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若能網開一麵,三輔百姓必感恩戴德
字數:4157 加入書籤
魏武轉身喝道:"讓左禦史大夫來!"
帳外軍士甲胄鏗鏘,抱拳應道:"諾!"腳步聲匆匆遠去。
不多時,成公英疾步而來,他深深一揖:"拜見涼王。"
魏武指著案幾上堆積如山的竹簡:"你把這些讓人連夜全部抄錄一份。"他頓了頓,"尤其是各郡田畝冊與罪證,要分開裝訂。"
成公英目光在三個大木箱上停留片刻,心領神會:"諾!臣這就調集可靠文書,親自監督。"
……
翌日午時,魏武正在用膳。青銅食案上擺著炙肉、醃菜和黍米飯,一尊溫酒冒著熱氣。
突然,營外傳來驚天動地的哭嚎聲。
"涼王要殺我們啊!"淒厲的喊叫穿透大帳。
魏武放下象牙箸,眉頭緊鎖。
帳外哭喊聲越來越響,隱約能辨出是數十人齊聲哀嚎。
他拍案而起:"何人如此哭鬧!"
牛皮帳簾被猛地掀開,閻行鐵甲染塵,抱拳急報:"啟稟大王,三十餘名朝廷官員帶領家眷,皆披麻戴孝跪在營門。守營軍士阻攔他們進入,他們就在營外哭天搶地。"
魏武眼中寒光一閃,案幾被拍得震響:"胡鬧!隨我去看!"
……
營門外景象令人瞠目。
三十多名官員清一色粗麻喪服,頭戴素冠,身後女眷更是披頭散發,捶胸頓足。
幾個白發老者甚至以頭搶地,額上血跡斑斑。
見魏武現身,哭嚎聲驟然拔高,如喪考妣。
"我們苦啊!涼王要殺我們啊!"一名杜氏老者涕淚橫流,手中還舉著寫滿血字的麻布。
魏武冷眼掃過這群人,轉向閻行:"去把我帳內三個木箱取來。不知是哪個就問成公英。"閻行領命而去。
魏武轉身麵對哭嚎人群,突然厲喝:"堂堂大丈夫!竟作女兒態!"聲如雷霆,驚得幾個正在撒潑的婦人跌坐在地。
"爾等身為朝廷命官,冠帶袍笏皆代表朝廷威儀!今日這般模樣,是要讓天下人看朝廷笑話嗎?況且此處是軍營重地,再敢喧嘩每人三十軍棍!"
哭聲戛然而止。
幾個正往臉上抹泥的官員僵在原地,舉著的手不知該放下還是繼續。
魏武心中冷笑:若真存了死誌,何不學屈原投江?這般作態,不過是以退為進罷了。
……
很快閻行帶人抬來三個大木箱。
魏武大馬金刀坐在最中間的箱子上,他俯視著鴉雀無聲的官員們,忽然展顏一笑:"諸位既然這身打扮來,想必也知道了什麽事吧?"手指輕輕敲擊箱蓋,發出沉悶的咚咚聲。
跪在最前的人抬起頭來,喪冠歪斜露出灰白鬢發:"涼王明鑒,老臣等實在不知犯了何罪,竟要累及全族......"
魏武不待他說完,突然一腳踹開身邊木箱。箱蓋轟然落地,露出滿滿當當的竹簡。
他隨手抓起一卷,慢條斯理地展開:"永和六年,韋氏私占民田四百頃;建寧元年,杜氏勾結羌人走私鹽鐵;熹平三年,張氏隱匿人口千餘......"
每念一句,就有一名官員麵如土色。
營門外忽然安靜得能聽見竹簡摩擦的沙沙聲。
魏武見他們如此驚恐,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手指輕輕敲擊木箱:"請司馬記室來!"
不多時,司馬朗身著深衣,腰佩青綬,步履沉穩地走來。
那些官員見狀瞬間一片嘩然,有人低聲驚呼:"這不是司馬建公的長子嗎?"
更有人麵如死灰,顯然知道這位以剛正不阿著稱的年輕官員意味著什麽。
"伯達,"魏武隨手拾起一卷竹簡,"按照大漢律法,這些人該當何罪?"
司馬朗深施一禮:"諾!"他接過竹簡,聲音清朗如鍾磬:"《漢律·盜律》有雲:"官吏私占民田過五十頃者,當棄市;勾結外族走私鹽鐵者,族滅;隱匿人口過百者,黥為城旦舂...""
隨著一條條律令宣讀,官員們麵如死灰。有人雙腿發軟跪倒在地,有人額頭滲出豆大汗珠,更有甚者已經抖如篩糠。
……
就在此時,一名身著素麻喪服的中年官員突然上前一步,拱手高聲道:"啟稟涼王!求大王明鑒!"
他聲音嘶啞卻堅定,"連年征戰,三輔之地十室九空,去歲大旱,百姓易子而食!我等為保全宗族血脈,不得已而行此下策,實在是走投無路啊!"
魏武目光如電掃向此人:"你是?"
那人深深一揖:"下官京兆杜陵韋端,字休甫,現任太仆。"
"原來是京兆三休之一,"魏武微微頷首,"聽聞韋休甫書法冠絕關中,今日一見,膽識亦是不凡。"他目光掃過人群,"那麽金尚、第五巡二位何在?"
話音剛落,兩名官員連忙起身行禮。一人麵容清臒:"下官金尚,字元休,現任太尉。"另一人須發斑白:"下官第五巡,字文休,任太尉掾。"
魏武微微頷首,忽然話鋒一轉:"我聽聞杜畿,字伯侯,善斷疑難案件,可在諸位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人群中站起一位約莫三十出頭的官員,雖然身著喪服卻掩不住一身正氣:"在下正是杜畿。"他身旁跪著一位雙眼通紅的老婦人,正用粗布衣袖抹淚。
魏武目光落在老婦人身上:"此婦人是令堂?"
杜畿深深一揖:"正是家母。"
魏武吩咐道:"來人,賜座。"
軍士連忙搬來一張雕花胡床,小心翼翼地扶著老婦人坐下。
這突如其來的禮遇讓在場官員都露出詫異之色。
魏武卻突然麵色一沉,目光如刀般刺向杜畿:"既然你以善斷案著稱,那麽依你之見,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杜畿不卑不亢,再次行禮:"涼王明鑒。如今天下板蕩,百姓易子而食。
昔年管仲相齊,見百姓為活命而偷盜,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晏子治東阿,見官吏為賑災而逾製,曰"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政"。
今三輔饑荒,人相食啖。若以太平之法繩非常之時,恐如宋襄公之仁,徒有虛名而害實政。若論罪,則舉朝無完人;若論功,則無人不可赦。"
營門外鴉雀無聲,連風聲都仿佛靜止。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魏武的反應。
突然,魏武仰天大笑:"好一個杜伯侯!"他拍案而起,"今日方知何為真名士!那依你之見,本王該如何處置?"
杜畿直視魏武,一字一頓:"昔年齊桓公赦管仲之罪而霸諸侯,今日涼王若能網開一麵,三輔百姓必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