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考的越快的成績越好
字數:2753 加入書籤
我能察覺出他們的不凡,一來是聽眾人對他們的讚譽,二來是親眼目睹他們在培訓中的專業表現。
這基層舉辦的比賽,受限於諸多因素,一般較難湧現出令人驚歎、極具創意的菜肴。畢竟選手水平參差不齊,直接決定了菜肴的整體質量,所以比賽在資金、資源等方麵的投入規格也高不起來,大型公司權衡之下,不太願意讚助這類活動,反倒是一些小型公司,想著借此機會露露臉,為自家品牌宣傳時增添幾分底氣,願意慷慨解囊。
此次比賽,民營企業“新達來”調味品有限公司出資讚助,場地則由“來相聚農莊”友情提供,各方通力合作,也算各得其所。這也是培訓期間了解到的信息,另外,理論考試時間定在三天後,地點依舊是文化館。
在珠海文化站的精心組織下,由“新達來”調味品有限公司和“來相聚農莊”讚助的初級廚師比賽,即將拉開大幕。我望著窗外,心中滿是憧憬與鬥誌,暗暗發誓一定要在這場比賽中全力以赴,讓自己的廚藝綻放光芒。
仔細研究小雅給的資料,我發現其中有些技師內容不在此次考試範圍內。備考時間緊,我起初猶豫要不要鑽研,可靜下心來,我深知自己誌不止於這場考試衝擊高級職稱,而是向往在廚藝路上長遠發展。像蘭老、居師傅這些名廚,是我仰望的高峰,我明白自己還差得遠。雖說短期目標是拿下技師職稱,但這背後承載的不隻是我個人雄心,還有小雅的殷切目光、師父們的教導,它們推著我前進。
粵菜是我廚藝提升的短板,雖說烹飪底層邏輯相通,可不同菜係在食材、調味、火候上各有特點,如粵菜重食材本味,追求清、鮮、嫩、滑,就和我熟悉的菜係差別很大。為彌補短板,我找來粵菜經典菜譜、研究名廚烹飪視頻,還虛心請教。每次嚐試做粵菜,從食材處理的小心翼翼,到調味的精準把控,都讓我對烹飪技藝有新認識。我深知精湛實踐源於深厚理論,沒有紮實知識儲備,技藝提升就是空中樓閣。所以,即便這部分技師資料不考,我也學得認真,因為今日點滴積累,都將助力未來廚藝進階。
回首備考時光,我感慨萬千。考試結束,我靜下心重翻資料,發現今年考試範圍與往年大體相同,僅新增了部分內容,食品安全板塊規範更細致,足見行業對此愈發重視。慶幸的是,資料約 98都在小雅所給範圍內,隻需額外記少許更新知識點,複習周期大幅縮短,讓我得以聚焦關鍵處。小雅給的資料裏有部分技師內容未考,但我仍認真研習,因我誌不止於此,技師職稱雖是當下小目標,長遠來看,我肩負眾人期望,不敢懈怠。
說起來,粵菜一直是我的短板。雖說烹飪的底層技巧在各類菜係間有相通之處,可不同菜係的特色、講究差別還是很大的。這段時間通過學習粵菜知識,我感覺自己的廚藝認知有了質的飛躍,深知一切實踐都得建立在紮實的理論基礎之上,所以絲毫不敢馬虎。
這些天,我和小雅都像上了發條似的,除了偶爾在手機上簡單打個招呼,其餘時間都各自為戰,向著目標全力衝刺。
考試那天,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通往考場的小徑上,我懷揣著夢想與期待,腳步輕快地走向考場。考場裏,一百多位考生分布在三個考場,那陣仗、那嚴格程度,恍惚間讓我感覺仿佛又回到了青澀懵懂的中考時光。那時的我,迷茫無措,成績一塌糊塗,沒了別的選擇,最後隻能報考烹飪學校,想著學一門手藝傍身。
可如今的我已然不同,站在這考場門口,深吸一口氣,自信滿滿地走了進去。看著考場裏年齡各異的同行們,大家的眼神裏或是緊張、或是堅毅、或是淡然,我心裏不禁泛起一陣波瀾。他們有的臨考前還緊緊攥著複習資料,試圖抓住最後幾分鍾再提升一點分數,不放過任何一絲機會;有的和我一樣,氣定神閑,顯然是有備而來;還有的一副隨遇而安的模樣,似乎並不太在意這場考試的結果。
為了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杜絕一切可能的作弊行為,每個考場安排了兩名監考老師,全方位無死角的視頻監控攝像頭閃爍著紅點,仿佛在警示著每一個人。
我剛在座位上坐定,攤開試卷的那一瞬,目光迅速掃過卷麵,大致看清了題型分布:是非題占 20,單項選擇題 40,多項選擇題 40。粗略瀏覽下來,心裏不禁一喜,這些題目基本都在我的複習範圍內,隻有寥寥幾個涉及到廚師技師的考核內容,不過這也難不倒我。
一位監考老師走上講台,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話,另一位老師則沿著過道依次給大家發筆。“同學們,師傅們,首先歡迎大家參加這次考試,我簡單介紹一下這次試卷內容,80的題目都在大家複習資料裏麵,10做了適當延伸,還有 10涉及到了技師的知識,這也是為了拉開分數差距,避免同分,因為這一次獎勵高級職稱隻有一個名額,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衝著這個名額來的,所以大家認真對待。另外發到筆的同學不要急於考試,我說開始以後才能考試,任何違規行為都會扣分,如有作弊行為趕出教室,以後上黑名單。”
發筆的老師動作麻利,不一會兒,筆就全發到大家手上了。隨著監考老師一聲令下“可以動筆”,教室裏頓時響起一片“刷刷刷”的寫字聲,大家都是在行業裏摸爬滾打多年的成年人了,基本的考場規矩還是懂的,低級錯誤自然不會犯。我更是得心應手,不到十分鍾,我就已經完成答題,本想著直接交卷,可念頭一轉,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初出茅廬、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了,如今在這行裏也混了些年頭,深知低調行事才能走得更遠,於是我放下筆,又仔細審查了一遍試卷。
沒過兩分鍾,林師傅第一個起身交卷,步伐沉穩,接著趙師傅也跟著起身,隨後是一群年輕人,我見勢也隨著大流交卷,再看考場裏,歲數稍大些的師傅們還在埋頭苦思,理論考試對他們來說確實難度不小。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