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裝傻

字數:8398   加入書籤

A+A-


    長安對於奚族和契丹反唐一事表現的出奇安靜,李倓對這種結果也有提前的預料,因為朝廷一直以來主要的精力在西域、吐蕃和突厥,其次唐軍這次雖然吃了敗仗但是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傷亡,並且李倓還從李延寵和李懷節節那裏訛詐了二十萬隻羊,李倓也因為這次的出色表現受到了李隆基的讚賞和賞賜。
    李倓本想著這事可以過去了,但是朝中以兵部尚書李適之、隴西節度使皇浦惟明以及刑部尚書韋堅為首的太子派聯合起來彈劾安祿山,說安祿山有通敵之嫌,依據是安祿山敗的太離譜,被俘極有可能是安祿山收了對方好處故意為之,一定要對安祿山進行調查,李隆基沒辦法隻能下旨招安祿山回長安。
    李倓知道後覺得李適之等人真的是沒事找事,他不是怕李適之等人往死裏整安祿山,主要是怕折騰來折騰去把自己牽扯進去,畢竟自己才是整件事情的罪魁禍首。
    李倓有些心神不寧就跑到翰林院找李泌下棋。
    李泌看到李倓進屋看了李倓一眼,然後繼續低頭自己和自己下棋。
    李倓看李泌不搭理自己就伸手在棋盤上隨意下了一子,本來棋盤上黑子就要贏了,但是就因為李倓的隨意一子整個棋盤局勢徹底翻轉。
    李泌不可置信的看了看李倓問道:“你真的不會下棋?”
    李倓嘿嘿一笑說道:“我就一紈絝子弟,四書五經都背不全哪裏會下棋,我是亂下的。”
    李泌歎了一口氣說道:“天意難違!”
    李倓笑了笑說道:“天意難違就順應天意。”
    李泌看了看李倓轉移話題問道:“你猶豫了?”
    李倓說道:“有一點。”
    李泌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李倓哈哈一笑說道:“開弓沒有回頭箭。”
    李泌說道:“你是來消遣我的嗎?”
    李倓說道:“不是!有點不想離開這繁華的長安。”
    李泌說道:“你是火中取栗。”
    李倓說道:“我放心不下楊悅!”
    李泌搖了搖頭說道:“楊悅你可以帶走!你是擔心楊太府這棵搖錢樹吧!”
    李倓有些吃驚的說道:“你到底是人還是神?”
    李泌微微笑了笑說道:“你和楊悅的事現在已明,楊太府又掌錢糧,依照李林甫的性格肯定要爭奪,隻不過我覺得你沒必要太過於擔心,楊太府最多丟職而已。”
    李倓聽李說完苦笑了一下,李泌到底不是神,不過李泌能想到這些已經很厲害了。
    李泌看李倓沒有做聲繼續說道:“我聽說李適之正彈劾安祿山,你還是想想你的處境吧,弄不好把你牽扯進去。”
    李倓接道:“我什麽都沒做!我不怕!”
    七月份的長安有些熱,李倓進入興慶殿就感覺店內有一種比外麵更熱的躁動。大殿內跪坐著幾個人,李倓趁著進殿的時間掃了一眼幾個人都認識分別是自己的父親李亨、李林甫、李適之、王忠嗣以及安祿山,其中李倓發現安祿山的時候安祿山正用一種冰冷的眼神看著自己,李倓微微一笑扭頭徑直朝殿內走去。
    李倓走到大殿中間躬身行禮說道:“臣李倓拜見陛下!”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沉聲說道:“平身!”
    李倓接道:“謝陛下!”
    李隆基接著說道:“你可知朕傳你來所為何事?”
    李倓不動聲色的回道:“臣不清楚!請陛下明示!”
