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篇:子文讓賢
字數:3200 加入書籤
臧孫辰和楚國的將領成得臣是老熟人了,他就讓成得臣在楚成王麵前替他說好話,老熟人需要幫助,成得臣肯定要幫忙了,他向楚成王稟報說:“齊國違背了鹿上的盟約,宋國在泓水之戰中和楚國為敵,這兩個國家都是楚國的仇人。大王如果要向這兩個國家問罪,我們國君願意拿出魯國所有的兵力,為大王做先鋒。”
楚成王非常高興,馬上任命成得臣為大將,申公叔侯為副將,率領軍隊攻打齊國。齊國不是楚國的對手,被楚國把陽穀這個地方給占領了。成得臣把這個地方給了齊桓公的兒子雍,讓雍巫輔佐他。留下一千名士兵,跟著申公叔侯駐守在那裏,作為魯國的聲援。
成得臣得勝回朝,打了勝仗,他的聲威一下子就大了起來,令尹子文這個時候已經年老了,他看成得臣的人氣很大,就請求把自己的職位讓給成得臣。
楚成王說:“令尹是不是想得太多了,覺得自己沒有功勞嗎?這兒有件事情令尹可以立功。”
楚成王接著說:“我呢對宋國的怨恨比對齊國的怨恨還要深。子玉成得臣)已經替我報了齊國的仇了;令尹你呢就替我去攻打宋國,為鄭國報仇。等你凱旋歸來的時候,我就聽任你自己的選擇,怎麽樣?”令尹子文說:“我的才能呢遠遠比不上子玉,我願意代替他去攻打宋國,一定不會耽誤大王的事情。”
楚成王說:“宋國現在正和晉國交好,楚國如果攻打宋國,晉國一定會來救援。要同時對付晉國和宋國,隻有你可以做到。你呢就勉強替我走一趟吧。”
說著就命令令尹子文在睽地這個地方訓練軍隊,檢閱車馬,申明軍法。
令尹子文心裏想著我可不能表現的比成得臣更厲害,所以他訓練很敷衍,一上午就完成了訓練任務,也沒有什麽可以圈點的地方,大家夥兒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沒有一個人受到懲罰。
楚成王說:“你檢閱軍隊卻不懲罰一個人,怎麽能樹立威嚴呢?”令尹子文上奏說:“我的才能和精力,就像強弩射出的箭到了最後一樣,已經沒有什麽力量了。一定要樹立威嚴,隻有子玉才辦得到啊。”
楚成王聽他這個呢說,搖了搖頭,他就讓成得臣開始訓練軍隊。成得臣得到命令,很重視,他檢閱得非常精細,執法非常嚴格,有違反軍法的絕不赦免,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才把事情辦完。這一場檢閱總共鞭打了七個人的後背,用箭射穿了三個人的耳朵,真的是讓鍾鼓都增添了聲音,旌旗都改變了顏色。
楚成王高興地說:“子玉果然是個將才啊!”
這個檔口令尹子文又請求辭去自己的職位,楚成王也沒有說什麽答應了他,接著就任命成得臣為令尹,掌管中軍元帥的事務。群臣都到沒有當令尹的子文的家裏去,祝賀他舉薦了合適的人,擺酒款待。
當時文武官員都到齊了,隻有大夫呂臣因為有點小病沒有來。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守門的人來報告說:“門外有一個小孩求見。”子文命令把他叫進來。那個小孩拱手鞠躬,徑直走到最末的座位上坐下,喝酒吃肉,就象旁邊沒有人一樣。
有人認識這個小孩,說他是呂臣的兒子,名叫賈,年紀才十三歲。子文覺得很奇怪,就問他說:“我為國家得到了一個大將,各位國老沒有不祝賀的,你卻不祝賀,這是為什麽呢?”
