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命脈盡在他掌握之中

字數:5053   加入書籤

A+A-


    當夜,大帳內燭火通明。魏武俯身在案前,左手按著羊皮地圖,右手翻閱著三輔戶冊。
    青銅燈盞中的膏油將盡,火光在他緊鎖的眉間跳動。
    "三輔三十萬口,四千頃薄田..."他手指重重劃過地圖上標注的武關位置,"百姓貧困,至少要兩年才能恢複元氣。"算珠在案上清脆作響,"涼州歲入一千二百萬斛,三輔兩年需糧千萬石..."
    突然,他猛地拍案而起,驚得帳外守衛的鐵甲錚錚作響。
    洛陽大亂的消息,此刻怕是已傳到劉莊耳中。
    武關!
    這個連接關中與南陽的咽喉要道,必將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
    "來人!"魏武厲聲命令道,"傳令涼州,調一萬五千精銳十日內入三輔!一萬駐槐裏,五千守武關,由麹義擔任武關守將!"
    他凝視著地圖上形如鎖鑰的武關地勢,"五千精兵據險而守,足擋十萬之眾!"
    軍士隨即領命而去。
    算珠再次撥動:潼關駐軍加上三輔用度,歲耗三十萬石。他嘴角扯出一絲冷笑:"剛好是一年歲入...也罷!"
    魏武的目光光轉向案頭那卷竹簡,司馬防呈上的豪族罪證在燭光下泛著冷光。
    魏武緩緩展開,指尖撫過一個個燙手的名諱:韋、杜、張、第五、法、趙...這些盤踞關中的百年世族,此刻命脈盡在他掌握之中。
    "陛下初定長安,必會安撫豪族..."他喃喃自語,竹簡在掌中發出細微的摩擦聲。
    殺,則並州董卓、偽帝劉莊、益州劉焉必會趁虛而入;
    不殺,新政難行,豪族必成掣肘。
    "鏘"的一聲,竹簡被重重拍在案上。"來人!傳左禦史大夫!"
    甲士領命而去,不多時成公英掀帳而入。
    "德才,且看這個。"魏武推過竹簡,“有何高見?”
    成公英細細閱畢,忽然輕笑:"昔日光武帝得天下,對河北豪強是何手段,該殺的郭聖通一族,該賞的陰氏家族。
    如今大王欲取天下,當讓中原豪族看到——順者如陰氏昌盛,逆者如郭氏覆滅!但現還不是大開殺戒的時候,畢竟這裏麵很多家族都以儒學入仕。唯有韋氏、杜氏和金氏乃是真正豪族!"
    魏武微微一笑:"好一個"順者昌逆者亡"!你這番話,倒是讓本王想起個有趣的主意..."
    ……
    兩日後,長安城南郊祭壇。
    初春風掠過黃土夯築的九層高台,玄色旌旗獵獵作響。
    劉協身著十二章紋冕服,在宗正劉虞的攙扶下緩步登壇。
    孩童瘦小的身軀幾乎要被繁複的禮服淹沒,卻在禮官唱喏聲中挺直了脊背。
    "維建安元年,皇帝臣協敢用玄牡..."
    稚嫩的童音在曠野回蕩,祭文念至"邙山蒙難"時,劉虞突然向前一步,高聲道:"陛下遇險之時,天現紫氣貫月之象!"
    他轉身指向台下肅立的魏武,"涼王魏武臨危救駕,正是紫薇垣輔星下凡!"
    百官嘩然。
    隻見劉虞從袖中取出一道金冊,陽光下"如朕親臨"四個篆字熠熠生輝。
    小皇帝接過金冊,在禮官攙扶下顫巍巍走到魏武麵前:
    "賜尚父...攝政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魏武單膝跪地,玄甲與地麵相撞發出鏗然聲響。
    當他抬頭時,正對上小皇帝清澈卻深不見底的眼眸。
    金牌入手沉甸甸的,背麵"代天巡狩"的陰文硌得掌心發燙。
    "詔曰——"劉虞展開第二道聖旨,"涼王嫡女,冊封萬年公主,待及笄之日,入主中宮!"聲音突然拔高,"即日起,三輔兵權盡歸攝政王統轄!右扶風劃入涼國疆土!"
    台下韋氏、杜氏等豪族族長麵色驟變。
    卻見羽林郎已將各家公子"請"到一旁——明為宿衛,實為質子。
    魏武按劍立於禦階之下,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玄色的鎧甲上,鍍上一層血色。
