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逃回並州並非唯一解決方法

字數:4084   加入書籤

A+A-


    書房內,燭火搖曳。魏武看著最新戰報,忍不住拍案大笑:"好!好極了!河東、弘農兩郡同時起義!河東郡是通往並州的要道,若能拉攏郭大,我們就能控製此地!"
    薑冏卻上前一步,神情凝重:"大王,臣以為不妥。"
    "哦?"魏武挑眉,"為何?"
    "我們對弘農義軍有恩,但對河東義軍毫無交情。"薑冏分析道,"河東義軍完全獨立,若冒然拉攏,反受其製。不如等他們陷入困境時再出手相助。"
    司馬朗點頭附和:"確實如此。我們對郭大一無所知,若主動示好,反倒會被他們拿捏。不如靜觀其變。"
    成公英沉思片刻,獻上一計:"大王,臣以為可請陛下任命郭大和張晟分別為河東太守和弘農太守。如此,即便二人日後求援,我們也有正當理由介入。"
    "妙計!"薑冏和司馬朗異口同聲,"臣附議!"
    魏武眼中精光閃爍:"就這麽辦!孤即刻上表陛下,請封二人官職。董卓已派牛輔領兵一萬前往河東鎮壓,徐榮也領兵一萬奔赴弘農。
    傳令龐德,加強潼關守備。再命人秘密送一批兵器去弘農!"
    成公英行禮道:“諾!”
    第二日清晨,魏武立即派遣使者快馬加鞭趕往長安,上表朝廷請求封郭大、張晟分別為河東太守和弘農太守。
    劉協在賈詡和荀彧的建議下當即準奏,並特意讓使者強調這是涼王魏武的舉薦。
    消息傳開後,郭大很快派遣部將楊奉為使者,秘密求見龐德,提出用河東郡豐富的鹽鐵資源交換涼州糧食。
    龐德不敢擅專,連夜派人飛報涼昌。
    經過深思熟慮,魏武同意了這個交易,並特意囑咐:"糧食要給足,要讓河東百姓知道是誰在救濟他們!"
    ……
    這一日,魏武正在書房仔細研讀各地戰報。
    突然,哈達快步進來稟報:"大王,左禦史大夫有要事求見!"
    魏武放下手中竹簡,眉頭微皺:"宣!"
    成公英匆匆入內,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喜色:"拜見大王!"
    "德才何事如此高興?"魏武好奇地問道。
    "啟稟大王,劉璋找到了!"成公英激動地說,"現已被潼關守將呂布收押!"
    魏武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閃爍:"好!速速派人將他安全護送到涼昌來!"他略一思索,"讓趙達負責接待,務必好生款待,不可怠慢!對了,德才此人是怎麽找到的?"
    成公英聞言詳細稟報了發現經過:"此人帶著家仆偽裝成流民混在災民中,守軍見他衣著雖破舊卻有人服侍,覺得可疑才將其羈押。審問之下,方知是漢中王劉焉之子劉璋。"
    ……
    十日後,劉璋被秘密押送至涼昌。
    趙達將其安置在金樽樓內,每日以美酒佳肴、歌舞美姬相待。
    這位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很快就在奢華的囚籠中放鬆了警惕。
    ……
    轉眼又過十日,前線傳來捷報:龐德設計讓張晟誘敵深入,再派呂布斷徐榮後路,成功生擒徐榮。龐德請示該如何處置徐榮。
    魏武站在地圖前,手指劃過玄菟郡的位置,若有所思:徐榮是玄菟郡人...日後若征討高句麗,或許能派上用場。
    他取來錦帛,揮毫寫道:"以仁義相待,若不肯降,放其歸去,不可為難。"
    ……
    數日後,新的戰報接踵而至:郭大擊潰牛輔大軍,聚眾十萬北上太原,直逼代國國都晉昌;同時,劉莊派朱儁率十萬大軍攻打潁川郡,兵鋒直指軒轅關。
    書房內,魏武站在精心製作的沙盤前,凝視著上麵插滿的各色旗幟,麵容顯得格外凝重。司馬朗、薑冏和成公英則端坐一旁。
    "傳大司農曹操來見我!"魏武突然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
    ……
    不多時便帶著曹操匆匆趕來。
    曹操一進門就感受到房中凝重的氣氛,不由得整了整衣冠。
    "曹司農,"魏武直入主題,"郭大已攻至晉昌城下。想必你也知道,令郎曹昂與其家眷正在城中。"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孤會想辦法救他們出來,並確保郭大軍不會傷害他們。定會讓你們父子團聚。"
    曹操聞言,眼眶瞬間泛紅。
    他深深一揖,聲音微顫:"臣...多謝大王恩典!"
    魏武上前扶起曹操:"孟德不必如此。涼國的財政與糧倉鹽鐵,還需你多費心。"
    "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大王所托!"曹操鄭重承諾。
    ……
    待曹操退下後,魏武轉向成公英,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即刻傳令龐德和賈詡,不惜一切方法保護曹昂。"他特別加重語氣,"記住,是不惜一切方法。"
    成公英心領神會,肅然行禮:"諾!"隨即快步離去。
    此時書房內隻剩下魏武、司馬朗和薑冏三人。
    魏武指著沙盤上洛陽的位置:"如今董卓雙線戰敗,劉莊又兵逼洛陽。二位以為董卓會如何應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朗上前一步,指著沙盤分析道:"啟稟大王,洛陽雖是四戰之地,但如今形勢已危如累卵。"
    他的手指劃過周邊地形,"北依黃河,南望嵩嶽,東據虎牢,西控函穀,看似險要,實則一旦關隘被破,便是甕中之鱉。
    臣以為董卓唯有帶著劉辯逃回並州,先解太原之圍。"
    魏武若有所思:"如此說來,董卓或許會成為第一個滅國的王?"
    這時,薑冏突然開口:"大王,臣以為董卓並不會滅亡,而且逃回並州並非唯一解決方法!"
    "哦?"魏武挑眉,"子明有何高見?"
    薑冏神情肅穆,鄭重行禮道:"啟稟大王!郭大雖聚眾十萬,聲勢浩大,但董卓在冀州尚有五萬兵馬,加上收編的何進舊部,總兵力不下十萬,足以與郭大抗衡。
    況且晉昌城高池深,易守難攻,若無數月圍攻,斷難攻克。臣以為,董卓未必會倉皇回師。"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從並州劃向冀州:"董卓更可能鋌而走險,率主力東出,直取冀州腹地!以戰養戰,從冀州獲取糧草補給。如今冀州同樣遭災,正是最虛弱之時。"
    魏武目光一凝,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案幾:"這確實是步險棋,可謂背水一戰。若敗,則萬劫不複;若勝..."
    他深吸一口氣,"冀州乃天下糧倉,人口逾五百萬。若讓董卓坐大,實乃兵家大忌!"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