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衙門涉暗鬥,真相漸明晰

字數:7354   加入書籤

A+A-


    我站在衙門口,腳下的青石板冷得刺骨。
    方才那一場混戰還曆曆在目,賬本被搶走的瞬間仿佛還在眼前回放。
    胸口那股不甘像燒著的火,明明隻差一步,就能揪出幕後之人。
    可現在……
    我抬頭看向眼前這座官府衙門,高牆之內,是層層疊疊的權勢與規矩,而我,正要踏入這漩渦中心。
    “孫寺正。”門口的衙役低聲通報了一聲,卻並未如往常那樣恭敬地引路,反倒多了一分疏離與警惕。
    我點頭走入,王七和上官檎緊隨其後。
    大堂之中,早已站滿了人。
    那些熟悉的麵孔,此刻卻個個神情冷漠,目光遊移,甚至有人刻意避開我的視線。
    盧納不在。
    我心中一沉。
    “諸位大人。”我走上前,聲音清亮,“今日前來,是為富商趙掌櫃失蹤案一事。”
    話音剛落,便有一人冷笑一聲:“哦?孫寺正不是已經將案子交給了刑部?”
    說話的是戶部侍郎周啟明,平日裏最喜與大理寺爭權。
    我眉頭一皺:“此案尚未結案,移交之事更是無從談起。今日來此,是想查閱相關卷宗,查明真相。”
    “真相?”另一人接口,正是禮部主簿張敬之,語氣譏諷,“你一個小小寺正,連刑部都插手了,你還想做什麽?”
    我盯著他們,心中警鈴大作。
    這些人……似乎早就等著我來?
    “若諸位真無私心,不妨讓我查查看。”我壓下心頭怒意,盡量冷靜道,“若確有交接文書,我也無話可說。”
    周啟明嘴角微揚,顯然早有準備:“文書自然有,但你現在不能看。”
    “為何?”
    “因你已涉嫌妨礙朝廷辦案。”他冷冷道,“來仲書大人正在調查你的行為。”
    話音未落,堂外傳來腳步聲,一人緩步走入。
    來仲書。
    邱慶之的心腹,陰狠狡詐,手段毒辣。
    他一進來,便似笑非笑地看著我:“孫寺正,聽說你在商會中擅自搜查證據,擾亂官府辦案流程,是否屬實?”
    我心頭一跳。
    這一招,果然來了。
    “我所做的一切,皆依法而行。”我迎上他的目光,毫不退讓,“若說我違法,煩請拿出證據。”
    來仲書不慌不忙:“證據?那你能否解釋,為何你會持有商會密檔?這些密檔涉及朝廷機密,私藏者當以叛逆論處。”
    “那是我在商會暗訪時發現的賬本!”我厲聲道,“上麵記錄了多名官員與商會之間的非法往來,你們為何如此緊張?”
    堂內一陣騷動。
    幾名官員臉色驟變。
    “來大人。”我趁勢逼進一步,“你口口聲聲說我妨礙公務,那我不妨問問——是誰把案件轉給刑部的?是否有尚書台批文?”
    來仲書眼神一凝,卻沒有立刻回答。
    就在這時,我悄然調出係統界麵,打開“律法速查”功能,輸入關鍵詞:“案件轉移、尚書台批文、刑部接管”。
    很快,結果浮現在腦海中。
    ——無此律令。
    也就是說,所謂“刑部接手”,根本就是個幌子!
    我心中頓時有了底氣。
    “各位大人。”我朗聲道,“依《大唐律·職製篇》第十三章第七條,任何案件之轉交,必須經由尚書台正式批文,並公示三日方可生效。今日我在此,未曾見有任何批文,亦無公示。請問,諸位所謂的‘刑部接管’,是否合法?”
    我話音落下,整個大堂陷入短暫的死寂。
    周啟明的臉色變了。
    來仲書也微微皺眉。
    “這是朝廷內部事務,豈是你能妄議的?”張敬之怒斥。
    “我妄議?”我冷笑,“我隻是依照律法行事。倒是諸位,若無正當理由阻止我查閱卷宗,便是阻礙司法公正!”
    “大膽!”一名老臣拍案而起,“你竟敢汙蔑我等貪贓枉法?”
    我緩緩抬起手,掌心是一份殘頁。
    “這不是汙蔑。”我一字一句道,“這是我剛才在商會賬本中抄錄的一筆交易記錄——某月某日,收銀三百兩,用途:打點戶部某官。這位官爺的名字,我想也不必點破了吧?”
    堂中空氣瞬間凝固。
    幾個對視一眼的人,
    “孫珍珍!”來仲書終於開口,聲音森冷,“你最好想清楚你在說什麽。”
    “我想得很清楚。”我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堅定,“我今日來,不是為了與你們鬥嘴,而是為了找出趙掌櫃失蹤的真相。但很顯然,你們怕這個真相。”
    “你——”周啟明猛地起身,卻被身旁一人拉住。
    我看出了端倪。
    他們在害怕什麽?
    難道趙掌櫃的失蹤,不隻是牽涉到受賄這麽簡單?
    “我隻要卷宗。”我放緩語氣,但仍不失鋒芒,“若你們執意阻攔,那我隻能向大理寺卿盧大人匯報此事。屆時,一切後果,由諸位自負。”
    沉默片刻後,張敬之低聲道:“給她吧。”
    不多時,一本卷宗遞到了我手中。
    封麵寫著:“富商趙某失蹤案初查記錄”。
    我翻開第一頁,指尖輕顫。
