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改革設想

字數:2503   加入書籤

A+A-


    第147章改革設想
    談及顧客反饋,那真可謂是五花八門。就拿蛋撻來說,弊病多多。現做的蛋撻若是技藝不精,撻皮就容易出問題,有些撻皮太過油潤,吃多了,嘴裏那股膩味好似被膠水黏住,怎麽都散不掉;酥脆度更是差強人意,稍放一會兒,就軟塌塌地趴在盤子裏,活像泄了氣的皮球,口感大打折扣;還有的撻皮製作工藝粗糙,厚度不均,烤出來有的地方焦糊,黑乎乎的,有的卻還半生不熟,白花花的,看著就糟心。再看餡料,若是圖省事胡亂調配,蛋撻液往往糖分超標,甜膩之感過重,生生把雞蛋和牛奶原本的醇香給蓋住了,就像給一位清麗佳人蒙上了一層俗豔的麵紗;餡料質地稀軟,不成形,輕輕一拿,就肆意流淌,弄得滿手黏糊,狼狽不堪;更有甚者,部分小店為節約成本,竟用劣質香精來模擬蛋香,那股刺鼻的化學味道,簡直能把人熏得倒退三步,實在讓人難以下咽。
    叉燒酥也好不到哪兒去。酥皮和蛋撻皮類似,油膩得很,而且結構脆弱,一碰就碎屑紛飛,好似冬日裏的雪花飄飄灑灑,既不便於攜帶,食用時也狼狽不堪;蓬鬆多層的口感常常欠缺火候,難以給食客帶來豐富的味覺體驗,總覺得缺了點什麽。 離譜的是,有的餡料裏肉量少得可憐,在咱們穗香樓這樣對品質有著嚴苛要求的大酒店,出現這種情況實在不應該。作為招牌點心之一,顧客對叉燒酥滿懷期待,本想著能在一口下去時,被那飽滿多汁、風味醇厚的叉燒肉所驚豔,感受肉質在齒間的美妙觸感,品味那獨特的鹹香韻味。可現實卻令人大跌眼鏡,咬開酥脆外皮後,映入眼簾的竟是大片的洋蔥、香菇等配菜,肉的比例少得讓人咋舌,仿佛誤入了一場“李代桃僵”的鬧劇。這無疑是辜負了食客的信任,讓他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對酒店的印象也大打折扣,長此以往,怎能留得住顧客的心呢?
    此外,烘焙類點心還存在一些共性短板。如今消費者對健康越發關注,可一些烘焙點心卻依然大量使用人造黃油、植物奶油這類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原料,長期食用無疑有害健康,自然備受消費者詬病,好似一顆定時炸彈埋在美味之中。好多烘焙店難以保證現做現賣,尤其是連鎖品牌,點心多是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到達門店時,已經放置了一段時間,新鮮度銳減,口感也隨之黯然失色,就像一朵枯萎的鮮花,失了生機。還有常見的曲奇餅幹,來來去去總是原味、巧克力味、抹茶味這幾種傳統口味,毫無新意,很難持續抓住顧客的胃與心,如同反複播放的舊唱片,讓人提不起興趣。
    鑒於這些問題,我心底湧起對西式點心進行改革的念頭,期望能通過精選優質食材、改良製作工藝、大膽創新口味組合等舉措,讓傳統早茶中的西式點心重煥生機,吸引更多食客。我也提出了一些改革設想,可無奈我對烘焙領域尚不熟悉,缺乏具體的操作流程方案,即便譚師傅讓廚房試著推行,效果也差強人意。
    以下是我針對這些西式點心的改革思路,真心希望懂烘焙麵點的行家能據此探索出革新之路:
    先說蛋撻革新。在食材升級方麵,我打算把撻皮改用天然黃油,既能讓奶香四溢,又能有效減輕油膩感。同時,摻入少量全麥粉或其他穀物粉,如燕麥粉,既能補充膳食纖維,又為撻皮增添獨特的麥香風味與誘人色澤。餡料選用新鮮土雞蛋,搭配鮮牛奶,嚴格按照精準比例調配,全程不加水,讓蛋香與奶香完美交融。還可適量添加天然香草莢或香草精,賦予蛋撻清新優雅的迷人香氣。工藝優化上,創新烘焙手法,采用先高溫快烤鎖住餡料水分,再低溫慢烤成就撻皮酥脆的“兩步走”策略,確保蛋撻內外皆美味。製作迷你撻或異形撻,如愛心、星星等造型,增添趣味,適配不同消費場景,無論是單人份的下午茶,還是兒童聚會,都能輕鬆拿捏。口味拓展方麵,水果撻係列,在經典蛋撻基礎上,鋪陳一層新鮮水果切片,草莓、芒果、藍莓等任選,搭配低糖酸奶或奶油芝士餡料,清爽解膩,一口下去,滿滿的都是夏日風情。鹹口蛋撻,融入火腿、培根、芝士、蔬菜丁,打造出類似迷你披薩風味的蛋撻,滿足食客鹹甜各異的口味偏好。
    再看叉燒酥改良。食材精挑環節,酥皮選用豬油與橄欖油混合起酥,既有豬油賦予的醇厚酥香,又能降低飽和脂肪攝入。再加入芝麻粉或核桃粉,瞬間豐富口感層次。叉燒肉精選肥瘦比例恰到好處的新鮮豬肉,運用傳統秘製醬料醃製,輔以蜂蜜、麥芽糖增添光澤與甜味,最後經慢火烤製,確保肉質鮮嫩多汁,咬上一口,汁水滿溢。工藝改進方麵,製作過程采用手工疊酥工藝,反複擀疊,讓酥皮層次多達幾十層,輕輕一咬,碎屑如雪般紛飛,口感絕佳。烤前刷蛋液並撒上黑白芝麻,烤後顏值爆表,香氣撲鼻,瞬間勾起食客食欲。口味融合方麵,推出地域特色融合版,如結合四川風味,在叉燒酥裏加入適量麻辣紅油、花椒粉,搭配清爽的黃瓜絲,創造出熱辣鮮香的“川味麻辣叉燒酥”。借鑒西餐元素,將叉燒與奶油蘑菇醬、芝士結合,做成焗烤式叉燒酥,芝士拉絲、叉燒流汁,新奇美味,讓人欲罷不能。
    最後是烘焙點心通用改革。健康升級方麵,全麵摒棄反式脂肪酸原料,用堅果醬、牛油果泥等健康食材替代部分油脂,提升點心的營養密度,讓食客吃得安心。減少精製糖使用,改用木糖醇、甜菊糖苷等代糖,滿足控糖人群的需求,拓寬消費群體。主題係列創作方麵,打造節日限定係列,如聖誕節的薑餅人、麋鹿造型餅幹,用天然色素上色,充滿節日氛圍;複活節的彩蛋造型蛋糕,巧妙融入彩蛋元素,趣味十足。根據熱門 ip 製作聯名款,如動漫主題紙杯蛋糕,印有動漫角色,精準吸引粉絲購買,為點心注入潮流活力。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