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永明學報

字數:4517   加入書籤

A+A-


    桌上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除了讚許,就剩下震驚了。
    這說的雖是他們聞所未聞,卻也是頭頭是道,還真找不出什麽可質疑之處。
    於是顏思齊清了清嗓子,說道:“董事會對此沒有異議。”
    “我們也非常讚同成立這種培養軍官的軍事院校。”
    廉司南和斯佩克斯異口同聲地道,臉上都洋溢著興奮之情。
    不怪他倆會如此,因為歐洲現在還沒有專門的軍事教育機構,
    但近代軍隊的組建和軍事技術的發展已經對軍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歐洲目前的軍官多是在實戰或軍事家族中接受教育,已經跟不上近代軍隊的需求。
    許多有識之士已經感覺到這點,並在探索更好的軍事教育方法,
    其中有人已經想到了拜占庭軍事學院。
    那是大約9世紀時,拜占庭帝國在君士坦丁堡設立的軍事學院,教授兵法、工程學。
    饒是如此,歐洲最早的近代軍事學校卻還要等到1676年才能出現,
    它就是法國巴黎的炮兵學校,由法王路易十四的大臣盧福瓦推動建立。
    沒想到李國助也提出了類似的想法,而且隨著南海邊地殖民政府的成立,
    就要跟著建立官方的軍事學院,這讓廉司南這個做老師的如何能不興奮。
    至於斯佩克斯的興奮,應該是因為受到了啟示。
    其實比拜占庭軍事學院更早的官方軍事學校,是唐朝的武學。
    宋代盡管武功遠不如唐代,武學存續的時間卻比唐代要長,而且也正規的多。
    可惜到了明代,軍事教育卻退化到了跟同時代的歐洲一樣的模式,
    幾乎都隻是靠實踐和軍事家族提供軍官教育。
    如果永明軍事學院能在17世紀20年代成立的話,必將是世界上最早的近代軍事學校。
    “我雖然不懂軍事,但我覺得重視武官教育是對的,總比大明如今這等重文輕武要好。”
    李篤培也附議道,其餘四位承包商也是紛紛點頭稱是。
    “很好,那籌建軍事學院的事情,就交由將來的軍事委員會去辦吧。”
    李國助欣然說道,然而接著,他卻像是感覺到自己忘記了什麽一樣,沉吟起來。
    片刻之後,他突然抬頭說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也跟教育有關,而比較重要。”
    “我們要辦一份宣傳實學興邦的報紙,叫做永明學報,麵向公眾發售。”
    “永明學報應該有三個版麵,分為實學版麵、時事版麵、文娛版麵。”
    “實學版麵刊登一些趣味性的實學知識,比如通過顯微鏡看到的微小之物的圖畫,”
    “及永明學會某些實學研究項目的最新進展和成果等。”
    “時事版麵刊登新聞時事,比如明金之戰的最新進展等等。”
    “文娛版麵刊登一些小說,戲曲演出信息等。”
    說到這裏,他扭頭對李俊臣道,
    “俊臣哥,這件事就交給永明學會去辦,”
    “建議你從學會裏選一些人成立一家報社,專門負責永明學報的編輯和刊印。”
    “呃……我問一下!”
    李俊臣舉手道,
    “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報紙理解為一種邸報,隻是流通範圍更廣,”
    “內容也更豐富,更大眾化,更具有娛樂性?”
    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官方新聞傳播形式,出現於唐代。
    由地方駐京機構進奏院抄錄朝廷政令、任免等情報,
    通過驛站傳送至地方官員,並非麵向公眾發售,僅限官僚體係內部流通。
    宋代設立都進奏院統一編發邸報,內容仍以官方文書為主,但流通範圍擴大至地方士紳。
    南宋時期,民間出現非法發行的“小報”。
    小報由進奏院官吏或書商私下編印,刊登朝廷動態甚至未經證實的消息,
    如官員調動、邊境戰事等,通過有償售賣在民間流傳。
    這是中國最早麵向公眾的商業化新聞形式,
    但因常泄露機密,屢遭朝廷查禁,如宋孝宗就曾下詔毀版禁絕。
    明代邸報延續宋代製度,但出現了抄報行、報房等民間機構,
    負責抄錄和傳遞邸報內容,受眾包括富商、知識分子等。
    總體來說,中國古代報紙具有官方主導、受眾有限、商業性薄弱的特點。
    古代報紙內容受嚴格管控,以傳遞政令為主,缺乏獨立新聞采編。
    識字率和傳播成本製約了發行範圍,普通民眾較少接觸。
    雖有售賣,但未形成成熟的新聞產業。
    “沒錯,就是這樣。”李國助含笑點頭。
    李俊臣卻皺起了眉頭,遲疑地道:
    “但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得用活字印刷,”
    “畢竟報紙不能像書籍那樣再版,用雕版印刷會很浪費。”
    “但活字印刷的排版效率低下,成本也比較高。”
    “何況現在民眾識字的還不多,會買報紙的人肯定也不多。”
    “綜合這兩方麵的原因,永明學報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無法盈利。”
    “沒關係,別說不能盈利,就算是虧本也要做。”
    李國助擺了擺手,斬釘截鐵地道,
    “政務建設不是做生意,不能隻看眼前利益,”
    “隻要有長遠的好處,該虧本的時候,就得虧本。”
    “活字印刷宋代就已經發明了,”
    “到現在還解決不了排版效率低、印刷質量差的問題,說出去不丟人嗎?”
    “你們好好琢磨琢磨吧,實在不行就從歐洲引進古登堡活字印刷機。”
    “歐洲現在的活字印刷基本已經淘汰雕版印刷了,”
    “想辦法從歐洲買一台活字印刷機過來,研究一下到底是什麽原理。”
    “至於民眾的識字問題不必過於擔心,”
    “咱們這邊無論是地盤大小,還是人口數量,短期內隻能達到大明的一個大縣的水平。”
    “隻要咱們的各種學校建起來了,師資力量也足夠,”
    “用不了幾年,識字問題便能得到緩解,報社也就可以扭虧為盈了。”
    “好,我會盡快著手組建報社的。”
    李俊臣信誓旦旦地道。
    “好,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下一個議題。”
    李國助掃視了一下桌上其他人,嘴角一揚,
    “這是今晚的最後一個議題,事關南海邊地的經濟發展。”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