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亂始起
字數:7351 加入書籤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八月長安金鳳樓。
明珠進了屋發現達奚盈盈又是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
自從兩年前達奚盈盈滿心歡喜的收到碎葉來信以後整個人都變的十分不好,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發呆,茶不思飯不想,並且身形也越來消瘦,每次見到少主子李修遠也是不停的流淚。
明珠問過達奚盈盈,但是達奚盈盈從來什麽都不說。
明珠歎了一口氣說道:“小主子!”
達奚盈盈聽到明珠的聲音,慢慢的轉過了頭一雙憂鬱的雙眼對著明珠擠出一點笑容。
明珠心痛的說道:“小主子!你不能在這樣了!你告訴我碎葉城的來信裏麵到底寫了什麽?”
達奚盈盈苦澀的笑了笑說道:“我說過很多次了沒什麽!”
“我不信!是不是主子說你什麽了?”
“沒有!”
“如果沒有你把信給我!如果不然我就私自給主子寫信!”
達奚盈盈說道:“你這是越權!”
“越權就越權!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你不為你自己想想,你也得為少主子想想。”
達奚盈盈聽到明珠說到李修遠神情似乎有了鬆動。
明珠說著扭頭就往外走。
達奚盈盈很怕明珠給碎葉寫信,於是喊住明珠說道:“明珠你回來!你真是多想了,真的沒什麽!”
明珠停住身形說道:“除非你把信給我!”
“好!我給你!”
達奚盈盈從回身從桌案的一本書裏麵翻出一張折疊起來的紙,達奚盈盈將紙遞給了明珠。
明珠打開一看發現紙上隻有寥寥幾個字:切莫參與長安爭鬥,以免因小失大。
明珠看完然後將紙翻來覆去的看了一遍看著達奚盈盈說道:“就這些嗎?”
達奚盈盈歎了一口氣說道:“就這些!”
明珠有點懵逼然後說道:“你就為這些茶不思飯不想嗎?”
達奚盈盈沒有立刻接明珠的話而是走到一邊幽幽地說道:“據我所知!楊悅生了一個兒子,石國公主生了一個兒子,修遠雖然是長子,但是除了我沒有任何依靠,我不想讓修遠像我一樣總是活在人後,我想努力做一些事情,但是大王明顯就是責怪我擅自行動。”達奚盈盈說完就低下了頭。
明珠沒想到達奚盈盈竟然這麽敏感,於是勸慰道:“小主子你想多了,大王絕對不是這樣的人,都是他的孩子,他不會厚此薄彼的!”
達奚盈盈苦笑了一下說道:“大王是不會但是眾臣會,修遠是長子,我不想因為我讓他失去他所應得。”
明珠總感覺達奚盈盈有點柔柔弱弱的樣子,但是沒想到達奚盈盈竟然是這樣一個爭強好勝的人。
明珠歎了一口氣說道:“小主子!你聽我的別這麽執拗了!少主子相比很多人已經是人上人了。”
達奚盈盈說道:“人活一口氣,佛掙一柱香,我不會讓修遠在別人的歧視中生活,我一定要給他最好的,我一定要掙一掙。”
明珠說道:“可是……。”
達奚盈盈看著明珠說道:“修遠從小是你看著長大的,你難道忍心看著修遠任人欺淩嗎?況且你和尤淩和我留在長安,我們不求超過碎葉城的人,但是我們至少也要平起平坐吧!”
明珠想了想點了好說道:“可是大王已經說了不讓我們參與長安的爭鬥!”
達奚盈盈起身說道:“長安已經就這樣,我們參與不參與都無所謂了,我們現在做的事是要幫大王回長安。”
明珠歎了一口氣說道:“大王回長安難如登天。”
達奚盈盈笑了笑說道:“天下大亂了!大王就能回長安了。”
“天下大亂?就我們在長安的這些人嗎?”
“不隻是我們!有很多人都希望天下大亂,因為天下亂了所有人才有機會,現在隻不過少一個挑頭的人而已。”
“那我們該怎麽做?”
“你給河北送個信!鼓動安祿山造反!”
