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艱難舉措
字數:6531 加入書籤
乾隆帝在禦書房內,對著兩份奏折反複權衡。劉墉的奏折數據詳實,所舉事例皆是民間真實困境,將商業稅賦過重對商戶的打擊,以及農業水利失修對糧食產量的影響,剖析得入木三分。而和珅的奏折,雖也有各地商業繁榮的描述,卻總給人一種浮於表麵、為維護商業集團利益而粉飾太平之感。
最終,乾隆帝長歎一聲,他深知若要給後世之君留下一個長久繁榮的大清國,必須要從長遠考慮。權衡利弊之後,決定采納劉墉的建議,推行經濟革新措施。
早朝之上,乾隆帝神色莊重地說道:“朕已深思熟慮,決定采納劉墉之策,減輕商業稅賦,鼓勵農業發展。劉墉,朕命你負責統籌此事,務必將革新措施落實到位,切不可敷衍了事。”
劉墉趕忙跪地謝恩:“陛下聖明,臣定當殫精竭慮,不負陛下重托。”
和珅心中雖滿是不甘,但皇命難違,也隻能跟著跪地說道:“陛下英明決斷,奴才等自當全力輔佐劉大人。”然而,他心中卻暗自惱怒,自己精心謀劃的如意算盤竟被劉墉打破。
退朝後,和珅回到府中,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在書房內來回踱步,心中思索著如何挽回局麵。這時,管家小心翼翼地走進來,輕聲問道:“老爺,此次劉墉占了上風,我們該如何是好?”
和珅咬牙切齒地說道:“哼,劉墉這老匹夫,壞我好事。不過,此事還沒完。你去通知那些與我們往來密切的商戶,讓他們在改革推行過程中,想辦法製造些麻煩,給劉墉找點不痛快。另外,再留意劉墉那邊的一舉一動,有任何消息,立刻來報。”
管家領命而去,和珅坐在椅子上,眼中閃爍著怨毒的光芒,心中想著:“劉墉,我倒要看看,你這次如何能順利推行改革。”
另一邊,劉墉回府後,便全身心投入到革新的籌備工作中。他深知和珅不會善罷甘休,必定會暗中使絆子,但他一心為公,毫無懼意。他再次召集幕僚,詳細商討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將減輕商業稅的政策準確傳達給各地商戶,讓他們真正受益。同時,要建立監督機製,防止地方官員從中克扣,使得減稅政策流於形式。”劉墉說道。
一位幕僚問道:“大人,那農耕方麵,推廣先進種植技術和開墾荒地的獎勵措施,該如何有效落實呢?”
劉墉沉思片刻,說道:“我們需選派一批精通農事的官員,分赴各地,親自指導百姓采用新的種植技術。對於開墾荒地的獎勵,要製定明確的標準和流程,確保公平公正,讓百姓實實在在得到好處。”
經過一番細致的討論,革新方案逐漸完善。劉墉立即著手安排人員,將革新的相關文書送往各地官府,並選派得力幹將監督執行。
然而,正如劉墉所料,革新推行之初,便遇到了重重阻力。一些地方官員受和珅等人影響,對革新陽奉陰違。商業稅雖名義上減輕了,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以各種名目的雜費填補,商戶們並未真正得到實惠。
在浙江杭州,一位名叫蔡福的綢緞商人,本以為減輕商業稅能讓他的生意有所轉機。可沒想到,稅是減了,卻多了諸如“市場管理費用”“貨物查驗費用”等各種費用,算下來,比之前的稅賦還要高。蔡福氣憤不已,決定聯合其他商戶,一起到官府討個說法。
與此同時,在湖南的一些地區,推廣先進種植技術的官員,大多不懂農事,隻是敷衍了事地做些表麵功夫。百姓們不僅沒有學到實用的技術,開墾荒地的獎勵也遲遲沒有落實。百姓們怨聲載道,革新的推行陷入了困境。
劉墉得知這些情況後,心急如焚。他決定派人前往浙江、湖南等地,實地調查革新受阻的原因,嚴懲那些陽奉陰違的官員。
劉墉派甄平先來到浙江,喬裝打扮成一位普通商人,深入市場,與商戶們交談。蔡福等商戶見來人言辭誠懇,不像是官府的人,便將心中的委屈和不滿一股腦兒說了出來。甄平聽後,心中大怒,但他並未表露出來,隻是暗暗記下了那些亂收費的項目和相關官員的線索。
隨後,甄平來到當地官府,亮出身份,要求徹查此事。當地官員一看是劉墉派來的人,還是一位上差。嚇得臉色蒼白,紛紛跪地求饒,甄平便一五一十的飛鴿傳書告訴了劉墉。劉墉毫不留情地奏明了乾隆,乾隆下旨將那些違規收取雜費的官員一一革職查辦,並責令退還商戶們多交的費用。同時,他重新調整了稅收政策的執行細則,加強了監督,確保減稅政策真正惠及商戶。
