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探洞

字數:9632   加入書籤

A+A-


    “原來是這樣!鄒哥你懂的真多,不愧是僅靠自己就能走起來。
    本來還覺得不可思議,一個人單打獨鬥,怎麽可能做得出來賬號。
    就這經驗和知識儲備對於那些隻會博人眼球的來說,絕對是屬於降維打擊了。” 小個子男生驚歎道。
    我沒有管他的捧殺行為,選擇性傾聽的點點頭說道:“這些都是基本的知識,要是去到真正的原始森林,那需要的知識那可就不止這點了。”
    胖男生在一旁喘著粗氣,好奇地問:“還要啥知識啊?
    我以為隻要能走能拍就行了,聽鄒哥你這麽一說,要的技能好多啊?”
    “跟你們說一個必備的吧,剛才我也提到過,那就是生物學知識了。” 我認真地說道,
    “在原始森林裏,萬一迷路走不出去,自備的食物又吃光了,就隻能想辦法捕獵、采集野生作物來維持生存。
    比如說捕魚,要是沒有專業的捕魚工具,就隻能自己製造陷阱。
    可以找一些細長的樹枝,把它們削尖,然後在河邊找一個水流相對平緩的地方,用樹枝圍成一個漏鬥形狀的圍欄。
    漏鬥的口朝著水流方向,裏麵再放一些能吸引魚的食物。
    比如昆蟲、蚯蚓之類的。魚順著水流遊進來,就很難遊出去了。
    當然這隻是一個簡單的例子,還有很多其他的陷阱製作方法,都得根據不同的環境和獵物來選擇。”
    華麗男一邊走一邊思考,突然說道:“鄒哥,你說的這些知識聽起來確實管用但也很複雜,有一種知識穿過頭顱卻什麽也留不下的感覺。”
    我笑了笑,表示理解,雖然我在自媒體的圈子也就這兩三年,但是在戶外混的時間可不是短時間了。
    擁有的經驗和見識,早就為走這條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隨即繼續說道:“所以啊真正的戶外探險可不簡單,
    並不是過家家一樣的,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再去做,畢竟生命隻有一次。
    而這些知識也是隨著實操慢慢積累的,你們也不用慌張,應對的其實都是千分之一的可能性而已。
    大部分時候隻需要保持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其實都不會出啥大事。”
    一時也沒啥有趣的發生。
    我們繼續前進,山路崎嶇隨意體力下降也越來越難走。
    大家的腳步越發沉重起來,他們三個人也早已經沒有剛出發的興奮。
    汗水不停地流淌,和身上的泥巴混在一起。
    原本整潔的樣貌也變得髒兮兮的,這就是戶外拍攝的常態。
    走著走著,彭一突然想起了什麽,開口問道:“鄒哥,最重要的是,你這些地方是怎麽找到的?
    這些地方深藏在這些深山老林之中,你怎麽就知道它們就在這一片?”
    我用手推開擋在麵前的樹枝回答道:“大部分都是來自於網絡,網友提供的線索。
    現在互聯網這麽發達,大家會在各種平台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反正就是哪裏有話題,可能有故事,就去哪裏,然後去把這些角落裏的故事帶出來,呈現給大家。”
    華麗男略顯尷尬的回複道:“原來如此,我還以為鄒哥有什麽神秘的方法能找到這些地方的存在,看來是我想多了。”
    這時彭三費力地跟上大家的腳步,開口便抱怨道:“這路也太難走了,我感覺我的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他的臉上滿是汗水,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地上瞬間消失不見。
    看著他疲憊的樣子,我說道:“戶外就是這樣,沒有那麽輕鬆的。
    你每出來拍攝一次,都要經曆這樣的艱辛,這都還隻是爬爬山,有些地方還要攀岩,過水啥的更累人。
    但隻要能找到好的素材,找到流量了,那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彭三聽了,歎了口氣說道:“我要是美女就好了,穿個絲襪隨便扭一下,開放一點就能輕輕鬆鬆搞到流量。
    咱們在這累死累活的,還不知道能找到多少流量。”
    彭二喘著粗氣,他那身軀還可以跟得上我們節奏也是挺厲害的。
    至於抱怨,應該也是沒有力氣抱怨了,才一言不發吧,畢竟他這人就是貪吃。
    也是隻有這點愛好的感覺,但是這環境明顯是不可能有滿足這一欲望的條件存在。
    抱怨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還不如閉嘴節省點體力實在。
    曆經一番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我喝了口水,順了順氣說道:“看到這個洞穴了嗎,今天我們要拍攝探險的就是這裏。”
    隻見山洞被包裹在一片樹木之中,四周的樹木高大挺拔。
    幾縷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灑下,給整個場景增添了幾分神秘色。
    洞口前是一小片空地,厚厚的落葉鋪在地上,微風吹過,吹的落葉沙沙作響。
    然而,仔細觀察,便能發現一些不尋常之處。
    在洞口周邊的土地上,有一些不是很明顯的人工痕跡。
    盡管這些痕跡已經被新長出的草掩蓋了不少,但還是不難看出有人為的痕跡存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站在山洞洞口,看著那被雜草半掩著的入口,三個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這是他們第一次進洞探險,明顯能感受到他們三個人的激動和害怕。
    彭三滿是興奮,嘴裏不停地念叨著:“終於要進山洞了!肯定超刺激!
