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工錢
字數:6457 加入書籤
宋亭舟聽了他的意思後找村長一問,對方還真找到了個地方。
“這家的孩子爹媽進山都沒回來,他跟著他阿奶一塊過日子,家裏房子正好空出來幾間,大人與夫郎若是嫌我家擠,也可借住到他家來,隻是屋子潑賴,尚需修整。”村長說完略有些忐忑,縣老爺紆尊降貴來他們村子,結果連住的地方都沒安排妥當。
宋亭舟蹲下身子看著麵前骨瘦如柴的小男孩,“我們可以住在你家一段時日嗎?作為報酬,會將你家的房屋都修整一遍。”
小男孩往後縮了縮,可他身後是空蕩蕩的,並沒有可以站在他身前替他遮風擋雨的父母。於是隻能自己獨自麵對這位“大人物”。
“可......可以。”
意識到自己的交談可能會給這個孩子帶來更大的困擾,宋亭舟幹脆起身放他離開,自己去找村長談話,“我們自己買瓦片磚石,隻是等翻蓋的時候還需要村裏人搭把手。”
瓦片磚石可以在鎮上買,讓陶四他們去辦,四天應該就能把東西都用車拉回來。用來修整房子的木料需要曬晾加工,短時間內就是砍伐下來也用不了,村長倒是有現成的,他們也不白占百姓便宜,按市價給錢就是了。
這些事都可以交給陶家幾個兄弟來辦,他和孟晚都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定的一定的,村裏的漢子多,到時候幾天就能把房子給翻建出來。”
村長也姓童,但和鎮上的童家已經是出了五服的關係,人家也不屑對他太過客氣,除了每年回鄉祭祖,兩邊一年也碰不上兩麵的。
他不知道從哪兒打聽到了童家有人被抓進牢裏的事,唯恐因為姓氏被宋大人遷怒,說話一直都是誠惶誠恐的。當然也可能是當下的時代,尋常百姓本就畏官。
宋亭舟是個做事講究效率的人,既然翻建房屋的事敲定了下來,他當下就讓秦艽去找陶四幾個,讓他們在家歇一歇腳,明日一早便拉著牛車去鎮子上買瓦片磚石回來。
第二天一早宋亭舟就換上短打衣裳,去山上指導村民們修建梯田,這東西其實沒有多難,但選址和一些細枝末節還是要再交代交代,等順利修築出來幾座梯田後,村民們信心大增,便不用他一步步盯著看了。
孟晚一覺睡到自然醒,碧雲給他打水洗漱出來後,就看見村長留在家中,看著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能被村裏人認可坐上村長的位置,責任心是有的,也是一心想讓村裏人過上好日子。因為修建梯田給了村裏人希望,全村現在都對宋大人感恩戴德,所以對孟晚也是多加尊敬。
“村長有事但說無妨。”孟晚端著碧雲遞給他的粥碗,自然隨性的坐在院子裏的小凳子上,邊吃邊和村長說話。
村裏的年輕力壯如今都忙著開荒,隻剩一些年邁的老人和孩童在家,三五歲的孩子便不用大人管了,滿村亂跑。再大一點七八歲就已經可以為家裏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了,家裏洗衣做飯喂雞,地裏拔草撿石子。
村裏雖然還是一股窮苦之相,但莫名的隨著春天的到來共同泛發生機,人們眼睛裏都是對收獲的期盼。
村長搓了搓粗糙的掌心,訥訥難言,磕巴了一會兒才說道:“我聽村裏的陶二說如今村裏童家的地是被孟夫郎租下來了。”
孟晚喝了口又香又稠的米粥,望著村裏四處亂跑的小孩子說:“我記得上月就讓陶二告知了大家,不必擔心租地的事,雖然我租下了童家的地,可仍舊會雇傭大家幫我種地,還不用擔心收成問題,我以銀錢雇傭村民們。”
“是是,陶二是說了。”可大家夥還是擔心這事不靠譜,地裏種上莊稼,那是實實在在他們的東西,可如今怎麽算?連租地都不叫他們租了,變成雇農了?
