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樂不思蜀

字數:4322   加入書籤

A+A-


    司馬朗突然上前一步,拱手道:"啟稟大王!臣以為薑大夫未免危言聳聽。冀州豈是那麽容易吞下的?燕國與遼國唇齒相依,遼國絕不會坐視董卓坐大。
    況且董卓兵馬無法全數從並州進入冀州,最多占據數郡之地。屆時必與燕國陷入拉鋸,最終兩敗俱傷。以董卓之智,定會選擇回防並州。"
    薑冏搖了搖頭:"司馬大夫此言差矣。董卓深知並州地瘠民貧,一直謀求向外擴張。如今冀州虛弱,正是天賜良機。隻要能在入冬前站穩腳跟,來年開春便可鳩占鵲巢,以冀州養兵!"
    "夠了!"魏武突然拍案,打斷二人的爭論。
    他站起身,在沙盤前來回踱步,最終停在秦直道的位置:"無論董卓作何選擇,此次重創都是天賜良機。孤決定乘勢蠶食上郡,控製秦直道,為日後全據三輔鋪路!"
    薑冏聞言,深深一揖:"大王!臣以為萬萬不可!涼國不宜再啟戰事!"
    他直起身,目光堅定,"其一,大王已頒下十年休養生息之令,各地皆已開始籌備。若此時出兵,便是食言而肥,各地籌備方案都將作廢,徒耗民力!"
    魏武眉頭微皺,但並未打斷。
    薑冏繼續道:"其二,征討上郡路途遙遠,糧草消耗巨大。如今已過播種時節,若糧草不濟,大軍恐將無功而返。其三..."
    他深吸一口氣,"涼國現有兵馬十萬,其中兩萬駐守三輔,敦煌、張掖、北地各有駐軍,合計五萬在外。
    若再調兵,武威守備空虛。萬一他郡趁機作亂,都城無重兵鎮壓,後果不堪設想!"
    司馬朗也上前附和:"臣以為薑大夫所言極是。大王不應因小利而動搖國策。"
    殿內一時寂靜。
    魏武凝視著沙盤,突然放聲大笑:"哈哈哈!說得好!子明一言驚醒夢中人!孤險些被眼前小利蒙蔽了雙眼。"
    他欣慰地看著兩位謀士,"有爾等敢於直言的忠臣在側,何愁大業不成!"
    他轉身對侍從道:"傳令下去,三日後孤要在金樽樓設宴款待劉璋。讓閻行、趙達和盧洪隨行。"
    ……
    三日後,金樽樓內張燈結彩。
    樓外重兵把守,樓內絲竹聲聲。
    廳堂內,青銅燈樹將整個空間照得如同白晝。
    十二名樂師在角落奏著舒緩的樂曲,八名舞姬隨著旋律翩翩起舞,輕紗羅裙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
    劉璋坐在主賓席上,左右圍著五六名絕色佳人。
    一名粉衣女子正用象牙箸夾起一塊炙鹿肉,輕輕吹涼後送到他嘴邊;
    另一名藍衣女子則捧著夜光杯,將葡萄美酒緩緩倒入他口中。
    劉璋滿麵紅光,早已沉醉在這溫柔鄉裏。
    魏武高坐主位,目光深邃地觀察著劉璋的一舉一動。
    待一曲終了,他突然開口:"璋公子,聽聞你很想回益州?"
    劉璋聞言,手中的酒杯差點跌落。他慌忙推開身旁女子,結結巴巴道:"大、大王何出此言?在下從未有此念頭啊!"說著,驚慌地看向一旁的趙達。
    魏武輕晃著酒杯,似笑非笑:"令尊將你留在洛陽為質,隻帶三子劉瑁入蜀。你曆經這般磨難,難道就不思念父親,不想回到他身邊?"
    劉璋愣了片刻,突然摟住身旁女子,放聲笑道:"大王說笑了!我父親既已棄我於不顧,我為何還要念他?"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涼昌美酒佳人,勝過益州千萬倍!"
    魏武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舉杯示意:"既如此,公子就安心在涼州住下。我在城東為你找了各宅邸,你可以搬到那裏居住!美酒美人樣樣不缺!"
    劉璋聞言大喜不已道:“多謝大王!”
    ……
    十五日後,魏武正在書房與大司馬段煨對弈。
    青銅燈盞映照著棋盤,黑白棋子錯落有致。
    魏武執黑子沉吟片刻,緩緩落下一子:"段大司馬,如今國內兵馬隻作防禦,不事征伐,孤擔憂將士們會懈怠啊。"
    段煨捋了捋花白的胡須,從容落下一枚白子:"大王,自古樹欲靜而風不止。養兵蓄銳,為的是什麽,想必大王比老臣更清楚。"
    "可惜涼州難以訓練水軍。"魏武歎了口氣,又下一子,"將來若要攻取揚州,怕是難上加難。"
    段煨點點頭,白子輕叩棋盤:"確實如此。造船需大量木材,而涼州最缺的就是良木。若大興造船,勢必影響鐵器鍛造。"他抬眼看向魏武,"不過..."
    魏武會意地接話:"南方河網密布,北方則以漕運為主。水軍作戰,注重水勢地形。"說著,他隨手落下一子。
    段煨突然一愣,隨即笑道:"大王,您這步棋..."
    魏武定睛一看,不由啞然失笑:"哎呀,下錯了!悔一步如何?"
    "大王,"段煨搖頭笑道,"自古落子無悔啊。"
    "罷了!"魏武將手中棋子一扔,笑道,"一步錯,步步錯。這局沒什麽好下的了。"
    段煨卻意味深長地說:"大王何必灰心?揚州又不是孤島懸海外。隻需順流而下,水陸並進,何愁揚州不破?就像這棋局,一時的失誤,未必會影響全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人相視而笑。
    就在此時,哈達匆匆入內:"啟稟大王!洛陽急報!"
    魏武神色一凜,揮手打亂棋局,接過竹簡。
    段煨連忙起身:"臣告退。"
    "不必。"魏武擺擺手,"坐下陪孤繼續下完這局。"
    段煨看著淩亂的棋盤:"可這棋局..."
    "重新來過便是。"魏武淡然一笑,同時展開竹簡細讀。
    忽然,他眉頭緊鎖,手指不自覺地敲擊案幾。
    劉莊派朱儁攻打軒轅關,董卓令胡軫領兵一萬抵擋;皇甫嵩領兵一萬駐守函穀關;胡軫另率一萬兵馬扼守虎牢關。
    而董卓本人,竟挾持劉辯和百官,率領兩萬精兵前往河內郡!
    魏武將竹簡緩緩放在案幾上,心想:董卓終究還是挾持陛下遷都了...不過眼下,我們還是要先穩固自身根基。
    他重新將注意力轉回棋盤,與段煨繼續對弈。
    黑子白子交錯間,段煨突然捋著花白的胡須,若有所思道:"啟稟大王,臣忽然想到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段公但說無妨。"魏武落下一子,抬眼問道。
    段煨神情轉為嚴肅:"涼州地廣人稀,糧草運輸極為不便。效率低下,損耗巨大,動輒耗費數月時間。臣在想,這十年休養之期,能否設法解決這個難題?"
    魏武執棋的手在半空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段公此言切中要害。"
    他沉思片刻,"確實,從敦煌到長安,千裏迢迢,運糧隊伍往往要損耗五成糧草在路上。若能解決這個問題..."
    二人又下了幾手棋,魏武突然道:"此事容後再議,先下完這局。"
    ……
    喜歡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請大家收藏:()亂世攀鱗:寒門梟雄篡漢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