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存在補償問題
字數:5477 加入書籤
何晴已經懷孕了。他們1991年結婚,婚後不久就雙雙辦理留職停薪到了深圳。以前奔波,現在生活安定了,便想要個孩子。
劉民水跑到礦區大門口,要生產部經理龐會然組織人員看守礦區大門,嚴格人員進出;自己和倉儲部經理譚弘濤帶了30幾名年輕力壯的礦工,抄起家夥,往鄭斌家跑去。
這些鬧事的小青年都是受人慫恿蠱惑,鬧些麻煩,占點便宜可以,真刀真槍的幹架,他們才不傻。
剛才,他們看到礦上一下子湧出那麽多抄著家夥的礦工,先自腳杆子就軟了。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到鄭斌家去。”他們就把鄭家圍了起來。
他們得知屋裏隻有女人,就來了精神,揀起石頭住院子裏砸,把房屋玻璃全砸碎了。他們使勁推搖關閉的鐵門,喊著口號,聲勢駭人。
屋裏麵隻有柳青和高會計。
早在騷亂之初,柳青就給鄉裏打電話,才知道鄉領導都去縣裏開會了。
柳青又給陳啟發打電話。
陳啟發在電話裏怪聲怪氣地說:“村民要補償,你們給他們補償不就完了。找我有什麽用,我又不欠他們的補償。
小柳啊,村民要補償並沒有錯,你們正大礦應該問問你們自己,你們的補償補到位沒有。
這是你們正大礦和村民協商解決的事,我們公安部門是不好管的。”
柳青氣得沒辦法,想給正明礦打電話,叫鄭斌回來。
高會計攔住:“柳青,不要打電話。鄭斌這時回來不得。當了麵,一點退路也沒有。”
柳青有些害怕,就給李同輝打電話,還沒說上兩句,就哭起來了。
李同輝放下電話就大聲喊:“你們都跟我走。有人要惹事,我們湊個熱鬧去。”
李同輝跑到一家修車行喊叫:“老板,給我找個摩托,送我老婆去龔嶺。”
李同輝經常在這裏修車,老板已經很熟了,也不問原由,叫個夥計,騎上摩托車,載著李同輝回到家。
彭燕子正在旅社忙碌,聽李同輝一說,從櫃上拿了幾條香煙,坐上摩托車就往正大礦趕,路上一個勁催“快點,快點”。
李同輝跑回裝卸隊,門口已聚集了十幾個同事,個個手裏都拿著家夥。這些司機和修理工,都是不怕事的人。
李同輝也不多話:“都上車。去龔嶺鄉。”
劉民水帶著人跑到鄭斌家。他手裏拿著一根鋼管,氣勢洶洶地站在鄭家院子門口。
他知道,這屋裏的人,絕對不能受到一點點傷害。不然,他沒辦法交待,也沒辦法再在正大礦混下去了。
一個領導,不能保護自己的員工,那還要他幹什麽。
礦上的人和村裏的小青年們怒目相視,互相謾罵,漸漸開始推推搡搡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了肢體衝突。
劉民水大聲喊著,管束礦上的人不要動手。這反倒助長他們的氣勢,越發肆無忌憚。
衝突漸次升級,局麵開始失控。
柳青給李同輝打完電話,看到曾經幹淨整潔的屋子,現在到處都是石子、土塊、碎玻璃,滿目狼籍,心裏說不出的滋味;蹲在地上,自顧自地哭起來。
高會計已經穿好衣服起床了。
現在床上也滿是石塊兒和碎玻璃。窗戶玻璃全都砸碎了,寒風從四麵吹來,高會計不時的咳嗽,她的身體還比較虛。
爐子上還燉著雞湯,散發出雞湯特有的香味兒。
此時此刻,雞湯的香味,更加勾起人們對安寧生活的向往。
哭了一會兒,柳青的心平靜下來。她明白,像這樣躲著,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她起身,從抽屜裏拿出兩把不鏽鋼菜刀,這是出口的不鏽鋼餐具的樣品。
她遞給高會計一把:“高會計,您就在屋裏別出去。”
她走到衛生間,對著鏡子,拭去了剛才的淚痕,整理好頭發,抻了抻衣服,又轉過身看看自已的背影,然後,帶著微笑,邁著堅定的步子出了門。
