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哥舒翰帶兵出征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楊國忠心裏很煩,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麽阻止李隆基禦駕親征,一旦李隆基禦駕親征李亨監國,楊國忠十分確定李亨絕對會整死自己。
楊國忠正在神遊天外德時候轎外傳來仆人的聲音。
“主子!到家了!”
楊國忠下了轎準備回府這時一個俊秀的小廝迎了上來。
“楊相!我家夫人有請!”
這個小廝楊國忠認識,這是楊三姐養的男人之一。
楊國忠本不想去見王三姐的,但是又改變了主意,楊國忠突然想到能阻止李隆基禦駕親征還得靠楊三姐。
楊國忠見到楊三姐的時候,楊三姐正慵懶的躺在床榻上假寐,兩個粉頭正給他捶背捏腿。
楊國忠進了屋“嘿嘿”一笑說道:“三妹好興致呀!”
楊三姐抬起眼皮瞟了一眼楊國忠,然後對著兩個粉頭慢條斯理的說道:“爬出去!領賞!”
接下來楊國忠看到了吃驚的一幕,隻見兩個粉頭立刻趴在地上,吐舌頭,呲著牙,然後邊爬邊“汪汪汪”的叫著向外爬去,楊國忠一直看著兩人消失才收回目光。
楊國忠回過頭發現楊三姐已經從榻上起來。
楊三姐看了看楊國忠說道:“男人和狗一樣,都踏馬是賤骨頭!”
楊國忠不知道楊三姐是什麽意思,但是惹不起呀!
楊國忠尷尬一笑說道:“三妹可真會玩呀!”
楊三姐看楊國忠不接自己的話茬於是問道:“誰掛帥?”
楊國忠歎了一口氣說道:“聖人要禦駕親征!”
楊三姐一聽罵道:“你個窩囊廢!你怎麽不阻止?”
楊國忠以前聽到楊三姐罵他窩囊廢都會情緒失控,但是這次卻沒有罵回去,而是十分委屈的說道:“我阻止了呀!但是沒用啊!”
楊國忠停了停繼續埋怨道:“聖人真是老糊塗了!他讓太子繼位他自己會落得什麽下場?”
“他老糊塗你也老糊塗了嗎?難道朝中大將都死完了嗎?你就不會舉薦一個人出征嗎?你除了整天和別人鬥,到了正事上屁用沒有!真後悔幫你這窩囊廢做丞相了,你知不知道聖人如果離開長安李亨肯定要監國,到時候我們楊家都得完蛋。”
楊國忠氣急了說道:“我知道啊!但是又能怎麽辦!都是封常清和高仙芝這兩個蠢貨造成的!”
“你少她媽給我來這一套!什麽事都向外推,你是宰相要你幹啥的?不管你想什麽辦法一定要阻止聖人禦駕親征。”
楊國忠連忙說道:“想讓陛下放棄禦駕親征的想法還得需要你出麵!”
楊三姐說道:“我出麵沒問題!我去找玉環說!但是誰掛帥?”
楊三姐這一問卻把楊國忠給問住了。
楊三姐繼續問道:“你踏馬趕緊說誰掛帥?”
楊國忠怯聲道:“無人選!”
“楊國忠你個王八蛋你消遣我呢?”
楊國忠受不了楊三姐的擠兌說道:“安思順!”
“你放什麽狗屁!安思順是什麽人?你他媽的腦子進水了?安思順做元帥你還不如讓安祿山做元帥呢?你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楊國忠氣急道:“我總不能讓哥舒翰為元帥吧?”
“哥舒翰為什麽不能為元帥?”
“哥舒翰有病,腿腳都不能走路了!”
“腿腳不能走路怎麽了,孫臏不是一樣打仗的?”
楊國忠一驚說道:“你咋知道的?”
楊三姐冷哼道:“老娘是飛揚跋扈不假!但是老娘不像你不學無術!”
楊國忠急道:“可是哥舒翰和李亨是一黨,讓他掛帥出征於我不利!”
楊三姐看了看楊國忠的那副沙雕嘴臉說道:“潼關一破不等李亨整你,安祿山就已經宰了你,到了這個時候了你還在搞內鬥!老娘當初瞎了眼幫你這個草包上位,你真她媽廢物一個。”
楊國忠被楊三姐罵的狗血噴頭,但是一句嘴也不敢還。
“就這麽定了!讓哥舒翰出征,我去找玉環說勸住陛下!你現在立刻馬上給我滾回家給聖人寫奏章舉薦哥舒翰!”
楊國忠隻能無奈點頭同意,楊三姐說的沒有錯!讓安祿山進了潼關自己必然死無全屍。
楊國忠犯愁其實李亨也犯愁,遠的不說就李隆基禦駕親征讓自己監國這事都是一件棘手的事。
張良娣看到焦躁不安的李亨說道:“殿下!聖人禪位於你是好事!你為何我接受呢?”
李亨說道:“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麽?”
張良娣吃了癟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給身旁的李係使了一個眼色。
李係得到張良娣的指示於是連忙說道:“阿耶!兒認為母親說的對!聖人已經年老體衰!精力大不如前,當年太祖父不是也把皇位禪位於聖人嗎?現在聖人把皇位禪位於你有什麽好擔憂的,我覺得阿耶應該接受而不是拒絕!”
李亨一聽訓斥道:“你懂什麽!你根本就不懂朝廷的凶險!”
這時一旁的李俶說道:“阿耶!兒覺得你拒絕聖人禪位是對的,畢竟聖人和太祖父性格不一樣,隻是兒不明白阿耶為什麽要拒絕三弟回長安平叛?以三弟的能力和實力必能平定逆賊幫阿耶榮登九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亨看了看李俶歎了一口氣說道:“你根本不了解你三弟,你三弟的野心甚至超過太宗皇帝,如果他回長安!大唐可能就萬劫不複了。”
李俶疑惑道:“兒不太懂!”
李亨說道:“你三弟對士族下手比聖人還狠!大唐的士族豈能容他,到時候不用叛軍長安就亂了。”
李俶接道:“可是目前安祿山的叛軍如何應對呢?”
李亨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但是楊國忠反對哥舒翰出征!”
李俶想了想說道:“阿耶可再次向聖人進言遙領兵馬大元帥,哥舒翰副之,這樣一來既能打消聖人的顧慮,又能堵楊國忠的嘴,何況現在危難之時楊國忠就算是想爭,也需要考慮當下的情況。”
李亨想了想說道:“好!我給聖人上奏章。”
在眾人的相勸之下,李隆基借坡下驢,收回禦駕親征的旨意。
據《新唐書·哥舒翰列傳》記載:十四載,祿山反,封常清以王師敗。帝乃召見翰,拜太子先鋒兵馬元帥,以田良丘為軍司馬,蕭昕為判官,王思禮、鉗耳大福、李承光、高元蕩、蘇法鼎、管崇嗣為屬將,火拔歸仁、李武定、渾萼、契苾寧以本部隸麾下,凡河、隴、朔方、奴刺等十二部兵二十萬守潼關。師始東,先驅牙旗觸門,墮注旄,幹折,眾惡之。天子禦勤政樓臨送,詔翰以軍行,過門毋下,百官郊餞,旌旗亙二百裏。翰惶恐,數以疾自言,帝不聽。然病痼不能事,以軍政委良丘,使王思禮主騎,李承光主步。三人爭長,政令無所統一,眾攜弛,無鬥意。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