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洪承畯:洪承疇!你是真的豬狗不如!
字數:6454 加入書籤
福建,南安。
洪承疇看著天幕上的編排,隻覺得頭暈目眩,渾身冰涼。
他怎會想不到,清廷允許他回鄉守孝,不過是試探,試探他是否忠誠。
試探他能否勸服族人、鄉人脫離鄭成功,徹底歸順清廷。
可誰曾想,天幕橫空出世,將他推到了如此尷尬的境地。
清廷屢次催他回京,他皆以病重為由拖延。
如今天幕播放關於自己的野史,他望著北方,心中一片冰涼。
這北京城,我還回得去嗎?
“呦,這不是女真建奴的洪尚書、洪大學士嗎?”
一道譏諷的聲音自洪承疇身後傳來。
“怎的還不回你主子身邊搖尾乞憐?”
洪承疇回頭,見是弟弟洪承畯,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滿清入關後,洪承畯曾赴北京勸他回頭。
可他為表忠心,派人跟蹤追殺,兄弟情誼早已斷絕。
洪承畯回鄉後,便建了“雙忠廟”,祭祀抵抗安祿山的許遠、張巡,明晃晃地打他的臉。
“弟弟,你該明白為兄的苦心。”洪承疇強自鎮定。
“亂世之中,世家大族兩頭下注乃是常情。”
“當年我追殺於你,是做戲給明清兩家看!”
“無論誰勝,我洪家血脈皆可存續……”
“洪承疇!” 洪承畯厲聲打斷。
“事到如今,你還在為自己尋找遮羞布!”
“先帝以為你殉國,為你設壇祭祀,你卻苟且偷生,轉頭降了女真!”
“你給自己找的理由是‘清廷以禮相待’?哈哈哈……怕死就是怕死,何必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洪承畯上前一步,眼神冰冷。
“你也配提世家?”
“世家縱不愛國,也知禮義廉恥!”
“三國之時,世家或投季漢、或附曹魏、或歸孫吳,哪怕下注公孫瓚、呂布,也從未有過投靠匈奴的!”
“你降的是屠戮我漢家子民的女真,是毀我衣冠、斷我文脈的蠻夷!”
洪承疇一時語塞,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許久才囁嚅道:“弟弟,我現在反清,還來得及嗎?”
洪承畯斜睨著他,語氣帶著濃濃的嘲諷:“怎麽?你也有先帝遺詔?”
自天幕玩梗,如今但凡是降清又想反正的,幾乎人手一份“崇禎遺詔”,自稱臥底。
“他們的遺詔都能被認可,為什麽我的不行?”洪承疇急道。
“因為你不一樣!”洪承畯猛地揪住他的領子,怒目圓睜。
“大明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總督薊遼軍務!你身負如此重任,既未戰死沙場,也未寧死不降,反而屈膝事敵!”
“你知道你的投降壞了多少事嗎?多少人因為你覺得大明無望,跟著降了清?”
“大明江山,就是毀在你這種貪生怕死、毫無氣節的軟骨頭手裏!”
“死很難嗎?學文天祥寧死不屈很難嗎?”洪承畯的聲音帶著顫抖的怒火。
“女真人對你用刑了嗎?”
“沒有!”
“你連一點皮肉之苦都沒受,就乖乖降了!”
“你哪怕是被大刑加身才屈服,也不至於如此不堪!”
“嫂嫂一介女流,尚且寧死不從!”
“而你——”
“你簡直豬狗不如!”
洪承疇被罵得麵無血色,癱軟了半邊身子,喃喃道:“我……我還有機會嗎?”
洪承畯一指天幕,擲地有聲:“現在,對外修書,昭告天下,承認天幕所言句句屬實。”
“你認下這樁事,我尚可留你一個全屍!”
“祖墳……”洪承疇顫聲道,還在惦記身後名。
“你還想入祖墳?!”洪承畯氣極反笑。
“沒將你曝屍荒野,已是看在嫂嫂在天之靈!”
洪承疇徹底癱軟在地,絕望地呢喃:“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當啷”一聲,洪承畯將一把匕首扔在他麵前。
“要麽寫,我給你個痛快。”
“要麽用它捅死我,去向你主子表忠心!”
洪承疇臉色變幻不定,最終,一抹凶光閃過眼底。
他猛地抓起匕首,在弟弟轉身之際,狠狠向其背心刺去!
然而,預想中的阻力並未傳來。
原來,那竟是一把特製的伸縮刀。
除了手柄是鐵製,其餘都是假的,傷不了人。
洪承畯緩緩回頭,眼中是徹底的心寒與譏誚:“洪尚書,您可真夠狠啊。”
不等洪承疇反應,洪承畯一腳將他踹翻在地:“機會給過你了,是你不珍惜。”
“現在,不需要你寫了。”
洪承畯撣了撣衣袍,語氣淡漠:
“你愛待就待,想滾就滾。”
“我倒要看看,這普天之下,還有沒有你的容身之處!”
