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奪死

字數:8714   加入書籤

A+A-


    甲申年夏秋之際,上南巡至杭州,駐蹕行宮,賜宴諸公主、皇子福晉,召樂者入侍。時有宮人烏拉那拉氏,陰為咒魘,自行斷發,懷刃犯蹕,刃及禦指,傷其末節,左右驚駭,幾致大變。當是時,後在禦前,見變起肘腋,奮不顧身,直前格之,效馮媛故事。又有樂者水氏等,奪烏拉那拉氏凶刃,以琴擊之,侍衛乃得擒逆者。賴後與水氏勇決,上得無恙。上嘉樂者之忠義,敕於西湖畔建祠立廟,命有司春秋致祭,牲用太牢,儀同節孝。——《清史影稿 高宗本紀》
    觀烏拉那拉如懿之毒,亙古罕聞。其族以強利盤剝,私設人市而起,豢優倡如犬彘,故如懿習見梟獍之行。初入宮闈,已伏禍根,冷宮釋回,不念皇恩。進侍衛於肘腋,通閹豎於禁闈,陷忠良於朝堂,摧龍種於內廷。在內不恭後妃,在外險傷郡主,雖賈後之惡,不過如是。至若驚馬殘子,訕君賣直,咒詛行刺,尤見其鬼蜮之至。——《清史影稿 奸佞傳》
    衛嬿婉在平板上劃出這兩段,然後點下“劃線”選項。
    這時劇組的工作人員來敲休息室的門:“衛老師,半個小時後要開始拍‘圓明園唱昆曲’那一幕,導演組請您去最後看看,調整一下戲曲表演方麵的細節。”
    衛嬿婉答應了一聲,收好平板,起身,出門。
    豎店原本是一處安靜的江南小鎮,20世紀90年代,一位導演要拍一部以鴉片戰爭為主題的電影,苦於尋不到一處合適外景,一家民營企業抓住機會,在豎店建設外景“廣州街”,出租給導演作為拍攝地。電影《鴉片戰爭》大獲成功後,豎店也揚名一時,近二十年來不斷建立新的外景,包括秦王宮、明清宮等外景,生生把上下五千年集於一鎮,成為一處影視基地。
    在衛嬿婉看來,外頭的景致,和圓明園終究是不同的,畢竟圓明園早已毀於一旦,後人基於斷壁殘垣和幾張舊照片的想象,也是擬態而非求真罷了。
    而且,江南溫暖濕潤的風,和北地也是不同。走到外頭,微風拂麵,令她恍惚,仿佛回到幾百年前,烏拉那拉氏被押回京城的黎明。
    如懿不是被一架馬車秘密送回京城,而是被押入囚車,一路上侍衛、獄卒大張旗鼓地將她斷發詛咒、乃至於刺殺今上之事宣揚得人盡皆知。
    福隆安甚至有意多拐了幾個彎,拖慢行程,順便借此事為餌,揪出了一批天地會、白蓮教的人,這是後話。
    如懿一到紫禁城,立刻被關進慎刑司。
    沒有寥落但依然寬敞的宮室,隻有低矮、幽暗的牢房。沒有佛像、檀香、鮮花,隻有滿地的血汙穢物和散發在空氣中的黴臭氣味。
    如懿呆呆地,也不拂去頭上的爛菜葉,徑直走向草垛跪坐而下,對著滿是汙垢的牆麵,拈起虛空中的一串佛珠,念出佛語三千。
    外間的燭光投進牢房,將如懿的影子投在她對麵的牆上。
    在她到了慎刑司不久,精奇嬤嬤和看守便說起聖駕回鑾的消息,又提起皇後娘娘不耐旅途勞頓,又受風寒,一回京便病倒了,皇上賞賜了許多名貴藥材,隻是皇後娘娘這一病,便再未見好。皇後娘娘仁心,病中不忍年歲已長的瓔珞、明玉兩名大宮女伺候,足足添了三倍的安家銀子,好生打發了二人,其餘到年紀的也放出宮,隻留下年輕宮女伺候。
    如懿嘴角綻開笑意,皇後其實已經年老體衰,先前也已患病,否則何必讓青櫻去診。皇後病著還要強撐著與皇帝一同南巡,無非是看過她能以宮女之身隨駕,心生嫉妒不平,以為自己要越俎代庖。隻怕就是如此用心過甚,才會一病不起,太醫醫得了病,也醫不了心,皇後的壽數就算沒到頭,將來病容憔悴,也是讓本就不在意她的皇上更加厭惡。
    看守又說起,皇上也病了,病得起不來床,已經下了旨意,在他病好前,國事皆由端親王代為處置。
    是的,二阿哥永璉,在皇帝回京後不久,便被封為親王,又有監國之責,如今皇上病重,上至朝臣,下至宮人,雖然不敢明說,心中卻已經有數了。
    若不是先帝立了秘密建儲的規矩,朝中宮中,早該尊端親王一聲“太子”了。
    另外,皇後病重,但六宮不可無人主事,故而皇上也聽從皇後諫言,詔封炩貴妃為炩皇貴妃,攝六宮事。
    如懿撇了撇嘴。
    這一晚,如懿又夢到了姑母。
    姑母怒斥道:“你曾深陷情愛之中不能自拔,優柔寡斷不能決絕,所以你才落得這般地步!”
