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醉仙居情景
字數:3633 加入書籤
雪璃指尖撫過劍穗上的並蒂蓮,繡線用的是昆侖雪蠶吐的絲,在夕陽下泛著溫潤的光。她記得千年前在昆侖之巔,淩劍霄曾用劍氣在崖壁上刻下這朵花,那時她正用天山融雪煮茶,茶盞裏倒映著他衣擺上的銀線繡紋。
“這劍穗......”她喉頭微動,忽然聽見土地廟方向傳來細碎的腳步聲。淩劍霄已將劍穗係回腰間,銀鈴輕響間,他擋在雪璃身前,掌心按上劍柄——不是他們的劍,這一世他隻是個走鏢的少年,佩的是從鐵匠鋪賒來的凡鐵。
轉角處跳出三個灰衣人,腰間懸著描金葫蘆,正是“醉仙居”的打扮。為首者留著鼠須,盯著雪璃腰間的玉佩:“小娘子,咱們樓主有請。”
淩劍霄往前半步,將雪璃護在身後:“醉仙居何時做起了綁票的生意?”鼠須漢子冷笑,指尖彈出三枚透骨釘,直奔他麵門而來。雪璃袖中飛出軟鞭纏住淩劍霄腰際,旋身帶他躍上屋簷,卻見月光下,軟鞭末端的玉墜與淩劍霄劍穗上的銀鈴同時泛起微光——那是昆侖仙府的禁製,千年未散。
“他們衝著玉佩來的。”雪璃落地時踩碎一片瓦當,軟鞭如靈蛇般卷住追來的灰衣人腳踝,“千年前我用這玉佩封過魔尊的一縷殘魂,難道......”
話未說完,淩劍霄忽然握住她的手,帶她拐進一條暗巷。巷口立著棵老槐樹,樹下擺著個糖畫攤,攤主正是方才的小牧童。男孩舔著指尖的糖渣,將竹蜻蜓塞進雪璃手裏:“大姐姐,從這兒穿過去就是城隍廟,土地公公說你們該去拜拜月老。”
淩劍霄挑眉,瞥見男孩腰間晃著的玉佩——正是雪璃方才打鬥時遺落的。小牧童眨眼:“土地廟的神像流淚時,供桌上多了這個。”雪璃指尖觸到玉佩背麵的刻字“長毋相忘”,那是淩劍霄千年前刻下的,用的是他的心頭血。
城隍廟的燭火忽明忽暗,月老像前的簽筒裏隻剩一支下下簽。雪璃握住竹簽,見上麵畫著斷裂的並蒂蓮,背麵寫著“醉影迷蹤,魂歸何處”。淩劍霄將簽紙折成紙船,放入香爐旁的銅盆:“醉仙居樓主醉無常,擅長用迷魂香操縱人心。或許神像流淚,是因他想解開當年的封印。”
雪璃望著紙船在灰燼中蜷曲,忽然想起千年前那場大戰。魔尊隕落時,她用玉佩鎖住他一縷殘魂,淩劍霄則以本命劍釘入魔尊命穴。如今劍穗上的並蒂蓮新繡未幹,難道有人用昆侖仙法複活了殘魂?
“去醉仙居。”淩劍霄忽然起身,腰間銀鈴與雪璃玉佩共鳴,“當年我用‘昆侖三疊’劍意封過醉無常的經脈,他若想解開封印,必需要我的血。”
醉仙居的門扉在子夜時分無風自開,門內飄出的檀香裏混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甜腥。雪璃屏息閉氣,軟鞭纏上房梁倒吊而下,隻見大廳中央擺著青銅鼎,鼎中浮著半具骷髏——正是千年前被斬下的魔尊左臂。
“淩劍霄,雪璃仙子。”醉無常的聲音從鼎下傳來,他拄著龍頭拐杖走出陰影,左袖空空如也,“千年了,你們還在玩這小兒女的情劫遊戲?看看這鼎裏的殘魂,每天都在喊著你們的名字呢。”
淩劍霄揮劍斬向青銅鼎,劍氣卻在觸碰到鼎身時被彈開。醉無常笑道:“這鼎用的是昆侖山頂的玄鐵,當年你們封魔尊時,可曾想過他的殘魂會借著人間的香火慢慢凝聚?”他抬手灑出一把粉末,雪璃眼前忽然浮現幻象:昆侖之巔,淩劍霄的劍刺入她心口,血珠濺在並蒂蓮上,化作漫山遍野的曼珠沙華。
“雪璃!”淩劍霄的聲音穿透幻象,雪璃驚覺自己的軟鞭正纏上他的脖頸。她咬牙甩脫迷魂香的控製,軟鞭轉而纏住醉無常的拐杖,卻見他袖中掉出個布包,裏麵滾出十二枚刻著生辰八字的木人——其中兩個木人胸前插著銀針,正是她與淩劍霄的模樣。
“這是‘離魂釘’。”淩劍霄揮劍斬斷木人身上的紅線,銀鈴碎成兩半,露出裏麵藏著的昆侖玉髓,“當年我用玉髓封過你的識海,看來醉無常早就盯上我們了。”
醉無常見勢不妙,捏碎懷中的符咒。青銅鼎突然炸開,魔尊殘魂化作黑霧卷住雪璃,她腰間玉佩應聲而碎,露出裏麵封存的半顆舍利子。雪璃聽見殘魂的低語:“千年了,你們終究還是要為我殉葬......”