“小主子這能行嗎?萬一……。”
“現在天下人都在後麵推安祿山,安祿山不得不往前走。”
其實安祿山也挺悲催的,不管誰提起他都是安祿山要造反,等於是所有人把安祿山架在火上烤。
高尚認識李倓的時候,李倓還是個無權無勢的皇孫,高尚當時也不過是個戶曹參軍,他知道自己無權無勢,戶曹參軍可能就是自己終點,他之所以和李倓走到一起,就是因為李倓說敢不敢和他賭一把。
他不知道當時是怎麽鬼迷心竅了就中了李倓的激將法,然後就和李倓演了一出反間計。
高尚沒想到自己到了安祿山身邊就被安祿山重用,而李倓卻一直默默無聞,當時高尚都有點後悔了,但是後來李倓的異軍突起裂土封王又讓他看到了希望,同時也對李倓的高瞻遠矚驚為天人,他不知道李倓是如何在十年前就預見了今天的局麵。
上一次高尚在夷拔海見過李倓一次,李倓承諾內閣有他一席之地,這讓高尚欣喜若狂,隻不過高尚此時此刻並不滿足於小唐國的內閣,況且沒什麽功績他去做了內閣如何服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次李倓勢大但是李倓卻被困在了河中地區,如果沒有天時李倓絕對進不了中原,自己入閣則遙遙無期。
前一段長安送來了一封密信,信的內容是讓他鼓動安祿山造反。
雖然高尚不知道是不是李倓的意思,但是高尚卻認為長安的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樣,因為他們這些外麵的人以後想有一席之地必須有點拿的出手的功績才行。
對於安祿山高尚還是很了解的,別看安祿山外表傻不愣登的,其實安祿山精明的很,河北士族鼓動他造反,都被他拒絕了,他知道河北士族在拿他當槍使,甚至私底下安祿山曾經說過早晚要宰了這群人。
其實天下的形勢都看的很清楚,隻要李隆基還活著,誰跳出來蹦噠誰就會先死。
高尚正想著怎麽鼓動安祿山造反,這時門外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高尚收回心神問道:“何事?”
“主人!太仆丞嚴莊求見!”
高尚一聽眉頭瞬間皺了起來,他和嚴莊一直不和,這嚴莊怎麽會上門來拜訪自己呢?
“先把客人帶到正堂,我馬上就來!”
“遵命!”
安祿山最近心情很不好,主要是楊國忠不停的李隆基麵前挑唆,他很怕李隆基會下旨收了他的兵權,到時候他為了自保將不得不起兵造反。
安祿山現在對楊國忠的恨已經遠遠超過了李倓,有時候他挺羨慕李倓可以裂土封王,不過安祿山也隻是想想,畢竟自己隻是雜胡怎麽可能裂土封王!
安祿山隻想保持這種擁兵不朝的狀態,等將來天下大亂自己最少可以割據河北。
隻不過安祿山有一件事想不明白,天下那麽多節度使手裏都有兵,為什麽所有人都要針對自己呢?哥舒翰手裏的兵不比自己少,王忠嗣擔任四鎮節度使都沒人說他擁兵自重。並且不管是文官或者武將自己也沒和他們有多少仇怨,自己還都巴結他們,他們為什麽就不放過自己呢?特別是楊國忠除了互相看不順眼之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麽得罪他的?但是這個王八蛋一直的針對自己,就是想把自己整死。如果說到恩怨,隻有李倓是自己主動招惹的恩怨,但是李倓也沒針對過自己啊!這人到底是怎麽了?
安祿山想不明白,但是對於自己目前的處境感到十分的擔憂,於是他隻能找嚴莊和高尚給自己想想辦法,接下來自己到底該怎麽做。
嚴莊和高尚進了安祿山臥室就看到安祿山肥胖的身軀這個壓在坐榻之上。
“拜見大帥!”
安祿山艱難的起身然後看了看嚴莊和高尚說道:“聖人給我兒慶宗辦婚事!讓我去長安觀禮!你們覺得我該不該去?”
嚴莊一聽連忙勸阻道:“大帥萬萬不可呀!大帥去了恐怕將性命不保。”
高尚接著說道:“屬下讚同太仆丞所言,長安城內所有人視大帥為死敵,大帥如果回了長安絕對是入了狼窩,所以大帥萬不可回長安。”
安祿山忍不住罵道:“你們說長安這些人為什麽就盯著我不放呢?”
嚴莊和高尚互相看了一眼嚴莊說道:“大帥屬下有一言說出來怕大帥生氣,大帥恕臣無罪屬下才敢說。”
安祿山說道:“你說就是!我不會怪你的!”