    姑母嗓音淒厲:“便是皇帝讓你失望又如何?終究隻有一個皇帝,抓住了他,便抓住了一輩子的指望。”
    “曾經我也這樣想,我曾把一生托付於他,渴望得到安穩的人生,可是等待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姑母,我以為隻有這個男人會讓我失望,後來我才知道,真正讓我失望的,是我過了幾十年的這樣的日子。我不想再這樣了。姑母,我想問問您,您活著的日子,有哪一日是真正的平安喜樂,順遂無憂?我隻希望,從今往後,烏拉那拉氏的女子不要再進深宮,都能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引用自原作)
    烏拉那拉皇後看著如懿,眼底有複雜難辨的情緒。
    天邊傳來驚雷般的聲音:“踩在他人的血肉之上,你也配提平安喜樂,順遂無憂?”
    烏拉那拉皇後瞬間消失。
    如懿自驚悸中醒來,青櫻不知什麽時候已經站在牢門前,直勾勾地瞪著她。
    進忠來傳了口諭,皇帝要對如懿行板著之刑,每日兩個時辰,由雙喜、青櫻監刑。
    另外,雙喜還要受累,每天對如懿掌嘴。
    皇帝罰了如懿十幾日,還是鬱憤難平。
    當日水玲瓏和六位大仙臨離開前,告知了皇帝三個壞消息。
    第一,皇後沾了黑泥,必然命數不永,她也沒有辦法。
    第二,如懿給他下的搖香菇,因為咒魘的加持,毒性、成癮性和致幻性會強過普通搖香菇許多。
    第三,水玲瓏一開始以為那蟲子是咒魘,但吞下後才知,那也隻是咒魘的其中最接近本相的一道外相‘蟹不肉’,而真正的咒魘,就是如懿本身。
    如果如懿死了,皇帝就會再次受到咒魘的反撲,並且無法擺脫。
    所以,皇帝最多把如懿關在慎刑司日日折磨,卻是不能殺之而後快。
    他一鬱悶,心中就像有小蟲子在鑽,實在是難以忍受。
    他立刻叫道:“進保,朕要吃搖香菇磨的粉!”
    進保嚇得進來跪下:“皇上,太醫今日給您定的額量,已經吃完了,求您饒了奴才,奴才不能給您!”
    他額上青筋爆起:“你敢違抗朕!婉妃,婉妃!”
    進保嚇得麵如土色:“皇上,太醫現在還讓您吃那搖香菇,本就是因為那搖香菇癮頭大,驟然斷了您受不了,才先定了額量,慢慢地減下去,您每回吃得得比上回少,才能戒得掉啊!隻有戒了搖香菇,這痰迷心竅才能好轉啊皇上!”
    陳婉茵從外間急急走進來,一下跪下了:“皇上,進保公公說得對,您,您真的不能再進那勞什子了!”
    皇帝根本聽不進去,用殘缺的左手抓起桌上的鎮紙就擲了下去。
    鎮紙砸在地上,發出“當啷”一聲巨響,陳婉茵嚇得伏地哀泣,進保的頭埋得更低。
    皇帝一口氣沒喘上來,忽然直直往後倒去。陳婉茵徹底嚇呆了,一疊聲喊著太醫,進保也急急掏出通竅散,心中暗自咒罵如懿。
    皇後娘娘病倒後不久,皇上便心內發膨脹,口中無滋味,腳下如綿,眼中似醋,黑夜作燒,白晝常倦,下溺連精,嗽痰帶血,沒過幾日,就是睡的時候多,醒的時候少,更兼心裏總是想著“搖香菇”,看起來病得比皇後娘娘還重。經過黃太醫和包太醫診斷,這正是痰迷心竅的症狀。
    而秦立與進忠、進保在搜查全宮後,在拜爾果斯氏身上發現“搖香菇”,又在某處荒僻的井邊找到大量“搖香菇”,也佐證了如懿偷偷培育搖香菇,給皇帝下藥的事實。
    再尋了冷宮的侍衛一問,才知道去年冬日時節如懿就進過一次冷宮。
    這麽說來,皇帝已經被下藥至少半年,而他們竟然一無所覺。若是捅到皇上跟前,他們搞不好要落個失職的罪名。
    進忠想到當日的詭異情形,幹脆處理掉那些搖香菇,咬死了用於下毒的搖香菇隻有如懿那兒搜出來的那半朵,從消耗的量來看,應當是南巡前一個月開始下毒的。
    反正水玲瓏也說過如懿手上的搖香菇是有咒魘加持的,如懿使了妖術,讓那搖香菇毒性加重,即使吃一點點也中毒甚深,這個理由也能交待。
    而黃太醫和包太醫,在診脈後基本肯定,皇帝這痰迷心竅,除了搖香菇之毒,還有南巡一路上皇上每日都用了許多燕窩、銀耳、雞湯等生痰之物,難以克化,才加重了病症。
    但那些補品是所有隨行的福晉、公主們一同進獻的,何況皇帝本來注重進補,也有每日食用燕窩的習慣,這些女眷事先也不知皇上中毒之事,難道他們能說這麽多皇親貴胄的孝心加重了皇上的病情?
