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小僧要去尋求答案

字數:3765   加入書籤

A+A-


    ……
    臨淵城,西江月。
    “小公主,我們當真要就此離開南華州嗎?”青玉離的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憂慮,目光緊緊鎖在青兒身上。
    “臨淵城畢竟是秦閣主經營多年的根基,我們尚有一隅可安身。”
    “離叔,情勢已容不得我們猶豫了。”青兒的語氣斬釘截鐵,道“麒麟族的使臣早已抵達周都,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大周聖上以自身為代價,將冥殿殿主放逐於時光洪流,這南華州最後的定海神針已然傾覆。”
    “麒麟族如今再無顧忌,他們的威壓很快便會籠罩此地。秦大哥於我們恩同再造,護佑我們至今已是仁至義盡。若再因我們滯留而引來麒麟族的雷霆之怒,連累於他,那便是我們恩將仇報了。這份罪責,我們擔不起。”
    “公主所言極是,秦閣主恩義我們自當銘記於心,不敢累及。”青玉離眉頭緊鎖,憂色更深。
    “隻是……若就此返回妖族故地,脫離了南華州的屏障和人族的微妙牽製,我們便是徹底暴露在麒麟族的爪牙之下。”
    “更遑論,還有那虎視眈眈的龍族,以及青雨澤那個叛徒所糾集的勢力?此三者若聯手發難,無異於天羅地網,我們回去,與自投羅網、引頸就戮何異?屬下賤命一條,死不足惜,但公主您…您是我族最後的希望啊!”
    “希望?”青兒唇角勾起一抹複雜的弧度,平淡地說道“小和尚曾說過,生死自有命數,強求不得,亦逃避不得。”
    “與其在此坐以待斃,或寄望於他人庇護而苟延殘喘,不如放手一搏,爭那一線生機。”
    “離叔,你莫忘了,妖族並非鐵板一塊。麒麟、龍族、青雨澤雖勢大,但四大至高妖族之中,鳳凰一族至今尚未明確表態!”
    “麒麟族如此急不可耐地要除掉我奪取妖皇冕,某種角度上也是說明他們也在忌憚鳳凰一族的態度。”
    “若能尋得機會,說服鳳凰族……”
    青兒的聲音陡然變得堅定而充滿力量:“這便是我們唯一的生路!縱是九死一生,也值得我賭上性命去一試!”
    ……
    秦無幽已經回了臨淵城,此刻他的身影孤峙於臨淵城頭。
    南望,西江的粼粼波光在月光下流淌,更遠處,滄瀾聖地的輪廓在薄靄中若隱若現,如同塵世與彼岸模糊的交界。
    兩道青色的流光驟然劃破長空,朝著蠻荒的方向疾馳。仿佛感應到了城牆上那道沉靜如淵的目光,流光在翻湧的雲霧邊緣驟然凝滯。
    秦無幽的目光透過雲霧,落在青兒的身上,問道“可曾與七戒兄告別?”
    青兒美眸一顫,搖了搖頭,輕聲道“留了封信。”
    秦無幽的唇微微翕動,他本來還想多說些什麽,但在這種時候的確又說不出些什麽了。
    他沉默著,那沉默本身,便是一種沉重的理解與無言的相送。
    “此去蠻荒,青兒自知九死一生,秦大哥的大恩,或許便隻能來生再報了。秦大哥多加保重,青兒告辭。”
    話音落下,兩道青光再無遲疑,倏然沒入茫茫雲海深處。
    秦無幽仍然沉默的孤立在城頭上,時間在無聲中流淌,不知過了多久,他才緩緩轉身。
    就在他轉身的刹那,目光便撞上了不知何時已立於身後的七戒。
    七戒手中,緊緊捏皺著一張素箋信紙。那薄薄的紙頁在他指間微微顫抖,幾乎要被揉碎。
    秦無幽的目光掠過那信紙,最終停留在七戒的臉上,那張平日裏寶相空相、古井無波的臉上,此刻雖竭力維持著平靜,但那平靜之下,秦無幽分明能感受到一股壓抑到極致的情緒。
    一切的洶湧與波瀾,都被死死鎖在那層看似淡然的表象之下,唯有那捏著信紙、指節發白的手,泄露了冰山一角。
    “秦兄,小僧豈非是個悲哀之人?”良久,七戒才開口。
    秦無幽認真思考了一下,點了點頭,道“你的確算是個悲哀之人。”
    沉默了片刻,他又補充道“和你一樣,我也是。”
    連自己喜歡的人都保護不了,這實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得到這意料之中卻又最錐心的回複,七戒嘴角牽出一抹苦笑,轉身緩邁步離去。
    “你要去哪?”秦無幽問道。
    “小僧心有所惑、心有所困,此心不寧,要去尋求一個答案。”
    秦無幽看著七戒離去的身影,又轉頭看向蠻荒的方向。
    “唉……你想要得到一個答案,那麽,我也需要做出一個選擇。”
    “雪兒,再等等我!”
    ……
    梵淨佛門。
    梵淨峰頂,雲海如絮,常年繚繞。
    佛門主殿由古樸的灰白石料壘砌而成,線條簡潔,透著千年歲月的沉澱。
    殿內空間宏闊,光線柔和,僅靠高處幾扇小窗和長明不滅的蓮燈照亮。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仿佛能滌蕩心塵的檀香與古舊經卷混合的氣息。
    殿宇最深處,一方低矮的素色石台上,梵淨聖佛跏趺而坐。
    如秦無幽第一次見梵淨聖佛一樣,那雙佛門慧眼透露著一種洞悉萬物卻又包容一切的寂靜光芒。
    他微微垂著眼瞼,似在觀照己心,又似在聆聽眾生低語……
    向聖佛這樣的佛門高僧,總是在高深中透露著高深,在不經意中透露著不經意。
    在聖佛前方,略低的位置,八大羅漢如磐石般分列兩側。
    他們同樣身著簡樸僧衣,或坐或立,姿態各異卻和諧統一,如同拱衛山嶽的八座奇峰。
    “弟子感受到小師弟的氣機了。”持戒羅漢似有所感。
    “阿彌陀佛!弟子修為低下,窺不見此間因果。”伽摩羅漢念叨一聲阿彌陀佛後,見梵淨聖佛未有表態,便與其餘七人相視一眼,紛紛退下主殿。
    “來了……” 一聲輕歎,如同山風拂過古鬆,幾不可聞,卻帶著洞悉一切的悲憫。
    聖佛話音剛落,七戒便一步一佛號的邁入主殿之中。
    “師父,弟子……弟子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