    李隆基沉聲說道:“安祿山說你故意破壞和親,設計陷害他。”
    李倓不慌不忙回道:“如果臣想陷害安帥何必救他,他死於李延寵之手不是正合我意”
    李隆基聽李倓說完“嗯”了一聲似乎很滿意,接著喊道:“安祿山!建寧郡王所說的你可聽清楚了。”
    安祿山起身說道:“回陛下!臣有證人證明建寧郡王在胡說。”
    李隆基說道:“哦?是嗎?何人?”
    安祿山說道:“左領軍衛倉曹參軍高尚!高尚知道建寧郡王的所有計劃。”
    李倓聽安祿山說出高尚的名字微微笑了笑,真正考驗高尚的時候到了,這高尚到底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就看這次了。
    高尚似乎是為了躲避李倓的目光,從進殿就一直低著頭。
    高尚進了殿行了禮,然後就一聲不吭的等著李隆基問話。
    李隆基看了看站在殿中的高尚問道:“高尚!”
    高尚連忙回道:“微臣在!”
    李隆基問道:“安祿山說奚族和契丹反唐一事都是建寧郡王一手謀劃的情況是否屬實?”
    高尚抬起頭看了看李倓說道:“臣……臣……臣……”
    李隆基放緩了語氣說道:“有朕在你如實說就是了。”
    高尚說道:“陛下!建寧郡王並沒有和臣說過他有什麽計劃,隻是和臣說奚族和契丹一定會偷襲使團,並且還和臣說安帥肯定會偷襲饒樂讓臣提前做好準備。”
    眾人聽高尚說完瞬間樂了這算什麽證據,因為李倓推測準確就懷疑李倓,這算什麽證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祿山似乎有些些急了連忙問道:“隻有這些嗎。”
    高尚唯唯諾諾地說道:“隻有這些!”
    安祿山看了看一臉怒容的李隆基說道:“陛下臣懷疑建寧郡王是策劃者,不然他是如何斷定奚族和契丹會偷襲使團會偷襲使團,又是如何斷定臣會偷襲饒樂。”
    一旁的李適之冷笑了一聲說道:“按你的說法,那你又是如何斷定奚族和契丹會偷襲使團?難道是你勾結李延寵策劃偷襲使團的嗎?”
    安祿山聽了李適之的話連忙撲倒在地,然後不停的在地上打滾撒潑哭道:“臣對陛下忠心耿耿,豈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陛下您一定要相信臣啊!臣笨頭笨腦的也想不出這些呀!臣是收到和親使團被偷襲的消息才出兵的。”
    李適之冷笑道:“和親使團被偷襲你應該第一時間救援使團,而不是帶兵偷襲饒樂,你難道想圍魏救趙嗎?”
    安祿山一聽立刻從地上爬了起來,然後像一個虛心受教的學生一樣對李適之行了一禮說道:“多謝李相教誨,祿山受教了,都是祿山兵書讀的不透徹,下次祿山一定不用圍魏救趙,直接救使團。”
    李適之被安祿山這潑操作搞得腦袋都懵了,明明自己表達的不是這意思,這安祿山是豬腦子嗎?自己說的什麽意思他理解不了嗎?