    看那些博主經常在裏麵發現什麽東西,我們會不會也發現特別的東西?比如寶藏嘿嘿。”
    他的聲音有些發顫,雙手也不自覺地握緊又鬆開,體現出了他內心的緊張與期待。
    彭一雖然努力保持著鎮定,但從他顫抖的手指和不時張望的眼神中,還是能看出他的不安。
    他把攝像裝備抱在懷裏,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嘴裏嘟囔著:“我們真的要下到裏麵去拍攝嗎,不會有什麽危險吧?
    不過要是能拍出我帥氣的樣貌,也不枉此行。” 他試圖給自己洗腦來掩蓋內心的恐懼,眼睛卻出賣了他,始終警惕地盯著洞口。
    胖男生則站在原地,雙腳像是被釘住了一樣,臉色有些發白。
    他咽了口口水,結巴地說:“鄒…… 鄒哥,我怎麽感覺有點害怕啊?
    這山洞黑漆漆的,啥也看不到,萬一我們進去了,有啥東西在裏麵躲著,我們怎麽跑呀?” 他的雙手抓著背包帶,顯然是被恐懼占據了上風。
    我看著他們的樣子,說道:“別自己嚇自己,怕啥大老爺們的,這些年我不都是一個人來來去去這些地方嗎?
    隻要按我說的去做,不犯規矩,沒問題的。”
    “鄒哥,那進洞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麽呀?” 小個子男生一臉認真地問道。
    我清了清嗓子,然後用嚴肅的語氣說道:“首先在進入山洞之前,有一件事情是最為關鍵的。
    那就是要仔細檢查我們自己的裝備以及光源。
    大家都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光源就如同我們的生命之光一般重要。
    所以,請你們立刻檢查一下自己的手電筒,看看備用電池是否都已經攜帶齊全,並且電量是否充足。
    千萬不要在關鍵時刻出現光源不足的情況,那將會給你帶來極大的麻煩和危險。”
    對方三個立刻按照我的要求,仔細的檢查起來,這個態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隨後逐個匯報都仔細檢查了,沒有問題。
    我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很好,既然裝備和光源都沒有問題,那麽接下來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
    當我們進入山洞之後,各位一定要保持安靜,絕對不能大聲喧嘩。
    因為聲音在山洞裏會產生回音,這種回音不僅可能會引發洞穴的坍塌,給我們帶來生命危險,還有可能會驚擾到山洞裏的其他生物或者未知的存在。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像網上一些神經病一樣,在山洞裏大喊大叫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我們要盡量保持安靜,小心謹慎地前行,確保我們的安全,生命可就隻有一次。
    現實裏可沒有看廣告可以複活的事存在。”
    除此之外,食物和水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探險過程中,我們無法確定山洞內是否有可供食用的資源,所以必須攜帶足夠的食物和水以維持生命。
    自己要清楚,並且合理分配食物和水,避免浪費。
    這倒也不是我故意話多,話碎,人家公會給了錢的,總得讓人覺得專業一些,啥也不說就顯得好像這個錢給多了。
    就好像道教處理事情一樣,做的越碎越複雜收錢高才合理嘛!
    給錢的人也會覺得物超所值。
    他三個聽到我的話,紛紛低下頭,再一次開始認真檢查起自己的裝備來。
    經過一番仔細的查看和確認後,他們都向我點了點頭,表示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在我的帶領下,大家緩緩走進山洞。
    當我們踏入山洞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讓眾人一頓。
    原本以為會是天然形成的洞穴,沒想到竟是一條人為修建的隧道。
    洞壁被打磨得較為平整,甚至路也很寬闊,一輛小汽車都能通行,
    也不知道在這深山裏麵修建一條這樣的隧道是為了幹些什麽。
    它就靜靜的待在這深山裏,訴說著過去的故事,這個山洞讓我愈發覺得不一般。
    隧道內的溫度明顯比外麵涼快很多,外麵的酷熱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屏障擋在了洞外。
    “沒想到洞裏這麽涼快!外麵熱得要死,這裏的溫度還這麽舒服,簡直就是避暑勝地。”
    彭三忍不住驚歎道,他的臉上露出愜意的神情,之前的緊張感似乎也被這涼爽的空氣驅散了不少。
    “是啊,真沒想到這山洞裏會這麽舒服,我還想著裏麵又熱又悶會不會難受死。”彭一一邊說著,一邊把攝像機拿在了手上,準備開始拍攝周圍的環境。
    他的眼睛盯著鏡頭,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嘴角微微上揚,雖然這些就是很常見的洞壁。
    但對於第一次經曆的人來說,也是很新奇的,他那一套時尚的戶外裝,盡管已經沾了不少灰塵,但依然難掩他的興奮跟好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繼續往裏麵走去,那股隻屬於地下味道愈發濃鬱。
    它混合著潮濕的泥土味、陳舊的岩石味以及一絲淡淡的腐朽氣息,這是屬於地下獨特的氣味。
    陳舊的岩石味散發著一種曆經滄桑的氣息,見證著歲月的變遷。
    而那絲腐朽的味道,雖然不濃烈,卻為整個洞穴增添了幾分神秘和陰森的感覺。
    彭二捂住鼻子,臉上露出一絲厭惡的表情。
    “這味道不太好聞,感覺有點悶得慌。鄒哥,這味道不會對身體有害吧?我們要不要戴個口罩啥的” 他擔憂地看著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
    我笑著說:“別擔心,這是洞穴裏常見的味道,對身體沒什麽危害。
    可能是因為這裏長期封閉,空氣不流通,所以才越往裏麵走味道會稍微大些,大家適應一會兒就好了。”
    我們繼續沿著通道緩緩前行,洞壁上滲出來的水珠在燈光的照耀下反射著微光。
    在這安靜的洞穴裏,隻有我們的腳步聲和沉重的呼吸聲,每一步都仿佛在走進一個神秘的世界中,讓人好奇走向前會遇到什麽。
    突然,彭三像是發現了什麽,小聲說道:“鄒哥,你們快來看!這裏怎麽有擺放東西的痕跡?
