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將相失和
字數:5133 加入書籤
哥舒翰收到楊國忠催促他進軍的公文,立刻將自己的心腹王思禮叫到了自己的帥帳。
王思禮看完楊國忠發來的公文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說道:“此乃楊國忠之奸計也,大帥萬萬不可從之,楊國忠此時督促你出關和叛軍交戰,必然是想借戰敗問罪於你!”
哥舒翰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但是他是丞相如果我不從之,他必然會向聖人進言誣陷我!”
王思禮想了想說道:“大帥!天下人都認為楊國忠驕縱召亂,無不恨之切齒。並且安祿山起兵是以誅楊國忠為名,屬下覺得我們應該效仿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之法,留三萬兵守潼關,率全部精兵回長安殺死楊國忠以謝天下。”
哥舒翰一聽大驚說道:“萬萬不可!這樣做我和安祿山有什麽區別,如此我將晚節不保!”
王思禮於是又說道:“或者我們就以少量騎兵潛至長安,劫取楊國忠至潼關殺之。”
哥舒翰說道:“這於上麵的行為有何不同?不妥!不妥!”
王思禮於是又想了想說道:“既然大帥講大義,我們不如逼楊國忠先動手!”
哥舒翰一聽連忙說道:“如何讓楊國忠先動手?”
王思禮說道:“安思順!”
哥舒翰一聽眼睛眯了起來說道:“接著說!”
王思禮說道:“楊國忠同安思順友好,二人一直狼狽為奸和大帥過不去,我們可以借聖人之刀殺安思順打草驚蛇。”
哥舒翰說道:“如何借刀?”
王思禮陰陰一笑說道:“安祿山謀逆,陛下已經對安思順生疑,我們可以讓人偽裝成安思順和安祿山的信使,然後擒之……。”
哥舒翰沉思了一會說道:“需要謹慎行事!”
王思禮陰陰一笑說道:“屬下明白!”
最近幾天楊國忠有點坐立不安,首先是哥舒翰誣陷安思順,李隆基本來就對安思順生疑於是就順水推舟將安思順殺之。同時楊國忠又得到了一個消息就是哥舒翰和王思禮密謀要殺他以謝天下,雖然楊國忠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否屬實,但是他和哥舒翰之間的恩怨確實真的。
楊國忠對此有點心驚,於是就將自己的親信魏方進叫到了府上商量對策。
魏方進聽楊國忠說道沉思了一下說道:“楊相!俗話說事出有因,我們此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哥舒翰既然對安思順下手了,那麽也極有可能對你下手,現在朝廷重兵都在哥舒翰之手,如果哥舒翰回軍西指,你的性命就難保了,即便他不回師,萬一脅迫陛下殺你,你當如何?”
楊國忠厲聲道:“他敢逼宮嗎?”
魏方進說道:“安祿山都已經是前車之鑒!他有什麽不敢的?”
楊國忠聽完咬著牙說道:“這個狗雜胡欺人太甚!魏大夫你覺得我當如何處之?”
魏方進說道:“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楊相手裏有兵豈能怕他!”
楊國忠一聽點了點頭說道:“好!我明白了!”
楊國忠於是就立刻進宮去見李隆基。
李隆基見了楊國忠問道:“你可給哥舒翰下了指令!”
“回陛下!臣已經給哥舒翰下了指令!不過哥舒翰說現在叛軍勢大,出兵不太合適!”
李隆基抿著嘴沉思了一會然後吐出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就再等等。”
楊國忠接著說道:“陛下!臣覺得潼關雖有重兵把守,但長安再無士兵,萬一哥舒翰出關失利,京師就很危險了,臣認為應當招募士兵以備不測。”
李隆基沉思了一下說道:“嗯!朕準了!”