    李倓也沒想到安祿山會傻充愣,一招老母豬吃高粱順杆子捋,讓自己擺脫了困境。
    李適之氣急敗壞正準備糾正,就在這時李隆基卻瞬間發火了,李隆基一巴掌拍在龍案上嗬斥道:“都給我住嘴!一群酒囊飯袋,你們把朝堂當成什麽地方了?這裏不是道場,我是讓你們來討論政事的,不是讓你們來探討兵法的。”
    李隆基發火眾人立刻都不敢說話了,一個個全低著頭聽訓。
    怨不得唱戲的都把李隆基當祖師爺供奉,這表演真叫一個絕,接戲接的恰到好處。
    而安祿山也真的是把蠢笨演繹到了極致,怨不得曆史上安祿山都造反了李隆基還相信。
    不過李倓心也放下了,安祿山既然如此表演那麽他的目的顯而易見隻是為了給自己脫罪,並不是來咬自己的。至於以後他想怎麽對付自己那是以後的事了。
    李倓這時突然想起曆史上關於安祿山的一件事。事情的經過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正月,營州都督安祿山入朝上湊說:去年營州遭了蝗蟲之災,我就開始焚香向天許願:“臣如果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蟲食臣心;如不負神靈,願蟲散去。即有群鳥從北飛來,食蟲立盡。”唐玄宗聽了心中大悅,並且同意了安祿山的訴求把這件事寫進了史書裏麵。
    當時我看到這段描述時第一感覺就是安祿山真的蠢,他編了一個好幼稚的謊言,然後就覺得李隆基這智商怎麽做上皇帝的這種謊言都信,還寫進史書裏麵真的笑死我了。後來經曆多了才恍然大悟安祿山太聰明了,他就是要給李隆基一個我很蠢很笨的錯覺,而李隆基也知道安祿山在撒謊,但是他認為編一個如此幼稚的謊言騙自己的安祿山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其中還有一件事也說明安祿山把裝傻裝蠢發揮到了極致。根據史書記載唐玄宗天寶七年李林甫在朝中已經獨攬大權,劉駱穀每次從宮廷回來向安祿山匯報情況,安祿山都先問李林甫都問了什麽事,有好話就喜得蹦跳,如果隻是說安祿山必須好好地查核一下,安祿山就反手撐著床說:“哎呀,我死定了!”李龜年曾經模仿表演了這般情景,唐玄宗也拿這事逗笑取樂。
    這件事不但騙了當時的所有人,也騙了現在很多人,很多人都認為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敢反,我想說的是安祿山連李隆基都不怕難道會怕一個李林甫?難道李隆基的號召力還沒李林甫強嗎?安祿山不反而是因為當時實力還不夠,安祿山能閃電一般攻入長安豈能是一時的謀劃。還有人說是楊國忠逼反了安祿山真的好幼稚,恰恰是楊國忠意識到安祿山實力太大他想削弱安祿山,安祿山才借機反唐的。何況安祿山真的蠢如何能控製住手下一群驕兵悍將。
    李隆基看著安祿山又萌又蠢的樣子他隻想趕緊結束無聊透頂的鬧劇,他隻能轉頭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起身說道:“陛下!安祿山出兵饒樂目的是為了救援使團,雖然吃了敗仗但都是因為他所學不精所致,如果以失律之罪懲處安祿山難以服眾,所以臣請陛下罰安祿山抄寫《孫子兵法》一千遍。”
    李隆基聽李林甫說完不自覺的笑了起來,然後神情一變轉向李適之沉聲問道:“左相覺得呢?”
    李適之知道自己再糾纏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李隆基現在的心思就像禿子頭上的虱子,如果自己再糾纏下去恐怕落不得什麽好,說不定別人會嘲笑自己和安祿山一樣蠢了。
    可是讓自己就此認輸是不可能的,自己就算扒不下來李林甫和安祿山的皮,但是自己也得吐他們一臉血惡心他們一下。
    李適之不甘心地說道:“安祿山兵敗情有可原臣可以不計較,但是安祿山主觀臆斷汙蔑建寧郡王臣覺得不可饒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隆基出了一口氣對著安祿山說道:“安祿山你認罪嗎?”
    安祿山連忙磕頭哭著說道:“臣認罪!但是臣心裏有委屈啊!”
    李隆基不耐煩的問道:“有什麽委屈你說。”
    安祿山又抹了抹眼淚說道:“陛下!建寧郡王趁微臣不在長安之時與微臣小妾有染,請至尊為微臣做主。”
    眾人一聽都不說話了,李倓什麽德行都知道,如果說李倓設計陷害安祿山沒有可能,但是勾搭安祿山小妾十有八九是真的。
    李隆基一聽臉瞬間又陰了下來道:“倓兒安祿山所說是不是真的?”