實際上若不是宋亭舟教他們壘梯田,又通知大夥開得荒地都算自家田地,前三年還免了大夥的田稅,村民們看在宋大人的份上生生按耐住了,不然早就要堵在村長家問孟晚個明白的。
孟晚端著碗琢磨了下,“這樣,我見村中有塊寬闊的空地,今晚大家吃了飯勞煩村長通知一聲,想知道我雇傭大家的種地的詳情,可以過去聽一聽。”
“好好,等他們回來了,我就去挨家挨戶傳聲。”他給了準話,縱使依舊不明白其中有何關竅,村長心裏也先踏實了不少。
宋亭舟勞作了一天回來,晚上村長非要讓家裏婆娘殺雞款待,阻攔無果孟晚幹脆塞了銀子買雞,村長這才消停下來。
表麵上看上去宋大人麵容嚴肅,可實際上這位一直笑嗬嗬的夫郎才是不留情麵的那個。
晚飯後宋亭舟陪孟晚一起出門,村中的空地上早就擠滿了人,事關三百畝田地,往年家裏一年的口糧,哪怕如今家裏在忙活著開荒,可頭次修建梯田,也不知道其中會不會有什麽差錯,沒人內心是不焦灼的。
孟晚坐在宋亭舟給他放置的小凳子上,目光環視四周的村民,聲音不高不低,不緊不慢,“我接下來說的事情,可能有的村民能接受,有的接受不了,但請大家聽我說完,再問出心中疑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人群鴉雀無聲,眾人麵麵相覷,不懂孟晚話中的意思。
孟晚對眼下安靜的環境卻還算滿意,“首先,原本租給你們的地被童家租給了我,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但眾位別急著著急。我想問大家,我們種地是為了做什麽?”
村民們不假思索的說:“當然是種糧食,填飽肚子了。”
“就是,不種地一家老小吃什麽?”
孟晚不假思索的反問道:“那你們一家老小的肚子填飽了嗎?”
都說北地氣候幹旱,土地貧瘠,一年隻能收獲一茬。可當初三泉村的村民也比如今的紅山村人過得富足些,起碼尋常人家逢年過節還能買上兩斤肉來。
可紅山村,每家每戶平均下來每口人才一畝的地,這地上的收成還要上繳給地主一半以抵地租,再加上朝廷的賦稅,別說吃肉、吃飽,每年餓死的都有。
所以孟晚問完,大家都說不出話來了。
孟晚一撫掌,清脆的聲音自他掌心傳出,吸引了眾人注意力。“現在這片地我要租來種些東西,需要聘請大家。從今年四月開始,到秋季十月底,共七個月的時間。家家戶戶男丁十六以上,五十歲以下,每日工錢五十文。女娘哥兒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每日工錢三十五文。每家最多一男丁一哥兒或女娘,所有工錢按月結算,第一次發放工錢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一。”
有人難以置信的喊出聲來,“多少!一天五十文,能發七個月?”
村民們做好心裏最壞的打算,便是這位夫郎春季發工錢要他們播種,而後秋季收獲再發幾日的工錢。誰料孟晚不光給他們連發七個月的工錢,一天竟有五十文,和去外地做苦力也差不多了,且去扛大包也不是天天都有活計做的。
有人光顧著激動吃驚,有人忙不迭的問身邊腦瓜子轉得快的,“一天五十文,七個月是多少銀錢?”
還有人不可思議的扯過身邊的鄰裏,“孟夫郎剛才講咩?女娘和哥兒也給算工錢?”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想張嘴問,又不好意思,緊張又激動,唯恐是自己聽錯了。
孟晚於是又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地裏的活有些是粗活,有些是細致活計,女娘和哥兒反而幹著比漢子仔細,但因為體力問題,所以比漢子少給了十五文,大家要是有什麽異議現在也可以提出來。”
在場的哥兒女娘們使勁的搖著腦袋,“沒有,孟夫郎說的在理。”他們像是得了天大的好處,如今儼然是孟晚說什麽就是什麽,他們要是再有異議,簡直是不識抬舉了。
不知是哪個大傻子,為了討好孟晚,還揚聲喊了句,“這群婆娘和賠錢的哥兒便是掙個五文八文就是抬舉了,怎麽能跟漢子比呢!”