    第一個名字,赫然出現在紙上:
    ——兵部尚書上官璉。
    我的心猛地一跳。
    上官檎的父親。
    而接下來的內容,更是讓我脊背發涼。
    趙掌櫃的失蹤,並非偶然。
    他曾在數日前,秘密會見了一位朝中重臣。
    那人是誰?
    我繼續翻閱,隻見幾頁之後,一個名字赫然躍入眼簾:
    ——李恪。我攥緊手中那卷初查記錄,心跳快得幾乎要跳出胸膛。
    李恪……竟與趙掌櫃的失蹤有關?
    這名字,如雷貫耳。
    他是先皇之子,雖未立儲,卻在朝中極有威望,更是兵部尚書上官璉的結義兄弟。
    若這份記錄屬實,那麽這場富商失蹤案,遠不止是一場簡單的經濟糾紛或綁架案,而是一場暗流洶湧的政治角力!
    我迅速翻動卷宗,目光如炬。
    果然,在趙掌櫃最後一次出行記錄中,赫然寫著:“夜訪靖王府,密談一炷香後離去”。
    靖王——正是李恪的封號。
    “珍珍。”上官檎輕聲喚我,語氣裏透著一絲不安,“我爹……真的牽扯進去了嗎?”
    我望著她,欲言又止。
    “你放心,我會查清楚。”我說得很慢,但每個字都擲地有聲,“但現在,我們必須繼續深入。”
    王七湊過來小聲道:“孫寺正,這事可不小啊……咱們要不要先向盧大人匯報?”
    “不。”我搖頭,“現在還不能打草驚蛇。若我們貿然行動,隻會讓對方更加警覺。”
    我腦海中飛速運轉,分析著線索。
    趙掌櫃是商人,按理說不該與朝廷重臣私下接觸。
    他為何要冒險見李恪?
    又是什麽樣的信息,讓他成為某些人必須除掉的目標?
    一個念頭在我腦中閃現:或許,這筆交易本身,隻是冰山一角。
    我在係統界麵中調出“舊案索引宗卷對比”,輸入關鍵詞“趙掌櫃”、“李恪”、“上官璉”、“商業往來”。
    片刻後,係統反饋出一條信息:
    【貞觀二十三年·戶部鹽鐵專營案】
    涉案人物:趙掌櫃、兵部尚書上官璉
    案件性質:非法參與鹽鐵經營、偷稅漏稅
    處理結果:無立案記錄疑為內部了結)
    我瞳孔微縮。
    這不是普通的商業賄賂,而是涉及軍械采購與國家命脈的走私大案!
    難怪他們會急於掩蓋趙掌櫃的行蹤,甚至不惜製造假象,誤導調查方向!
    “阿檎。”我轉向一直沉默的上官檎,“你能幫我查一下你父親當年是否曾參與過鹽鐵經營?”
    上官檎臉色微變,但很快點頭:“我可以去問母親。”
    “多謝。”我低聲道,“這件事,越快越好。”
    就在這時,王七忽然壓低聲音道:“孫寺正,我發現個事……商會那邊最近頻繁換賬本,像是在銷毀證據。”
    我眼神一亮:“帶我去看看。”
    我們悄悄潛入商會庫房,趁著夜色翻找賬冊。
    果不其然,新的賬本比之前更加模糊,許多支出項隻以代號標注。
    但在一堆廢棄紙張中,我找到了一份被撕碎又被拚回的殘頁。
    我小心翼翼展開,借著燈籠的光辨認內容:
    > “……三月初六,交付銀一千兩,用途:封口費。對象:趙掌櫃。條件:不得再提靖王之事。”
    我心頭一震。
    這是直接指向幕後黑手的鐵證!
    我立刻將證據整理好,帶著王七和上官檎趕往趙掌櫃的主要競爭對手——永豐錢莊的老板宅邸。
    門衛攔住我們,我冷冷道:“我帶來的是你們主子收買趙掌櫃的罪證,若不想牽連更多人,最好讓我進去。”
    他們遲疑片刻,終究還是放我們進去了。
    我當麵將證據攤開,冷眼掃視那些麵色慘白的錢莊管事們。
    “你們為了獨占市場,故意引導我們調查錯誤方向,甚至試圖讓我們相信趙掌櫃是畏罪潛逃,是不是?”我的聲音不大,卻讓整個大廳鴉雀無聲,“但你們忘了,真正的大魚,不是趙掌櫃,而是你們背後的靠山。”
    一名老者撲通跪下:“大人饒命!我們隻是奉命行事,一切都是上頭安排的!”
    我冷笑一聲:“是誰指使你們的?”
    他猶豫了一下,最終低聲說出一個名字。
    我心中已有預料,但聽到那個名字的那一刻,仍忍不住握緊拳頭。
    這個人,才是整件事真正的幕後推手!
    回到大理寺已是深夜。
    我把所有證據歸檔,並通過係統“時間線梳理”功能重新整理了整起事件的發展軌跡。
    趙掌櫃並非失蹤,而是被人秘密軟禁,目的正是為了讓他閉嘴。
    但問題是——他現在究竟在哪裏?
    就在我思索之際,陳拾遞來一封匿名信。
    我拆開一看,上麵隻有一句話:
    “西嶺山,寒水潭。子時三更,無人應答。”
    我盯著這幾個字,心跳加速。
    “西嶺山……”王七皺眉,“那地方偏僻險峻,常年不見人煙。”
    “但很適合藏匿一個人。”我緩緩道。
    上官檎擔憂地看著我:“你要去?”
    我點點頭,眼中燃起堅定的光:“當然要去。趙掌櫃還活著,我就不能停下。”
    而現在,我要做的,就是盡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