“不會再有下一個千年。”淩劍霄咬破指尖,在掌心畫下昆侖劍訣,“雪璃,記得我們在昆侖學的第一式嗎?”雪璃忽然握住他的手,兩人同時掐訣,玉佩碎片與劍穗銀鈴化作流光,在黑霧中織出並蒂蓮的結界。
黑霧裏傳來醉無常的慘叫:“你們以為封印了殘魂就能相守?別忘了,上一世你們一個成了劍奴,一個化作望夫石......”話音未落,黑霧散盡,青銅鼎已裂成碎片,地上隻餘醉無常的龍頭拐杖。
雪璃癱坐在地,望著淩劍霄掌心的血痕:“他說的對,千年來我們總是錯過。昆侖之巔你為我擋劫,轉世後我尋你百年......”淩劍霄輕輕拭去她眼角的淚,拾起半片銀鈴:“但每一次,我們都會在人群中認出彼此。就像這次,小牧童能撿到劍穗,土地公能讓神像流淚,都是因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忽然托起她的手,將銀鈴碎片按在她掌心。雪璃看見流光中閃過無數畫麵:盛唐長安的街頭,他是賣糖葫蘆的少年,她是拋繡球的閨秀;南宋煙雨裏,他是撐傘的書生,她是畫舫上的琵琶女;還有這一世,他在鐵匠鋪揮汗,她在茶棚裏煮茶,目光總是隔著人群相撞。
“真正的宿命,是我們永遠會為彼此停下腳步。”淩劍霄輕聲說,遠處傳來晨鍾,城隍廟的門縫裏漏進晨光。雪璃起身時,發現地上的木人已化作灰燼,唯有他們的那對木人胸前,銀針不知何時已被取下,取而代之的是兩朵用糖畫粘上去的並蒂蓮。
日出時分,兩人走出醉仙居,看見小牧童蹲在門口啃包子。男孩遞來兩個熱騰騰的包子:“土地公公說,吃完包子該去補玉佩啦。”雪璃這才發現,淩劍霄不知何時已將半片銀鈴係在她腕間,碎玉與銀飾相擊,發出清越的聲響。
補玉佩的鋪子藏在巷尾,掌櫃的是個瞎眼老頭,摸了摸碎裂的玉佩:“這玉髓是昆侖山頂的料子,得用天山雪水調膠。”他轉身從櫃子裏取出個匣子,裏麵躺著半塊未刻字的玉佩,紋路竟與雪璃的玉佩嚴絲合縫。
“千年前有個劍客來過,”老頭用渾濁的眼睛“看”著淩劍霄,“他說若有一天有人帶著‘長毋相忘’來補,就把這塊‘生死契闊’給她。”雪璃接過合二為一的玉佩,見背麵刻著兩句詩:“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正是淩劍霄的筆跡。
離開鋪子時,夕陽又將落。雪璃望著天邊的火燒雲,忽然想起千年前淩劍霄說過的話:“人間的夕陽比昆侖的雪景熱鬧,因為每一片雲都在講不同的故事。”如今他們的故事,大概會被土地廟的神像記住,被小牧童的竹蜻蜓帶到天涯海角吧。
“看!”淩劍霄忽然指向路邊的桃樹,最後一片桃花正落在他們交疊的掌心。雪璃輕笑,將桃花夾進袖中:“這次不是春訊,是我們的花期。”淩劍霄點頭,腰間重新係上的劍穗隨風輕擺,銀鈴與玉佩共鳴,奏出隻有他們能聽見的曲調——那是千年前在昆侖之巔,他們隨口編的《長相守》。
江湖路還長,長到可以慢慢走,慢慢看。但隻要手牽手,每一步踩碎的月光都會化作星辰,照亮歸處。畢竟在千萬次輪回裏,他們早已學會——所謂宿命,從來不是被命運推著走,而是在看見彼此的瞬間,永遠選擇走向對方,像並蒂蓮的根須,在時光的泥沼裏,緊緊纏繞,永不分離。
喜歡山海精英榜請大家收藏:()山海精英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