礦上和村民的矛盾由來已久。
原龔嶺礦於1984年建設,第二年投產。礦區地跨莊口和三角兩村。
這兩村地域寬廣。鄉裏為支持龔嶺礦發展,就劃了很大一塊區域給龔嶺礦;所劃區域也都是難以農耕畜牧的荒地,並沒有占農田。
按相關政策,鄉裏還是答應給村民一定的補償。當時鄉裏沒有錢,僅有的資金都投入到龔嶺礦,就給村民承諾,等龔嶺礦賺了錢就兌現補償。村民也沒有意見。
幾年後,龔嶺礦賺了錢,鄉裏準備兌現補償時,情況發生變化了。
當年的補償標準,現在一看就太少了。當年可以買1斤米的錢,現在連2兩都買不到。
村民認為自己吃了虧,沒有從龔嶺礦得到應有的好處,就要求提高補償標準。
鄉裏研究,認為村民的要求不過分,現在的錢已經不是當年的錢了,便要求龔嶺礦提高補償標準。
礦長馮大德深知當地村民的德性,便提出來,提高補償標準可以,請村民提出一個具體的標準。
馮大德的想法,標準高低不是問題,問題是要一刀兩斷;防止以後村民不斷地來鬧事要錢。
村民中也有極善扯皮鬧事的刁人,他們不提具體標準,隻說,你們看著辦。他們就是要留個話頭,以後可以不斷的鬧事要錢。
鄉裏為難,手心手背都是肉,說不清楚誰對誰錯,隻好和稀泥,自己定了一個標準,要龔嶺礦按標準補償;並告誡兩村的領導,管束各自的村民,以後不許去龔嶺礦鬧事。
但這話等於白說
(本章未完,請翻頁)
,涉及到錢的事,村幹部根本管不住村民;何況他們也未必真心去管。
於是,村民就經常來鬧事,每次都可以得到一點錢,遂成惡習。
正午的陽光,把她博大的愛護灑向大地,溫暖著冬日的人間。
柳青打開院子鐵門,輕聲說:“劉總,請你讓一讓。”
劉民水轉頭一看,驚得一跳,想說什麽也沒說出來,讓到一邊。
礦上的人看到柳青出來,自動聚攏過來,檔在她前麵。
柳青分開眾人,走到人群前,麵對著那些鬧事的小青年。
礦上的人站在柳青兩邊,警惕地看著對麵的小青年,隨時準備動武 。
柳青平靜地問:“你們想幹什麽?”
柳青手裏的不鏽鋼餐刀,在陽光下,亮閃閃的晃耀人眼。
她站在人群前麵,沉穩的氣質,讓躁動的場麵平靜下來;普普通通的衣服,反而襯托出分外俏麗的容顏,散發出青春的活躍。
去年地震時收養的那隻小狗震震已經長大,站立起來有一人高。
它伏在柳青腳邊,似乎嗅到危險,呲裂著嘴,露出尖利的犬牙,發出充滿敵意的、令人恐怖的低吼聲,隨時準備把侵犯它主人的人撕成碎片。
聚在旁邊看熱鬧的人紛紛議論,
這個女娃是誰?
是正大礦的出納。
這個年輕女娃有膽子。
那隻狗好凶。
鬧事的人不自主地後退了幾步,放下了手裏的棍棒。他們不敢正視柳青美麗的眼睛,也不敢去看凶惡的震震。
“各位大哥,”柳青開始說話,“我叫柳青,是左林鄉的。都是鄉裏鄉親的,有什麽話不好說,用得著這樣棍棒相見嗎?”
柳青停下來,她看到對麵的小青年的臉色緩和下來,沒有剛才那樣氣洶洶的樣兒;他們在聽她講話。
柳青接著說:“各位大哥,以前這個礦叫龔嶺礦,現在叫正大礦;老板變了,企業的性質也變了。
龔嶺礦是集體所有製,是屬於鄉集體的;正大礦是私營企業,屬於個人的。
以前你們認為龔嶺礦給你們的補償不夠,總是到礦上鬧事要補償;那時你們多少還有點理由,因為龔嶺礦是用鄉集體的資金建設的。
現在你們再鬧事就沒有一點理由了。
鄭總他們三個人是通過招標程序買下了龔嶺礦。在經濟上,他們跟龔嶺礦已經劃斷了,沒任何聯係了。
他們是用自己的錢買下了龔嶺礦,就是說,他們在經濟上跟你們也沒有任何聯係;他們並不欠你們的,所以,也不存在給你們補償的問題。
原來龔嶺礦遺留的問題跟正大礦無關,你們找正大礦鬧事扯皮,沒有一點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