    太醫院從來長著同一條舌頭,皇帝得到的診斷結果,是他一切病症,都是如懿下搖香菇、以及陰為咒魘所致。為今之計,必須先把搖香菇戒除,再緩緩而治。
    但此物要戒談何容易,加上皇上身子本就不好,太醫不敢貿然斷了搖香菇,隻能把那半朵磨成粉,若是皇上犯了癮頭給皇帝吃一點,再逐漸減量,讓上帝的龍體一點點擺脫搖香菇的影響。
    皇上吃到搖香菇後,沉溺於幻覺之中,雖也是損元氣的,對於他們這些伺候的來說倒是還好,但吃不到搖香菇的時候,便會煩躁不安,亂發脾氣,讓本就虛透了的身子雪上加霜,病愈更是遙遙無期。
    皇帝迷迷糊糊中還留存著對諸子的忌憚,他像一頭年老的獅子,因衰弱、疾病對自己的地盤更加執著,也就不願在眾阿哥跟前露了虛弱之態,更不能讓他們借著搖香菇拿捏了自己,於是不許任何阿哥、福晉、公主前來侍疾。如今能勸誡皇上的皇後娘娘臥病在床,炩皇貴妃要主理六宮,也抽不開身。諸妃之中,除了婉妃娘娘還肯來侍疾,其他人都是能推就推。婉妃娘娘本是膽小性子軟的,如何能勸,隻怕今日吃這一嚇,日後也要與其他娘娘一般推脫了。
    黃太醫和包太醫急匆匆過來,好不容易才讓皇帝醒過來。
    然而皇帝醒是醒了,卻是略動動就天旋地轉,還完好的手指酸麻不能動彈,甚至說話時舌頭都有些發硬。
    兩名太醫跪地道:“皇上痰症已深,有了輕微中風的症狀,必須趁現在病症還輕,平心靜氣,臥床安養,否則若是生了風痹,恐怕要半身不遂。”
    皇帝根本不能平心靜氣,他渾身亂戰地扯下帳帷上塗金鏤花銀熏球丟出去:“進忠!著人去慎刑司傳朕口諭,如懿那賤婦,要用什麽刑就該用什麽刑!”
    包太醫跟黃太醫對望一眼,這話都說不清了,看來皇上病得比想象的要重。
    進忠正要退出去,嬿婉便一路小跑,幾乎是撲進了內殿。
    她華美的衣衫因她幅度過大的動作有了褶皺,精致的妝容也擋不住滿麵的灰敗和驚慌。
    她跪伏於地,沒等皇帝發問,便哀戚道:“皇上!皇後娘娘她,她……”
    一語未畢,她已經淚流滿麵,趙一泰、王蟾和春嬋這時候才堪堪追著嬿婉進了內殿。
    趙一泰跪伏於地,顫聲道:“皇上,皇後娘娘不大好了,請您去看看吧……”
    青櫻幾乎是瞬間就跪倒在地,與其說是跪,不如說是摔下去的。
    皇帝呆了一呆,進保著急忙慌地去捧他的靴子要給他穿上,但他隻搖了搖頭,縮回了床上,好不容易才擠出一句話:“黃太醫、包太醫、青櫻,你們去長春宮,還有,進保,去宣永璉、永琮、璟瑟入宮,皇後還有什麽願望,皇貴妃,你一一照辦就是。”
    說完,他翻了個身,用被子蒙住頭。
    他自問從前對皇後沒有男女間的喜歡,中間也許萌發過一絲情意,也被皇後溫和卻隱隱拒人千裏之外的態度給磨滅了。
    但他到真正聽到皇後行將就木的消息,那瞬間的恐懼與空虛,才讓他真正明白,他對皇後到底抱有什麽感情。
    雖然皇後比他小一歲,但他其實,一直把皇後當成他向往的額娘來看待。
    皇後這樣身份高貴的額娘,不必如他的額娘一般,在他出生後就被宣稱死亡,無名無分地作為宮女跟在他身邊,而是可以名正言順地給他關愛,他也就可以子以母貴,不會在圓明園度過孤獨而備受冷落的童年;皇後這樣慈愛溫柔的額娘,不像景仁宮一般容不下先帝的孩子,甚至容不下他,他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童年、少年,不必擔憂許多明槍暗箭;皇後這樣安分謙遜的額娘,不會如當今太後一般與他爭權奪利,彼此算計,形同陌路。
    現在,嬿婉卻告訴他,皇後就要死了?