言罷,洪承畯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隻留下洪承疇癱在地上,麵如死灰。
~~~~~~
清朝,乾隆年間。
乾隆目光平靜地看著天幕,身旁的顒琰局促不安,不知該如何表態。
“顒琰,觀此天幕,你有何感想?”乾隆帝忽然開口,語氣平淡無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顒琰吞吞吐吐,半天也說不出一句整話,隻覺得天幕內容太過驚世駭俗,實在不知該如何評判。
乾隆帝微微搖頭,沉聲道:“為帝者,無論聰慧愚鈍,首要之事便是敢拿主意。”
“不管這主意是對是錯,是智是愚,總得有個決斷,不能像你這般優柔寡斷。”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遠方,似穿透了宮牆,看到了更遠的將來:“朕隻看出一點——後世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八旗後人仍能占據新朝製高點。”
“權力會隨死亡消散,但思想與根基不會。”
“隻要傳承不斷,便有東山再起之機。”
~~~
江南,小巷深處。
那個在趙鐵頭家門口刻“鬼畫符”的乞丐,看完天幕,歪頭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他停下未刻完的符咒,就著塵土,寫下了一段文字:
【鼇拜時常懷念當年做白甲兵的日子,那時隻需聽太宗皇帝號令,揮刀向前便是,不必提防深宮中的明槍暗箭。
多年前的那個午後,年輕的鼇拜揮刀指向多爾袞。
他身後是白旗的武士,身前是嗷嗷待哺的小福臨。
刀光如洗,目光裏沒有半分遲疑。
家中那柄大關刀,他始終精心保養。
每逢賓客來訪,便會舞上一圈,他說小福臨喜歡關公。
小福臨說他舞刀時,便像是自己的關羽。
順治帝病逝那日,鼇拜最後一次挑起關刀,舞罷淚落:“陛下,我是你的關羽,你怎能走在我的前麵呢?”
如今他垂垂老矣,鬢發斑白,卻仍是滿洲最勇猛的巴圖魯。
當他察覺新帝血脈有異,決心再次拔刀,保護太宗皇帝的血脈。
“以前,我帶領你們打洪承疇。現在,我又要帶領你們打洪承疇了。”
看著撲上來的惡少年,陰沉的偽天子露出嗤笑。
鼇拜知道他輸了,他想起讀史時薑維自刎的悲愴,如今自己亦是敗者。
但和薑維不同的是,他的陛下在哪裏呢?
鼇拜並不會說漢語,他對著康熙破口大罵你這個雜種偽帝,竊取皇位的國賊。
可滿堂漢人竊竊私語,女真貴族捂著耳朵,無人願聽真相。
少年侍衛踩著他的頭,磕在乾清宮的金磚上,眼球碎裂。
女真翻譯躬身道:“回陛下,他說謝主隆恩。”
鼇拜的憤怒忽地化成悲傷,他不知道自己死後該如何麵見先帝。
正如他不知道臉上流著的,是血還是淚。
“罪臣鼇拜,結黨營私,目無法紀,貪贓枉法,謀權篡逆,意欲犯上,不孝,不……不……”
口誦罪責的男人停頓了許久,滿臉青筋跳起,他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咬著牙吐出最後的那個字。
“不——忠!”
最後的這個字回蕩在乾清宮中,漣漪久不能消散。
偽天子低頭,輕聲呢喃:“不忠……麽?”
許多年後,當洪家的血脈最終斷絕於皇位,那位來自海寧陳家的新帝,在塵封的卷宗裏讀到了這個王朝最深的秘密。
合上卷宗時,新帝對那位忠臣的憐憫,竟跨越了血脈與姓氏的隔閡。
他以皇帝之名,囑咐身邊的近臣:“鼇相公是忠臣,須尊重他的名譽。”
無人知曉,在決定出兵準噶爾的前夜,這位新帝曾獨自立於乾清宮中,對著空寂的大殿喃喃低語:
“請不要怪我……”
“請不要怪我。”】
寫完,乞丐咧嘴笑了。
他從破兜裏摸出一塊珍藏的、抹了鹽的鵝卵石,津津有味地嗦了起來。
隨後,他如同鬼魅般翻入旁邊一戶人家的院牆,將兩個刻有“反清複明”、“明王降世”的黑碗,穩穩當當地放在了灶王爺的神像前。
最後,他掏出懷中的火折子,輕輕一吹,點燃了廚房的柴堆。
火光漸起,乞丐的身影消失在巷尾。
喜歡刷視頻:震驚古人請大家收藏:()刷視頻:震驚古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