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留青山綠水給後人

字數:3879   加入書籤

A+A-


    青溪縣紀委的院子裏,兩杆錦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明鏡高懸”“為民除害”的金字被朝陽鍍得發亮,可縣紀委書記王顯明的手,在離錦旗還有半尺的地方停住了。周誌高的目光像塊冰,擱在他後頸上,讓滿脊梁的冷汗瞬間浸透了襯衫。
    “周部長,這……”王顯明的喉結滾了兩滾,指尖在錦旗邊緣撚出細痕。
    他想起上周三的常委會,張茂才拍著桌子說“紀委要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自己當時點頭如搗蒜,連老李的舉報信都壓在了抽屜最底層。
    “王書記不敢接?”周誌高的聲音漫不經心,卻讓院角的石榴樹都抖落了幾片葉。
    他往人群裏瞥了眼,老李拄著拐杖站在最前麵,煙袋鍋上的火星明明滅滅,像在燒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
    民眾的掌聲突然稀落下去。
    有人開始竊竊私語,說“要不是省裏來人,張茂才還在台上作報告”,說“紀委的大門,還不如村口的狗洞好進”,這些話像針,紮得王顯明的臉一陣紅一陣白。
    “這錦旗,該掛在心裏。”周誌高從王顯明手裏接過錦旗,轉身遞給身後的年輕幹事,“送到檔案室,和張茂才的案宗放在一起。”
    “讓後來人看看,老百姓的眼睛亮不亮,心裏的秤準不準。”
    王顯明的膝蓋突然一軟,差點跪在石榴樹下。
    他想起張茂才的小舅子送來的那箱茅台,現在還鎖在辦公室的櫃子裏,標簽上的日期,正好是他壓下老李舉報信的第二天。
    紀委會議室的紅木桌還留著張茂才的指痕。
    周誌高翻看縣教育局的賬冊時,趙立東匆匆闖進來,公文包上的鎖扣磕在門框上,發出刺耳的響:“周部長,出事了!張茂才的老婆孩子……出車禍了!”
    賬冊上的“教育經費”四個字突然模糊起來。
    周誌高想起張茂才的小女兒,上次在產業園見過,紮著兩個羊角辮,正舉著個獼猴桃問“爸爸,這個能給我留著嗎”。
    那時的張茂才,眼裏竟也有片刻的溫柔。
    “在哪?”他抓起椅背上的外套,紐扣扣錯了位也沒察覺。
    “往省城的盤山公路上。”趙立東的聲音發顫,“交警說山上掉了些碎石,張茂才老婆打方向盤太急,連人帶車翻進了崖下的江裏,撈上來的時候……”
    周誌高的腳步頓在走廊裏,牆上的時鍾滴答作響,像在為誰倒數。
    他想起劉曉雅說的,張茂才的老婆其實早就想離婚,上周還去紀委問“如果舉報丈夫,能不能保住孩子”。
    那時的劉曉雅勸她“先收集證據”,沒想到……
    事故現場的警戒線在江風裏飄得像條破布。
    交警隊長指著崖壁上的新鮮擦痕:“石頭是從這裏滾下來的,剛下過雨,土質鬆。”
    他往江裏指了指,打撈船的吊鉤正吊著輛變形的越野車,車牌在浪花裏若隱若現。
    周誌高往崖下望,江水渾濁得像化不開的墨。
    去年張茂才剪彩的“便民橋”就在下遊,此刻橋欄上的紅綢還沒褪色,卻映得江水越發陰森。
    他突然想起老李說的,修橋時張茂才偷工減料,連鋼筋都用的是廢品站回收的。
    “張茂才知道了嗎?”他的聲音被江風撕得有些碎。
    “剛告訴他。”紀委幹事的臉白得像紙,“在審訊室裏突然就瘋了,哭喊著要去現場,說……說這是報應。”
    周誌高望著江麵上的漩渦,心裏像塞了團濕棉絮。
    張茂才貪腐的證據堆成了山,可這突如其來的家破人亡,讓那些鐵證都蒙上了層說不清的悲涼。
    他想起周洛汐小時候總問“壞人會有報應嗎”,那時的他說“法律會製裁他們”,可此刻麵對這江水,卻覺得喉嚨發緊。
    回到縣紀委時,張茂才正趴在鐵門上嘶吼,手銬在欄杆上撞出火星:“讓我去看看!那是我閨女啊!她才八歲……”
    他的頭發像團亂草,襯衫被淚水泡得發皺,哪裏還有半分縣委書記的樣子。
    “張茂才,”周誌高往鐵門前站定,江風灌進走廊,卷起他的衣角,“你挪用教育經費的時候,想過那些沒書讀的孩子嗎?你克扣養老金的時候,想過那些等著買藥的老人嗎?”
    張茂才的嘶吼突然卡住,像被什麽東西噎住了。
    他望著周誌高,眼裏的瘋狂漸漸變成死寂:“是我害了他們……那筆錢,本來是要給他們移民的……”
    周誌高的心裏猛地一沉。
    趙立東遞來的搜查記錄上,張茂才的海外賬戶裏,確實有筆五百萬的匯款,收款人是加拿大的一家移民公司,日期就在他被查的前三天。
    “你以為逃到國外就沒事了?”周誌高的聲音冷得像江裏的水,“你貪的每一分錢,都沾著老百姓的血汗,就算跑到天涯海角,也洗不掉這腥味。”
    張茂才突然笑了,笑聲比哭聲還難聽:“現在不用了……都不用了……”
    他的頭抵在鐵門上,發出咚咚的響,“我老張這輩子,最後落得個斷子絕孫……報應啊……”
    夕陽把紀委的影子拉得老長。周誌高站在院子裏,望著那兩杆還沒掛起來的錦旗,突然覺得有些沉重。
    老李不知什麽時候走了,石榴樹下留著個布包,打開一看,是幾斤洗幹淨的獼猴桃,每個都帶著陽光的溫度。
    “周部長,省紀委的同誌來了。”趙立東的聲音打破了寂靜,“說張茂才的案子要移交省裏,讓您過去一趟。”
    周誌高往省城的方向望,江麵上的晚霞紅得像血。
    他想起劉曉雅說的“執紀者要常懷悲憫,但不能動搖原則”,此刻總算明白,這悲憫不是為了貪官的下場,而是為了那些被貪腐裹挾的無辜生命。
    離開青溪縣時,夜色已經漫過了江堤。
    車窗外的“便民橋”在路燈下泛著冷光,周誌高突然讓司機停下車。
    他走到橋邊,望著江水悠悠地流,像在衝刷什麽,又像在沉澱什麽。
    車重新啟動時,周誌高望著窗外掠過的獼猴桃園。
    月光下的果樹靜悄悄的,像在為誰默哀,又像在積蓄著明天的力量。
    他知道,張茂才的故事結束了,但青溪縣的故事還在繼續,就像這江水,無論經曆多少漩渦,終究會奔流向前。
    而他要做的,就是守著這份向前的力量,讓那些像老李一樣的老百姓,能在每一個清晨醒來時,聞到獼猴桃的甜香,看到蔚藍的天空,幹淨的湖水!
    青山綠水應該留給子孫後代,而不是被這一代黑心的畜生們給汙染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