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王向陽回前線,李三一傳話
字數:5801 加入書籤
王向陽萬戶聽後,臉上露出欣喜之色,他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如此甚好啊!我早就聽聞伯爵大人在長安設有一家辦事處,這次我帶來的很多長安弟子,他們的賞銀,多少也會寄回家裏。伯爵大人如此體貼入微,王某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李三一微笑著擺了擺手,謙遜地回應道:“哈哈哈,這不過是順手為之罷了。這辦事處的設立,主要是為了方便長安與河西郡兩地的人們相互聯絡,畢竟兩地相隔甚遠,有這樣一個聯絡點,可以讓大家的溝通更加順暢。”
兩人接著又就一些具體細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半個時辰。最後,王向陽滿意地站起身來,向李三一拱手道別,然後才緩緩離開營帳。
“你把這幾件事,處理一下,明天都安排好了。”李三一一邊說著,一邊將剛才與王向陽萬戶商量的事情,迅速地記錄在本子上。他的字跡工整而清晰,仿佛這些事情已經在他的腦海中反複演練過多次。
寫完後,李三一把本子遞給身旁的宇文飛,語氣堅定地說道:“這些事情非常重要,你一定要確保它們都能順利完成。”
宇文飛接過本子,仔細看了看上麵的內容,然後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是,少爺,我立刻去安排。這些東西,我現在就讓人去辦理,明天一定能送到前線。”
李三一滿意地點點頭,他對宇文飛的辦事能力一直很放心。宇文飛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為人忠誠可靠,是他得力的助手之一。
“嗯,去辦吧!”李三一揮揮手,示意宇文飛可以去執行任務了。
宇文飛應了一聲,轉身快步走出營帳。他的步伐穩健有力,透露出一種果斷和幹練。
李三一看著宇文飛離去的背影,稍稍沉思了一會兒。他在腦海中又梳理了一遍明天的安排,確保沒有遺漏任何重要的細節。
待一切都確認無誤後,李三一才緩緩起身,離開營帳,回到營地的臨時營帳中休息。
第二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王向陽便前來向李三一辭別。畢竟他作為前線的主帥,這裏的事情一旦處理完畢,還是盡早返回前線更為妥當。
用過午飯後,李三一獨自一人留在營帳中,處理著軍中的各種事務。盡管戰事暫時停歇,但後續的事宜卻異常繁雜:將士們的功勞評定與封賞、戰俘的處置、逃兵的清理、人口的遷移以及傷亡撫恤等等。這些工作不僅需要細致入微地處理,還需要考慮到朝廷和伯爵府的不同需求。看來,除了秦懷玉和秦魁之外,家兵營地還需要物色一個能夠勝任副手職務的人選。
正當李三一專注於處理這些事務時,一名在轅門外執勤的家兵軍官前來稟報:“少爺,有一個自稱洪雙民的人前來求見。”
李三一聞言,略微抬起頭,應道:“哦,請他進來吧。”
“是。”軍官領命而去。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過後,洪雙民走進了營帳。
“外臣洪雙民拜見伯爵大人。”洪雙民一進門便躬身行禮道。
“嗯,免禮,坐吧!”李三一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洪雙民坐下。
待洪雙民緩緩落座後,隻見營帳內的親衛隊隊員如訓練有素的蜜蜂一般,迅速而無聲地端上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然後又像幽靈一樣悄然退出了營帳,仿佛他們從未出現過一般。
李三一看著洪雙民,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問道:“你家主人可是有什麽事情要交代?”
洪雙民趕忙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地回答道:“是的,伯爵大人。我家主人按照大人您之前的吩咐,在主帥失蹤的情況下,在副帥的協助下,已經成功收攏了八千餘名潰散的士兵。不過,目前軍中的糧草並不是很充足,大概隻能維持三到五天的時間。不過,後續的糧餉已經從都城開始運輸了,應該很快就能到達。至於軍中的其他事務,除了安排一些自己人過去之外,其他的都全權交給副帥去主持了。”
李三一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嗯,如此甚好。你家主人能夠知人善用,這一點非常不錯。告訴他不必過於擔憂,雙方就這樣對峙著,我們不會主動發起進攻,他也休想有機會進行反攻。”
洪雙民聞言,心中稍安,繼續問道:“那咱們之間的貿易還繼續進行嗎?”他的語氣顯得有些小心翼翼,似乎生怕李三一會因為當前的局勢而改變主意。
李三一略作思考,然後回答道:“嗯,這個自然不會耽擱。還是按照之前的約定,從肅縣的那個秘密營地進行交易就可以了。這次規劃的防線剛好被畫在營地外麵十裏處,所以並不會對貿易造成任何影響。”
“我們訓練的五千人這幾天都沒有聯係,我實在放心不下,不知道他們現在是否安全?”洪雙民滿臉憂慮地再次問道。
李三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讓人捉摸不透的笑容,緩緩說道:“這個你大可以放心,我既然答應下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反悔。你們的人我已經拉去練兵了,說不定現在已經開始訓練了呢。”
洪雙民聞言,心中稍安,但仍有些半信半疑,追問道:“啊,此事當真?”
李三一看著洪雙民那副將信將疑的樣子,突然大笑起來,說道:“哈哈,當然是假的啦!”
洪雙民頓時一愣,臉上露出驚愕的表情,結結巴巴地問道:“真……真的?”
李三一收住笑聲,沒好氣地白了洪雙民一眼,說道:“騙你有意思嗎?我可沒那閑工夫跟你開玩笑。”
洪雙民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有些失態,連忙陪笑道:“是,是,是,是我太著急了,還望伯爵大人莫怪。”
李三一擺了擺手,示意洪雙民不必在意,然後話鋒一轉,問道:“對了,雙方談判的事情,不知道伯爵大人都有哪些條件呢?”
