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結案。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A+A-


    景運三年 十一月初十
    朝廷關於李衝一案的最終批複到了。
    欽差大臣裴賈明堂宣旨:
    逆犯李衝,戮屍,示眾三日 ,夷三族 ,妻女沒入教坊司。
    劉玄:淩遲,夷三族,女眷發賣,遇赦不赦。
    那個引子劉二,也在聖旨上露了一下名字:斬立訣。
    揚州府大小官員除個別外,降一級任用,三年內不得升遷。
    有罰自然有賞!
    江南巡按徐懷仁,應天巡撫劉應物,不日調入京師另有任用。
    都指揮使邱毅 ,入京任兵部右侍郎。
    布政使孫荀,提刑按察使高成皆有封賞。
    欽差裴賈一行羈押人犯即日返京。
    “裴侍郎連日操勞,今日終成大功,可喜可賀呀”
    裴賈看著眼前滿臉和善的巡撫大人,心中縱有萬語千言也隻能化為一聲長歎:“中丞過譽了,都是為朝廷效勞,裴某不敢居功,本官這就帶著一應人犯返京,”
    “裴兄何必如此匆匆,本官已命人設下晚宴,明日在動身不遲”
    “多謝中丞大人,隻是聖旨已下不敢不從,中丞保重”
    說完裴賈拱拱手便灰溜溜而去。
    巡撫大人看著遠去的背影,不由得一陣冷笑:“就這麽走了?想的美!”
    “中丞大人請了,不知那濟南舉子陳牧可在?”
    劉巡撫訝然回頭,竟是傳旨太監吳瑾!
    此人竟並未隨裴賈離去。
    “公公這邊請,陳牧並不在此,本官立即派人去請”
    劉巡撫客客氣氣將吳瑾讓進後堂,立即派人火速去客棧去找陳牧。
    “不知公公找那陳牧何事?”
    “中丞不知,咱家來時陛下交待過,有幾句話帶給陳舉人”
    巡撫大人心中一驚,暗道“這陳牧難道有什麽來頭不成?竟然簡在帝心了?”
    如此不由得高看了陳牧幾分。
    其實這是巡撫大人想多了,陳牧哪有那麽大的來曆背景。
    其實就是小皇帝一時有感而發罷了。
    ……
    不多時陳牧聞訊便急匆匆趕來。
    這位京城來的年輕宦官,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打量了陳牧整整三十八眼,把正在彎腰行禮的陳牧看的脊背發涼,脖梗子直冒涼氣。
    “這公公莫非有某種癖好不成”
    “果然一表人才”
    陳牧聞言大駭,頓生兩股戰戰之感。
    不料吳公公臉色一肅,沉聲道:“陳牧接旨”
    陳牧趕緊撩袍跪倒大禮參拜,心中的驚訝不比巡撫大人小多少。
    “怎麽還有給我的旨意?”
    “是福是禍?”
    陳牧那邊腦海裏不停的思考對策,隻聽吳公公用標準的官話緩緩複述道 :“傳陛下口諭:陳牧,朕知道你此案有大功,亦忠於朝廷,忠於朕,可朕現在不能賞你,你可明白?好好回鄉讀書去吧,朕期待你明年金榜題名的那一天”
    “好了陳舉人,謝恩吧”
    “謝陛下隆恩”
    陳牧一邊謝恩一邊腦子飛速轉動,可奈何限於見識等等,實在猜測不出個所以然來。
    “皇帝陛下就傳這麽幾句家常話,是有什麽深意不成?”
    吳公公宣完口諭,袖口一翻熟練的收起劉巡撫遞過來的一枚金錠子,客氣了幾句便告辭離去。
    巡撫大人看出了陳牧心中的疑惑,笑著提點幾句。
    “你可知陛下為何不封賞與你?”
    “請中丞大人示下,學生不解”
    “說實話,老夫羨慕你呀,小小年紀便簡在帝心了,陛下之所以不在此時封賞於你,完全是因為對你的愛護啊”
    陳牧聽見巡撫大人的分析,頓時目瞪口呆:“愛,愛護?”
    “對,愛護,須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此案之中你太過顯眼了,若此時封賞於你,無異於將你置於死地,此間種種以你的聰明,仔細一想便可明白了”
    陳牧琢磨一番,頓時汗如雨下,連忙跪倒對北叩首。
    “謝陛下隆恩”
    聽了巡撫大人的話,陳牧也才想通其中關節,經過這一段時間種種思索和各方麵的印證,他把朝中這絲絲縷縷的關係,也看了大概。
    以前是霧裏看花,如今怎麽也算上隔窗觀景了。
    他之所以能如此輕易的扳倒李衝,巡撫大人如此鼎力支持,根本原因便在這少年皇帝和已故太師的朝爭。
    自己這次充當了一次帝黨的手中刀,馬前卒,通過徹底釘死李衝,牽連到了那位禮部尚書,使那位太師最重要的接班人入閣計劃成為泡影。
    如今老太師已死,帝黨全麵反撲之際,若皇帝陛下公然厚賞自己,無異於將自己置於太師黨的刀下。
    要知道他們也許拿皇帝沒辦法,那畢竟是皇帝。
    可是要弄死一個區區的舉人,比捏死一隻螞蟻,難不了多少。
    巡撫大人見陳牧已然想明白,便沒在這個事上多費口舌,而是問起了陳牧的將來。
    “你有何打算?回鄉繼續讀書?”
    陳牧想了想,如實道:“學生打算待幾日後為李衝收屍,然後送回老家濟南安葬”
    巡撫大人聞言就是一頓,詫異的看著陳牧,就仿佛初次相識一般。
    “你可想好了,李衝是謀逆的主犯,如今朝野關注的焦點,你剛剛入了陛下眼中,這麽做值得麽”
    陳牧長歎一聲,苦澀的笑道:“多謝中丞大人提醒,學生知曉其中厲害,隻是學生舉告李衝,是為國盡忠,為使百姓不至流離失所。
    今他已死,學生收其屍返鄉,是為孝為義,畢竟李衝與家父乃是至交,兩家更曾有婚約在身,雖後有不睦,然廝人已去,便都過去了”
    劉巡撫喟然長歎:“李衝眼拙啊”
    後世曾有人讚曰:
    昔曾婚約締紅妝,今揭逆謀鐵膽彰。
    收骨何懼流言起,葬魂猶使正氣揚。
    孤忠已報君王聖,大義終教社稷昌。
    千古高風誰得似,寒梅傲雪立蒼茫。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