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激戰
字數:3820 加入書籤
李俶、郭子儀,王思禮敗於長安,讓身處鳳翔的李亨心中大驚失色,立刻下旨讓各關卡戒嚴。
俗話說禍不單行,公元757年五月十五日夜晚,在南陽苦守一年的魯炅在武令珣和田承嗣連續的圍攻之下不得不放棄南陽投奔襄陽。田承嗣領兵追擊,連續兩天輾轉交戰,魯炅帶著幾千人逃至襄陽,南陽盆地盡失。
江淮地區已經失了一半,現在南陽又失,如果襄陽再失李唐大軍將徹底失去糧賦之地。
對於李唐目前的困境李亨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整個鳳翔的流亡朝廷人心惶惶。李亨沒有辦法隻能將李泌召來商議。
李亨見到李泌連忙上前抓住李泌的衣袖哭道:“朕悔當初不聽先生之言落得如此境地,現如今還請先生救我大唐啊!”
李泌本不想管了但是看到李亨認錯於是歎了一口氣說道:“陛下!非臣不想助陛下!隻是生機渺茫啊!”
李亨一聽連忙說道:“有生機總好過坐以待斃!先生隻管講就是,朕一切都聽你的。”
李泌沉思了一下說道:“陛下!想破局我們必須置之死地而後生,集諸國之兵同叛軍決戰奪回長安才行,隻是……。”
李亨不等李泌說完連忙接道:“先生之策正合朕意,我這就下詔書!”
“陛下且慢!臣還沒有說完!”
李亨一聽疑惑的看向李泌
李泌歎了一口氣說道:“陛下!我們即便贏了此戰但是我們如何兌現承諾呢?”
“你是說吐蕃和回紇嗎?”
“正是!”
“先生不用憂心!朕言出必行!隻要他們幫朕奪回長安和洛陽!朕絕對會信守承諾!”
“臣知道陛下會兌現承諾!隻是恐怕會另生事端呀!”
李亨疑惑不解的問道:“先生什麽意思?難道吐蕃和回紇要反悔嗎?”
李泌無奈的說道:“臣不擔心吐蕃和回紇,臣擔心的是小唐王會借此發難效仿永王璘!”
李亨一聽眉頭一皺說道:“不會吧!逆子真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嗎?況且他要是出兵早出兵了怎麽可能等到現在。”
“陛下!小唐王早就想出兵了,他就是怕落人口舌才一直按兵不動,臣肯定他就是在等吐蕃和回紇的行動,一旦吐蕃派人接手安西、北庭,回紇肆虐長安和洛陽小唐王必然出兵。”
李亨沉思了半晌說道:“逆子真的要行叛逆之事嗎?他就不怕天下之士唾棄嗎?”
李泌都無語了,說道:“陛下!小唐王不會主動進攻唐軍,我隻怕他會對付吐蕃和回紇呀!”
李泌說到這裏李亨心裏一驚,他怎麽把自己的逆子忘了呢?李亨火急火燎地說道:“這該如何是好?先生你一定要想想辦法呀!”
李泌說道:“以臣的意思我們不妨先將安西北庭交於吐蕃,讓吐蕃派大軍駐守,這樣一來吐蕃就可以幫我抵擋小唐王。”
李亨一聽疑惑道:“現在就給他們?吐蕃萬一反水我們怎麽辦?”
李泌無奈的說道:“我們現在隻能與虎謀皮了,隻希望吐蕃能信守承諾!實在不行我們可以一邊同叛軍交戰,一邊讓吐蕃派人去接收,依臣對小唐王的了解,小唐王必然和吐蕃起衝突,隻要我們趁吐蕃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擊敗叛軍。”
李亨沒有辦法於是說道:“好吧!也隻能如此了!”