洪雙民稍稍遲疑了一下,然後回答道:“哦,這個嘛,其實我家主人也還沒有跟我詳細說過,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我想他應該會根據實際情況來提出合理的要求吧。”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哦,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你家主人現在就開始操心談判的事情了呢。”
洪雙民幹笑兩聲,解釋道:“也不是啦,我就是隨口問問,畢竟這關係到雙方的利益嘛。”
“如此甚好,那我便閑談幾句。我們所掌控之地,自然便是我們的勢力範圍。此外,每年需向我提供食鹽一千萬石,每斤僅需一文錢即可。同時,還需提供佃戶一萬戶,其中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男女青年各一千人,且這些人中,木匠、瓦匠、鐵匠、教書先生、紡織工人以及識字超過三百字的人等,具備一技之長的人數不得低於五成。另外,現銀五百萬兩也必不可少。”李三一輕描淡寫地說道,仿佛這些要求都微不足道。
洪雙民聽聞,不禁失聲驚叫:“啊!我們威國三州的總人口不過七百多萬而已。這豈不是要從百人中抽取一人嗎?”他滿臉驚愕,顯然對李三一的要求感到十分震驚。
李三一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回應道:“哦,既然如此,那便五千戶好了。但這已是底線,不能再少了。”
洪雙民連忙點頭應道:“是,是,是。多謝伯爵大人體諒!”他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原本還擔心李三一不肯讓步,如今看來,對方倒也並非完全不近人情。
李三一擺了擺手,說道:“行了,我也隻是隨口一說。具體的事宜,還需等雙方朝堂商定談判細節之後再做定奪。”
洪雙民急忙應和道:“是,我家主人特意派我此次前來,就是想先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實際上,還有一件事情想懇請伯爵大人您施以援手。”
李三一聽聞此言,眉頭微微一皺,追問道:“哦?但說無妨。”
洪雙民趕忙說道:“是這樣的,在禮縣城裏,我家主人有三位商人不幸被貴軍俘虜了,我家主人希望能夠贖回他們。”
李三一略作思考,繼續問道:“哦,這三家商人每家有多少人呢?”
洪雙民連忙回答道:“連帶家屬和仆人在內,大概都在五十人左右。由於貴軍進軍速度太快,他們還沒來得及撤離,就……”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似乎在心中權衡著什麽,過了一會兒,他緩緩開口說道:“嗯,我明白了。這樣吧,可以讓他們每家繳納贖銀百萬兩。其實,你家主人也可以將這件事當作一門生意來做,每個人收五萬兩贖金,至於你家主人向其他人收取多少,我就不過問了。”
洪雙民一聽這話,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驚呼道:“啊,這也太多了吧?”他雖然也知道威國富人多,但是這個數字還是讓他有點難以接受。顯然對這個數字感到非常震驚,覺得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個商人,不值這個價。
李三一見狀,嘴角微微一揚,露出了一絲冷笑,他有些不滿地說道:“哼,嫌多就算了。你應該知道,河西郡目前正缺人呢。”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態度,似乎在告訴洪雙民,這個價格已經是他所能接受的底線了。
洪雙民意識到自己的反應可能有些過激,他連忙解釋道:“啊,是,我給主人傳信。”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紙筆,準備將李三一的要求傳達給自家主人。
“你也做不了主,需要多少人,拿錢買就是了。拿著名單,去伯爵府找管家魚富貴。我給你這封信,你帶過去。這事今天開始安排,要是一個月後,再想贖人就是這個價了。”李三一的語氣很平淡,似乎對這種事情已經習以為常。
洪雙民聽了,有些發愣,他顯然沒有想到事情會這麽複雜。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啊,為啥?”
李三一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然後繼續低頭寫信,邊寫邊解釋道:“啥?今天開始遷移人口,一個月內完成。完成了,想要再找就費勁了。我們會把人打散,大家族拆分成一人到十人不等的小家庭,分散在河西郡各處。方圓百裏,去哪裏找人?”
洪雙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對方是要把這些人分散開來,讓他們難以團聚。這樣一來,就算有人想要贖回自己的親人或朋友,也會因為找不到人而無從下手。
李三一寫完信後,將信紙對折起來,然後將其塞進信封裏。他仔細檢查了一下信封是否密封好,確認無誤後,便隨手將信封遞給了洪雙民,並說道:“好了,你把這封信帶給魚富貴,他自然會知道該如何處理。”
洪雙民接過信封,看了一眼,心中暗自思忖著:“這信得保存好,說不定這還是主人以後的一條財路。”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先向自己的主人匯報此事,於是開口道:“嗯,這就對了,不過我還是先向主人稟報一下吧。”
李三一對洪雙民的決定表示理解,他點了點頭,說道:“嗯,這樣做也沒錯,你隻需將我的話轉達給你的主人即可。”說完,他又拿起筆,在信上添了幾句話,然後再次仔細查看了一遍,確認沒有任何問題後,才放心地將信交給了洪雙民。
洪雙民雙手接過信封,如獲至寶般地將其收入懷中,然後說道:“那我就不打擾伯爵大人了,我這就回去給主人傳信。如果主人同意,我會立刻去找伯爵府的管家魚富貴。”
“嗯,去吧!”李三一揮了揮手,示意洪雙民可以離開了。接著,他便繼續埋頭處理起軍營中的事務來,似乎完全忘記了剛才的事情。
洪雙民見狀,也不再耽擱,轉身退出了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