繼續在常青和海蘭察職位空缺的問題上與圖爾坤周旋,吸引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麵,暗中準備好圖爾坤走私貿易的罪證,等待合適的時機一擊必殺。”
眾人商議妥當後,便各自散去,準備按照計劃行事。而此時的圖爾坤,也在自己的府中與親信們密謀著如何應對劉墉等人的反對,以及如何順利將自己的人安插進空缺的職位。一場更加激烈的朝堂博弈,正在悄然拉開帷幕。
在京城的另一處角落裏,有一夥神秘的人正在悄然運作著。這夥人的成員皆是一些對大清現狀不滿的人,他們暗中收集著朝中官員的各種情報,包括圖爾坤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的首領是一個名叫蕭逸的江湖俠客,他武藝高強,心懷壯誌,一直想為天下蒼生做點什麽。
蕭逸得知了常青和海蘭察離世後朝堂上的紛爭,以及劉墉等人與圖爾坤的對抗。他覺得,這是一個改變大清現狀的好機會。於是,他決定與劉墉等人取得聯係,共同對付圖爾坤。
蕭逸通過自己的關係,找到了劉墉的管家張成。張成將蕭逸帶到了劉墉麵前。劉墉看著眼前這位英姿颯爽的年輕人,心中有些疑惑。
蕭逸恭敬地說道:“劉大人,久聞大人一心為國,與圖爾坤那等奸臣鬥智鬥勇。在下雖為江湖之人,但也心係天下蒼生。如今得知大人等人的難處,特來相助。我手中有一些關於圖爾坤的重要情報,或許能對大人有所幫助。”
劉墉心中一動,說道:“蕭壯士,不知你所言的重要情報是何事?還請直言。”
蕭逸說道:“大人,圖爾坤不但與外國商人勾結走私貿易,他還在秘密組建一支私人武裝。這支武裝隱藏在京城郊外的一處山穀之中,人數雖不多,但皆是精銳。一旦有什麽變故,他便可能利用這支武裝來對抗朝廷。”
劉墉聽後,臉色大變。圖爾坤竟敢私自組建私人武裝,這可是謀逆大罪。他說道:“蕭壯士,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證據?”
蕭逸從懷中掏出一幅地圖,遞給劉墉,說道:“大人,這是那處山穀的地圖,上麵標注了私人武裝的營地位置。而且,我還有幾個兄弟曾親眼目睹了他們的訓練。”
劉墉看著地圖,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若能將圖爾坤私自組建私人武裝之事告知皇上,圖爾坤必將萬劫不複。但同時,他也擔心圖爾坤會提前得知消息,銷毀證據或者狗急跳牆。
劉墉沉思片刻後,說道:“蕭壯士,多謝你帶來的重要情報。此事我會慎重處理,還望蕭壯士能繼續幫我們留意圖爾坤的動向。若能成功扳倒圖爾坤,你也是大功一件。”
蕭逸說道:“劉大人客氣了,在下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隻要能為大清除害,為百姓謀福,在下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送走蕭逸後,劉墉立刻將阿桂、王傑等人找來,將蕭逸帶來的情報告訴了他們。眾人聽後,皆是又驚又怒。
阿桂說道:“圖爾坤這是要反啊!竟敢私自組建私人武裝,此等大逆不道之舉,絕不能姑息。”
王傑說道:“劉大人,我們必須盡快將此事奏明皇上,讓皇上早做決斷。”
劉墉搖頭道:“不可操之過急。圖爾坤在宮中耳目眾多,若我們貿然奏明皇上,恐怕會打草驚蛇。我們要想個萬全之策,既要讓皇上得知此事,又不能讓圖爾坤提前察覺。”
眾人圍坐在一起,絞盡腦汁地思考著對策。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他們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們決定先讓錢灃將圖爾坤走私貿易的罪證整理好,呈遞給皇上。在皇上下令調查圖爾坤走私之事時,劉墉等人再趁機將圖爾坤私自組建私人武裝的消息透露給皇上,打圖爾坤一個措手不及。
計劃製定好後,眾人便開始各自行動。錢灃日夜整理圖爾坤走私貿易的罪證,力求做到證據確鑿,無懈可擊。劉墉、阿桂等人則密切關注著朝堂上的動向,以及圖爾坤的一舉一動。
而圖爾坤,此時還沉浸在與劉墉等人爭奪職位空缺的博弈之中,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危機之中。他依舊在與親信們謀劃著如何讓富勒渾和烏爾登順利上位,如何打壓劉墉等人的勢力。
在圖爾坤府中,圖爾坤坐在書房裏,臉色陰沉地對親信們說道:“劉墉等人實在可惡,竟敢處處與我作對。這次常青和海蘭察的職位空缺,我們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到。你們去給我想辦法,收集劉墉、阿桂等人的把柄,看我怎麽收拾他們。”
親信們紛紛點頭稱是,然後各自領命而去。圖爾坤靠在椅子上,閉目沉思。他知道,劉墉等人不會輕易放棄,接下來的鬥爭將會更加激烈。但他自恃有乾隆帝的寵信,又有龐大的勢力,並不把劉墉等人放在眼裏。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悄然向他撒來,一場決定他命運的風暴即將來臨。在這場風暴中,他將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大清的朝堂,也將迎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與此同時,在民間,關於圖爾坤的種種惡行也開始流傳開來。百姓們對圖爾坤的貪汙腐敗、欺壓百姓等行為深惡痛絕。一些有識之士開始組織起來,準備聯名上書,請求皇上嚴懲圖爾坤。民間的輿論壓力也在逐漸增大,一場從朝堂到民間的反圖爾坤浪潮正在悄然興起。
而乾隆,此時還被蒙在鼓裏,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帝王威嚴與大清的繁榮假象之中。他沒有意識到,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醞釀,而這場危機,將對大清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劉墉等人能否成功扳倒圖爾坤,改變大清的命運?圖爾坤又將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乾隆帝在得知圖爾坤的種種惡行後,又會做出怎樣的決斷?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而故事,也將繼續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與江湖中展開……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