楊國忠得到李隆基的準許,立刻招募監牧小兒三千於苑中訓練,讓自己的親信劍南道將領李富德擔任將領,但是楊國忠覺得還是不放心於是又募萬人屯於灞上,令心腹杜乾運率領,名為抵禦叛軍,實是防備哥舒翰,
公元756年六月初一,哥舒翰得到楊國忠募兵的事,意識到楊國忠會對付自己,於是就上奏李隆基將所募之兵歸屬潼關,李隆基怕哥舒翰多想於是就同意了哥舒翰的請求,接著哥舒翰就以商議軍務為由召杜乾運到潼關,哥舒翰隨即找了一個錯將杜乾運給殺了。
哥舒翰這一殺不要緊,不但讓楊國忠懼怕,更是引起了李隆基的疑心,並且此時一個壞消息傳到了長安,張巡失了雍丘,叛軍現在正在圍困睢陽,並且睢陽岌岌可危,這讓李隆基更加憂心忡忡,立刻下旨督促哥舒翰出關。
身在長安的李隆基憂心,待在洛陽的安祿山同樣煩躁不安。一方麵潼關久攻不下,另一方麵當初勸自己反唐的河北士族如今卻紛紛響應朝廷,更嚴重的是郭子儀和渾釋之已經攻下常山,自己的後路隨時會被切斷。
安祿山於是就遷怒當初勸自己謀反的嚴莊和高尚說道:“你們勸我反唐,我認為必勝。現在大軍被阻於潼關不能前;而北歸範陽之路也將斷絕,各地都是朝廷的軍隊,我們所占者隻有汴州、鄭州等幾個州郡,你們給我說接下來該怎麽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尚看了一眼嚴莊,嚴莊卻一聲不吭,高尚正要說話,這時田乾真說道:“大帥!自古以來,成就大事的帝王,哪個不是有勝有敗。四麵官軍雖多,但都是新召募的烏合之眾,怎麽比的過我們的精兵呢,您根本不必為此擔憂。高尚、嚴莊都是跟隨你多年的老臣,你一下就將他們廢棄,讓諸將知道,豈不人人自危。如果內部不和,上下離心,我們可就真的危險了。”
安祿山一聽小眼睛珠子一轉連忙對嚴莊和高尚說道:“我這人就是個暴脾氣!你們兩個千萬不要和我一般見識,但是如今困境該如何解決還需要你們二位費心了,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幹脆撤回範陽,我們手裏有數十萬大軍自保綽綽有餘。”
安祿山說完用小眼睛打量著嚴莊和高尚的動靜。
高尚看了一眼一聲不吭的嚴莊對安祿山說道:“大帥!臣覺得我們沒必要非要取潼關!”
高尚說完嚴莊和田乾真立刻疑惑的看向高尚。
安祿山說道:“中書侍郎意思是同意朕回範陽嗎?”
高尚接道:“非也!”
安祿山一聽說道:“高中書有何計策快說,就不要吊我們的胃口了!”
高尚說道:“大帥!範陽有史思明鎮守並且還有我們的大軍,唐軍偏師絕對沒有能力拿下範陽,我們最大的隱患是糧道,既然唐軍要斷我們糧道,我們為何不南下江淮?”
安祿山沒聽明白但是嚴莊和田乾真卻聽明白了。
嚴莊立刻說道:“大帥!高中書所言極是,江淮乃是長安的賦稅重地,隻要我們奪取江淮,我們就可以從江淮獲取糧草,關中沒了江淮賦稅支撐必然自亂,如此我們將立於不敗之地。”
田乾真接道:“大帥!江淮之兵全是弱兵,隻要我們派一上將必然勢破如竹,並且一旦我們南下,潼關唐軍必然會出關,他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我們南下。”
“哈哈哈!”安祿山鼓掌而笑說道:“你們真是我的肱骨之臣啊!就按你們說的辦!”
高尚回到住處立刻就收到了長安傳過來消息。
高尚打開密報隻見上麵寫著:“將相失和!聖人猜忌!”
高尚看到長安過來的消息大喜,立刻去見安祿山。
當天長安城中就流出了一個消息:崔乾佑在陝郡兵力不滿四千,並且所有兵力都是些老弱。
長安興慶宮。
李隆基雙眼通紅盯著大唐的輿圖,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休息了,因為根據前線傳回的消息,尹子奇將兵十萬從洛陽出發支援令狐潮,如此一來江淮之地危矣。
李隆基似乎是下定了決心說道:“大將軍派人給哥舒翰傳朕的旨意,讓哥舒翰兵出潼關!”
高力士一聽大驚跪地哭道:“陛下!此乃敵人散布的謠言阿!千萬不可中計阿!”
李隆基看了看高力士無奈的說道:“我豈能不知是敵人的陰謀!但是如果沒有敵人的陰謀,我豈能督促哥舒翰出潼關!”
高力士一臉吃驚的看著李隆基喃喃地說道:“陛下……。”
李隆基看了看高力士說道:“隻有哥舒翰大兵出潼關,叛軍才會從睢陽撤軍回援,這樣才能減輕睢陽的壓力啊!”
“可是萬一哥舒翰戰敗,長安危矣阿!”
李隆基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說道:“江淮是我大唐的賦稅重地,隻要江淮不丟,損失二十萬大軍我們一樣有翻身的機會,甚至潼關、長安都可以丟,將來都可以依靠江淮的錢糧重新奪回來,但是一旦江淮落入叛軍手裏,即便守住潼關和長安又有什麽用,我們將再無翻身的機會,叛軍會用江淮的錢糧慢慢磨死我們。”
高力士對於軍事隻是一知半解,對於戰略布局更是一竅不通,但是他知道打仗就是打的錢糧,沒有錢糧什麽都是虛的。
高力士抹了抹眼淚起身說道:“老奴遵旨!”
李隆基等高力士離開以後,李隆基看了看興慶宮的屋頂自言自語道:“哥舒翰!朕希望你能大局為重!不管你以前有什麽過錯!即便你和安祿山有一樣的心思!隻要你能放下成見好好用兵!你還是大唐的忠臣。”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