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荀文若乃王佐之才,當委以重任

字數:4664   加入書籤

A+A-


    魏武聞言,眼中精光一閃,嘴角卻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陛下新登大寶,正該大赦天下。"他緩步上前,戰靴踏在散落的竹簡上發出細碎的聲響,"過往之事,孤可以既往不咎。"
    話音未落,腰間佩劍突然出鞘,寒光乍現。
    隻聽"哢嚓"一聲,木箱一角應聲而斷,切口平整如鏡。
    劍鋒直指地上斷木,魏武聲音陡然轉冷:"但若今後還有人敢欺壓百姓、中飽私囊——猶如此木!"
    眾官員渾身戰栗,額頭抵地不敢抬起。
    魏武轉向司馬朗:"在營門設燎火,將這些竹簡當眾焚毀。"他頓了頓,"燒盡之前,不得放一人離開。"
    "諾!"司馬朗肅然領命,立即指揮軍士搬來薪柴。
    火光很快衝天而起,竹簡在烈焰中劈啪作響,黑煙盤旋升空。
    魏武負手而立:"即日起,三輔之地行涼國新政。"他目光如電掃過眾人,"明日午時前,將隱匿的田冊、人口簿悉數上交。杜伯侯,此事就交由你全權督辦。"
    杜畿深深一揖,衣袂及地:"在下領命!"
    魏武不再多言,轉身大步返回大帳。
    ……
    帳內,三個裝滿竹簡的木箱靜靜擺放。
    魏武手指輕叩案幾:"讓左禦史大夫來。"
    閻行抱拳應諾,鐵甲鏗鏘聲中快步離去。
    不多時,成公英匆匆入內。
    "德才,"魏武指向木箱,"將這些竹簡秘密送至龐令明處。這些人恐怕本性難移,派人監視,若有人膽敢陽奉陰違——"
    成公英心領神會:"臣明白。"
    ……
    第二日,杜畿便帶來了田冊和人口簿,魏武定睛一看。
    好麽,這群人藏了五萬多百姓!和一千頃田畝!
    但是,魏武依然覺得,肯定還有更多!
    ……
    兩日後清晨,魏武正在大帳批閱軍報,忽然帳外傳來急促腳步聲。
    "報!武關軍情!"
    傳令兵單膝跪地,雙手呈上密封的竹簡。
    魏武挑開泥封,細看之下嘴角微揚——賈詡已率軍完全控製武關要隘。
    他執筆在簡上疾書數行:"傳令賈尚書,固守武關為要。另遣精騎斥候,密切監視南陽郡動向,一有異動即刻來報!"
    "諾!"傳令兵正要退下,又一名軍士疾奔而入:
    "潼關急報!"
    魏武展開竹簡,眉頭驟然緊鎖。
    簡上墨跡淋漓,寫著洛陽百姓大規模逃往長安,傳言董卓與何進再度交兵,董卓部眾正在洛陽城中燒殺搶掠。
    "啪!"竹簡被重重拍在案上,帳內燭火為之一顫:"速傳令呂將軍,派精銳斥候潛入洛陽,務必探明實情!"
    "諾!"軍士領命飛奔而出。
    魏武凝視著案上的地圖,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洛陽的位置。
    "董卓與何進火並..."他低聲自語,"以何進那點本事,必敗無疑。"突然,他眼中精光一閃,"難怪當日撤軍時,董卓沒有追殺,原來早有盤算!董卓若吞並何進部眾,挾持劉辯..."
    魏武冷哼一聲,"自立為帝?他還沒這個膽量!"
    ……
    兩日後,校場上塵土飛揚。
    魏武身著輕甲,親自督導涼州鐵騎操練。
    忽然一騎飛馳而來,劉和翻身下馬,衣袍上還帶著趕路的塵土。
    "啟稟大王!"劉和單膝跪地,聲音急促,"陛下急召,請大王速往行宮議事!"
    魏武眉頭一皺,將手中長戟扔給親衛:"備馬!"
    ……
    行宮大殿內,氣氛凝重。
    魏武大步踏入時,隻見荀彧正跪伏在地,素色衣袍上還帶著逃亡時的汙漬。
    劉虞見魏武到來,連忙起身:"涼王來了!快請上座!"又轉向荀彧,"文若,將你所知之事詳細稟告涼王。"
    荀彧直起身,雖麵容憔悴卻目光清亮:"啟稟涼王,董卓與何進因立帝之事兵戎相見。董卓設伏斬殺何進,盡收其部眾。如今洛陽..."
    他聲音微頓,"董卓縱兵劫掠,百官遭戮,幸存者四散奔逃。"
    魏武不動聲色地摩挲著腰間玉帶,心想:這與斥候所報分毫不差。
    他故作疑惑:"立帝之事?文若可知詳情?"
    荀彧搖頭:"具體緣由臣亦不知。但觀董卓所為,無非是借機奪權罷了。"
    魏武目光轉向端坐主位的劉協。
    少年天子雖強作鎮定,但緊握扶手的手指已然發白。
    魏武拱手道:"陛下,荀文若乃王佐之才,當委以重任。"
    劉協聞言,稚嫩的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尚父所言極是。即日起,拜荀彧為尚書令,總領尚書台事。"
    荀彧深深叩首:"臣,謝陛下隆恩!"
    魏武離開行宮時,夕陽已染紅了長安城的雉堞。
    他策馬緩行,腦海中不斷回響著"廢立之事"四個字。
    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與遠處軍營的號角聲交織在一起。
    回到大帳,魏武揮退左右,獨自在帳內踱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立帝之爭..."他喃喃自語,突然停下腳步,"洛陽隻有劉辯一帝,何來廢立之說?"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纏繩,突然瞳孔一縮,"除非...是劉協!"
    這個念頭如閃電般劈開迷霧。
    魏武猛地轉身,案幾被撞得搖晃,竹簡嘩啦散落一地。"董太後!"
    他幾乎是咬著牙吐出這三個字,"董卓自稱董太後族人,而劉協正是董太後撫養長大..."
    "來人!速傳成公英!"
    不過片刻,成公英匆匆入帳,還未來得及行禮,魏武已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德才,事情有變!"隨即將自己的推測和盤托出。
    成公英聽完,麵色漸漸凝重如鐵。
    他捋著胡須沉思良久,突然倒吸一口冷氣:"大王,若真如此,董卓必會派人來"迎請"陛下回洛陽!"
    他快步走到地圖前,"屆時他以天子名義發號施令,大王若不從便是抗旨,若從...則成籠中之鳥!"
    帳內一時寂靜,魏武突然冷笑一聲:"好個董仲穎,這是要置我於進退維穀之地。"
    成公英壓低聲音:"為今之計,當立即在涼州各郡張貼告示,宣揚大王救駕之功,同時揭露董卓與何進狼狽為奸、禍亂朝綱的罪行。
    更要強調董卓為奪權殺害何進,致使洛陽生靈塗炭..."
    魏武若有所思地點頭:"先發製人,搶占大義名分。"
    "其次,"成公英繼續道,"若董卓真派人來迎,就讓董卓親自來長安麵見陛下。他若帶兵前來,便是謀逆;若孤身前來必殺之!"
    魏武撫掌大笑:"妙!以董卓之狡詐,必不敢來。屆時他隻能另立劉辯,而陛下...哈哈哈!"
    成公英正要再言,魏武卻突然抬手:"好!就按你說得做!即刻傳播此事!"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