    他身後祭壇下滿是鐵甲森然的涼州銳士,將手中長戟重重頓地,金鐵交鳴之聲震得祭壇銅鈴嗡嗡作響。
    ……
    當天晚上!
    魏武正在大帳,一名傳令兵疾奔而至,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竹簡。
    魏武接過,嘴角的笑意深了幾分。
    "退下吧。"魏武揮退傳令兵,轉身來到案前。
    大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他棱角分明的側臉。
    他拆開竹簡,目光如電般掃過上麵的蠅頭小字:
    "龐德已據潼關,董、何二賊兵馬未動。然劉莊在武關外蠢蠢欲動,若不速取,恐失先機。詡以為,當趁夜發兵,先發製人。"
    魏武的手指輕輕敲擊案幾,目光投向懸掛在牆上的關中地圖。
    "來人!"他沉聲道。
    一名軍士應聲而入,躬身待命。
    "傳令:呂布率五千精兵駐守潼關,不得有誤;龐德即刻赴任右扶風太守,領五百輕騎前往槐裏,督運糧草,務必確保軍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賈詡率餘部星夜兼程,搶占武關,等待麹義援軍換防。"
    魏武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另,告訴賈詡,若遇劉莊兵馬,格殺勿論。"
    軍士迅速記錄完畢,複述無誤後匆匆退出。
    ……
    翌日清晨,魏武早已在大帳中批閱各郡田畝冊籍。
    案幾上堆滿了竹簡,他時而皺眉,時而冷笑。
    這些數字背後,隱藏著多少世家大族欺上瞞下的把戲。
    "啟稟大王,太仆司馬防求見。"一名軍士在帳外高聲稟報。
    魏武頭也不抬:"讓他進來。"
    帳簾掀起,司馬防大步而入。
    他身著絳色官服,腰間玉帶輕響,身後跟著四名抬著大木箱的仆人。
    木箱沉重,仆人額上滲出細密汗珠。
    "拜見涼王。"司馬防深深一揖,額頭幾乎觸地,"在下已按王命,將三輔各郡官員及世家罪證收集完備,請大王過目。"
    魏武這才抬眼,目光如刀般掃過那幾個木箱。
    司馬防會意,立刻命人打開。
    箱蓋掀起的瞬間,一股墨香與竹簡特有的氣息彌漫開來。
    每個箱內都整齊碼放著數十卷竹簡,每卷上都係著不同顏色的絲帶以示區別。
    "都分類好了?"魏武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司馬防連忙答道:"回大王,均已分類。這箱紅色絲帶的是韋氏家族的罪證,藍色為杜氏,黃色為張氏,綠色則是——"
    魏武抬手打斷:"夠了。"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帳內投下陰影,"你回去通知這些家族的族長,明日午時,我要在帳外見到他們——"
    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以及他們的長子。"
    司馬防的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但很快恢複鎮定:"諾。在下這就去辦。"
    魏武目送司馬防退出大帳,轉身走到兵器架前,取下一柄青銅劍。
    劍身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芒,映照出他眼中深不可測的寒意。
    "來人,"他忽然開口,"傳令下去,明日調三百軍士,列陣於大帳兩側。"
    "諾!"帳外軍士領命而去。
    魏武歸劍入鞘,目光再次落在那幾箱罪證上。
    這些世家大族盤踞關中數百年,根深蒂固,若不趁此機會好好敲打,日後必成心腹大患。
    明日之會,便是他魏武立威之時。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