賈說:“各位大人都認為值得祝賀,我卻認為值得吊唁啊。”子文聽了,很生氣地說:“你說值得吊唁,有什麽說法?”賈說:“我看子玉這個人,勇於承擔事情,但是在決斷時機方麵卻很糊塗。他隻能前進不能後退,可以讓他輔佐戰鬥,卻不能讓他單獨擔任統帥。如果把軍政大權交給他,一定會壞了大事。俗話說:‘太剛硬了就容易折斷。’說的就是子玉啊!舉薦一個人卻讓國家失敗,又有什麽可祝賀的呢?如果他不會失敗,等他凱旋歸來再祝賀也不晚啊。”旁邊的人說:“這小孩說的是瘋話,不用聽他的。”賈大笑著走了出去,各位公卿也都散了。
第二天,楚王任命成得臣為大將,親自統率著大批軍隊,聯合了陳國、蔡國、鄭國、許國這四路諸侯,一同去攻打宋國,包圍了宋國的城邑。宋成公派司馬公孫固前往晉國去報告危急情況,請求救援。
晉文公召集眾大臣商議應對的計策。先軫進言說:“現在的情況是楚國強橫霸道,而且楚國對您曾經有過私人的恩惠。目前楚國派兵駐守在穀邑又去攻打宋國,在中原挑起事端,這正是上天賜給我們一個拯救災難、撫恤患難的好名聲的機會啊。要想樹立威望、成就霸業,就在這次行動了!”
晉文公一聽,來了興趣說:“我想要解除齊國和宋國的禍患,怎麽做才行呢?”狐偃進言說:“楚國剛剛得到了曹國,而且最近又和衛國結為姻親,這兩個國家又都是主公您的仇人。如果我們起兵去攻打曹國和衛國,楚國必定會調兵來救援,那麽齊國和宋國的壓力就會減輕了。”晉文公拍了拍手說:“好主意。”於是就把這個計謀告訴了公孫固,讓他回去報告給宋成公,讓宋成公堅守城池。公孫固領命而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文公這個時候擔心自己的兵力太少。趙衰進言說:“古時候呢,大國設有三軍,次一等的國家設有二軍,小國設有一軍。我們晉國的曲沃武公,當初是憑借著一軍而接受周天子的冊封。晉獻公開始組建二軍,用這二軍滅掉了霍國、魏國、虞國、虢國等國家,開拓了千裏的疆土。如今的晉國,不能算是次等的國家了,應該組建三軍。”晉文公說:“三軍組建好了,就可以馬上投入使用了嗎?”趙衰說:“還不行。百姓們還不懂得禮儀,即使聚集在一起也很容易離散。您何不大規模地舉行閱兵和演習活動,向百姓展示禮儀,讓百姓知道尊卑長幼的順序,激發他們親近君主、為尊長效死的心意,這樣之後才可以使用他們作戰。”
晉文公說:“組建三軍,必須要設立元帥,誰能夠勝任這個職位呢?”趙衰回答說:“作為將領,有勇氣比不上有智謀,有智謀比不上有學問。主公如果想要尋找有智慧和勇氣的將領,不愁沒有合適的人。但如果要尋找有學問的人,我所見到的隻有郤縠一個人罷了。郤縠已經五十多歲了,仍然好學不倦。他講解《禮》《樂》,而且對《詩》《書》很有研究。那《禮》《樂》《詩》《書》,是先王留下來的法度,是道德和仁義的寶庫。百姓的生存是以道德和仁義為根本的,軍事行動是以百姓為根本的。隻有有道德和仁義的人,才能夠體恤百姓;能夠體恤百姓的人,才能夠統率軍隊作戰。”晉文公說:“好。”於是就召見郤縠,想要任命他為元帥,郤縠推辭不接受。晉文公說:“我了解你,你可不能推辭!”再三地堅持,郤縠才接受了這個職位。
畢竟不知道晉國能不能解救宋國的危局,請看下回分解。
喜歡風雨話東周請大家收藏:()風雨話東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