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水龍吟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王、孔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主人對王棣這位貴客極為看重,至於餘者保持表麵的客套便夠了。
次日,在孔若虛的全程陪同下,王棣一行參觀了衍聖公府。當然,內宅與後園是不好去的。
衍聖公府府占地共極廣,九進院落,樓房廳堂四百餘間。三路布局,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後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後堂樓,配樓、後五間等,最後為花園。東路為東學,有家廟、慕恩堂等。西路為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南北花廳等。是典型的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築群。
孔府坐北朝南,迎麵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門前左右兩側,有一對2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紅邊黑漆的大門上鑲嵌著狻猊鋪首,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著藍底金字的“三傘聖公府”匾額。
期間,孔若虛指著大門兩側的明柱說,此處可書一副聯句,奈何無有適妥之詞,聞曉解雲公文采卓絕,且書法精深,還望賜留墨寶雲雲。
王棣欣然應允,當即潑墨留句曰: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這副對聯“富”字上少了一點,“章”字中多了一筆。王棣解釋說奉聖公官職雖隻八品,然田地萬畝千頃,是為“天下第一家”,自然富貴沒了頂;孔子及其學說“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聖人之家的“禮樂法度”,也就能天地並存,日月同光。
此番說辭自是讓孔府眾人大為意動,孔若虛當即拍板,令人拓印刻於明柱之上,永世不滅。
王棣心下念聲“阿彌陀佛”:紀大學士曉嵐兄,實在是不好意思,搶了你鐵齒銅牙的風頭了。
之後,眾人又去打祭了聖林,即孔氏陵墓群。
林牆全部用灰磚砌成,牆中古木參天,茂林幽深,此乃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鄉的樹木種植於孔林之內,因而樹種極多。林中墓塚累累,碑碣林立,石蟻成群,自孔子、孔鯉、孔及這祖孫三代葬於此以後的一千五百年來,其後裔接塚而葬,至今林內墳塚已約四萬餘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儀。
享殿之後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此墓似一隆起的馬背,稱馬鬣封。墓周環以紅色垣牆,周長裏許。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聖文宣王墓”。墓前的石台,初為漢修,唐時改為泰山運來的封禪石築砌。
眾人少不得一番祭奠,於陵前默哀以托追思。
王棣乃詩曰:“魯國遺跡墮渺茫,獨餘村廟壓城荒。梅梁分曙霞棲影,鬆牖回春日駐光。老檜曾沾周雨露,斷碑猶是漢文章。不須更問傳家久,泰岱參天汶泗長。”
又一日,王棣一行告辭而去。
奉聖公孔若蒙再度接見,孔若虛親送至大門,孔端友兄弟二人則送至五裏亭。賓主相得,傳為佳話。
顧不上嗟歎驚喜,一行人再度啟程。
到了留縣,重新上樓船一路經過汶上、東平,路過一處河港縱橫交錯、島峰高低起伏的河泊時,王棣讓船公拋錨休憩,望著這一片山泊掩映、風景秀美,怔怔出神。
那船公倒是識趣,湊上前來說:“客官,此處喚作梁山泊,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八座大小山峰延綿構建而成。”
“梁山,水滸梁山……”王棣喃喃道:“迤邐梁山,犖確延岱宗脊脈;浩淼水泊,波瀾接黃河源頭。千秋雲走,史乘載錚錚人傑;萬裏風飆,《水滸》傳凜凜鬼雄。蓋凡河嶽闊峻、草木蕭森之地,必有萬千氣象在焉,所謂水土養人,斯之謂也……”
這段話近乎呢喃,旁人自是聽不真切的,否則該如何解釋“《水滸》傳凜凜鬼雄”呢?
