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割肉

字數:8878   加入書籤

A+A-


    李倓和李隆基兩個人說了很多話,中午飯都是在熏香殿吃的,兩個人一直聊到天黑李倓才離開興慶宮。
    通過這次長聊李倓知道自己還是錯看了李隆基。
    李隆基絕對不是個老糊塗,在政治上的精明也絕對不是他生活行為上的那種荒唐,李倓覺得如果給李隆基有一個更加形象的詮釋,那麽李隆基絕對是個比“糊塗蛋”老拜登還精明的政客。
    李倓出了興慶宮看到楊悅正守在興慶空外麵等他,李倓的心裏不由的一陣感動。
    得妻若此,夫複何求。
    楊悅看到李倓出來立刻跑了上去。然後把李倓全身上下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少什麽
    楊悅埋怨道:“你也不讓人送個信,我都快擔心死了!”
    李倓笑了笑說道:“和聖人單處,哪裏有辦法啊!別擔心了,我不是好好的嗎?”
    楊悅說道:“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我能不擔心嗎?”
    李倓小聲問道:“你都知道了?”
    楊悅說道:“第一時間金鳳樓就讓尤淩把消息傳給我了,嚇死個人了。”
    “沒事!有事也是別人!你夫君我是不倒翁!”
    楊悅瞥了李倓一眼說道:“別吹牛逼了,我聽說阿耶哪裏都亂成一鍋粥了。”
    “放心吧!亂的隻是下麵的一群人,阿耶沒事!”
    “那就好!你給我說說你和聖人都談了什麽?不會談了一天的女人吧?”
    李倓脖子右擰,說道:“咋說話呢?我是那樣的人嗎。”
    楊悅一雙眼睛笑成了一道彎:“那說了什麽?”
    李倓說道:“回去說!這裏不方便。”
    郡王府。
    “你說阿耶會和太子妃離了?”
    “這是肯定的!”
    根據曆史記載李亨確實因為此事和太子妃離婚了,李倓原來還覺得李亨此舉有點不太男人,但是通過這次發生的事情李倓覺得自己錯怪了李亨,李亨和太子妃離婚絕對是明智之舉。
    首先就韋氏諸人那白癡行為早晚拖累別人,其次李亨劃清和韋氏的關係,向李隆基表明自己的立場這是對的。
    楊悅有點不爽,說道:“這是為何?太子妃就是一個什麽都不管,又不參與的女人,管她什麽事?”
    李倓說道:“婚姻哪有你想的那麽簡單,婚姻不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事那是戀愛,婚姻是一個男人背後的社會關係和一個女人背後社會關係的聯合。”
    楊悅有點不高興地說道:“真繞嘴!”
    “所以你以後的盯著點我那個老泰山,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他。”
    “不是說過他了嗎?”
    “說過也沒用!人都是不長記性的,有的人刀架脖子上了還不知道悔改。”
    楊悅嘟著嘴說道:“那好吧!有時間我回去再說說他。”
    李倓點了點頭說道:“嗯!這樣最好!千萬不能犯了聖人的兩大忌諱,韋堅、皇浦惟明就是犯了另外一條忌諱。”
    楊悅皺了皺眉頭問道:“聖人的兩大忌諱是什麽?”
    李倓說道:“第一條是宗室、外戚、駙馬,非至親毋得往還;第二條是卜相占候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
    楊悅沒有說話而是慎重的點了點頭頭。
    “按你說的韋家這次豈不是大罪了?”
    李倓沉思了一下說道:“確實很大!本來聖人已經對他們已經網開一麵,敲打一下他們,讓他們腦子清醒一點有所收斂,但是他們拉幫結派、威逼聖人,聖人一旦認慫開了口子,其他的士人也會有樣學樣,長此以往一旦君弱必然出現逆臣,國家必然動蕩。”
    楊悅雖然聰穎,但是從來沒有接觸過政治,這其中利害關係她還是第一次聽說。
    楊悅疑惑道:“就這些你們就談了一天嗎?”
    李倓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道:“還有門閥和士人。”
    “士人我知道,什麽是門閥?”
    李倓嗬嗬一笑說道:“老泰山就是門閥!”
    楊悅有點不高興:“你怎麽又扯我阿耶頭上了。”
    李倓看楊悅不高興立刻說道:“那好!我不說了!”
    楊悅一看就開始擰李倓:“說!必須說!我想聽!”
    楊悅怎麽說都是楊慎矜閨女,李倓說了楊悅肯定要問個明白。
    李倓咧了咧嘴說道:“我說了你不高興,你讓我怎麽說。”
    楊悅說道:“你說了我不高興,但是你不說我就生氣了。”
    “好!我說!”