    而且看這個灰塵痕跡怎麽形狀長長方方的!” 他的聲音一下就吸引到了我們。
    我們趕忙圍了過去,果然,在左右兩邊較為平整的地麵上,有一些明顯的方形痕跡,看起來像是長期放置重物留下而壓出來的。
    這些痕跡十分規整,邊長大約有兩米左右,深度也比較均勻,顯然是經過精心布置過的。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心中有了一個推測,說道:“這裏可能是以前擺放棺材的地方。”
    聽到這話,彭二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原本就有些圓胖的臉此刻毫無血色。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聽到了什麽恐怖的東西,嘴唇微微顫抖著,牙齒也開始打顫,發出 “咯咯” 的聲音。
    他下意識地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洞壁上,手上緊緊拿著手電筒,仿佛這束光亮就能給自己帶來一絲安全感。
    “棺…… 棺材?鄒哥,這…… 這也太嚇人了吧,洞裏怎麽會有棺材。” 彭二的聲音帶著哭腔,充滿了恐懼。
    彭三聽到我說是棺材後,雖然也有點害怕,但好奇心還是占了上風,
    他強裝鎮定地問道:“鄒哥,為什麽會有棺材出現在洞裏呀,難不成是舉行什麽儀式,我看小說裏都是這樣寫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對答案的渴望。
    我看著他們模樣,知道不解釋是不行了:“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錢支付殯儀館的費用。
    在過去,很多普通人家經濟條件有限,無法承擔殯儀館的高額費用。
    而棺材是喪葬儀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他們會選擇一些相對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存放棺材。”
    我指了指周圍的環境,繼續說道:“像這樣的洞穴,也可以說是廢棄隧道。
    在很多地區就成為了存放棺材的選擇之一。
    而且,很多地方的棺材都是提前做好的,在人去世之前,棺材裏不一定有東西的,不用害怕。”
    彭一 一邊拍攝,一邊認真地聽著我的解釋。
    他把攝像機對準那些方形痕跡,然後慢慢移動鏡頭,拍攝著周圍的環境,希望能完整地記錄下這個神秘的場景。
    我接著說道:“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地下環境相對恒溫恒濕,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速度較慢,這就可以保證棺材幾年都不腐爛。
    而且空氣流通性差,氧氣含量相對較低,不利於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大家都知道,微生物是導致物體腐爛的主要因素之一,沒有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微生物的活動就會受到抑製,棺材的腐爛速度自然就會大大減緩。”
    我蹲下身子,用手掃了掃痕跡處,果然撿到一塊碎木屑,拿起來展示給大家看。
    “你們看,這塊木屑在洞穴裏放了這麽久,表麵都沒有明顯的腐蝕痕跡,這就是洞穴環境對物體保存的影響。
    而且,洞穴的溫度一般比較穩定,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溫度變化,這也對棺材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溫度的劇烈變化會加速物體的老化和腐爛,而穩定的溫度環境則有助於延長物體的保存時間。”
    “原來是這樣,沒想到真相如此簡單,以為是祭祀什麽的。”彭三恍然大悟般的說道
    彭二還是心有餘悸,小聲地說:“那…… 那我們繼續往前走,不會碰到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吧?”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不時地往四周張望,仿佛那些黑暗的角落裏隨時都會蹦出什麽來一樣。
    我隻好小聲安慰他道:“別怕,小心點就行。
    都走到這了,我們就繼續往前走,說不定能發現更有意思的東西。
    這些痕跡背後,可能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來這裏就是為了把這些角落裏的故事帶出去給大家。”
    在我的鼓勵下,大家懷揣著緊張與好奇,繼續沿著通道緩緩前進。
    每走一步都會被詭異的氛圍包裹,四周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不知道前方還會有怎樣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揭開。
    喜歡一位探險者的自傳請大家收藏:()一位探險者的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