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高湯靈魂

字數:3533   加入書籤

A+A-


    在廚師長的注視下,我仿若置身於高湯的世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謹遵薛師傅的諄諄教導,每一個步驟都執行得精準無誤,眼睛仿若被強力膠水粘在了鍾表上,須臾不敢移開,緊盯分秒,那時間誤差絕不超一分鍾。手上熟練地在燃氣灶旋鈕上細微地調整火候,還小心翼翼地在灶台上標記火力要點,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馬虎懈怠。待高湯大功告成,廚師長先是目光如炬,審視著湯色,接著輕輕一嗅那香氣,隨後微微點頭,認可道:“若能打分,這湯可得 90 分。”我滿心疑惑,猶如被謎團籠罩,不禁追問那缺失的 10 分緣由,答案卻如同一記棒槌敲醒了我:“這湯沒有靈魂。”經居師傅一番耐心點撥,我方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不過是在機械地操作,尚未領悟高湯背後的深層精髓。
    自此,我毅然踏上蛻變之路。閑暇之時,後廚爐灶旁總有我的身影,仿若與爐灶融為一體。我拋開鍾表那冷冰冰的束縛,全身心地專注於火苗的跳躍,細致入微地觀察它親昵鍋底的模樣,敏銳地捕捉熱度滲透食材的細微變化。起初,失敗如影隨形,頻頻而至。要麽火勢失控,高湯洶湧澎湃,似要衝破鍋的禁錮;要麽火力綿軟,湯汁寡淡無味,毫無鮮香之感。但我沒有絲毫氣餒,每次失誤都被我視作成長的寶貴基石,還不時向資深老師傅虔誠請教柴火灶熬湯的竅門,聽他們講述往昔那些充滿煙火氣的故事,從中汲取火候與食材磨合的古老智慧。有空時,傳統菜市場也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和那些熟悉食材脾性的攤販暢所欲言,深挖不同季節、不同產地食材的差異,隻為給高湯築牢堅如磐石的根基。
    終於,機遇如同璀璨星辰降臨。店內承接重要宴席,需多道以高湯為基底的淮揚名菜。廚師長目光帶著幾分試探看向我,我深吸一口氣,穩步走向爐灶,仿若即將奔赴戰場的勇士。這一回,我摒棄所有外在的標記,僅憑雙眼緊盯鍋中食材的翻滾,雙手靈動自如地調控火候。待奶白醇厚、香氣四溢的高湯完美呈現,廚師長嚐後眼中滿是驚喜,大力拍著我的肩膀讚歎:“大山,這湯,有魂了!”那一刻,我深知自己跨過了關鍵的一步,不僅是高湯技藝實現了進階,更是對淮揚傳統廚藝的傳承與創新有了深刻且獨到的領悟。
    沉浸在高湯成功的喜悅之中,我又對王師傅那聞名遐邇的三丁包動了心思,心懷忐忑地向廚師長請求學習,幸運的是,得到應允明天開始上早班。
    初入麵點領域,現實卻給了我沉重一擊。看著手中幾個歪扭不成形的三丁包,王師傅眉頭緊皺,心疼又無奈地輕歎:“大山呐,你可瞅瞅這包子,可別折騰它們啦!”說罷,扔給我一塊麵團,責令我夯實基本功。我滿臉羞愧,臉頰滾燙,耳根都紅了起來,暗暗發誓一定要攻克難題。
    王師傅站於麵案前,開啟了我的麵點啟蒙之旅。他抓起麵粉,任其從指縫飄落,眼神虔誠而專注:“和麵這事兒,關鍵就在精準,水多水少,麵的筋骨全然不同,得依著麵粉特質、氣溫濕度,巧妙拿捏比例。”言罷,挽起袖子、緩緩倒水、輕輕攪拌,麵粉瞬間靈動成團。提及發麵,更是重中之重:“溫度、時間,那是半點差錯都不得。溫度高了,麵發酸失嚼勁;低了,麵如死疙瘩。”他指了指保溫箱,“麵得在這合適的環境裏,靜候膨脹蘇醒,如同嗬護新生嬰兒。”
    隨後,王師傅詳細講解麵粉門道:“高筋粉蛋白質高、筋性強,適合做麵包,能撐起蓬鬆的組織;低筋粉細膩鬆軟,做蛋糕、鬆糕那是絕佳;咱三丁包,得選中筋粉,筋性適中,兼顧外皮韌性與柔軟,保準包子皮完美包裹餡料。”談及發麵變遷,他又說道:“過去用老麵,雖有天然麥香,可發酵難控,環境稍變就出問題,保存不當還易酸;如今酵母粉方便高效,活性穩定,按說明操作即可,隻是少了些許傳統風味。”我沉浸其中,用心梳理知識,深知小小三丁包,從麵粉起步就藏著大學問。