公元757年九月唐肅宗李亨為收複京師長安,以長子廣平王李俶為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率領唐軍及吐蕃,回紇、西域諸國之眾近十五六萬,由鳳翔出發,向東進攻。和曆史上的香積寺之戰相比雖然少了安西北庭大軍,但是多了幾萬吐蕃精銳,並且這次吐蕃大軍的將領還是紮達路恭,副將是吐穀渾小王莫賀吐渾。
安守忠得知李亨的動作,立刻將消息傳至了洛陽,安慶緒和嚴莊不敢怠慢立刻從各地抽調大軍支援長安,並且在軍中大肆宣傳李亨賣國割地從吐蕃和回紇借兵,同時準備對長安和洛陽進行屠城。
這件事本來是很機密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幾個人知道,但是李亨不知道安慶緒和嚴莊是怎麽知道的,並且在長安洛陽大肆宣傳。
回紇還好說,吐蕃可是和大唐打了上百年,大唐百姓可以說家家和吐蕃有仇,現在李亨竟然勾結吐蕃,百姓豈能不惱羞成怒。於是應征入伍者甚眾,幾天之內募兵三萬多。安守忠大軍增至十一二萬人。
李亨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但是現在騎虎難下!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再說百姓對於他來說根本就不算人,如果百姓在他眼裏算人他也不會說那一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鶻”
唐肅宗至德二年九月十九,郭子儀為了回避安守忠的騎兵優勢,將戰場特意選擇在了地形複雜的秦嶺北麓,以灃水和大川掩護兩翼。李唐大軍同安守忠大軍戰於長安城南香積寺,雙方激戰五個時辰,雙方共戰死約十四五萬人。
李歸仁率騎兵進攻吐蕃軍陣時遭到朔方左廂兵馬使仆固懷恩所率回紇騎兵攔截,河北唐軍騎兵在吐蕃和回紇夾擊之下盡沒,河北唐軍由勢轉為劣勢最後潰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安守忠、李歸仁、張通儒、安太清、孫孝哲等人逃回洛陽,田乾真和高尚二人下落不明。
曆史上香積寺之戰雖然慘烈,但是很少被提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香積寺之戰河北唐軍才是真的唐軍,而李俶郭子儀等人率領的軍隊除了安西軍和北庭軍基本都是蠻夷之軍。隴右、河西、朔方精銳早已經在潼關之戰、陳濤斜之戰和清渠之戰被李亨和李俶父子二人霍霍幹淨了!
雙方剛接戰蠻夷大軍就被河北唐軍殺的混亂不堪,這時候如果不是李嗣業帶安西、北庭唐軍抗住河北唐軍,蠻夷大軍早就被河北唐軍擊敗。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香積寺太血腥所以不願意提及,其實不是因為血腥而是因為當權者引外人屠殺自己同胞,他們沒臉說這事。要比血腥白起坑殺趙軍比這血腥多了。
如果河西、隴右、朔方精銳真的在李俶何至於給回紇葉護下跪求放過長安百姓。
尊嚴隻在劍鋒之上這句話沒有一點錯。
不過曆史在香積寺之戰過後又留下了一個曆史謎團。
《新唐書·仆固懷恩傳》記載:“會日暮,懷恩見王曰:“賊必棄城走,願假 壯騎二百,縛安守忠、李歸仁等致麾下。”王曰:“將軍戰疲,且休矣;迨明,與 將軍圖之。”對曰:“守忠等皆天下驍賊,驟勝而敗,此天與我也,奈何縱之?使 複得眾,必為我患,雖悔無逮。”王不從,固請,通夕四五反。遲明,諜者至,守 忠等果遁去。”
是什麽原因讓李俶拒絕捉拿安守忠李歸仁等人呢?隨後仆固懷恩再三請求李俶派兵追殺安守忠都被李俶拒絕了。安守忠、李歸仁、張通儒等人得以順利逃脫。
難道李俶和安守忠之間也是“空城計”嗎?
喜歡李隆基的紈絝皇孫請大家收藏:()李隆基的紈絝皇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