是的,此處便是水滸梁山,在後世鼎鼎大名的江湖草莽之地。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作為穿越客,文抄大業最可為。
王棣在“寫”話本小說時也有過考量,《飛龍全傳》與《隋唐演義》算是試水讀者市場,《三國演義》才是大殺器。《紅樓夢》自是不好問世的,《水滸傳》更甭提了。
但“寫”《水滸傳》這個念頭在腦子裏一直盤桓不去,奈何要改動的情節太多,一時半會兒還真完成不了此等鴻篇巨製,隻好作罷。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影響力自是毋需贅言。
後世名家評曰:“在五百年中,流行最廣、勢力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書,並不是四書五經,也不是理性語錄,乃是幾部白話小說,《水滸傳》就是其中的一部奇書,是我國文學的正宗。”
又有名家歎道:“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隻是百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零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水滸傳》寫一百零八個人的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樣。若別一部書,任他寫一千個人,也隻是一樣,便隻寫得兩個人,也隻是一樣。”
林衝、魯智深、武鬆、史進、燕青……一個個鮮活的名字,代表著一段段不泯的傳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這一百單八將大部分是虛構的文學形象,後世有學者研究考證,從《宋史·侯蒙傳》《宣和遺事》等的記載看,隻有三十六人。郎瑛在《七修類稿》這樣解釋:“貫中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兩人之名”。所以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之說。
據餘嘉錫先生《宋江三十六人考實》一書,整理出曆史上可考的水滸人物大致有:宋江、楊誌、張順、史進、關勝、董平、張橫、一丈青等寥寥數人,餘者皆不可考。
嗯,文字工作者都是富於想象的。
他兀自神遊太虛,那船公臉色卻慢慢變了,吃吃道:“客官,若無必要,此處不可久留。”
一旁的王楠不解:“為何?”
船公目光穿過大大小小的河泊,落在雲霧繚繞的峰巒深處:“此處有水盜出沒的……”
水盜?王旁叔侄等人身處升平,算得上是養尊處優,何嚐與盜賊匪寇有關聯?聽著便夠膽戰心驚的。
反倒是聶、蔡二女在杭州經曆了摩尼教之亂,經驗比較豐富,顯得泰然自若。
而王棣不驚反喜,水盜?莫非是宋黑臉他們已然落草為寇、扯出“替天行道”大旗了?這應該見識見識照個麵呀。
不過,他馬上失望了。
“黑臉宋江?替天行道?”船公直搖頭:“方圓十餘裏水泊梁山,有一股水匪,人數不多,時不時的攔截過往船隻,敲詐些財物罷了,哪有替天行道這回事?”
這樣哦,王棣仍不死心:“那領頭的叫什麽?有無匪號?”
船公回答:“好像是叫李二,據說往常做的是屠宰勾當,因與人爭鬥失手傷了人命而被發文書緝拿,這才糾集了同夥聚嘯山林。”
李二?屠夫?王棣的腦海裏閃現出一個手拎板斧、滿身橫肉的形象,尤不死心的追問:“那李二的大名可是叫李逵?”
船公笑道:“那倒是不清楚。不過,屠宰勾當人家盡是不識字的,或以排行叫喚,或以小名稱呼,幾乎是沒正經大名的。”
王棣失望之餘,悻悻道:“聽老哥言語,卻是讀書識字的。”
船公連連擺手:“小的可沒讀過書,大字倒是識得幾個。實在是跑了二、三十的船,走的地方多了,倒是勉強與人談得幾句。”
王旁點頭道:“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裏路。”
梁山便在眼前,與水滸英雄卻無甚瓜葛,王棣不由有些意興闌珊。
王桐想的卻是另一回事:“此處有水匪,官府不出兵征剿麽?”
船公連連搖頭:“咱們眼前這片河泊隻是梁山泊極小的一部分,聽人說書上有記載‘梁山泊,古巨野澤,綿亙數百裏,濟鄆數州,賴其蒲魚之利。’,數百裏哩,綿亙數州,該哪個去征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嗬嗬一笑,打住這個話題,轉而說起另一樁有意思的事來:“熙寧時,王相公新法變革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有個下屬向王相公獻策,說如果把梁山八百裏水泊的水放幹了可就是八百裏肥沃的良田,得收多少糧食。王相公聽了說主意真不錯,明天我給皇帝商量商量,這時候另一個叫劉敞的手下冷冷的說主意倒是不錯,不過得先讓人在梁山泊旁挖個八百裏的坑。一來填八百裏水泊得同樣多的土!二來梁山泊的水得有地方盛。王相公頓時明白這是一個餿得不能再餿的點子……也虧王相公的那位僚屬想得出來,嗬嗬……”
王旁冷冷的駁斥道:“此乃涑水先生的《涑水紀聞》所記,作不得真。”
司馬光與王安石纏鬥數十年,文章中彼此多有揶揄嘲諷,還真的不能當真。
船公甚是識趣,趕緊住口不提,陪著說笑幾句。
王棣深深望一眼這一片煙波浩渺、峰巒疊嶂,對李屠夫實在提不起什麽興趣,正待吩咐船公起錨離開,便見得不遠處幾艘小船從蘆葦蕩中竄出,速度飛快,向這邊逼近。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