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對賭協議
字數:2568 加入書籤
年關將至,店裏的廚師歡歡喜喜地收拾行囊,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家過年的路途,而我卻選擇留了下來。望著窗外張燈結彩的街市,我心裏五味雜陳,幾番輾轉反側、深思熟慮之後,我決意要找老板娘好好談一談。我深知,自己懷揣著對淮揚菜的熱愛與執著,絕不能任由它砸了淮揚菜的金字招牌。要是隻為了那仨瓜倆棗的工錢,就敷衍了事、隨意糊弄,我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說起來,要不是父母當初那麽爽快地應下這份工作,我或許也不會站在這兒。但既來之則安之,事已至此,我便下定決心要好好幹出一番名堂。
華燈初上,店裏的客人早已散盡,夥計們也都陸續下班回家,空曠的店麵裏此刻隻剩下我和老板娘兩人。我心裏清楚,跟她講那些高深莫測、文縐縐的大道理,她大概率是聽不進去的,於是我深吸一口氣,開門見山地問道:“老板娘,您就實話說,想不想把這生意做大做強,做得紅紅火火?”老板娘先是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毫不猶豫地回答:“那當然想啊!”我微微揚起下巴,語氣堅定地說:“好,既然如此,那您往後就聽我的。”
老板娘見我如此自信滿滿,神色間透露出些許驚訝,不過她也是個爽快人,略一思索後便應道:“聽你的也行,可萬一這生意還是不見起色,那可咋整?我總不能就憑你這一句話,就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吧。再說了,你才剛剛畢業半年,毛頭小子一個,哪來這麽大的底氣?”我胸脯一挺,斬釘截鐵地說:“老板娘,您放心,如果這生意一直起不來,我這個月的工資分文不要,就當是我為自己的年少輕狂買單。”老板娘聽我這麽一說,似乎被我的決心打動,她微微頷首,沉聲道:“行,要是生意真能好起來,你的工資我給你加倍。”就這樣,我和老板娘一拍即合,簽下了這份對賭協議。
簽完協議後,我一刻也不敢耽擱,按照自己心中的盤算,精心擬出了一份全新的菜單。說到價格,這可讓我犯了難,由於各地的消費水平和市場行情差異較大,我一時半會兒還拿捏不準具體定價,不過我心裏有個底,最起碼有一部分菜品得在原來售價的基礎上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老板娘看著菜單,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按照我的要求去采購食材了。可過程並不順利,有一部分食材在我們這個小鎮上根本尋不到蹤跡,無奈之下,隻能派人到市裏去采買,好在路途不算太遠,我估摸著兩三天應該就能把所需的食材置辦齊全。
食材陸陸續續地運回來了,我滿心歡喜地跑去查看,結果卻讓我大失所望。就拿豆腐幹來說,和揚州本地正宗的比起來,那品質簡直差了好幾個檔次。我心裏明白,這也怪不得別人,畢竟原產地的東西在口感、質地等各方麵先天就占有優勢,其他食材也是如此,倒不是我故意貶低咱們這兒。雖說如此,可東西都買回來了,總不能直接扔掉吧,況且相較於店裏之前采購的那些豆腐幹,這批好歹也算得上是優質貨了。
我把心思重新放回菜品製作上,對於那些原本用純肉末製作的獅子頭,我加入精心熬製的高湯提鮮,價格上調一成;而用純手工切的肉丁、搭配爽脆馬蹄的獅子頭,一來耗費人工,二來加入了高湯,成本大幅提升,所以價格直接漲了三成。其他菜肴也是一樣,我都盡可能地篩選出最佳食材,力求還原淮揚菜的本味。雖說成本像坐了火箭似的躥升,但我已經在保證微利的前提下,把價格壓到了最低限度,實在不敢一下子漲價太多,生怕引發顧客的不滿,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一切準備妥當,我讓老板娘重新製作了塑封的臨時菜單,看著那一碗碗鮮美的高湯,老板娘擺了擺手,示意她並不在乎這點小錢,此刻,我滿心期待著新菜品能為店裏帶來轉機。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我心裏透亮,當下生意每況愈下,已然持續了一個星期,可我依舊像吃了秤砣——鐵了心,堅持自己的策略,半步都不願退讓。淮揚菜的精髓不就在於對品質的嚴苛把控嗎?我既接手了,就絕不能砸了這塊金字招牌,所以菜肴質量必須保證原汁原味。
老板娘眼見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心裏的火“噌”地一下就冒上來了,對我自然也就沒了好臉色,時不時就甩來幾句冷言冷語:“你瞅瞅這生意,都被你折騰成啥樣了?還守著你那些老規矩,錢都不掙了?”我雖心裏委屈得要命,像個受氣的小媳婦,但也明白她的難處,隻能默默咽下這口氣。
這天,店裏冷冷清清,沒幾個客人,我瞅準時機,鼓起十二分的勇氣,找老板娘再次深入交談。我誠懇地對她說:“老板娘,我知道現在生意不好,您心裏急得火燒火燎,我心裏也不好受。可您靜下心來想想,咱淮揚菜能聲名遠揚、家喻戶曉,靠的不就是對食材、工藝的高標準、嚴要求嗎?我之所以不鬆口,就是因為從長遠來看,隻有過硬的菜肴質量,才能慢慢積攢口碑,吸引那些真正懂吃、追求品質的顧客上門,這才是咱店鋪長久發展的根基啊。”老板娘眉頭緊鎖,冷哼一聲,沒接話。
生意不好,我心裏也犯嘀咕,決定到門口瞅瞅,其他店生意咋樣,也好找找原因,看看是我菜做得不好,還是另有隱情。這時,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爺爺映入我的眼簾,他背著個旅行包,身姿矯健,路過店門口時,抬眼瞧了瞧招牌,又把目光落在我身上,微微搖頭,輕歎一聲:“唉,現在都打著淮揚菜的招牌,可大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那老人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說給我聽。
我一聽這話,心裏頓時不服氣,迎上他的目光,說道:“老爺爺,未必吧。”
老爺爺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嘴角一撇,操著一口地道的四川方言說道:“你個青溝子娃兒,在這兒冒啥子皮皮喲,口氣大得很嘛。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