    而且,因為他和皇後的刻意隱瞞,旁人看來皇後是得了風寒,但按照水玲瓏的說法,皇後是因為替他擋下邪祟的攻擊,黑泥入體,才會這麽快就不行了。
    他不敢想象,亦不敢麵對。
    嬿婉咬咬唇,敷衍地行個禮就帶著驚慌失措的陳婉茵和失魂落魄的青櫻快速退出去了。
    當晚,皇後崩逝。
    皇帝趕到長春宮時,六宮嬪妃、皇子、福晉、公主,還有宮女太監,已經跪了一地,哀哭不止。
    他這才發現,如懿也被帶了來。
    她的臉腫著,嘴唇破裂,頭發散亂,即使進來前已經用一桶冷水衝洗過,還是渾身散發難聞氣味。
    連續十幾日的板著之刑讓她時不時頭昏欲嘔,牢房的潮濕肮髒又讓她添了咳逆帶血的症候,慎刑司的精奇嬤嬤疑心是癆病,切切叮囑來押解如懿的人,萬萬小心,不可讓罪人把病氣過了皇上和宮中其他貴人。
    在西洋,癆病曾是一種時髦,因為得病的人會消瘦而麵生潮紅,有種病態美。然而病終歸是病,肉體經過病魔的損耗,都是支離脆弱的。如懿的癆病也隻是讓她更加呆滯,她從前便岌岌可危的風雅、通透、清醒,如今早已蕩然無存。
    她呆呆地在長春宮中轉悠,仿佛皇後的崩逝和她無關,她隻是一個年老癡呆的老太太,誤入別人的靈堂。
    兩個活鬼般的人麵麵相覷,半晌,皇帝一語未發,揚起手中一柄打開的湘妃竹灑金折扇,狠狠從她的耳畔直劈到了顴上。他落手極重,來得又急又狠,居然連灑金扇麵都刮破了幾折。如懿倒伏在地上,聽得有無數細蟲在她頭顱裏死命紮著,耳邊嗡嗡亂響,頰上隻是發木。她沒有反應過來,隻是盯著他微白的雙鬢,嗬,那顏色,像極了除夕夜中紛碎的落雪,像未亡人眼睛,淡白,死沉。引用自原作)
    這樣慌促的相遇,臉頰上劇烈的腫痛,他卻連用手打她亦不肯。她卻在依稀的茫然中辨別著他的樣子。她清楚地記得,腦海裏的,那最後一次相見時,他的模樣。衰老如黃昏的陰翳,不可抗拒地到來。引用自原作)
    皇帝本就虛弱,如今急怒攻心,更是覺得心髒砰砰亂跳,眼前金星直冒。他喘了幾下才喘勻了氣,冷冷丟下一句:“你做了什麽,你自己清楚。”便不再看她,轉而掀開白布,看向床上的遺體。
    皇後還未換壽衣,此時隻穿著一身素白寢衣,麵容恬淡安詳,除了麵色是不正常的蒼白,幾乎如睡著了一般。
    皇帝開口,舌尖發木,口齒更加不清:“皇後……去之前,留了什麽……什麽話?”
    嬿婉在哭泣的間隙回答了他:“皇後娘娘說,想請皇上,將青櫻保留輝發那拉的姓氏,改回原名,放其出宮。”
    皇帝點點頭道:“朕準了。還有什麽?”
    嬿婉道:“皇後娘娘和阿哥、福晉、公主們說了會兒話,讓他們做好人,行正道,最後說,想和姐妹們喝杯臣妾點的茶,還提了……如懿。臣妾謹遵皇上之命,去告知各宮姐妹,還提了如懿出來,結果還在準備茶水時皇後娘娘就……”
    她再也說不下去,泣不成聲。
    皇帝閉了閉眼,皇後去時,竟無一字留與他。
    就仿佛他隻是人間匆匆一過客,萍水相逢後便相忘於江湖。
    他緩緩轉身,疲憊開口:“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皇後德行兼備,事朕克盡敬慎,仁慈寬厚,未嚐有失,著,賜諡‘孝賢’。如懿,帶回慎刑司,賜牽機藥。”
    他說完這句,眼中清明頓失,整個人癱軟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