嚴莊沉思了一下說道:“大帥在他們眼裏就是個不入流的雜胡,所有的升遷不過是靠獻媚聖人,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大帥竟然給貴妃做兒子……”
“嚴莊!”
安祿山大怒,氣的嘴唇發抖,安祿山暴怒,嚴莊一看連忙跪下說道:“大帥說過不會怪屬下的!”
安祿山胸膛起伏了半天才緩過神來,然後坐下麵無表情的說道:“你繼續說!”
嚴莊知道安祿山平時喜怒無常,沒想到這次竟然忍了下來。
嚴莊擦了擦汗說道:“長安的權貴和那些士大夫他們就是妒忌大帥,因為他們做不到大帥的忍辱負重,和低三下四,他們看著大帥步步高升就是眼紅。”
安祿山聽嚴莊說完“哈哈哈”大笑起來,接著說道:“嚴莊你起來!”
嚴莊說道:“謝大帥!”
安祿山接著說道:“嚴莊你說的對!他們就是嫉妒、就是眼紅。”
高尚接著著說道:“大帥!屬下認為不把大帥整死他們是不會罷休的,特別是楊國忠。”
安祿山聽到楊國忠的名字立刻罵道:“楊國忠這個王八蛋也是靠裙帶關係爬上去的,他憑什麽就容不下本帥。”
高尚接著說道:“大帥有句話叫防不勝防,您如果一退再退,將來將無路可退。”
“無路可退!老子就反了!”
嚴莊立刻說道:“大帥!早反晚反都是反,我們為何不早反呢!”
安祿山一聽小眼睛轉了轉說道:“太仆丞!不可輕言造反啊!一旦反了就是撕破臉,我們怎麽會是朝廷大軍的對手?我們不可能取勝的!”
嚴莊一聽說道:“大帥你太高看現在的大唐了,現在的大唐就像一個被酒色掏空的大漢,隻要輕輕一推就會轟然倒塌,將來大帥必然可以榮登九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他的不重要但是這個榮登九五卻讓安祿山心動,不過安祿山還是拿不定主意。
高尚看安祿山猶豫於是說道:“大帥我們對長安有三勝!”
安祿山一聽連忙問道:“哪三勝?”
高尚說道:“首先楊國忠屢征南詔死傷無數,河南、河北以及兩京民怨四起,並且天下士大夫對楊國忠獨攬大權怨恨已久,隻要我們以征討楊國忠的名義出兵,各州縣必然開門以迎大帥;其二李隆基沉迷女色,不理政事,任用李林甫、楊國忠排除異己、門閥士族怨氣衝天,而朝中全是些蠅營狗苟、酒囊飯袋、爭權奪利之徒;其三大唐外重內輕,境內根本無可戰之兵,如何能地方擋我河北之兵,況且各鎮節度使豈能沒有私心?”
安祿山聽高尚說完心動了,於是轉向嚴莊說道:“太仆丞有什麽要說的嗎?”
嚴莊接道:“我們一定要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洛陽和長安,隻要我們扼住大唐的咽喉和心髒,大事定矣!”
“好!就按你們說的辦!”
根據曆史記載: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範陽。命範陽節度副使賈循守範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岩守大同;諸將皆引兵夜發。
祿山出薊城南,大閱誓眾,以討楊國忠為名,榜軍中曰:“有異議扇動軍人者,斬及三族!”於是引兵而南。祿山乘鐵輿,步騎精銳,煙塵千裏,鼓噪震地。時海內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識兵革,猝聞範陽兵起,遠近震駭。河北皆祿山統內,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戮,無敢拒之者。祿山先遣將軍何千年、高邈將奚騎二十,聲言獻射生手,乘驛詣太原。乙醜,北京副留守楊光翽出迎,因劫之以去。太原具言其狀。東受降城亦奏祿山反。
李隆基得到安祿山造反的消息時還正陪著楊貴妃在清華池小住,開始的時候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祿山會反,因為安祿山造反根本就沒有勝利的可能性,安祿山最多是擁兵不朝。
但是當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像雪花一樣多的從各地飛到長安的時候,李隆基才知道安祿山真的造反了。
李隆基在確認安祿山造反以後沉思了半晌默默的說了一句:“傻胡兒!為他人做嫁衣!”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