    對於楊悅的好學李倓還是十分肯定得。
    “你爹為什麽讓你和親?”
    “家族利益唄!這有什麽好說的!”
    “家族利益隻有這一項嗎?”
    “那還有什麽?”
    “你們家那麽多土地哪來的?”
    楊悅有些疑惑的說道:“自然是祖上留下的、聖人賞賜的,還有買的呀!這些全都是合法合規的!”
    “我知道!但是土地都到了你們家,老百姓沒了地怎麽生活?”
    楊悅嘴一翹說道:“土地那麽多百姓怎麽可能沒有地種,再說買地又不是我一家買,大家不都有錢了買地置房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呀!你一家這麽做還沒事,都這麽做天下百姓都沒土地了,沒了土地讓他們吃土?要飯?還是造反?”
    “這……”
    楊悅懵了。
    “如果讓我們家土地分給百姓對我家也不公平啊!我們家也不偷也不搶,我們也沒有強買強賣,都是雙方自願的簽訂的地契。”
    “我知道!但是就是民不聊生了,百姓沒飯吃造反了,天下大亂了,讓你做皇帝你說咋辦吧?”
    楊悅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都沒有錯天下怎麽就亂了呢?
    李倓笑了笑說道:“我說的這還是單方麵的,你們家不僅占了大量土地,並且還不用承擔賦稅和徭役,等土地都到了王公權貴手裏,國家的賦稅收入就沒了,國庫沒錢了,甚至不用百姓造反國家自己就散了。”
    楊悅想了半天說道:“那實在不行就讓權貴們把土地交出來一部分。”
    李倓咧著嘴笑了笑說道:“可是他們不願意呀,畢竟從誰的身上割肉都比較疼。”
    楊悅說道:“疼也得割!你不割命就沒了!”
    “說的不錯,聖人和李林甫就是這想法,不過他們兩個是隻想割別人的肉,卻舍不得割自己的肉。”
    楊悅說道:“這也太不公平了呀?”
    “所以他們就鬥起來了呀!”
    楊悅揉了揉太陽穴說道:“一切都是為了錢呀!”
    李倓說道:“對一切都是為了錢!”
    李倓所學的自然和古人學的不一樣,他自然清楚鬥爭的本質,不管什麽軍事戰爭和政治鬥爭都是表象,其實從根上挖就是利益。
    軍事都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服從經濟。
    就譬如農民起義說到底就是為了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這些都是經濟財富。
    大唐和吐蕃的戰爭的本質就是經濟利益,大唐需要維護大唐西域的利益和對外貿易利益,而吐蕃需要更廣闊的土地和財富。
    楊悅滿眼小小星星的看著李倓問道:“書上也沒這些東西你從哪裏學的!”
    李倓嗬嗬一笑說道:“我這是天生的,並且有一雙洞察一切的眼睛。”
    “切!吹牛!不說算了!大半天你就和聖人說“割肉”這件事嗎?”
    “沒說!”
    “沒說?”
    “隻說了前半段後半段沒說!”
    “為什麽?”
    “割肉這事我可不敢在他麵前!說了我恐怕小命不保,更何況他都老糊塗了!他隻會搞政治鬥爭,從別人身上割肉,哪像娘子你一樣聰慧過人,一點就通,懂的從自己身上割肉。”
    “滾!”
    楊悅知道李倓不想說有他不想說的理由因此也就沒有再問。
    李倓和李隆基除了討論內政,並且還討論了隴右最近的戰況。
    李倓離開後吐蕃果然和李倓預料的差不多,吐蕃大規模進攻河州、海晏。由於王忠嗣的提前布置,吐蕃沒有占到便宜,反而還吃了虧。隻不過王忠嗣沒有趁機進軍,李隆基對此似乎是有點不高興,李隆基想讓李倓去隴右一趟。
    即便不去李倓也知道怎麽回事,就是王忠嗣不想進攻。
    李倓本來不想去的,但是李倓又怕李隆基萬一派個人去了,回來一通說王忠嗣絕對沒好果子吃,因此李倓不得不應下,就是走個過場也得去轉一圈。
    隻不過有一個地方李倓失算了,尚結讚這個小癟三第二次回去後變聰明了,開始學著搞陰謀了,他給吐蕃高層出個主意,在吐蕃大軍進攻隴右的時候,派人去沙洲遊說遷居在沙洲的吐穀渾部眾,因為事情太過突然河西的墨離軍吃了大虧,並且玉門關差點被攻破吐穀渾叛軍攻破。
    “娘子!”
    李倓喊了一聲準備出門的楊悅。
    楊悅聽到李倓喊娘子臉立刻拉了下來,因為每次李倓開始喊楊悅娘子,就是李倓要做讓楊悅不高興的事了。
    “幹啥?又準備浪啥去裏?”