處理完浙江的事情後,劉墉讓甄平馬不停蹄地趕往湖南。在湖南的鄉村,甄平看到許多農田水利設施依舊破敗不堪,百姓們望著幹裂的土地,滿臉無奈。甄平找到那些負責推廣種植技術的官員,說明來意:“你們身為朝廷命官,卻如此瀆職,置百姓生計於不顧,難道就不怕朝廷震怒,將你們繩之以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墉知道湖南之事後,當即重新選派了一批真正懂農事的官員,讓他們深入湖南田間地頭,手把手教農民先進的種植技術。同時,督促地方官府盡快落實開墾荒地的獎勵政策,對那些執行不力的官員進行嚴厲懲處。
經過劉墉一番雷厲風行的整頓,浙江和湖南的革新推行情況逐漸好轉。商戶們的生意有了起色,市場重新恢複了活力;百姓們也開始積極采用新的種植技術,開墾荒地的熱情高漲。
然而,和珅得知劉墉在浙江和湖南的所作所為後,更加惱怒。他決定加大對革新的破壞力度,讓劉墉焦頭爛額。
和珅暗中指使一些商戶故意囤積貨物,製造市場短缺的假象,企圖引發物價飛漲,以此來證明劉墉的革新措施是錯誤的。同時,他還在朝堂上不斷向乾隆帝進讒言,說劉墉在地方濫用職權,導致民怨沸騰。
乾隆帝聽聞這些消息後,心中不免有些疑慮。他召劉墉進宮,問道:“劉墉,朕近日聽聞你在地方推行革新政策,手段過於強硬,致使百姓頗有怨言,可有此事?”
劉墉心中明白,這定是和珅在背後搞鬼。他鎮定自若地說道:“陛下,臣在地方推行革新政策,確實遇到了諸多阻力。一些官員陽奉陰違,部分商戶蓄意破壞,臣不得已采取了一些嚴厲措施。但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革新能夠順利推行,為了百姓的長遠利益著想。如今,浙江和湖南的革新已初見成效,市場逐漸繁榮,百姓生活也有所改善。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前去調查。”
乾隆帝看著劉墉堅定的眼神,心中的疑慮漸漸消除。他說道:“朕相信你劉墉一心為公,但革新之事,關乎國計民生,切不可操之過急,要注意方式方法。”
劉墉跪地謝恩道:“陛下教誨,臣銘記於心。臣定會更加謹慎行事,確保革新順利推進。”
從宮中出來後,劉墉深知和珅不會就此罷休,接下來的革新之路依舊充滿艱難險阻。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決心與和珅的勢力抗爭到底,一定要讓經濟革新成功,為大清的繁榮穩定奠定基礎。
回到府邸,劉墉立刻召集幕僚,商討應對和珅下一步行動的策略。
“和珅必定還會想出更多陰招,我們必須提前做好防範。”劉墉說道。
一位幕僚建議道:“大人,我們可以加強與各地百姓和商戶的聯係,讓他們及時向我們反饋異常情況。同時,對於市場上可能出現的囤積居奇現象,我們提前製定應對方案,一旦發現,立刻采取措施打擊。”
劉墉點頭讚同:“此計甚好。另外,我們還要在朝堂上爭取更多大臣的支持,讓和珅的讒言無人相信。”
眾人商議完畢,各自行動起來。劉墉一方麵安排人手加強對市場的監控,另一方麵在朝堂上積極與那些正直的大臣溝通,向他們闡述經濟革新的重要性和目前所麵臨的困難,爭取他們的支持。
而和珅那邊,見乾隆帝並未因自己的讒言而責備劉墉,心中更加著急。他決定親自策劃一場更大的陰謀,企圖徹底破壞改革。
和珅暗中聯絡了一些江湖勢力,讓他們在各地製造混亂。這些江湖勢力在各地的集市上尋釁滋事,擾亂市場秩序,還故意散布謠言,說劉墉的改革會讓大清經濟崩潰,百姓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一時間,民間人心惶惶,改革的推行再次受到嚴重影響。
劉墉得知這些情況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深知這些江湖勢力背後必定有和珅的支持,若不盡快解決,革新將功虧一簣。
劉墉決定從兩方麵入手解決問題。一方麵,他調動地方官府的力量,加強對各地治安的管理,嚴厲打擊那些尋釁滋事的江湖勢力。另一方麵,他讓幕僚們撰寫文章,在各地張貼告示,向百姓解釋革新的真正意義和好處,以正視聽。
在劉墉的努力下,地方官府加大了對江湖勢力的打擊力度,那些鬧事的人紛紛被抓捕歸案。同時,幕僚們撰寫的告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百姓們逐漸了解到革新的真實情況,心中的疑慮慢慢消除。