    李倓立刻辯解道:“回陛下!以前達奚盈盈在胡姬樓時,臣和達奚盈盈確實相好,但是她進了安府以後就沒有了來往,肯定是有小人從中汙蔑臣。”
    李隆基陰沉著臉轉向安祿山問道:“建寧郡王說他沒有。”
    安祿山小眼睛一轉說道:“微臣府內主事劉駱穀說臣小妾去過一次景龍觀,建寧郡王就住景龍觀,想來就是去和建寧郡王幽會的。”
    眾人一聽都直翻白眼,這是什麽狗屁道理。要是按照安祿山的邏輯去景龍觀的人多了,都是和李倓幽會的嗎?
    李隆基實在不想再待下去了,起身指著安祿山怒罵道:“吾從未見過你這樣愚蠢至極之人!”說完怒氣衝衝的轉身離開,他實在懶得搭理安祿山這個蠢貨了。
    李隆基離開後大殿瞬間平靜了下來,李亨最先起身走到李倓身邊說道:“天天就知道在外麵胡鬧,有時間看看你母親別總是讓她擔心。”
    李倓連忙躬身說道:“兒知道了!”
    李亨歎了一口氣然後扭頭走出了大殿。
    李亨走後李林甫、李適之、王忠嗣等人先後離開。
    李倓看幾個大佬離開轉身向著高尚走了過來。
    高尚看李倓過來連忙低頭躬身抱拳說道:“郡王!”
    李倓微微一笑拍了拍高尚的肩膀說道:“高參軍!本王沒想到你是證人!”
    高尚躬身一禮說道:“微臣想做一個忠臣,所以不敢欺君!”
    李倓微微一笑說道:“好!很好!”
    李倓說完轉身看向安祿山說道:“李倓雖然紈絝但是卻是安帥救命恩人,安帥為何一定要汙蔑我呢?”
    安祿山起身笑著說道:“建寧郡王說笑了,安祿山哪有膽子汙蔑郡王,臣也是為了自保不得已而為之。”
    李倓微微一笑說道:“安帥想脫罪有很多方法,何必把我牽扯進來。”
    安祿山說道:“建寧郡王機智過人、宅心仁厚確實救了安祿山一次,既然如此再救安祿山一次又何妨?”
    李倓也嘿嘿一笑說道:“安帥既然承認李倓救了安帥兩次,安帥想怎麽謝我?”
    安祿山說道:“我知道建寧郡王喜歡美女!所以微臣給建寧郡王送幾個美女如何?”
    李倓故作驚歎說道:“安帥此話當真?”
    安祿山惻隱一笑說道:“微臣豈敢誆騙建寧郡王。”
    李倓說道:“那好啊!”
    安祿山眼中閃過一道厲光抱拳說道:“既然如此微臣就先告辭回去給郡王準備美女。”
    李倓微微一笑說道:“安帥如果真的有心把達奚盈盈送我如何?”
    安祿山緊緊握了握拳頭,然後神情一變哈哈一笑說道:“郡王既然喜歡有何不可!”
    李倓連忙拱手說道:“安帥真忠臣啊!怨不得陛下會如此喜歡安帥。”
    麵對李倓如此的威逼,安祿山內心其實早已經翻江倒海,但是現在還不是和李倓起衝突的時候,安祿山說道:“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李倓一聽知道安祿山什麽意思,但是已經不重要了。
    李倓看著低頭哈腰離開的安祿山歎了一口氣。他知道這樣是把安祿山算是得罪死了,但是他如果不幫一把達奚盈盈,達奚盈盈可能會不得好死,畢竟是自己利用了達奚盈盈,如果達奚盈盈因此喪命自己良心上過不去這道坎。
    安祿山離開後高尚對著李倓抱拳說道:“微臣多謝郡王!”
    李倓歎了一口氣說道:“我理解你!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樣做,不過你一定要心裏有數。”
    高尚沒有再說話而是躬身一拜然後慢慢退出大殿。
    李倓看了看空曠的興慶殿,他突然想起安祿山臨走時眼中的那一抹厲色,他知道安祿山接下來肯定會給自己找麻煩,隻是不知道他會用什麽方法給自己添堵。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