    李倓撓了撓頭弱弱地說道:“我可能要出一趟遠門!”
    “多遠?”
    “隴右!”
    “不行!”
    “聖諭!”
    “唉……”
    楊悅長長出了一口氣問道:“多久?”
    “很快!”
    “你別給我打馬虎眼!到底要去多久?”
    “我發誓不是去打仗,聖人派我去調查王忠嗣。”
    楊悅一聽立刻變的慎重了起來問道:“派你去調查王大夫,他這是犯了什麽錯了嗎?”
    李倓沒法隻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楊悅說道:“你咋不勸勸啊?”
    李倓歎了一口氣說道:我勸了!但是他是一根筋我有什麽辦法!”
    李倓也是惱火,你要是碰上一根筋、認死理的人真的沒有辦法,如果王忠嗣是那種好說話的人,他也不會被貶了以後自己想不開鬱鬱而終了。
    楊悅想了想說道:“我覺得你去不合適?”
    李倓說道:“為何?”
    楊悅說道:“王忠嗣是你伯父,你去查算什麽?就算是聖人讓你的也未必沒有閑言碎語,更何況本來就不是什麽大事,伯父隨便編一個糧草不齊就能說的過去,再說現在是農時輕而易舉就能糊弄過去,你何必跑來跑去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倓一聽覺得也是,這種借口楊悅都能想的到誰能想不到呢?自己去查出來問題了別人說我大義滅親,查不出來肯定有人閑言碎語,這很不符合自己置身事外的主張。
    李倓說道:“對!你說的對!我去確實不合適,那推薦誰去合適呢?”
    李倓有點頭疼了,因為必須找一個聖人和李林甫那邊都能接受的人,並且這個人還得是個老好人才行。
    楊悅眨了眨眼睛說道:“文武百官那麽多人,你自己不是號稱天下第一聰明人嗎?你扒扒撿撿都找不到一個人嗎?”
    突然李倓想到了一個人,於是看向楊悅說道:“讓我老泰山去怎麽樣?”
    “不行!”
    楊悅直接否定了。
    “為啥?”
    “不為啥!他不行!”
    “我說他行他就行!”
    楊悅有點生氣了說道:“既然我阿耶行!那李林甫和陳希烈也行。”
    李倓一愣說道:“你說啥?”
    楊悅瞪著眼睛說道:“我說李林甫和陳希烈也行!”
    李倓抱著楊悅就親了一口說道:“楊悅你真是太有才了!”
    李倓說完放下楊悅就往門外跑。
    楊悅一看連忙追了出去說道:“大晚上的你幹嘛去?”
    “麵聖!”
    “明天去不行嗎?”
    李倓早已經跑的沒了影子,根本沒有聽到後麵的話。
    楊悅隻能對著茫茫夜色說了一句:“這是又癔症了?”
    楊悅回過頭突然心裏一驚自言自語道:“他不會真的推薦李林甫吧?”
    楊悅說完撩起襦裙就準備出門去追李倓,不過楊悅到了門口又守住了腳退了回來。
    不是楊悅提醒李倓真的把陳希烈這個大活寶給忘了,陳希烈滿足了李倓的所有要求。
    ps2:陳希烈是進士及第,門下侍郎、崇玄館大學士,他在李適之罷相以後由李林甫推薦做了宰相。
    李林甫之所以推薦陳希烈做宰相,是因為陳希烈這個人柔佞易製不和李林甫爭權,說難聽點陳希烈就是個舔狗、毫無主見。其次陳希烈經常玩神符天降祥瑞取媚於李隆基,李隆基特別喜歡他。
    陳希烈對於權利政務什麽的根本不再意,他最在意的是宰相這個職位、名號,別人見麵了稱他一句閣老或者陳相。
    政事都是李林甫處理,而他所做的事就是每天坐在政事堂在公文上簽他的名字。
    不過陳希烈也不是沒脾氣,就因為李隆基和楊國忠無緣無故罷了他的相位,安史之亂時直接投降,並且跑到安祿山哪裏去做宰相。也就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不讓我做宰相,有人讓我做宰相。
    陳希烈也有一個優點,就是特別能說,一般舔狗都能說會道,嘴裏沒貨你也做不成舔狗。
    根據太平廣記記載:陳希烈進士及第後,曾為人撰寫碑文。後此人獲罪抄家,陳希烈也因碑文受到牽連,以為同黨,送交河南尹衙門。陳希烈毫無懼意,自我辯護,洋洋灑灑百餘言。河南尹薛季昶非常驚奇,把他請上廳來,道:“你將來能當宰相,我要把子孫托付給你。”
    牛不牛?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從階下囚成為座上賓。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