然而,和珅並不打算就此罷手。他又想出了一個更為陰險的計策。他讓自己的心腹在朝廷的財政賬目上做手腳,故意製造財政虧空的假象,然後將責任推到劉墉的經濟改革上,企圖讓乾隆帝對改革產生懷疑,進而停止革新政策。
很快,乾隆就得知了財政虧空的消息。他大為震驚,再次召劉墉進宮問話。
“劉墉,朕聽聞因你推行經濟革新,致使朝廷財政出現虧空,這是怎麽回事?”乾隆陰沉臉問道。
劉墉心中明白,這又是和珅的陰謀。他冷靜地說道:“陛下,經濟革新推行至今,雖遇到諸多阻礙,但並未對朝廷財政造成負麵影響。臣懷疑有人故意在賬目上做手腳,企圖破壞革新政策。懇請陛下給臣一些時間,臣定能查明真相。”
乾隆帝看著劉墉,說道:“好,朕就再給你一次機會。若查不出真相,你難辭其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墉領命而出,他深知此次任務艱巨,但他堅信隻要自己細心追查,一定能找出幕後黑手。
劉墉回到府邸,立刻找來自己最信任的幾位幕僚,讓他們秘密調查財政賬目。經過一番艱苦的排查,他們終於發現了破綻。原來,和珅的心腹利用職務之便,篡改了一些關鍵賬目,製造了虧空的假象。
劉墉掌握證據後,立刻進宮向乾隆帝稟明情況。乾隆帝得知真相後,龍顏大怒,下令嚴懲和珅的心腹。
“和珅,你的部下屢次從中作梗,企圖破壞朕的革新大計。倘若再有此事,朕絕不輕饒!”乾隆帝對著和珅怒斥道。
和珅嚇得跪地磕頭:“陛下息怒,奴才知罪了,以後一定嚴格約束手下官員,絕不能再犯。”
經此風波,朝堂表麵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和珅雖遭斥責,卻仍賊心不死,將矛頭轉向了同樣正直的朱珪。朱珪平日裏與劉墉誌同道合,主張改革吏治、發展民生,這讓和珅視其為眼中釘。
和珅聯合幾位朝中大臣,在乾隆麵前不斷詆毀朱珪,說他好大喜功、辦事不力,所提建議不過是紙上談兵,毫無實際價值。起初乾隆帝並未在意,但謠言聽得多了,心中也漸漸起了疑。再加上前些時候和珅參奏朱珪鼓動顒琰參與黨爭之事,乾隆對朱珪很是不滿。
劉墉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深知朱珪的才能與抱負,不能讓他就這樣被埋沒。此時,兩廣地區因吏治腐敗、民生凋敝,急需一位得力官員前去整頓治理。劉墉認為這是個絕佳的機會,便向乾隆帝極力推薦朱珪。
“陛下,朱珪為人清正廉潔,有經世之才。兩廣之地如今亂象叢生,正需要像他這樣的能臣前去整治。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朱珪定能不負聖望。”劉墉誠懇地說道。
乾隆帝沉思良久,他雖對朱珪心存疑慮,但也清楚兩廣地區的嚴峻形勢。權衡再三,最終決定任命朱珪為兩廣總督。
朱珪接到任命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自己受到和珅等人排擠,在京城處境艱難,這一去兩廣,既是挑戰,也是難得的施展抱負的機會。臨行前,他前去拜訪劉墉。
“劉大人,此番多虧你的舉薦,不然我朱珪恐怕再難有機會為朝廷效力。隻是這兩廣之地,形勢複雜,我心中實在沒底。”朱珪憂心忡忡地說。
劉墉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朱大人不必擔憂,以你的才能與品行,定能在兩廣做出一番成績。若有難處,盡管來信,我在京城定會全力支持你。”
朱珪感激地點點頭,帶著使命與期望,踏上了前往兩廣的征程,而等待他的,將是一場更為激烈的官場博弈。
經此一役,和珅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明目張膽地破壞革新。劉墉則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革新中,在他的努力下,革新措施逐漸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開來。商業稅賦的減輕,讓市場活力大增,商戶們的生意越來越好;農業方麵,水利設施得到修繕,先進種植技術的推廣和開墾荒地的獎勵政策,使得糧食產量大幅提高 ,大清國逐漸恢複一些國力……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