雖然這是村裏男人的真實想法,可沒誰嫌自己掙錢多,當眾傻了吧唧的喊出來,聞言都四下找尋,對著一個方向怒目相向。
孟晚側身詢問身後的秦艽,“秦世子,你可聽清是哪個村民說的,勞煩幫我把人揪出來。”
習武之人就是耳聰目明,迅速就把人找了出來,將其拽出人群帶到孟晚麵前。
那人剛才還說著混賬話,真被揪到孟晚和宋亭舟這兒便又老老實實,一臉局促的低頭不敢亂看。
但這種人,別看再老實,能說出這種話來可見在家是耍著橫的。
孟晚視線掃了一眼其他村民,男人們目前可能都是這種想法,隻是因為他們是受利者,所有不會像這個傻佬一樣出聲質疑。
但也不奇怪,男尊女卑慣了,等女子和小哥兒們漸漸有了自身價值,這些男人不習慣也得習慣,沒出息的就隻能在家種地管孩子。
孟晚輕哼一聲,“村長,這位大哥家中可有女娘和哥兒?”
不等村長回答,便有其他村民搶著說:“孟夫郎,他阿爹就是哥兒,自己娶得也是哥兒,家裏還有個十三歲的女兒。他家哥兒能不能幹我們不知道,但我家草哥兒可是又能下地除草,家裏又把持的一把好手,地裏草拔得比我家床鋪都幹淨。”
“就是啊孟夫郎,我家翠娘十一歲就跟我下地了,也是個能幹的。”
“各位放心,我說出口的就不會改變,但這位大哥既然主動要求八文錢的工錢,我也不好不成人之美,就請村長幫我記一下,他家的哥兒女娘若是上工,工錢就按八文來,我也不欺負人,他家幹得少,每日便隻用上半天的工就好。”
若是其他人家哥兒女娘都是八文也就算了,隻他家如此,不是讓全村人看笑話嗎?那男的再傻這會兒也反應過來自己的話不光沒討好這位夫郎,反而將人得罪了。
還想再說什麽補救,但村長一把將他拉扯開,“快滾回家去,沒點眼色的東西,當著人孟夫郎的麵說什麽小哥兒無用的話,得罪了貴人有你好果子吃!”
孟晚從凳子上起來,“既然大家沒什麽想問的那就先散了吧,明晚空了再到村長家登記下上工的人家,這幾日大家還是先忙著將荒地開了再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紅山村熱熱鬧鬧的開荒地、壘梯田,陶家兄弟將瓦片磚石從鎮上買回來,賣這些東西的瓦工也帶上兩個兒子,趕著自家牛車過來幫忙瓦房頂。
這戶人家也姓童,小男孩叫童順,今年八歲,比起村長和童家更是八竿子打不著。
童順奶奶年歲大了,耳朵也聾,家裏反而是八歲的小孩照顧著奶奶。
房子翻修比單蓋要省事,畢竟整體的大框是好的,隻需再規整添補一番,上頭再把瓦片鋪好就成了。
正房有三間臥房能住人,廂房有兩間,孟晚不愛和生人同住一間屋簷下,便和宋亭舟碧雲搬進了廂房,秦艽住到正房裏的一間。
眼見著梯田建設的還算順利,孟晚這邊也該行動起來。
他端坐在桌旁在紙上寫寫畫畫,碧雲坐在他對麵也難得拿起筆杆書寫名單,他是官宦人家出身,字自然是會寫的。
“紅山村共有二百七十戶人家,其中有一百九十戶家中無地,要上工的共有三百一十人。其中男子一百四十人,女娘九十七人,小哥兒七十三人。”
孟晚飛速算道:“那男子七個月的工錢是一千四百七十兩,小哥兒和女娘加一起是一千二百四十九兩零五百文,共兩千七百一十九兩零五百文。”
碧雲在一旁倒吸了口涼氣,“夫郎,是不是太多了點。”
“唉。”孟晚輕歎,“投入是不少,可賺的會更多,種地是個力氣活,太少了也不像樣子。”村民們可能一日三十文就很知足了,可按勞動占比來說五十文真的算不上多,畢竟還有許多的山頭,都要這些人忙活,隻看年底時的收入吧,若是可觀便再發些賞銀。
碧雲沒忍住問了句,“夫郎,你租這麽多的地,到底要栽種些什麽啊?”
孟晚將毛筆撂下,輕笑一聲,“甘蔗。”
喜歡穿成哥兒下一秒請大家收藏:()穿成哥兒下一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