    待王師傅轉身離去,我深吸一口氣,將窘迫化作動力。雙手顫抖著伸向麵團,起初,麵團像頑皮的孩童,不聽使喚,厚薄不均。可我咬牙堅持,反複揉、搓、擀,汗珠滾落,與麵粉糊滿臉頰,我也無暇顧及。時光悄然流逝,周遭喧囂漸遠,我的世界唯餘我與麵團。慢慢的,我尋得節奏,麵團溫順起來,看著漸成型的麵皮,眼眶微潤,滿心酸澀又滿懷期待,誓要早日習得這門手藝,讓淮揚美食之光在我手中延續閃耀。
    早點重在和麵發麵,餘下包三丁包,隻要技術熟練,熟能生巧,誰都可以做 ape 了。我又看向翡翠燒麥和黃橋燒餅,王師傅瞪我一眼,“貪多嚼不爛,你的主業是淮揚菜烹飪,還不去廚師長那裏報道,以後先在我這裏學習發麵和和麵,至於三丁包手法空閑時間用麵團練習,哪一天我看著順眼了再教你拌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王師傅連番催促下,我一路小跑著從早餐部趕往廚房間。剛一進門,就看見廚師長居師傅正笑盈盈看著我,那笑容裏帶著幾分期許,開口便問道:“這幾天學的咋樣啦?”
    一聽這話,我心裏“咯噔”一下,這不明擺著的事兒嘛!我之前壓根就沒接觸過麵點,能有什麽水平啊?臉上一陣發燙,我隻能尷尬地咧了咧嘴,試圖蒙混過去,那笑容估計比哭還難看。
    居師傅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片刻,轉身朝桌子走去。我下意識地瞅了一眼桌子,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隻見那桌上赫然放著一根擀麵杖。以前聽老一輩講,私塾先生常用戒尺懲戒學生,眼下這場景,難不成居師傅更狠,要用這擀麵杖“教訓”我,給我來一場別樣的“麵點教學”?
    一想到這兒,我的心亂如麻,慌亂之中趕緊低下頭,乖乖地伸手。剛伸出去,又猶豫到底該伸左手還是右手,思來想去,還是把左手慢慢探了出去。我又不是左撇子,想著萬一這左手挨了打,起碼還不影響日常生活。可等了好一會兒,預想中的疼痛並沒有襲來,周遭安靜得連根針掉地上都能聽見。我滿心狐疑,忍不住悄悄抬起頭望向居師傅,卻發現他也一臉納悶,似乎不明白我為啥低著頭伸出左手。
    “大山,你這“我……我以為剛剛在王師傅那兒表現不好,您要責怪我呢。”我結結巴巴地回道,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那你伸出左手幹啥?難不成知道我有東西要給你?”居師傅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我哪敢提剛才心裏那荒唐的想法啊,趕忙厚著臉皮討好道:“居師傅,您平日裏對我最好了,我隱隱約約猜到您肯定有啥寶貝秘籍要傳給我。”
    居師傅瞅了了望我,笑著說:“秘籍談不上,不過是我這些年積攢的些麵點心得,都記在這個本子上了,你拿去好好看。還有這根香椿木擀麵杖,也一並送給你,可得用心學。”
    後來,我和王師傅閑聊起這根擀麵杖,他眼神中滿是豔羨,輕輕拿起,細細摩挲著:“這香椿木的擀麵杖,可是稀罕物。你瞧這紋理,細如發絲,擀起麵來,麵團就像找到了知音,輕鬆擀出薄如蟬翼、均勻細膩的麵皮,做的麵點精致得很。再看質地,緊實得很,防蟲蛀、耐腐蝕,用幾十年都沒問題,居師傅肯送你,那是真看重你。”
    我眼眶一熱,平白無故受這麽大的恩情,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隻想著趕緊給居師傅下跪叩頭謝恩。居師傅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我,神色動容地說:“現在都啥年代了,可不興這個。你要是真想感謝,日後要是真有出息,把淮揚菜發揚光大,那就算是報答我了。”
    那一刻,我望著居師傅,心中滿是敬佩,這般豁達的胸懷,實在是令人折服。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